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宫凤华_分节阅读_第535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3 MB   上传时间:2019-09-14 20:20:33

  平王这一死,朝野哗然。

  御史们纷纷上奏折,要求彻查此事。一直掌控后宫的俞太后,也因此事担上了逼死亲王的恶名。有御史慷慨陈词,奏请天子肃清宫廷,并奏请俞太后搬出椒房殿。将凤印交于中宫萧皇后。

  寥寥数语中,已可见一场滔天权势之争的杀伐血腥。

  盛鸿心潮翻涌,久久难以平息。

  谢明曦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密报送至蜀地,要耗费十日之功。我们如今看到的消息,俱是十日之前的事了。这十日之内,宫中定有变故。”

  建安帝自觉坐稳龙椅,已经开始冲俞太后“下手”了。

  平王之死,也成了宫中争斗的导火索。这把火,不知要燃多久,要波及多少人。

  盛鸿睁开眼,呼出胸口的浊气,沉声道:“我要接母妃出宫。”

  宫中一乱,太妃们亦人人自危。梅太妃在宫中的日子,定然不好过。

  谢明曦握住盛鸿的手,低语道:“你先别急!皇上和母后反目较劲,宫中定然动荡不安。你在这等时候上奏折,皇上如何肯应?母后如何肯允?”

  城门尚未起火,池鱼就想远远躲开。

  身为上位者,最忌讳的莫过于此。

  盛鸿对谢明曦素来言听计从,此时因忧心梅太妃,语气不免有些急躁:“他们不应也不行!”

  话一出口,又有些懊恼自责:“对不起,明曦。我不是有意冲你发脾气。”

  谢明曦并未动气,轻声安抚道:“我知道你是心忧母妃。只是,此事万不可鲁莽。想安然顺当地接母妃出宫,不是易事。我先修书一封给皇嫂,探一探她的口风。由皇嫂帮着出面说情,最好不过。若皇嫂不愿出手相助,我们再另谋他法。”

  也只得如此了。

  盛鸿深深呼出一口气,舒展手臂,将谢明曦揽入怀中,头紧紧地靠在她的耳边。

  再坚强的男子,也有脆弱的时候。

  谢明曦伸手轻轻抚着盛鸿的后背,给他无言的安慰和支持。

  ……

  从蜀地到京城,送信一来一回需二十日。

  当晚,谢明曦便写了厚厚一封信,命人送去宫中。然后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萧语晗的回信。

  送信的侍卫骑马疾驰,日夜兼程不息。

  京城密报已接二连三地送至蜀地。

  平王之死,在宫中内外皆闹出轩然大波。鲁王闽王俱是震怒不已,一起上了奏折,言语犀利,直指天子。

  与此同时,京城里也流传起了“天子残害手足”之事。一时间,倒将“俞太后逼死平王”的风声压了下去。

  流言来势凶猛,短短两日内传遍京城。并有愈传愈烈之势,便连街头巷尾的百姓,也以此事为谈资。

  建安帝震怒不已,下令封查谣言。

  谣言到底是何人从中指使渲染,没有查出来,只抓了数十个在茶楼里闲谈的百姓,关进了刑部大牢。明着没人敢议论此事了,私底下腹诽天子气量狭窄的着实不少。

  紧接着,京城又出了一桩大事。

  河间王在宗人府内遇刺,当场毙命。

  这一桩刺杀,震惊朝野!

  河间王是手握实权的亲王,是宗室皇亲里的第二号人物,仅次临江王。众人皆知,河间王由俞太后一手提携上来,表面对建安帝俯首听令,实则私下阳奉阴违。

  河间王一死,得利之人自然是建安帝。俞太后是太后,只能权掌后宫。对朝堂的影响力便弱了一筹。除了俞家顾家之外,最得用之人便是临江王河间王。

  河间王之死,无疑于斩断了俞太后的左膀右臂。

  建安帝在朝堂上的勃然大怒,落在众官员眼中,也不免蒙上了一层猜疑。

  到底是谁暗中出手,谋划刺杀了河间王?

  河间王身边众侍卫环绕,又是在守卫森严的宗人府里。竟被人靠近身侧,一举刺杀。到底是谁,有这等能耐?

  建安帝表面怒不可遏,心里是不是在暗暗自得?

  ……

  “河间王遇刺身亡!”

  短短几个字,透出浓厚的血腥气。

  盛鸿看着密报,眉头紧皱,目光骤然冷了下来:“京城是愈发乱了!”

  确实一团混乱!

  堂堂亲王,在众人环伺之下被刺,简直是给建安帝一记重重的耳光!又令建安帝和俞太后相互猜忌隔阂愈深!

  “动手的另有其人,绝不是皇上。”谢明曦淡淡道:“这个人,就是要令皇上和母后反目。想于一团混乱中浑水摸鱼。”

  盛鸿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冷凝的目光中闪过复杂的唏嘘和痛楚。

  是鲁王?还是闽王?

  抑或这两人早已联手,意欲谋逆,将建安帝彻底拉下龙椅?

  “明曦,我早料到会有兄弟相残的这一日。”盛鸿的声音里满是苦涩:“我一直以为,我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可真正到了这一刻,我忽然发现,我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坚定。”

  往日兄弟相争再激烈,也不至于此。现在,却将至图穷匕首见之时。不知会有多少无辜之人,会被波及。也不知会有多少人,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至高无上的皇权,浸透着无数人的性命和鲜血。

  盛鸿从没有一刻,比此刻更痛恨皇权二字。

  谢明曦握住盛鸿的手,低声道:“盛鸿,你别冲动,更不能在此时回京。”

第757章 惊变(二)

  盛鸿哑然。

  谢明曦的心思太过敏锐犀利。他心中一闪而逝的念头,竟被她猜到了。

  “不能回京!”谢明曦的声音在他耳边清晰地响起:“京城大乱将至,这等时候回京,无异于自投罗网。回去容易,想全身而退,难之又难。”

  “再者,藩王无昭不得回京。你此时回京,便是现成的把柄落在皇上手里。以他的心性为人,绝不会放过你。”

  没错!

  建安帝就是这么一个凉薄狠毒之人!

  盛鸿定定神,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明曦,幸好我有你在身边。”

  人总有冲动热血之时,这种时候,最易铸成大错。万幸有谢明曦在身边时时提醒,他从未走错一步。

  谢明曦凝视着盛鸿,轻声道:“盛鸿,我亦不敢保证我说的一切都对。或许,待日后,你会后悔懊恼,心生怨怼……”

  “绝无可能!”盛鸿不假思索地打断谢明曦:“在你眼里,我就是这等没担当之人吗?你劝慰之言,我听进了耳中,也是我自己的决定。不管日后如何,我都会一力承担。”

  看着盛鸿俊美坚定的脸孔,谢明曦心中涌过阵阵热流。

  千言万语,都不必再出口。

  “夫妻一体,要承担,也该是我们两人一起承担才是。”许久之后,谢明曦再次张口,声音略有些低沉:“我们一起耐着性子等下去。”

  盛鸿点点头,夫妻相拥无言。

  ……

  谢明曦所写的信,终于被送到了萧语晗手中。

  若谢明曦此时亲眼见萧语晗一眼,定会大为愕然。

  二十二岁,正是一个女子容颜鼎盛风韵最佳之龄,温柔秀丽的萧语晗却因心力消耗过度,显得比同龄女子苍老得多。

  萧语晗展开信,迅速看了一遍。

  放下信后,萧语晗柳眉微蹙,颇觉为难。

  盛鸿曾上过几次奏折,欲将梅太妃接到蜀地颐养天年。建安帝总是留中不发,俞太后亦不置一词。

  太后和皇上皆不点头,梅太妃自然也出不了宫廷,一直住在寒香宫里,极少出来见人。犹如一个影子。

  这些时日,宫中内外变故连连,建安帝和俞太后之间的关系也格外紧张。又因朝中御史们纷纷上奏折,奏请俞太后搬出椒房殿,将凤印交于她这个中宫皇后。她每次去给俞太后请安,也多提了几分小心。

  这等时候,自顾不暇的她如何张口为梅太妃求情?

  只是,往日蜀王夫妇相助良多。难得张口相求,她置之不理,未免太过凉薄无情了……

  萧语晗思虑良久,将信折好收起,然后去了椒房殿。

  朝中奏折纷纷,俞太后置之不顾,丝毫没有搬出椒房殿之意。更无交出凤印的打算。建安帝尚未和俞太后直接撕破脸,波涛汹涌皆在暗中,明面上依旧做出“孝子”模样。

  萧语晗这个儿媳,也和往日一般,晨昏定省从未迟过。

  “儿媳给母后请安。”

  萧语晗恭敬行礼。

  俞太后喜怒不行于色,神色淡淡:“免礼平身。”

  这两年,俞太后满鬓华发,眼角的鱼尾纹也愈发深了。一双深沉锐利的眼眸,无人敢与其对视。

  萧语晗谢恩后,坐在俞太后的下首左侧。正好和鲁王妃闽王妃相对而坐。

  尹潇潇和萧语晗四目相对,匆匆避开,心里似被巨石堵着一般,沉甸甸的,满是晦涩。

  闽王私底下所做之事,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尹潇潇也不是傻瓜,哪怕闽王什么都不肯说,也隐约猜出了一些。

  面对着昔日好友今日妯娌,尹潇潇已没有了直视对方的勇气和底气。

  萧语晗张口说起了谢明曦来信之事:“……这一段时日,宫中内外出了不少事。七弟妹惦记梅太妃,特意写了信来。”

  顿了顿,又笑着说道:“七弟和七弟妹都是孝顺之人,去了蜀地两年,时常惦记着接梅太妃去蜀地颐养天年。”

  萧语晗说话颇为委婉,不过,话中之意谁都能听得出来。

  此时就看俞太后态度如何了。

  俞太后目光一扫,神色微凉:“他们两个只惦记梅太妃,倒是没见惦记过哀家。到底是隔了一层肚皮,不贴心不孝顺也是难免。”

  话中影射之意十分明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5页  当前第5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5/7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宫凤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