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闺密事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秦兮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19-03-29 22:49:38

  好在她也没有慌张太久,终于在又过了几日,连清明都一并被拖过去了之后,方皇后那边终于又有了动静,使唤了肖姑来亲自接她过去。

  她松了口气,常年泛白的面色终于有了些暖色,尽量打点了精神,跟肖姑一同去了方皇后宫里。

  可她却并没瞧见方皇后,宽敞的东配殿里放着十二扇的四季图的屏风,她跟着肖姑转过这座屏风,一眼便看见了老镇南王妃。

  她的脚步便一时停住了,连肖姑何时走的,东配殿何时空无一人的,都不知道。

  直到老王妃咳嗽了几声,她才醒过神来,冷冷的朝母亲笑了一声:“事到如今,我和老王妃您,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谈的?”

  她是真的想不通,从小到大,她固然顽劣了些不知事了些,可是这天底下的母亲,哪一个不是心甘情愿的替儿女付出,不计较回报的呢?

  偏偏老王妃不是。

  她总是要纠正她的错处,总是说她嚣张任性,要她收敛脾气。

  到后来甚至为了一个外人的女儿,疏远她,给她冷脸,下她的脸面。

  而到最后,她被卫家背弃,竟然也有她母亲的一份原因……

  她怎么想也想不通,在山庄里,她恨自己亲娘竟比恨卫家人还多,因而到了今天,一见卫老太太,尖酸刻薄的质问便不由她控制的出了口。

  老王妃习惯了她的出口伤人,根本不以为意,甚而并不受影响,她只是静静的看着长宁郡主,直到把长宁郡主看的不自在的别过了脸,才沉着声音笑了一声,道:“托你的福,卫家跟镇南王府两门都要下地狱了,在死之前,我特意求了皇后娘娘,请她开恩,来瞧你一瞧。”

  长宁郡主懵懂回不过神,似乎不懂她在说什么,良久才声音晦涩的问:“你说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镇南王府和卫家两门都要进地狱了?

  怎么会呢?

  要倒霉,应该也只有卫家倒霉才是啊!

  关镇南王府什么事?

  连楚王妃也说过的,镇南王府亦是忠臣良将之后,又有老王爷跟先帝的情分在先,隆庆帝作为孝顺儿子,总该顾念顾念面上的面子,不会对镇南王府怎么样的。

  何况是她长宁首告卫家的,她应该有功才是啊!

  老王妃冷冷盯着她,似乎失望至极,冷淡中又带着十足的讥诮:“你不知道什么意思?你在诬陷卫家藏奸之前,没想过这样同样是在置你母亲我于死地?在置你亲生儿女于死地?”

  她闭上眼睛良久,看着摇摇欲坠似乎已经站立不住的女儿,轻轻笑着摇了摇头:“我才不知是不是抱错了女儿,否则我也没做什么坏事,怎么会遇上你这样一个讨债的?你不在乎我的生死我不怪你,反正素日你不把我当成母亲尊敬,可是阿珑和阿玠,他们总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怎么忍心连他们也一起陷进去?!”

  老王妃字字句句都如同利刃,将长宁郡主的心捅的七零八碎,她脑子已然有些糊涂了,苍白着脸接连后退了好几步,才颤抖着嘴唇摇头:“您说什么呢?阿玠为什么要死?镇南王府又为什么倒霉?坏事都是卫家做下的,关你们什么事呢?”

  夫妻情分这回事,看透了也就那么回事,长宁郡主撞了南墙,想要回头了。可是回头之前,她想着,也必得把这堵墙给拆了才算。

  所以她答应了冯氏的撺掇,默认了楚王妃的谋划利用。

  这都是建立在她能脱身的前提下,都是建立在,她能脱离卫家,带着一双儿女在镇南王府的庇护下安乐过日子的前提下。

  可现在老王妃的意思,好像是她的说辞成功了,圣上真的要杀卫家满门泄恨了,却又要连累镇南王府?镇南王府也要一同被这件事所波及?

  可是凭什么?

  本来不该是这样的啊……

  她脑子混乱的厉害,慌慌张张的,竟觉得一片混沌,连眼前的景物都开始发黑,什么都想不明白。

  ------------

第290章 心机

  

  老王妃到底是当了这么多年的老王妃,又是长宁郡主的亲生母亲,再不怎么亲近,分量就是摆在那里,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的。

  长宁郡主终于失了分寸,在老王妃的再三逼问之下,失声崩溃痛哭起来。

  她自来觉得自己是没责任的,凡事她都不会有错,就算是错是别人的,那也一定是别人引诱她犯的错,这回照样也是,就算是哭着,她也吐出了冯氏的名字来:“这也能怪得了我?!你们一个个的,全部把那个下三滥的贱种捧在手心里,倒是我这个亲生的靠在后头!”

  “那边那个老不死的是那样,你当亲娘的还是这样!”她愤愤不平,就算是知道自己也即将赴死,儿女也受牵连,仍旧一副绝不低头的模样:“我不过就是想那个贱种过的差些,你们就一个个的嫌恶我,要送我走。”

  “我分明没病,硬要说我病了。”她擦干了眼泪,竟然还能笑的出来:“这样倒也好,一起死了干净,死了到了阴曹地府,我叫我爹给我评评理……”

  她犹自在絮絮叨叨的抱怨,老镇南王妃就叹了口气:“可阿玠还没成亲呢,阿珑也原本还有大好的人生,明年宫中要给诸位公主挑选伴读,我原本想着,豁出去这张老脸,也要替阿珑争上一争,你这么一闹,却什么都没了…什么都毁了……”

  东配殿内的兰花清香优雅,黄杨木大桌上放着一缸金鱼,正在里头摇头摆尾,瞧着便憨厚可掬。

  长宁郡主神情恍惚,想起儿女来,一腔激愤又成了自怨自艾,摔落在地上喃喃自语:“都是你们逼我的,都是你们逼我的……我也没料到……”

  老镇南王妃正不耐烦,长宁郡主的眼睛却又忽然就亮了,急忙喊起来:“不会的!不会的!平西侯夫人不会看着我死的!”

  她眼睛熠熠生辉,像是忽然抓住了救命稻草,有些得意的看着老王妃:“是她把我接出来的,也是她跟我说,只要我按照她说的做,保我无事…”

  她得意又松了口气的模样,对着老王妃笑:“您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老王妃整整衣裳站起来,从容冲她问:“你说平西侯夫人?”

  她有些疑惑,又有些想要冷笑,最终却只是看了长宁郡主一眼,什么也没再说。

  蠢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蠢而不自知。

  长宁就是那个蠢而不自知的,当年有倪嬷嬷葛嬷嬷两个人在旁边扶持着还好些,等她丧心病狂把这两个臂膀也亲自折断了,多年娇惯着养着的性子就要命了。

  长宁郡主连忙点头:“是啊是啊,我连万安寺里,明鱼幼那贱人的埋骨地也告诉她了,还有,我们府里那个老虔婆给明……”

  老镇南王妃就厉声喝住了她,失望至极似地,皱起眉头:“你真是无可救药!当年的事情究竟是如何,你一时一个说法!”

  她从容喝问:“前些日子你是怎么说的?你说,卫安是外室女生的贱种!后来你又说,她是明鱼幼生的!到底哪句是真哪句是假?现在更好了,你说,卫老太太一早让你掉包,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她那时候刚死了儿子长孙,又折了所有亲族,哪能顾得上千里之外的郑王妃?”

  “你生孩子,还是我赶去伺候的。你怎么不想想,你编出那样的谎话,叫我怎么撇的清干系?!叫我怎么能不被你连累!”

  长宁郡主被绕晕了,不大明白母亲究竟是什么意思,怔怔的看着她,反应不过来。

  老王妃也不再理会她,出了门随着早已等候在外的肖姑拐进了隔壁间,冲上头坐着的,面上罩着一层寒霜的方皇后行礼。

  方皇后叫了免,面色复杂的看了一眼珠帘后头,又看看下手坐着的卫老太太,叹了口气道:“果然是冤枉老太太了。”

  老王妃这段话把长宁郡主的底探得清清楚楚的,长宁郡主已经说了,一切都是冯氏指使的,她说话又疯疯癫癫的,跟之前说的一对比,越发显得漏洞重重。

  不足信。

  实在不足信。

  方皇后目光一滞,令老镇南王妃也起来,皱着眉头道:“谁想得到呢,卫家一向与人无争的,也不知道是怎的了……”

  她叹口气,慈眉善目的像是高高在上的观音菩萨:“二位老太君放心,圣上圣明烛照,心里明白着呢,必定会还你们一个公道的。”

  老王妃便明白隆庆帝的疑心这回算是彻底去了,心照不宣的跟卫老太太交换了个眼色,回了家便令人去接卫安过来,目光沉沉的盯着她瞧了半响。

  这个孩子现在跟卫老太太投缘亲近,可是在从前,这个孩子是她一手教养长大的……

  她半响才放松了肩膀靠在后座上,叹了口气:“你很好。”

  她怔怔的,有些出神:“真的很好,我养了几个孩子,都不甚出息。可是安安,你比她们都要有出息。”

  简直什么都算尽了!

  透露出身世给楚王妃,让楚王妃以为握住了卫家的死门,偏偏这中途还做的天衣无缝,安排的那些人都不是那么容易却又恰到好处的出现的,令楚王妃不得不信她们的说辞,而后引出了长宁郡主,进而利用长宁郡主。

  长宁郡主的性子卫安也算透了。

  她是会怎么严重怎么夸张怎么说的,恨不得卫家死了才好,所以卫安事先安排算计好的漏洞就派上用场了。

  卫老太太的所有说词都是暗合了卫安的谋算的,把隆庆帝那些隐秘的心思也猜准了。

  所以,让自己再去套长宁的话,这又是最后一步了……

  整件事成了罗生门,老王妃问卫安:“之后呢?安安,你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现在她们都认定了,连长宁立的长生牌位都是在故意作假,是为了来铺排你的身世,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卫安在她面前向来是不撒谎的,今天也不例外,她轻声笑笑:“我的身世不能见光的,我其实之前都是骗她们的,在给她们消除隐患。以后纵然有人跳出来说我是明鱼幼生的,也不会有人信了……”

  ------------

第291章 瓮中

  三司会审顺利进行,头一回提审便先给了邱楚英一个下马威-----当初明家众人是在卫大老爷亲自押送下出了事的,可是卫大老爷当时的行程隐秘,到了地方方投递公文交接,怕的就是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就是这么隐秘的情况下,却还是出了岔子,竟被土匪盯上,这显然不大寻常。

  都察院御史陈御史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办案细致,他仔细研究了案卷,终于发现了不对------明家是在出了富源县之后,去罗平县的驿站路上出的事。

  那里向来多鬼怪传说之事,也的确有山贼出没不大太平。

  可是正因为如此,陈御史越发觉得不对。

  他细细斟酌之后,跟刑部侍郎钱士云商议推敲,便觉得这问题当是出现在富源县上------否则就算是有山贼,如何能算得准朝廷大部人马在何处落脚,又能得手的那么轻易?

  必定是出了内贼了。

  而当时富源县知县的资料也都被起底出来,他如今已经因为贪贿而被罢官,回了登州老家。

  陈御史马不停蹄令人去将人找回来,一面又开始研究起旁的卷宗。

  刑部也显然是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上心的很,钱士云一天三次的往牢房里跑,各种法子都试过了,务必要撬开邱楚英的嘴巴。

  邱楚英终于渐渐察觉出不对来------事情好像没有按照楚王告诉他的那样发展,大理寺和刑部乃至都察院的人,这回分明跟上次他进来时不一样了,明摆着是来真的。

  他在被上了几次刑之后,终于彻底反应过来------怕是楚王的计策行不通了!

  三司最主要的精力,竟全部放在了明家旧案上,根本不曾放在卫家身上!

  而且这回的三司被把持的牢牢地,他竟不能再见到传递消息的人,他终于心慌起来,开始闭口不言。

  外头的楚王也等的有些不耐烦,卫家老太太自从被召进宫里去之后就没了动静,是死是活,宫里也不给个准话……

  而最令人不安的,莫过于现在邱楚英这个案子。

  邱楚英咬定卫家跟当年明家谋反的事是有关的,卫老太太到如今也还在勾结明家余孽,隆庆帝让三司会审。

  可他竟打听不到半点风声……

  他就算是知道手中有王牌,也不免害怕,已经好几夜不曾休息好了,眼里红血丝都猛然多了一半。

  倒是楚王妃因为长宁郡主的事心中镇定,还劝他:“王爷不必忧心,上头那位到底多忌讳明家的事,谁不知道?现在又有长宁郡主能亲自证明,卫安是明鱼幼的孩子……”

  楚王负手在屋内踱了一圈才略微有些烦躁的在她右边坐了,让人上了莲子茶,喝了一口,觉得苦味充盈了舌尖,才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压低了声音道:“这个本王何尝不知道?可是,按理来说,早该有结果了……”

  这都已经半个月过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7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7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春闺密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