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青山绿水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甜饼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49 KB   上传时间:2018-09-04 19:40:49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商家最喜欢的就是独家,顾客没了脾气,再来问,已经不像以前,一听预定掉头就走。

  反而继续问道:“那咋个预定法,多少钱一斤。”

  “五毛钱一斤,预定多少交多少钱,全额。一个人最多不超过五十斤,预定满一千斤就停。还想要,就得等下一年。”韩平说的很快,这个问题他已经不知道回答了多少遍,溜的不行。

  司青青捧着饭团刚吃一半,听到五毛钱一斤,不由用胳膊撞了撞长寿,“你听到没。”

  长寿蹙着眉头狠狠咬一口饭团,“亏了。”

  “啥亏了?”司青青追问道。

  “村里人找咱们妈换米,二斤换一斤。”他们种的普通大米,市场上也就一毛五六一斤,可笑他妈还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司雨侬“噗嗤”一笑,这像是白春桃干出来的事,不过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她听着笑笑便罢,并不当一回事。

  龙头村的人换米也都是自己吃,绿米太香了,又糯又粘,大人忍忍也就算了,小孩子可忍不住。这些来换米的,也是心疼孩子。最先找的是司大娘,但司大娘明确说都卖掉了,他们这才将主意打到了白春桃身上。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二换一刚刚好,真按市场价,可得得罪人。”司雨侬倒是劝了一句。

  长寿一想可不是,这才放开这件事。但他还是决定,回去要跟他妈好好讲讲外头的价格。

  买饭团或是锅巴的顾客,听到韩平讲的预定,都一个劲的缩脖子。这也太贵了,馋嘴了来吃个饭团就好,五毛一斤的大米,还是算了吧。

  “春子,赶紧去交钱,五十斤。”排队的人里头,有一位老者听了,回头就支使自己的儿子去预定,而且是最高额度。

  “呀,春子,你爹回来了呀。”县城也不大,比起镇上谁都认识,县里的情况好一点。但也就是好一点而已,人多的地方,还是很容易遇到熟人。

  春子赶紧把自己爹介绍出去,自己挤到前头去预定绿米。

  “好好,都好,不是退休,还有个三五年呢。”老者跟儿子的熟人问好,有人问,这才说道:“没法子,年轻时饥一顿饱一顿的,身子熬坏了,到老了,啥毛病都出来了。最严重的是胃病,吃什么都不消化。还是我孙女孝顺,昨天给我买的饭团,我吃了两个,竟然一点也不胀气。”

  “难得啊,好好吃了顿饱饭。贵也有贵得道理,这米是真好。”老者也是难得说这么多话,纯是因为现在心情好。

  顾客里有人小声商量,“给咱爸也定一点吧,咱爸的胃也不好。”

  “你有钱没处花啊,人家的爸是老革命,在省城工作,一个月工资都一百多块。多贵都吃得起,你跟人家比。”

  “唉。”提议的人,小声叹了口气,“那今天多买几个饭团,给爸送去。”

  “行。”

  韩平拿着二十五块钱,这是第一笔预定,而且一定就是最高额度,还是全款,都不带讲价的。

  司雨侬满意的点点头,等这一波的人潮散去,才跟韩平打过招呼,带着青青和长寿离开。

  “一出手就是二十五块,他们就不怕老板拿钱跑了不给货吗?”长寿还在震惊当中,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呢。

  “他们不怕。”司雨侬笑笑,小城市的人际关系网织的密密匝匝,韩平是当地人,就凭这一点,都没人怕他跑路。他跑路,他老婆孩子,爹妈老岳父,二大爷三舅叔能跑不?

  “真正的目标客户群,总算出现了。”司雨侬满足的摸摸肚子,去农贸市场看看有什么新鲜玩意没有。

  她兜里揣着二块钱,这可是能横着走的巨款呢。

  “什么目标,什么群?”司青青听到一点,挽住司雨侬的胳膊问道。

  “就是吃得起绿米,还不觉得贵的人啊。”往前数四十年,好多人年轻时吃尽了苦头,到老了,条件是有了,可是各种各样的毛病也来了,好多东西都不能吃。

  绿米的效果,可不光是好吃,还能调理肠胃,滋补身体。一般年轻人身体强健,自然感觉不出来,只知道味道好。但身体满是毛病的人,特别是肠胃不好,消化不好的人,感受会特别强烈。

  所谓的目标群体,司雨侬在家也做过画像,但她毕竟不够了解这个年代,所以一边想,一边也需要看看愿意花钱的顾客情况。这么一碰一撞,便在心里勾勒出一个比较清晰的图像来。

  农贸市场里,龙头村的村民正在卖生菜,看到他们,热情的打招呼。

  走过去聊了几句,才知道,也不能小看人民群众的智慧。

  “农贸市场摆一天得交一天的管理费,三丫跟我合伙交了一份,两家的菜合到一块,我在市场卖大头,剩下的她挑到人家居民区叫卖。卖了钱,咱们晚上对半一分,可比自己一个人来划算。”

  “你们是这个。”司雨侬朝村里人竖了大拇指,长寿也直叫厉害。

  妇人笑的合不拢嘴,拉着司雨侬感慨,“我现在才知道,团结就是力量。以前我们太傻了,白叫别人占了便宜。”

  可不是,好好一个三毛钱的市场,直接给他们自己给打成一毛钱,白叫城里人看了笑话还占了便宜。

  短短几天时间,已经感受到团结的力量,相信再过两个月,数数家里的进项,他们只会有更强烈的感觉。

第50章 龙头樱

  龙头村的村民因为生菜闹矛盾, 又因为生菜团结到一起,不得不说, 团结之后,村里的气氛为之一变, 就是精神面貌也比之前强上许多。

  还有更让人开心的事, 司丰年被叫到镇上开会, 回来乐的见牙不见眼。

  “要给咱们村修路, 拉电线, 还给盖厕所。”司丰年让村里几个长辈过来,先开个小会,传达会议精神。

  “啥, 咋有这么好的事?”天上掉馅饼, 砸的几位长辈头都晕了, 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事。

  “真事真事, 这事还是跟龙湾树有关。”司丰年现在乐的,就是看到长寿偷偷摸走桌上一根烟,也没出声训他。

  “咋个说?”

  其实说起来,相当简单,夏教授的论文直接发表到了国际上, 业内最著名的期刊上。这篇论文火了, 中国的外交部和夏教授所在的大学,都接到了如同雪片般的信件。无一例外, 要求来龙头村进行科学考察。

  当然,在夏教授的据理力争, 实则拖延战术之下,直接支到了一年以后。也给外交部留下了时间,琢磨该怎么办好这件事。

  这个时候的中国,除了几个大城市,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外国人。外国人想到内陆省份,需要外事人员陪同。除了生意考察外,一般的情况下,外国人是不被允许在内陆省分到处乱走的。

  但这些来信的都是科学家,属于政府很愿意结交的人群之一,自然不能拦着人家正当的科学考察。

  可是这样的话,龙头村的状况就要直面好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总不能让人家科学家来了,一脚泥一脚沙的走进去吧。国际形像另说,也显得接待方没有水平不是。

  于是上头一重视,再下一个文件,从横山县的火车站到龙头村的水泥路,便有了。再给龙头村拉上电,装上电灯。考虑到人的生理需求,还在山脚下给盖一个冲水的厕所。

  “多亏了司大娘,不是她当时坚持不卖,咱们村就是国家的罪人啊。”这会儿啥都有了,村里的老人自然不吝于对司大娘的赞美,再批评一下当时想要卖树的人鼠目寸光,吹捧一番又齐齐看向司丰年。

  “上头就是先通知咱们,其他的以后再说,但咱想着,总有一条是没错的,咱们村不能给国家丢脸。”上头还没具体要求,这是司丰年自己想的,但也确实抓住了精髓。

  “那肯定的,这还用说吗?”村里的老人连连点头,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上头就要一点面子,那当然得给呀。

  “具体怎么说,你吩咐。”老人们把活计扔给司丰年,兴高采烈各自回家报信。

  司丰年比比划划,弄出几个重点,立马开了大会。得了老人的通知,再被叫到谷场开会,村民个个扬着笑脸,有心急的让司丰年赶紧说章程,赶紧干起来。

  “我说几个重点啊,第一个就是各家各户的外墙,该修的修该补的补,都给弄弄干净。田间地头的牛/粪,狗/屎啥的,都给清理干净。”司丰年的思路很跟得上时代,就按上头要来检查的标准,把卫生做好是肯定没错的。

  剩下的就等上头的要求下来,他再按着执行。

  很快,修路拉电线的工程进驻,夏镇长陪着县里来的领导到龙头村考察,现场办公,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有什么需要镇上协助的。结果看到大变样的卫生状况,干净整洁的外墙,一众镇上的干部,还有县里的领导,顿时心情舒畅。

  办事能力说明一方面,另一方面说明这个村听话懂事,到时候不会给他们惹麻烦。

  领导心情一好,手里也放松了几分,“给他们村刷个大白,挂几条横幅,买点灯泡给村里人装上。外国人都不会说中国话,有翻译和外事部的人跟着呢,用不着太装事。”

  意思就是说不用特意装样子,而是该干什么干什么。

  又重重把司丰年表扬一番,乐得他一把年纪的人,胡子一颤一颤的抖着。

  “那些洋人到底长啥样,真是红头发绿眼睛吗?”司青青在学校的课间蹭到司雨侬旁边聊天。

  “红头发,黄头发,棕色头发,蓝眼睛,绿眼睛,棕色眼睛,然后你可以算一下,有多少种排列组合。”

  “我不就是上回考试数学稍微考差了一点点吗?”司青青目瞪口呆,拿着手指比划,意思真的就是一点点哦,用得着时时提醒吗?

  司雨侬忍不住笑了,她真不是这个意思,不过越解释越乱,干脆不解释了,只看着小姑笑个不停。

  司青青上前去挠她的痒痒,“坏死了。”

  两个小姑娘闹成一团,旁边坐着的夏慕桑全程没有插一句嘴,却跟着傻乐。

  收拾完了司雨侬,司青青朝着夏慕桑挥了挥拳头,“让你笑。”不等夏慕桑反应呢,掉头飞快的跑回自己的座位。

  “跟你说一下,我爷爷也会来。”夏慕桑说道。

  夏教授是论文的发表人,也是学术界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人,这也是他和所在的大学,和国外学者交流的一个好机会。

  司雨侬瞬间秒懂,“我明白了。”意思是种子的事,让她捂好了别露馅。

  又跟一句,“谢了。”

  夏慕桑笑笑,“我们不是生死之交吗?难道你不拿我当朋友?”

  “当,当然。”看着夏慕桑的笑脸,司雨侬觉得有点晃眼,跟他当朋友这件事,让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要是前世,有人告诉她,她会和夏慕桑当朋友,她大概会“呸”这个人一脸吧。

  可现在,怎么自然而然的,就跟他当上朋友了呢?

  “既然是朋友,你以后不要谢来谢去。”

  “好吧。”她还能说什么呢,都和夏慕桑成为朋友了,大概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吧。

  “林鸿远寄信来了。”夏慕桑递出一封信,是给司雨侬的。

  司雨侬没接,没声好气道:“我跟他没啥好说的。”

  要不是当时他伤的太重,林父林母又赶来的太快,她怎么也得揍他一顿出出气。让他就这么走了,已经是便宜他了,还想干嘛。

  夏慕桑也不劝,“那我就给他原样寄回去好了,你放心,明年过年我要去北京。我说过的话,一定算数。”

  你说过啥了,哦,揍他一顿。司雨侬眼睛一亮,“把我那份也带上。”

  “没问题。”夏慕桑的眼睛弯了弯,眼眸一闪一闪,好似在发光。

  放学的时候,司青青拉着司雨侬一路飞奔,“快看,这就是水泥路,要一直修到咱们村。”

  司雨侬看着远处的工人和机械,也没想到会这么快,“以后不管是到镇上,还是到县城,可要方便多了。”

  “那当然,咱们村要大变样了。”司青青看着远处的工地,一脸兴奋。

  “可不是。”司雨侬附和着,回到家,掏出了系统中的菜谱。

  菜谱打开,翻到樱桃沙棘那一栏,司雨侬用手划来划去,最后选在了酿酒这一项。

  不错,系统给出的菜谱,记录的是系统出品的种子,所种出来的成品,可利用的范围。

  就好比,樱桃沙棘下头有数百项配方,包括酿酒,榨汁,以及榨油,包括提纯各种营养成份的工艺。这已经不能叫作菜谱,可以称之为完整的加工产业链。将樱桃沙棘利用的干干净净,榨取全部的价值。而这当中,所包含的工艺,以及配方,更是价值千金。

  这还只是樱桃沙棘一项,里头还有绿米和生菜,只要她种出来,菜谱就会点亮这个品种的所有利用范围。

  酿酒还分为手工酿酒和工业流水线酿酒,以及古方酿酒和深度萃酿。

  后头三种,比专业论文还要冗长复杂,司雨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种,手工酿酒。

  “小雨啊,第一批熟的果子,已经给采回来了,要怎么弄来着。”周末一大早,司家人起了个大早,架着梯子去山上摘果子。

  司雨侬自己背上背着一小筐,这可都是她摘下来的,看着跟黄色的宝石似的,端的是可爱极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青山绿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