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进击的村花[六零]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恋竹小妖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39 KB   上传时间:2019-06-20 16:22:55

  这个分配方案是他想了一下午才决定的,这样分配村里都分了钱,跟柳三郎亲近的则拿得多些。有着明显的亲疏远近,大家也不至于闹意见。

  听到这个分发大部分心里是满意的,只有个别的觉得柳家人分的多。

  钱老三听见那几个嘀嘀咕咕的,心里不屑,这些人还不如他老三呢,得了便宜还卖乖。想着他得了柳家人的好处,怎么也要回报一下不是。于是他大声说道:“支书这个分发好,俺老三服气。咱本来就是不相干的外人还能白的五块钱,人家可是柳三爷爷的亲人,分的多岂不是应该。要是三爷爷不把钱拿出来,人家自己用都说不出来啥。俺老三不服谁,就服三爷爷。”

  那几个背后嘀嘀咕咕的,都被钱老三说红了脸。他们怎么能连钱老三都不如呢,岂不是让人家笑话,于是一个个的都跟着附和说柳老头仁义。

  柳贝贝就站在台前,钱老三说话的时候她看了个分明,暗笑这人还挺有意思的,至少知道感恩图报。

  说起来,柳贝贝也不解为什么她爹娘要把钱分出来。还是她娘告诉她,她爹不过是被说了一句,要是徐家人不给补偿,村里人也许会同情他们;可徐家人给了补偿,村里有那不分好赖的难免说些酸话。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这人心里难免会有疙瘩。

  刘叔走的时候特意嘱咐了的,他跟支书那里打过招呼,说给柳家留了五百块的补偿。他那话的潜在意思就是想让柳家把这五百块拿出来,剩下的那些就可以留着自家花用。刘叔走后柳老太仔细数了数那沓钱,哪里是三千,分明是五千。

  不用说那两千是刘叔私底下放进来的,还有那些票据也不少。其中糖票、布票最多,还有一张自行车票和缝纫机票。这两样在如今的农村可是高级货,整个村都不见得有几件。以前柳家老五那辆自行车可是让人羡慕的。

  “前两年为了安全,咱家把那张自行车票卖给了别人。如今这张我看咱们可以买辆自行车。有了自行车咱家出个门也方便。”看着这张自行车票几个男人都心头火热,就连柳国昌听到他爷爷的话都高兴的蹦了起来。谁不想有辆自行车啊,他做梦都想。当初五叔没少跟他们炫耀那辆自行车,他炫耀是炫耀就是不让碰,这可把柳家其他人馋坏了。如今他爷爷开口说买辆车,他举一百个手赞成。

  女人对自行车没有男人那么火热,她们盯着的是剩下的票据。柳老太装作没看见儿媳妇热切的眼神,她数了数手里的票据,分成三份说道:“这个呢,是人家指名给你妹妹的,如今你妹妹开了口说没少受嫂子们照顾,所以能分成了三份。一家一份,其中糖票有一斤,布票也有八尺、糕点票一斤、还有三张工业券,一家再给两斤粮票。这缝纫机票呢,先留着。咱家要是真的买了自行车,再买缝纫机就打眼了,你们在外头也不许瞎说,不然让我知道了饶不了你们。”

  这些没有必要瞒着儿媳妇,左右刘叔说的时候柳有银有粮都在,他们听得清清楚楚。就是不给她们,也没有怨言。柳老太在一边分东西,柳贝贝就看着也不说话。本来她是不想分给嫂子的,虽说如今跟上辈子不同了,她偶尔还是会想起上辈子二嫂说的那些话。还是她娘说,他们都老了,她将来还要依靠哥嫂,不能得罪人,她才同意的。

  她娘处处为她着想,这么大的年纪还要为她操心,她想想心里又酸又感动。

  当然,除了老太太分出来的这些,她私底下还留了几张糖票,这个是奶糖票,是她准备留着给闺女买奶糖吃的。糕点票也多留了两张。

  两个儿媳妇拿着分到的东西,连连点头表示不会乱说,尤其是周兰花,就差举手发誓了。她家不但分了三十五块钱,还有这些的票据,她高兴的嘴巴都合不上了。自从分了家,日子越过越好,老家有了老东西也没忘记她们,此时就是让她把老太太供起来,她也愿意。

  “娘,俺还有个事想跟您商量,您看俺家老大也不小了。咱家现在日子过得好,手里也有钱,俺想着是不是得给他相个媳妇了?”早两年的时候周兰花不是没想过给儿子说媳妇,可那个时候吃都吃不饱,她也不想给儿子说个整天来打秋风的亲戚。

  今年看着收成不错,她觉得儿子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她都想好了,今年好好挑一挑,明后年的娶进门正好。

  “国强呢,你心里有啥想法,是想着继续在家种地,还是九月跟着你四叔去城里看看?”柳老头对大孙子的事情还是很重视的,灾荒刚刚过去,城里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这时候不少工厂都招工。

  “爹,不是说城里安排不下这么多人吗?咱去了能有位置?”柳有银说道。他记得公社书记说的,正是因为城里安排不下这么多人,这才有人下乡。四弟那是早就说好的,而且他四弟木匠活好,属于技术工,。他儿子可没这手艺,去了能行?

  柳老头抽了口烟,说道:“俺只是说让他去城里转转看看,这能找着工作自然好,没有就当是出去散散心松快松开。这常在农村待着啊,开拓不了眼界。”

  柳老头的话说完,大家都看向柳国强,柳国强想了想说道:“俺想先在家种一年地,听说现在工作不好找,像四叔那样的技术工还好,争抢的人不多。俺这,”柳国强挠挠头,不好意思的接着道,“俺没啥能拿得出手的本事,工作的事不好说。俺想着今年四叔进城了,这有啥消息,咱们也能提前知道,到时候真的遇见合适的,俺再去。”

  柳有粮拍着大侄子的肩膀说道:“国强放心,叔到时候肯定时刻留意着,一有招工的消息就告诉你。”

第62章 (捉虫)

  “既然这样, 国强找媳妇的事就先缓缓, 万一国强真的当上了工人, 咱们可挑选的范围也大些。”柳国强是长孙, 柳老头对他重视的人, 自然希望孙子能娶个城里媳妇。不说将来岳家能给多少助力, 至少也不能拖后腿。

  周兰花一听儿子能娶上城里的媳妇,当下高兴的合不拢嘴,连连点头。这会的她也看不上村里的女孩了, 只一心盼着儿子娶个城里媳妇出来。

  忙碌的时刻,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双抢结束, 柳贝贝又回到学校学习去了。柳家的日子又恢复到了平静, 不只是柳家, 整个柳家沟都很平静,就连知青们都老实了很多。

  桃花给柳絮说亲的事村里都知道了, 不少人跑来柳家问个究竟, 柳老太都说那是柳絮的意思, 她自己想过两年再嫁, 她们都分了家也不好逼迫她嫁人。

  柳老太的这一席话虽说给柳絮挡了不少说亲的人,可也让一些人觉得柳絮清高自傲,认为她看不上村里人,为柳絮招了不少是非。不过, 这些都跟柳家没关系, 柳老太听见后啥也没说, 她只是转达当事人的意思,至于后果那不是她关心的。

  九月上,柳家沟迎来了第二批知青,这批知青数量比上一次少了很多,只有五六个人。人来了之后,村支书就把他们交给先前的一批知青了,具体怎么安排让他们知青去管。也许是被第一批知青告诫过,这批知青闹腾的没那么厉害,在看到村里人是真的不管他们之后,也老实了下来。

  总体来说今年跟去年没什么区别,如果硬要说也就是村里来了两批知青和老天终于正常了。今年的粮食比起去年来说丰收不少,村里人勒紧裤腰带过了一年了,年尾终于舍得吃点好的。加上柳贝贝偷偷放养的鱼,柳家沟算是过了一个丰年。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六月柳贝贝终于初中毕业,靠着她哥嫂还有卫乐正寄来的习题,柳贝贝不但顺利的考上了高中,还考了第一名,这让柳家众人很是兴奋。也许是看着去年徐家真的没来找过他们麻烦,柳老头决定让闺女去省城上高中。他们县城是没有高中的,市里倒是有几所高中,主要是柳老头看闺女这么好的成绩,怕给耽误了。

  不只是柳贝贝,余小鱼考得也不错,听说柳贝贝要去省城上高中,余家人想了想也让闺女跟着去了。主要是他们两口子都忙,没时间照顾闺女,再一个他们觉得柳贝贝这孩子不错,闺女跟她在一起也放心。瞧瞧,自从认识了柳贝贝,她闺女的成绩越来越好,上省城高中完全没问题。这在以前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投桃报李,柳贝贝帮了他闺女不少,余家也不小气,听说柳贝贝家里有两个年岁大的侄子,就让余小鱼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去运输队工作。也是这个时候,柳贝贝才知道余小鱼的爹是县运输队的队长。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柳国强当然愿意了,倒是柳国昌表示他想去当兵。柳国昌力气大,做事毛手毛脚的,柳家人还真不放心让他跟着去跑运输,再说人家说是能安排人,他们也不能把人都送去,那就太不识趣了。柳国昌不去也好,只一个柳国强两兄弟不用相争,柳老头很满意。

  余家帮了这么大的忙,柳家当然要准备点礼物感谢感谢。正好去年的缝纫机票还没来得及用,柳老头就让老太太拿出来,在弄两罐鱼酱虾酱,带上一罐子麦乳精和一盒雪花膏,这是柳家能拿出来的最好的谢礼。他让柳有银带着儿子和柳贝贝亲自去余家走了一趟。

  余家看着柳家的礼物只说太贵重,不肯收,他们帮着柳家安排工作是为了还人情的,怎么还能收柳家的礼。可是柳有银也说了一码归一码,柳贝贝跟余小鱼好是一回事,帮他们安排工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最后说的急了柳有银就说不收就不让儿子去工作,余家这才收下,只是在心里再次感叹柳家人厚道。

  柳有银是村里的大队长,柳有粮也在城里有了正式工作,接上老婆孩子走了。小一辈的柳国强去了县运输队,柳国昌打算过年就去部队找他三叔,剩下的几个小的也在他姑姑的影响下(压迫?)下,考上了初中。柳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一家人都和和美美的,羡煞柳家沟的人。要说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老三一家这两年都没时间回来。

  不过,这个遗憾也在今年补齐了,这个年老三一家终于要回来了。

  仍旧是腊月二十八,老三柳有才带着媳妇赵雪卉和两个孩子拥军爱军风尘仆仆的到了家。几个人先是给两位老人问好,接着就把给各自的礼物拿了出来。这两年他们虽然没回来过年,可是每年都会给家人准备礼物,还有给老人的养老钱,都随着礼物一起打回来。

  “人来就来,买这些干啥,这爱军和拥军也都长大了,咋不知道省下给孩子们。”柳老太看着儿媳妇买的东西,嘴里嗔怪,心里高兴得不得了。

  “妈,我们常年不在家,不能伺候您二老,买点东西是应该的。再说,这两年跟前几年不同了,至少我们能吃个饱饭,这俩孩子亏待不了。说到这我还得谢谢妈寄来的鱼酱虾酱呢,那味道,别说孩子们了,就是我们大人都吃的停不下来。”赵雪卉一边分发东西,一边说道。她倒不是故意奉承老太太,是那东西真的好吃,就是太少了,每年才能得六罐,她还要分两罐给自家爹妈,自家吃的也就四罐。

  当然,赵雪卉心里也清楚,这必然是老两口省下来的,她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倒是没有不满。也是因为老两口想着他们,她才会每年给置办不少礼物送回老家。这次回来,她不只是给老太太买了衣裳,就是柳贝贝,她都给捎了一件大红的呢绒大衣。

  赵雪卉抖着手里的衣服说道:“来贝贝快来试试,看看嫂子的眼光。听说咱们贝贝考上了省城的高中,真是有出息,这是嫂子送你的贺礼,就是有点晚了。”赵雪卉手里的大衣可是今年京师才流行的,一上新就被抢购一空,而且价格不便宜。她手里的这件算是见残次品,大衣的口袋没弄好,就这要不是赵雪卉去的巧了,也轮不到她。

  当下她把这情况跟柳贝贝一说,柳贝贝说道:“瞧嫂子说的,这么好的衣服我哪里会嫌弃,嫂子你这是笑话我呢。我这一年年的也没给嫂子准备什么,嫂子每次都给我买了东西,怪不好意思的。”嘴里说着不好意思,柳贝贝手却伸了过去,这样的衣裳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一件,抱起来就舍不得放下。

  柳老太看着闺女没出息的样子,说道:“这衣裳得不少钱吧,雪卉一会儿跟娘进屋,我把钱给你。你也别推辞,你俩也不容易,这要是别的,娘也不说啥了,这衣裳不得这个数?”柳老太太伸手比划了一个一字,这说的可不是一块而是一百。

  老三家的能有这份心就好,她跟老头子现在不缺钱,不能让孩子们在破费。

  老太太说的没错,这衣裳虽说有点瑕疵,可也有的是人抢着要,价钱也不少,要一百二。赵雪卉是那种你对我好我就加倍对你好的人,再说了这个妹妹考上了高中成绩还那么好,眼看着有出息了,将来指定差不了。

  “就是,三嫂要是不收钱,这么好的衣服我可不能要,太贵重了。三嫂您自己肯定都没有吧。”柳贝贝跟着帮腔说道。她跟这个三嫂相处的时间最短,要是上辈子脸皮厚的她说不定就收下了,这辈子她慢慢学会不少道理,自然不会要嫂子这么贵重的礼物。

  赵雪卉看看老太太在看看柳有才,见他点头才跟着点点头。

  “小姑,我也给你准备了礼物的,你猜猜是啥?”柳国强见他三叔一家给小姑准备了东西,就把自己准备的也拿了出来。运输队越是到了年底越忙,他也是今天才回的家。

  如今他虽说才去运输队半年,可大队长很照顾他,年底更是安排他跟着出了车。这可是个好活 ,他们这些人跟着出车不但能低价买到不少特产,有时候还能收到别人塞的红包。尤其是年底出车,这是个大肥差,厂里人都争得头破血流了,要不是大队长点名让他跟着,这么好的差事也轮不上他。

  当然红包柳国强是不敢收的,他只是跟着买了不少当地特产,让家里吃点稀罕的。

  他这个工作还是靠柳贝贝才得来的,平时也就算了,过年自然要给小姑姑买点好东西,这点就是他爹娘都同意的。

  柳国强拿的是条围巾,羊毛织成的,摸着很是软和保暖,也是大红的颜色。柳国强说道:“听说大城市里流行这个,我就给姑姑选了一条,正好跟三婶买的大衣一个色。这个是羊毛的,姑姑先凑合着用用,等明年我赚的钱多了,再给姑姑买羊绒的,听说那个比这个还好呢。”

  柳贝贝喜滋滋的结果围巾,她顺手就围在脖子上。臭美了一会儿又摘下来跟大衣一块抱在怀里。她跟柳国强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小时候大人忙都是柳国强带着她,说是姑侄其实跟兄妹差不多。柳贝贝也不跟柳国强客气,她拍了柳国强的胸口一下,说道:“算你小子有良心。”

  围巾不比大衣,花的钱少,又是侄子第一次孝敬姑姑的,柳老太太也就没提给钱的事。

第63章

  “好你个臭小子, 连你都送了你姑稀罕物件, 你让四叔的脸往哪里搁。”柳有粮看着大侄子送的东西,笑骂了一句, 他转头看着柳贝贝说道, “四哥没啥好东西送你, 这个是咱县城新兴的小镜子,还有四哥自己打的一个梳妆盒。”

  小镜子比柳贝贝之前用的那个要大些,也更精致。梳妆盒也很精致,一看就是用心打磨出来的,盒身长大概三十厘米宽有十五高也有二十厘米上下。打开盒子才发现里面有三层, 每一层都能放置不少东西,正好方便她使用。盒身的颜色是木头本身的颜色, 上面也没有雕刻花纹。

  柳有粮解释道:“这个盒子我没给你雕刻啥花纹,就是朴素了些,不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这几年城里并不太平, 稍微打扮的漂亮点就会被说成是资本享乐主义,有钱人都夹着尾巴做人, 就是去他们厂定做家具的,也都以朴素为主,不敢弄太多的花纹修饰。

  “谢谢四哥,这个盒子真好,回头我正好把三嫂给我的雪花膏, 头绳、小镜子等零碎的东西放进去。”柳贝贝明白四哥的苦心, 不说她重活一世, 就单论她如今在省城知道的就比哥哥侄子们多。

  “行了,行了,你妹妹都要被你们宠坏了。”柳老太看着闺女手里的礼物,比她自己收到礼物还高兴。就连前几天收到‘刘叔’寄来东西的烦闷也冲淡不少。

  说起来自从跟刘叔变相的相认之后,他们家每年都能收到两次包裹,包裹都是以刘蒙的名义寄来的。刘蒙就是刘叔的女儿,她回京师没多久就又回来了,也不知道是刘叔跟她说了什么,还是因为没了徐媛媛在身边,这次回来她安静稳重不少,也跟柳家亲近了些。

  刘蒙主动亲近柳家,柳家人都不自在,也担心是他们憋着啥大招,后来见刘蒙啥动静也没有,这才慢慢放下偏见,当成普通知青对待。起初,收到刘叔以刘蒙的名义寄来的东西,他们还是懵的,也并不想要。还是刘蒙说东西都是偷偷送的,她也是背着人取回来的,别人不知道,他们要是还给她就让村里人都知道了,那样就免不了村里人议论。

  柳老太很无奈,就想把东西折现给刘蒙,刘蒙说什么都不肯收,而且有些东西并不是折现就能解决的。比如说麦乳精、雪花膏,这些在他们这里都是高端货要到县城才能买到。

  第一次收到包裹,柳老太回了两罐鱼酱虾酱,并且写信告诉刘叔不要在寄东西了。谁知道不过半年又收到了刘蒙拿来的东西,柳老太就有些生气,可刘蒙放下东西就走,丝毫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

  这不,前几天刘蒙又趁着天黑偷偷送包裹来了,这次送的东西也不少,大部分都是给柳贝贝的,给柳老太柳老头的少。其中最珍贵的就是送给柳老太、柳贝贝的一身毛衣毛裤,柳老头的烟酒。

  加上今天家里人送的,这个年柳贝贝从里到外都有新衣服穿。

  三儿子回来,柳老太当然要把刘叔的事给儿子说一遍,毕竟儿子在京师,离他最近。

  柳有才恍然大悟说道:“难怪呢,我说这两年怎么感觉工作顺利不少,难道是他在背后出力了?”柳老太忙问怎么回事,柳有才赶紧解释了这两年的经历 。

  柳有才到底是农村出来的,根基比别人来说浅的多,就算有岳家帮忙,有什么好的升职机会也轮不到他。他在排长这个位置上干了六七年了,按理说早应该升职了,谁知道就是上不去。这两年他做了两次任务,都是简单报酬大的,像这样的任务以前都是给那些军二代的,什么时候会轮到他。

  也正是这两次任务,让他立了战功,明年升职有望。起初他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现在听她娘一说才反应过来。

  柳老太听了儿子的话脸黑,她没好气的说道:“这像是他做的事,不过人家不说咱也就当做不知道,免得跟他家扯上关系。我想他肯定也是不会出去乱说的。”就像给他家送东西,每次都是打着让他们照顾刘蒙的旗号,里面送了什么,连刘蒙都不知道。

  柳有才家除了来过年还给他们带来了一个不算好的消息,这个消息直到过了初三,柳有才夫妻才说出口。

  “你说啥?”柳贝贝听着她哥嫂带来的话,她不可置信的说道,“是你听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瞧瞧她刚才听到了什么?徐建国竟然让她哥嫂给家里带话想要跟她处对象?兜兜转转,她又回到了上辈子的这个时候。

  上辈子也是这个时候,她三哥三嫂回来过年,说部队有个小伙子不错,跟他们是老乡,在知道他有个妹妹后说可以见面看看。正巧他今年回家就是为了解决个人问题的。上辈子她哥嫂是在回家的第二天说的,这辈子直到过完年她哥嫂都没提,她以为这事就过去了呢,谁曾想在这等着她呢。

  柳有才夫妻也很尴尬,别说柳贝贝,就是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可谁让人家帮了柳有才一个忙呢,当初徐建国提出来的时候他们就说了,小妹还在上学,明白人就知道这是变相的拒绝,谁知道人家愣是当着没听懂,说什么,正好三年后毕业十八了,能直接领证。气的柳有才当时差点没给那家伙一拳。

  赵雪卉赶紧把事情的经过解释一遍,然后才说道:“本来这么没谱的事,我跟有才是不打算说的,可是有才怕他忽然找媒人来咱家,到时候咱心里没准备,更尴尬,这才把事情说出来。顺便问问小妹是不是见过徐建国?”不然徐建国怎么连人都没见过就想到三年后领证呢。

  柳贝贝摇摇头,她是真的不记得上辈子有没有见过徐建国。

  柳老太当即骂道:“这姓徐的就没一个好东西,瞧着没脸没皮的样子,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啥德行。”她闺女今年才多大?一个二十五的老男人了,就敢肖想她闺女这个高中生。二十五岁的连长了不起啊,也就比她儿子现在高两级,还不是一样不能随军,难不成让她闺女嫁到他们家去当牛做马伺候一大家子,想的倒是挺美。

  柳老太越想越气,真当她老柳家好拿捏啊,谁都想踩上一脚,他们不来还好,要是敢来,她非骂的对方抬不起头。

  别说柳老太,柳家其他人也很生气,他们没想过妹妹攀高枝,克也不能随便许人家啊,尤其是对方都二十五岁了,比他妹妹大太多。他们不免想到,这么大的男人还没有娶媳妇是不是有啥隐情。

  柳有才夫妻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边夫妻俩刚走,那边徐家就找了媒婆过来,那媒婆张口闭口都说是跟柳家说好的。气的柳老太拿起大扫把就把人赶了出去,她也不会屋,就站在门口掐腰大骂:“我呸,什么不要脸的玩意都敢来我柳家提亲,也不去打听打听,我闺女才多大,还读着书呢,哪里就要嫁人了。你一个二十五六岁的老男人还想着肖想我闺女,脸咋那么大。”

  听到柳老太大骂,左邻右舍的都出来瞧,她们已经很久没听见柳老太骂人了,纷纷打听是怎么回事。

  这事,柳老太也不准备隐瞒,这村子里就没有什么秘密,就算她不说村里人迟早也要知道。于是,柳老太深吸了口气,摆摆手说道:“别提了,也不知道是谁家的王八羔子,知道了我家贝贝,居然派媒人来说亲。我闺女过了这个年才多大,十六岁,那男的都二十五六了,大了整整十岁。不说我闺女正在读书,就这么大岁数的男人,我能嫁闺女?我都说了,闺女读书呢不嫁人,那王八羔子非说可以等到我闺女毕业直接领证。我去他奶奶腿的领证,真当自己是啥香饽饽啊。你们说气人不气人?”柳贝贝的生月要小,她是农历十月出生的,说是十六其实十五周岁的生日都没过。

  “咋地,那是来给你家贝贝说亲的啊,我还以为是给大丫呢。你家大丫翻年也二十了吧,咋地,还不想找。”这个人显然是认识那媒婆的,看到对方来柳家,第一反应是给大丫说亲的。毕竟柳家合适的也就那么两三个,柳国强去县城了,肯定看不上农村的姑娘,柳国昌昨天也跟他三叔走了,适龄的可就不是大丫,她实在没想到来人看上的是柳贝贝。

  她除了赞对方一句眼光好,也只能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柳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尤其是柳贝贝长的那叫一个水灵,又有文化,谁不想把她娶回家啊。可是,想娶别人也得看看自身的条件够不够。柳家不缺钱,又不会卖闺女,你自身不行,还是别肖想了。一时间又有些佩服那个男人的胆气。

  柳老太把扫帚一扔,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她拢了拢头发,说道:“别提了,一个个的都是讨债鬼。大丫那孩子可能是有啥心结吧,去年又有人给她说亲,她还是不松口,只说不想找。你说说这事闹的。按理说都分家了,大丫的事不该我们管,可她上边又没有别的长辈了,我们要是不管岂不是让人家戳脊梁骨。管吧,人家自己不乐意,牛不喝水咱也不能强摁牛头不是。”

  “谁说不是呢,这儿女啊都是债,你家还好,个个都有出息了,你瞧瞧我家那些不争气的。”

  “对啊,柳三婶,你家有粮和国强不是都在县城吗?要是城里有了啥招工信息也告诉我们一声,我们不指望能跟你们国强一样去啥运输队,就是个临时工也行。”

  柳国强前脚进了运输队,后脚柳家沟的人都知道了,还不是他娘周兰花,到处跟人炫耀。

  “这城里的工作哪里是那么好找的,我们有粮那是木匠活好,正巧赶上城里新开了家具厂。国强那是贝贝的同学帮的忙,说是感谢贝贝照顾他闺女的。不然你们以为我们哪有那么大的本事,要真的有那本事还用等到现在?要说城里有了招工信息来说一声倒是行,不过这个招工都得考试,能不能考上我们可不敢保证。”

  柳老太看着眼前谄媚的脸翻个白眼,一个个的就只想着占她家便宜。当然如果只是带一句话的事,老太太还是愿意的,要是作保谁家进城做工她可不会答应。

  看着老太太松口,有人就说道:“这是自然啊,谁能进谁不能进,凭的都是各自的本事。能帮我们带句话我们就是很感激了。”如今城里招工都是先在内部传开的,等外面都知道黄花菜都凉了,好的岗位也都没了。

  柳老太早上说的话,晚上就在村里传开了。众人一边嘲笑着有人肖想柳贝贝,一边又感叹柳家仁义,有好事会想着村子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进击的村花[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