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宫凤华_分节阅读_第552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3 MB   上传时间:2019-09-14 20:20:33

  大概是苍天听到了梅太妃的祈求。

  三日后,安王退了烧,一条小命从阎王手里抢了回来。

  只是,这一场高烧,也令安王右耳的耳力受损。好在左耳无事,能听到声音,从外表看不出残缺来。

  端太妃又哭了个死去活来。

  安王大病一场,面颊上的肉迅速消失无踪,看着瘦弱又可怜。一张口,声音沙哑难听:“母妃别哭,我能捡回性命,已是万幸了。”

  端太妃一双眼哭得只剩一条缝:“我苦命的儿啊……”

  “母妃,”安王轻声说道:“我一切都好好的,哪算命苦。三皇兄死了,二皇兄他们一直被关在天牢里,还不知有几日可活。我比他们,要强多了。”

  端太妃被这一番话震得说不出话来,愣愣地看着病弱的安王。

  像是第一次看清儿子的脸孔。

  安王伸手,握住端太妃的手,声音依旧虚弱低沉:“母妃万万不可心存贪念。我是兄弟中最年幼的一个,皇位轮谁也轮不到我。”

  “三皇兄活着的时候,对待兄弟手足太过刻薄,种下恶因,也终招来恶果。死在了几位皇兄手中。”

  “我得庆幸自己年少,哪一个兄长也没将我放在心上。我也因此逃过这一劫。”

  “七皇兄性子最好,对我也最好。我也盼着他能早日坐上龙椅。以后,我安分守己地做自己的安王,凡事不争不抢尽力忍让。想来,七皇兄也不至于容不下我。”

  “倒是母妃,千万别打着让我去向母后投诚的主意。母后想做摄政太后,我却不愿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更不想被拖入泥沼浑水里不得脱身。”

  端太妃:“……”

  端太妃胀红了脸,期期艾艾地说道:“你误会了,我从没有生过这等念头。”

  知子莫若母。

  到底有没有生出过这等念头,只看端太妃心虚飘移的目光,便知道了。

  安王无声地叹了口气,勉强打起精神说了下去:“没有最好。母后精明狠辣,城府极深。七皇兄七皇嫂也绝不是易于之辈。他们日后必有一争。我这点小胳膊小腿,禁不得半点风雨。还是老实一些才好。”

  “母妃,平日我什么都听你的。可这件事,你一定要听我的。绝不可胡乱说话行事!”

  端太妃怔怔地看着死里逃生的儿子,忽然发现,儿子已在悄然中长大了。遇到这等天大的诱惑,安王竟能看得清耐得住。

  这份定力,委实惊人。

  端太妃想了许久,用力点点头:“好,我听你的。”

第783章 过招(一)

  俞太后在等端太妃送上门来。

  谢明曦也在等着看热闹。

  盛鸿为天子之势已不可挡。这等时候,端太妃便是仗着胆子跳出来,也没有逆转的可能,徒给人增添笑料罢了。

  没想到,等来等去,并未等到端太妃出丑。

  直至建安帝安葬进皇陵,盛鸿率领群臣归来,端太妃一直安然未动。

  谢明曦在盛鸿面前夸赞了安王一回:“这个安王,年龄不大,也不算特别聪明,心思倒是通透得很。”

  唯一能劝住端太妃的,也只有安王了。

  盛鸿目中也露出一丝笑意:“他正年少,遇事却想得明白,不肯做人手中的棋子,这样也很好。”

  顿了顿又道:“这些时日,我一直忙碌,现在总算得了空闲,正好去看看他。”

  改立天子,绝不是小事。兄终弟及,也总得有个过场。等着朝中重臣联名上奏折,等着俞太后主动来找他,他少说也得推让个三四回才像话。

  这么一算,他接下来倒是难得有一段清闲时光,不沾朝政不碰宫中诸事,以显示自己无欲无求的“清白”。

  谢明曦微微一笑:“我和你一起去看安王。”

  夫妻两人,联袂去看安王。

  安王死里逃生,捡回了性命,身体也被这一场大病掏空了大半,需要慢慢静养。

  见了盛鸿和谢明曦,安王颇为高兴,命内侍自己扶着下榻行礼。盛鸿立刻出言阻止:“你身体还没好,安心在床榻上躺着养病便是。和自己兄长,何须这般客套多礼。”

  谢明曦也含笑道:“是啊,你好生歇着便是。”

  看着蜀王夫妇这般温和亲切,安王心中十分受用,笑着应道:“多谢七哥七嫂体恤,那我就厚颜一回,赖在床榻上不起身了。”

  一旁的端太妃,也暗暗放了心。

  看来,安王所做的,才是正确的决定。

  俞太后再厉害,到底上了年纪,不知还能活几年。眼前的蜀王夫妇,将来的大齐帝后,却正值风华正茂之龄,万万开罪不得。

  ……

  “启禀太后娘娘,蜀王殿下和蜀王妃一起去探望安王殿下。待了盏茶功夫,送了些补品,便回了福临宫。”

  椒房殿里,玉乔低声禀报。

  俞太后不知想到了什么,冷笑了一声。

  玉乔心中一凛,垂下头,不敢看俞太后略显阴沉的脸孔。

  半晌,俞太后才缓缓说道:“哀家知道了。你去一趟福临宫,传哀家的口谕,让蜀王夫妇来陪哀家用膳。”

  玉乔应声而退。

  当晚,蜀王夫妇来了椒房殿,陪俞太后一起用晚膳。

  宫中内外连连变故,建安帝之死,几位藩王联手谋逆作乱,都给宫廷蒙上了厚厚的阴影。萧语晗至今卧榻未起,赵长卿尹潇潇李湘如皆心思惶惶,没俞太后的吩咐,连寝宫也出不得半步。

  偌大的饭厅,只有俞太后和蜀王夫妇。

  安静地用了晚膳后,俞太后张口打破沉默:“先帝下葬之事,辛苦你了。”

  盛鸿一脸正色地应道:“这都是儿臣分内之事,不敢当母后辛苦二字。”

  俞太后目光沉沉,看不清喜怒,也看不出半分真实情绪:“国不可一日无主。哀家今日特意召你前来,是想和你商议另立新帝之事。”

  盛鸿和谢明曦迅速对视一眼,各自不动声色地看向俞太后。

  “国朝大事,理应有母后和内阁重臣们商议再定夺。”盛鸿应对得体:“儿臣不敢枉言。”

  俞太后扯了扯嘴角:“这里又无外人。场面话不说也罢。鲁王闽王宁夏王三人,合谋害死了先帝。他们三人定要被严惩治罪。新帝之位,怎么也轮不到他们了。”

  “如此,便只剩下你和安王。”

  “你比安王年长,又已就藩两年多,将蜀地治理得井井有条,颇见成效。又亲自率兵镇压叛乱,立下大功一桩。这龙椅之位,理应由你来坐。”

  盛鸿想也不想地推辞:“儿臣无德无能,岂敢居天子之位。还请母后另选贤明。”

  俞太后瞥了盛鸿一眼,不动声色地说道:“你觉得安王如何?”

  盛鸿:“……”

  身为儿子,不便和嫡母口舌较劲。身为男子,和女子争锋也落了下乘。且俞太后这一句来得突然,盛鸿一时哑然无语。

  “母后有意于安王,不妨和内阁诸臣商议。”谢明曦不疾不徐地接了话茬:“殿下自无异议。”

  盛鸿定定神,张口附和:“明曦说的,正是我所想。”

  “天子之位,有能者居之。不必拘泥于年长年幼。安王虽然年少,不谙政事,不过,有母后细心教导,定然能担当重任。”

  “母后既有此意,不如早日召阁老们进宫商榷此事。待京城事了,我和明曦也能早日回蜀地。”

  俞太后被这一番话挤兑得气血翻涌。

  盛鸿这席话,无疑是明晃晃地嘲讽她想摄政染指朝堂。

  改立天子,是国朝大事。俞太后虽是一朝太后,也不能独断专行,想立谁就立谁。蜀王和安王放在一起,眼瞎的都知道要选谁。

  她张口要选安王,岂不是将自己的私心野心摆到了明处?陆阁老等人,焉能点头同意?

  谢明曦看着俞太后不太美妙的脸色,淡淡笑道:“其实,还有一个法子。鲁王嫡子,今年已有七岁。宁夏王鲁王的儿子,也有四岁。可以挑一个,过继给先帝,然后继承帝位。这么一来,母后便要多辛苦数年了。”

  这一番话里,满是反讽。

  鲁王等人联手杀了建安帝,理应严惩,或许还要牵累妻儿。真地从霁哥儿三人中挑一个过继,建安帝在地下能再被气死一回。俞太后欲染指朝政之意图,也无所遁形。

  俞太后面色又沉了几分,目光冷厉的刮过眼前两张从容不迫的脸孔,只觉得无比刺目。

  他们两个简直是有恃无恐,真以为帝位是蜀王的掌中物不成?

  呵!

  她一日不点头,盛鸿一日就别想如愿以偿!

  俞太后冷然道:“哀家今日有些乏了。这些事,待明日再商议吧!”

第784章 过招(二)

  俞太后本意是要敲打蜀王夫妇一二,令他们心生敬畏。有所求者,便得低下身段,摆足姿态,老老实实地任由她这个太后压住一头。

  便如建安帝当年继位时一般。哪怕坐了龙椅,在她面前也得躬身听令。萧语晗依然只能住在东宫。

  她早已将椒房殿视为己物,将凤印视为己有,绝不容人染指觊觎。

  她也不甘心只能遥遥地影响朝堂动向。

  她要做摄政太后,最佳的办法,莫过于扶持安王登基。安王年少,不谙政事,她这个太后才有“用武之地”。哪怕安王争不过蜀王,只要流露出此意,她便能借着支持安王,将这一潭水搅浑,也能压得蜀王不得不低头。

  奈何安王畏畏缩缩,根本毫无争皇位之意。冲动愚蠢的端太妃,也一改常态,躲在寝宫里做起了鹌鹑。

  蜀王夫妇更是奸滑难缠。一番交锋,她未占半点上风,反而被噎出了一肚子闷气。

  蜀王夫妇走后,俞太后阴沉着脸许久。

  芷兰和玉乔根本不敢多嘴多劝。

  将近子时,俞太后才沐浴更衣,入睡前,忽地说了一句:“哀家有些不适,明日一大早,便召赵院使来给哀家看诊。”

  芷兰反应更快一步,立刻应下。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5页  当前第5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2/7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宫凤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