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娇媳妇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素昧平生v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8 KB   上传时间:2019-08-31 21:10:00

  大伙都知道谢庭玉为了推广村里的沼气,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这个气氛热闹的学习小组自然也没有空搭理。

  不少知青暗暗替他捏把汗,劝他来知青点一块学习。

  不过也有一贯眼红谢庭玉的知青,不怀好意地说:“人谢知青有文化着咧!”

  一个从首都来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青,现在变成埋没在乡下、闷头苦干的泥腿子,多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话呀。

  这么用心干活,难道是指望着明年能发配他一个名额当工农兵吗?

  高考消息从公布到开考,其间相隔不到三个月,可想而知这一次考试的困难。

  十月份底,谢庭玉终于弄出了沼气灯。

  这个消息对于农村人来说,可比高考重要得多了。

  天还没黑,叶家村平时用来开大会的操场空地占满了人。他们都是闻风而来看沼气灯的人。

  操场架起了高高的灯泡。带手电筒来照明的村民,默契地关掉了灯。在万众瞩目的时刻,谢庭玉沉着冷静地摁下了灯泡的开关。

  “哒”的一声。

  明亮的光线耀得人的眼睛发疼。六十瓦亮度的灯光,照亮了大半个操场。

  “哇——”

  “真的有灯啦!”

  “额滴个娘呀,看起来比手电筒还亮!”

  “要是搁屋里,这玩意得多亮呀,那不就跟白天似的吗?”

  村里的干部看着这盏明亮的沼气灯,此刻高兴得快要说不出话来,同时对谢庭玉的敬佩也达到了巅峰。

  那灼热得快要能把人烤化了的目光投过来,叶青水看见了几乎以为这些干部恨不得把谢庭玉架起来抢回家供着。

  干部们心里不禁嘀咕,谢知青的思想觉悟就是比别人高,别的知青都在为高考削尖脑袋复习,就他为了解决乡亲们的困难牺牲复习时间。

  都说今年高考难得跟登天似的,谢知青忙得没空复习,哪里还考得好。他们暗下决定,万一他没考上大学,明年的工农兵名额就给他!

  叶青水要是知道村里这些干部的心思,恐怕要哭笑不得了。

  明明是省状元的料,居然沦落到要被别人担心考不上大学。

第087章

  小剧场:

  平生君&水丫&玉哥,扯了扯何芳:你无法预料的离婚姿势,我都能送上

  何芳捂胸,倒地吐血不止

  叶青水真如同谢庭玉所说的那般,用上了沼气灯来复习。

  叶妈在灯下缝衣服,再也不用总是惦记着省那点煤油了。灯光比煤油灯强了不止百倍,在灯下缝衣服还嫌太亮眼。以前不挨着煤油灯缝衣服,还找不着针眼。

  叶妈笑眯眯地说:“小谢可真是争气,脑袋生得天生比别人聪明。”

  叶阿婆每晚都要照着灯光入睡,她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满足。

  “原来城里人每天晚上就这样过的。”她咕哝道,“真是享福。”

  叶青水听了阿婆的话,忍不住笑,“这就叫享福了?城里人还能有电视看,有电话打,有冰箱用……”

  真正的好日子还没有开始呢。

  叶青水暗下决心,等政策开放了,一定要多挣钱把这些大件买回来。

  叶阿婆从来不敢想这些近乎奢侈的玩意儿,她连忙摆手:“够啦够啦……”

  叶青水把这两个月来发生的事情,拍成电报寄给了谢奶奶。

  沼气的用途很广,不仅仅是眼前的照明、做饭。还能用来孵化家禽,后世兴起的大棚蔬菜也是靠沼气灯来进行光合作用,残渣用来养鱼、做猪伺料。

  现在谢庭玉给叶家村弄出了沼气池,可算是给村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谢奶奶收到电报的时候,嘴上说着:“庭玉这家伙又不务正业了,都快高考了还琢磨着给村里弄沼气工程,得到了表扬有啥用。今年能评个先进,高考不要啦?”

  但她心里却骄傲得不行。谢奶奶太清楚孙子是啥德性,要没点把握,能撂下担子去“不务正业”?

  可是谢奶奶的塑料姐妹们皱起眉,听到这个消息连连劝谢奶奶督促孙子准备考试,心里埋汰起来。

  谢家的孙子太不争气了!

  下乡种田都把脑子种生锈了,本来选择下乡就是个错误,现在自己条件已经比不上同龄人了,还不知道把握机会。

  难道这是谢家的“韬光养晦”吗?

  首都的其他几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很快就把谢家抛在了脑后。

  ……

  谢庭玉弄完了沼气这些事,认真地投入了高考复习的行列。

  叶家村弄出了沼气池,解决了照明和取暖问题,这个消息宛如炸开的锅,一下子变成了这十里八乡的焦点。

  隔壁村子的、甚至隔壁县城的、从大老远跑来取经验的人络绎不绝。

  村里的干部威风了一阵子,走起路来脚下生风。

  村里的干部嘀咕道:“谢知青为了解决咱村的困难,牺牲了个人时间。他原本可以考上一个好大学的,咱可不能白白耽误了这块好料子。”

  于是他们给谢庭玉奖励了丰厚的工分,把谢庭玉放回家让他好好复习。

  奖励工分相当于给他减轻了劳动时间,不出工也能挣到工分。一共四百三十个工分,恰好到高考结束为止。

  这个消息传了出去,让见缝插针挤时间复习的知青,羡慕又嫉妒。

  不过他们也羡慕不来,全村上下就谢知青懂得弄沼气、能揽得上那个瓷器活,别人不行。

  现在知青点也不用苦哈哈地围在煤油灯旁复习功课,晚上能用上明亮的灯,好好复习了。

  有了灯,复习的效率蹭蹭地提高。

  十月底,叶家多了一道喜事。

  叶婶婶给叶家添了丁,凌晨在县妇幼医院生下了一个女儿。

  叶小叔抱着女儿的时候,面带红光,眼眶发红,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他轻轻地托着女儿的双腿,比划了一下,“脚丫还没有我两根手指粗。”

  阿娘看了一眼,扭头说:“这鼻子和眼睛,跟水丫小时候是一模一样的。”

  想起当年叶青水出生时候的兵荒马乱,再看看现在出落得亭亭玉立,也嫁了人,叶妈鼻头不禁发酸。

  谢庭玉听见叶妈这句话,看了眼宝宝点了点头,“还挺像的,眼睛很漂亮。”

  谢庭玉还是头一次见到初生的婴儿,浑身软绵绵的,脸蛋儿通红。他看着叶小叔的女儿,又看看媳妇,眼馋极了。

  不过也仅仅是眼馋而已。

  现在恢复高考了,他们要一块去上大学,意味着这几年就不会要孩子。

  叶青水凭着新生儿出生证免费领了一卷棉布、两斤鸡蛋,她用棉布给宝宝缝了几件小衣服,给新生的堂妹穿。

  叶小叔大手一摆,爽朗地说:“水丫别忙活啦,衣服有阿娘做,你这手可是大学生的手,别浪费时间了,快去复习!”

  叶家要是能出个大学生,叶家人都能腰杆挺得直直的,别提多让人骄傲。

  叶妈一把将女儿手里的布扯下,也紧张兮兮地说:“水丫可要争口气,小谢要是考上了大学,你没考上,你留在乡下可咋办?”

  她指着前后左右的方向,小声地跟女儿说:“现在张家的小李、王家的小刘,他们好像都在闹离婚……”

  乍然有了恢复高考这个消息,原本觉得回城无望的知青忽然有了希望,要是能考回去了还能一辈子留在这小山沟?

  叶青水咬断了手里的线,埋头继续缝衣服。

  “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离婚呗。脚长在人身上,哪里拦得住他!要是玉哥……”

  谢庭玉冷不防地听了这句话,连忙打断它,“水丫说什么胡话呢!咱们和他们不一样,好好的离啥婚。”

  他只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她看才好,哪里听得了“离婚”这个词。

  叶青水抬头,不觉地冲男人笑了笑。

  十二月份,隆冬。

  叶青水和数十万考生一起走进了考场,她考的是理科。一共五场考试,分别是语文、政治、数学、和理化。每门一百分,满分五百。

  叶青水的弱项是语文和政治,拿到语文试卷的时候她松了一口气。

  现在的考题很简单,背诵和阅读理解相较起后世的简直是儿科。

  但是政治题却很难,现在的人都很擅长回答政治题。虽然文化落下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却一直没放松。叶青水不敢小觑,试卷填得满满的,检查了几遍才交卷。

  接下来的数理化对于叶青水来说就是开胃菜了,写得如鱼得水,卷子刚发下来浏览一遍,叶青水的眼睛就亮得发光。

  同考场的人则是哀鸣一片,交卷的时候一大片都是空白。

  离开了学校这么多年,书本早就扔了,学业也荒废了。接到试卷考生大眼瞪小眼,符号倒是认得他们,他们哪里认得符号?

  考完数学之后,下一场再来身边的空位又多了几个。

  谢庭玉考完最后一科出来,叶青水早就在外边等着他了。

  冬日稀薄的阳光落在她的身上,照得她洁白的肌肤宛如柔嫩的花瓣似的,一点都因为干燥的冬天而变得粗糙。她见了他,眼前忽然一亮。

  叶青水冲谢庭玉招了招手,从怀里掏出热腾腾的肉包子递给他,“吃一个暖暖身。”

  “写完了?这么快……”

  谢庭玉其实也早就写完了,不过他们考场的人很多都没有写完,太早交卷容易让摧毁同考场考生的信心,谢庭玉这几天已经习惯了晚交卷了。

  他吃了一只包子,暖暖的汤汁吞进喉咙,谢庭玉舒服地喟叹起来。

  叶青水说:“玉哥,我们去离婚吧。”

  谢庭玉一口包子没吞得下去,忽然噎住了。

  他剧烈地咳嗽了半天,“你……你说什么?”

  叶青水没有和他解释,把他拉去了村办公室,恭敬地跟妇联主任说:“我想和谢同志解除纸面上的婚姻关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2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娇媳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