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青山绿水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甜饼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49 KB   上传时间:2018-09-04 19:40:49

  “夏叔叔。”司雨侬会找过来,当然是有原因的。

  “真的。”听了司雨侬的分析,夏镇长眼皮子直跳。

  “我只是猜测。”但是想打探翔实,就得夏镇长自己出马了,反正她这个小学生派不上用场。

  “我去问问。”夏镇长很高兴,想了想对司雨侬道:“我带你一块去。”

  借口也很好找,他是夏教授的儿子嘛,儿子看老子还要什么理由。

  夏教授正好在县城的招待所里,这里拔出一个三层小楼,专门给他们一个团的人用。夏教授就住在一楼,隔壁就是实验室。

  “你们说新来的人?有个人的确不象是搞研究的。”夏教授是没往别的地方想,真想起来,才发现漏洞很多。

  “真是来考察的怎么不吱声?”夏教授半是欣喜,半是怀疑。

  “要不要侧面打听一下?”夏镇长谨慎道。

  “直接问吧。”比起夏镇长,夏教授更了解这些人的性格。直接询问,反而是最简单的事情。

  比尔一脸懵懂,面对夏教授,并没有任何隐瞒,“我只是带人来看看数据,并不能做决定。”

  那就真是来考察的,夏镇长幸福的几乎要晕过去。兴州省历来和创汇沾不上多大的关系,没想到,这么好的事却落到了他的手上,顿时精神抖擞,颇有一种手握长刀准备上战场杀敌的豪气。

  外事部请的翻译立刻走上前,“你是来考察的?为什么不早说。”

  比尔忽然被这么多人围住,原本有点懵的脑子,却一下子清醒过来,“你们的产量好像不大。”

  “那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种,你们想要多少,就种多少。”夏镇长的英文说的磕磕绊绊,但简单的对话还是可以完成的。

  “等等,你代表是哪家公司,是投资还是采购。”翻译的小眼睛一下子被点亮了,闪闪发亮那种。

  “我只是先来评估一下清酒的成份,然后带回去给总部的人评估商业价值,再之后才考虑采购的事。”比尔老实说道。

  “好,好。”进入了实际的工作当中,夏镇长虽然欣喜,但也不再过份的激动,开始询问比尔需要准备些什么,有什么是他能帮着做的工作。

  谈到这个份上,司雨侬不再担心,跟夏教授打了声招呼,想要离开。

  夏教授要找人送她,司雨侬拒绝了,以前县城到镇上的路不好,现在不一样,路好了,来往的车多了,花一毛钱就能搭到顺风车。

  再说到了县城,她还想去御膳坊看一看,听她这么说,夏教授只好放行。

  这一头,御膳坊的韩平已经急的不行,夏天各类吃食都卖得少了,酒又不让卖,看到司雨侬一个劲的问她怎么办。

  “你说不好得罪的那些人,干脆请他们过来品酒,开一罐子免费给他们品,顺便告诉他们,有美国的公司过来考察,如果他们把龙头樱包圆,以后也就没有这种酒可卖。”

  “什么?真的假的。”韩平知道县里来了几十个外国人,好多人都摸去招待所门口看稀奇,他听不少人讲过。但没想到,竟然有外国人看中了龙头樱。

  “是美国来的酒业公司。”司雨侬没有隐瞒。

  韩平知道这是好事,可对他来说,却是坏得不能再坏的事,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只能一脸无奈的跟她道喜,“那可真是恭喜你了。”

  司雨侬笑笑说道:“这不是还有三罐吗?看看有没有人开价。”

  就算这样,韩平也提不起精神来,开价再高也只有这三罐,卖完就没了。

  不过,没有龙头樱,还有绿米,外国人总不能连绿米也看中了吧。

  “绿米预定的情况不是特别好吧。”司雨侬接过韩平递过来的预约本问道。

  “还是挺不错的,有六百斤呢。那天你爹过来,说过几天就能给我送来。”韩平又给自家的生意预定了五百斤绿米。

  “一次送不完,我爸会多送几次,你慢慢通知顾客来取吧。”第一年能有六百斤的预定,也不少了,司雨侬倒也不贪心。

  从县城到龙头村,以前的脚程是三个小时,现在已经缩短到二个小时。而且路好了,来往的车也多了,她搭车到镇上,再走回龙头村,一共也没花到一个小时,比之前不知要方便多少。

  “去一趟镇上怎么这么久。”司大娘正在准备晚饭,从厨房里探出头来问孙女道。

  “有事耽搁了。”

  吃饭的时候,司爱华才回来,拿出一张条子递给司大娘,是农业税的收条。农民收了粮,不光是要交农业税,按规矩还得把打来的粮食送去粮站,统一由国家收购。

  愿意自己留下来也可以,但农民自己去卖粮也不容易,特别是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更不容易。大多数,都是直接卖给粮站。

  司家的绿米是要卖钱的,当然是一颗都不肯交,就是农业税他们家也宁愿用钱抵,更不会去粮站卖粮。

  “咱们自己家留五百斤,剩下的慢慢卖。小雨说韩老板要一千一百斤,你送二天给他送去。”司大娘给司爱华安排活计。

  “家里的小麦长的怎么样。”司雨侬关心道。

  “隔壁村里都来人问呢,问我种的是什么品种,粮站买不买得到。”司爱华平时没什么话,但说起农活,都是话很多。

  知道小麦长势良好,司雨侬放了心。

  心里盘算着,等小麦收了磨成粉,估计菜谱里就该点亮小麦的工艺,到时候再给御膳坊添一二个品种。

  绿米和小麦能保证自家日常生活上的开销,生菜就当是赚点零花钱。能不能完成任务,以及能不能发财,最终都得着落到龙头樱上头。

  酿酒是最符合这个年代的,技术要求不高,成本也低。如果外国人不感兴趣,她也只能从手工酿酒开始,攒到钱自己开酒厂。但那样一来,至少得等到自己成年,加上手里有一大笔钱,才有可能。不说太丧气的话,也得十年以后。

  没几天,外国人来考察龙头樱的事,就传遍了小小的县城,龙头村的村民更是一天三遍的跟司丰年打听。

  司丰年得了侄孙女的叮嘱,一个劲的点头,“要是外国人真看中了咱们的东西,明年就都给种起来,后头的山头多着呢,只要不怕苦。”

  “有钱赚怕啥苦啊。”村民一听,热切的询问树苗上哪儿买。

  “咱们小雨买的多少钱,你们就多少钱,不过这树苗可不便宜。”

  能便宜吗?外国人都看中的,肯定是好东西呀。村民对于价格的疑问不多,只要种出来的果子有人包圆,怎么都是赚的。

  很快,夏镇长就来找司雨侬,要买几罐子酒给比尔带回去。

  “这个罐子可不好看,我到时候给换换包装。”换包装对夏镇长是小事,付了钱,心满意足的将五罐子酒放到车上。

  “这么快就要回去了,您有把握吗?”司雨侬问道。

  “该介绍的都给介绍清楚了,他自己也说清酒的味道很特别,肯定会有人喜欢。”夏镇长信心满满,这酒对积年的老酒鬼来说,度数低了点,但外国人喜欢的红酒度数就不高,岂不是正对胃口。

  送走比尔,大家便开始倒计时,数着日子等比尔回来。

  一直到夏教授送走了几个国外的学者,比尔还没有回来的迹象,不管是夏镇长还是司雨侬,心里充满了失望。

  韩平再次跑到龙头村劝说司雨侬,他拿出一罐子酒出来请熟客品鉴,加上外国人有可能包圆的消息,效果十分之好。

  “你知道另外三罐子,有人出到多少钱吗?”韩平搓着手指,激动的唾沫星子都飞出来了,吓得司雨侬赶紧退后,她可不想被人浇一脸口水。

  “多少钱?”司雨侬心不在焉道。

  “一百块。”

  “真不少。”司雨侬敷衍着。

  “是一罐一百块。”韩平急了。

  司雨侬嘴都张成了O型,一罐一百块啊。

  “是有人想买了送礼。”韩平眨巴着眼睛,可怜兮兮的看着司雨侬,“你说卖不卖。”

  “卖,对半分吧。”这个价格,不卖的是傻子。

  韩平狠狠拍了一巴掌,“反正外国人也不来了,你留着那些酒干啥,咱们还跟这回似的,一个月放个一二罐出来,慢慢卖。”

  司雨侬看了他一眼,还真挺会做生意。

  主意是好主意,但是,“再等等,酒越放越香,明年只会更好卖。”

  韩平能够把那三罐卖掉,总算是个安慰,寂寞的背影,拖得长长的。司爱华从屋子里走出来,实在有些忍不住,“闺女,真不卖啊。”

  “等这件事有了结果再卖,到时候安安心心定个价。”司雨挥了挥手,自己酿的酒只是赚多赚少,却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而这个真正的问题,又不能跟任何人商量,难免闷闷不乐。看到脚下的石子,用力一踢。

  “唉哟。”刚好有人站到门口,捂着半边脸吸气,“小雨,赶紧上车,镇上来的车接你和你爸过去。”

  “松子哥,你没事吧。”司雨侬怎么也没想到,随便踢颗石子,也能崩到人。来人正是报信的小松子,也顾不得脸痛,“你和爱华叔赶紧去,镇长等着呢。”

  “实在对不住,我们先过去,改天请你喝酒。”司爱华哪好意思让镇长等,一把牵住女儿的手,出去一看,镇上的吉普车就在外头等着呢。

  司机一见他们,赶紧催道:“快上车,外国人来了。”

  得了,啥也别说了,动作麻利点。

  司雨侬的心更是呯呯直跳,她前世毕业那会儿,国内的经济已经很有样子,后头更是一年比一年好。跟外国人合作,哪有什么费劲的。

  可现在,国内连私企的说法都没有,说的好听叫民营,也得挂在公家单位下头交管理费。傻子瓜子请八个帮工,都要上报纸批判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最合适的就是摆摊开小店的,可无论怎么开,规模有限,赚钱没问题,却达不到系统的要求。

  如果说司雨侬怀着乱七八糟的心情,司爱华就纯粹怀着自豪感,自己种的东西被外国人看中,能够换取外汇。这对八十年代的农民来说,跟自己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战争这种自豪感,几乎没有区别。

  夏镇长已经在等着他们,旁边比尔还是那么青春活力,只是鼻子比上回看到的更红了一点。和夏镇长面对面坐着的是一位中年白人,大大的肚皮,看上去和善的很。

第56章 投资

  布朗酒业的人也没想到,随便打发出去的一个人, 竟然真的带回一篇完整的计划书和样品。

  酒的营养成份, 以及味道,在公司内部再次评定, 的确值得他们成立一个新的品牌进行投资。

  但鲜果从一个遥远的国家运回美国,所产生的运输成本是普通商品的几倍。更何况, 中国的农业不是大农田的机械化管理,单个的种植户,很容易产生管理上的问题,比如过度使用农药, 再比如鲜果的质量参差不齐,又或是气候原因造成减产或是质量变化, 都属于不可控,但一旦出现就是致命的问题。

  他们想过要直接种植龙头樱,但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这竟然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物种。从沙棘异化而来, 但口感和营养成份又超出沙棘许多。

  一般来说, 独有的物种, 都有特殊的生长习性,对于土壤和气候都有很高的要求, 也就导致, 这样的物种无法在别的地方复制。

  但公司仔细研究了比尔带回的报告,认为龙头村在土壤和气候上, 并没有特殊之处。换而言之,如果龙头樱在龙头村可以生长良好,在别的地方,只会更好。

  “我们希望买一千株果苗。”中年白人名叫艾伯顿,笑的那叫一个一脸和煦。

  只有比尔在旁边尴尬的低下头,到底是年轻,对于骗人这种事,总还有着一点抵触心理。

  司雨侬看了一圈,见夏教授不在,便知道他们是故意的。

  任何国家,对于独特的物种,都有保护措施,种子是不允许出口的。可是现在的中国,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也就造成了大家的保密意识不强。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比我们的好,那我们的东西还有什么好保密的,虽然事实上大部分的情况下也确实如何,但凡事总有例外。比如系统给的樱桃沙棘,就是别处没有的,他们想找都找不到。

  夏镇长的脸色一滞,对方坚持要见果树的拥有人再谈,他也没有多想,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不是想买鲜果,而是买果苗呢。买鲜果那是长期生意,年年都有得赚,如果是果苗那就是一次性的生意,卖完人家就不会再来了。

  司雨侬轻笑一声,“布朗酒业很有钱吗?”

  翻译愣了一下,还是原样翻了过去,但很快就用中文警告她,“注意你的措词,不要无礼。”

  “我想他很清楚,到底是谁在无礼。”司雨侬回了一句。

  翻译正准备继续说话,没想到,跟在比尔和艾伯顿身后的一个中国人,当起了他们的翻译,完整的翻译了两个人的对话。

  中文的翻译脸都绿了,这叫什么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青山绿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