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后总想抛弃朕_分节阅读_第124节
小说作者:延琦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49 KB   上传时间:2018-03-23 16:28:07

  作者有话要说:  叶神医:鉴于某人YINWEI,老夫选择性失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前方将士们打了胜仗, 临近年底,也该班师回朝好好过个年,攘外取得重大成果,百姓一片赞扬之声, 宇文泓忙完手头几项大事, 开始准备两件“家务事”。

  其一便是李尚林与段菁菁的婚礼,眼看着段濡尘都来亲自送嫁,他自觉更需尽好地主之谊,将婚礼办的足够风光,这当中最要紧的, 是先叫李尚林正式承袭了侯爵之位。

  还有他出征前对阿淳许下的承诺,一直记在心中, 现在得空了,他该着手操办, 不要叫她等太久才是。

  其实这两件事都关乎李家, 算是双喜临门, 若是阿淳知道了, 一定开心。

  宇文泓心情不错, 打算说办就办,趁着上午茶点的空当, 就宣了礼部尚书与鸿胪寺卿见驾, 等人来到,便开门见山的发话,“大理国与怀恩候府的喜事近在眼前, 大理国向来为友邦,朕现任命礼部着手此事,帮着怀恩候府一同操办婚礼,一定要将礼数做足,方能显示出我大梁的待客之道。”

  礼部尚书赶紧应是,又听他对鸿胪寺卿发话说,“这场婚事涉及外宾,两国之间具体交流事宜,需要你们来协调,鸿胪寺务必与礼部一起,帮着李府操办,不得懈怠。”

  鸿胪寺卿也是赶紧应下,却见皇帝顿了顿,又对礼部尚书说,“还有一事,中宫一直空悬,也实在不像话,朕现在得空了,你们先去筹备,选个好日子出来。”

  这话一出,只见礼部尚书与鸿胪寺卿都是一顿,悄悄互看一眼后,礼部尚书忙躬身应是。

  说完这两件事,宇文泓未再多言,端起炕桌上的茶盏喝了起来,两人知道皇帝这是吩咐完了,忙知趣的告了退。

  出了乾明宫,两位大臣相伴往宫外走,瞥见四下无人,鸿胪寺卿悄悄问礼部尚书,“陛下这是要立后了啊?您说会是哪位娘娘?”

  多年的老朋友了,礼部尚书白了他一眼,“明摆着的事,还用问吗?”

  鸿胪寺卿啧啧了两声,“要说还是人家李家会生,这一儿一女,一位驸马爷一位皇后,这可真是平步青云啊!”

  礼部尚书虽未说话,但也一脸甚为赞同的模样,哪知走了几步,又听鸿胪寺卿有所疑问,“可是这惠贵妃被辽人掳走,终归……”

  话未说完,被礼部尚书狠瞪一眼,低声打断道,“活腻味了?这连宫门都还没出呢!立不立后立谁为后,还不都是陛下高兴的事?你也不看看为了这位娘娘,那北辽死了多少人?就冲陛下这手笔,立后还不是早晚的事?”

  鸿胪寺卿忙解释道,“我当然明白这个,我的意思是,左右中宫空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惠贵妃刚被解救回宫,这民间舆论的热潮还没散呢,等上一阵,岂不是更好?”

  礼部尚书摇摇头,叹道,“所以说你还没看明白。现如今这惠贵妃与怀恩候府,还有大理国,这三处已经是在一条船上了,一荣俱荣的道理。皇上当初为了促成大理国与李家的婚事,先是追封了怀恩候,又给这位娘娘抬了贵妃之位,现如今再立为皇后,既是恩宠再进一步,也借机再向大理国示好。你想想,这怀恩候府有皇后支撑,那多有面子?再有,西北两处刚打完仗,眼看着与匈戎和北辽已是势同水火,此时不更该拉紧大理国?”

  “封后之事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这样一分析,的确很有道理,鸿胪寺卿连连点头说,“还是您看的透彻!哎,这么算起来,这位大理国的驸马爷才是最大赢家啊!”

  礼部尚书也是啧啧感叹,连连道是。

  遗憾就遗憾在现如今皇室没有适龄公主,你说这大理国的三公主为什么看上的不是自家的儿子呢?

  ~~

  虽然已经发话叫礼部去选日子了,但上回太后借寿诞拿乔的事,宇文泓还记得,眼看着这半年来母子之间矛盾缓和,为了避免太后再生出什么事,他决定在下旨之前,先去同太后交代一声。

  皇帝踏进福宁宫时,太后正在摆弄花儿。

  见他到来,太后便顺嘴同他叹道,“论说这养花,还真非惠妃莫属,她从前在福宁宫,哀家时时总能闻见花香,如今倒好,全凭着司苑处每天往这儿搬了。”

  太后肯夸赞静瑶,宇文泓自是心间舒畅,笑着说,“阿淳肯用心思罢了,她做什么事都认真。”

  太后嗯了一声,方搁下花剪,问道,“陛下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前朝不忙吗?”

  宇文泓唔了一声,“倒也没多清闲,只是有件大事,想同您商议一下。”

  “嗯?”太后一听来了兴趣,皇帝似乎有日子没同她商议大事了,忙问道,“什么事?”

  皇帝咳了一声,道,“母后说得对,中宫空悬,始终不像话,眼见这阵子大事已定,朕想立后了。”

  就见太后立刻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

  只是话音未落,她又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带着防备问道,“陛下是打算立谁?”

  瞧见太后这般反应,宇文泓忽然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但是事情已经开了口,他也不可能收回,只得答道,“还能是谁,自然是阿淳。”

  就见太后眉头一凝,沉着脸色道,“难得陛下没有擅作主张,还能想着来问哀家的意思,不过纵使如此,哀家也还是觉得此事甚为不妥!”

  说着怕皇帝误会,她又特意解释说,“立后是好事,只是如今李妙淳难以胜任皇后之位。”

  闻言宇文泓也皱起眉头来,“母后的意思朕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阿淳难以胜任?她温婉贤淑,聪慧有加,在朕心中,她最合适不过。”

  太后叹息一声,“哀家早就担心陛下有这个念头,现如今果不其然……这后位不仅合不合陛下的心意,还关乎整个皇室的形象,她此次落到辽人手中那么长的时间,陛下难道就不担心……”

  “够了。”

  话未说完,被宇文泓打断。

  他脸色彻底难看起来,道,“事到如今,朕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更没想到,说这话的竟是母后您。”

  那句“够了”带着满满的愤怒,毕竟面前的人是他的母亲,他试图叫自己的语气软和一些,但无奈做不到。

  顿了顿,他又道,“莫说阿淳现在还有着身孕,就算她没有身孕,作为与她一同经历那日惊险的人,母后又怎么能这样想她?”

  他满脸都写着生气,但太后却不让步,只是说,“你从我嘴里听到这种担心,那是因为其他人都不敢同你提出罢了!不是哀家要这样想她,哀家是担心天下会这样想她!若是换成民间寻常女子,经历过这种事后,会落得什么好名声?哀家还不是在替陛下着想?”

  宇文泓却冷笑,“母后说得好,可若她只是个寻常女子,又岂会遭遇这次的祸事?说到底辽人为何要动手,母后难道不明白吗?”

  太后一噎,她当然明白,辽人不过是想借此来要挟皇帝,毕竟那日,自己的马车都受了攻击……

  宇文泓痛心疾首道:“那时历险的不止阿淳,她想尽办法叫彦儿先逃出,却为了腹中的孩子不得不落入辽人手中,此事难道是她愿意的?母后此时拿此来说事,是不是太过心冷了些?”

  太后哼道,“身在帝王家,如若不冷硬些,何以掌控天下?”说完,她又试着缓和道,“你想立后,哀家绝无意见,这京中数不清身家清白教养良好的贵女,随便立谁,都比李妙淳好。”

  原来太后还打算叫自己娶别人?

  宇文泓瞬间觉得甚是心累,叹了口气,道,“朕说过碰不了别人,母后难倒忘了?”

  太后抬眼看他,“哀家也没叫陛下碰别人啊,陛下只需立后,就算往后还是要独宠李妙淳,哀家也绝无意见,大不了,还如后宫其他那些女人一样嘛。总之,立李妙淳,难免会招来非议甚至耻笑,陛下还是不要有这个念头了。”

  耻笑,非议……

  只见宇文泓冷笑一下,道,“不瞒母后,立后的事,朕出征前就同阿淳提过,若不是那时不得空,她早就会是皇后了。此次她受苦,也皆因朕而起,朕的疏忽,不该叫她承担。”

  话说到此,就见太后一愣,这是已经定下来的意思了?

  果然,他还是不肯听她的意见……

  她不由得恼起来,“陛下……”

  宇文泓将手一抬,打断道,“莫说阿淳是清白的,就算真有万一,朕也绝不会因此而负她!若谁敢因此而耻笑,非议……对这样不辨是非的人,朕也不介意做一个暴君!”

  话说到这份上,便也没有再继续的必要了,他干脆道了声,“朕还有事,不打扰母后了。”索性出了福宁宫。

  眼见皇帝离开,韩嬷嬷这才敢迈进殿中,哪知却望见太后一脸怒气,韩嬷嬷一顿,忙上前关问,“娘娘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又生气起来了?”

  太后气道,“说是来同哀家商议,哀家说不成,他非但油盐不进,还扭头就走!你说说,这哪里是来同哀家商议的?”

  韩嬷嬷斗胆劝道,“陛下眼看就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必定有自己的主意……依奴婢看,若没什么大不了的,您顺着不就是了……”

  “他要立李妙淳为皇后,哀家怎么能坐视不管?那个女人才从辽人手中被救回来,若立为皇后,焉知不会引起非议?”太后急道。

  韩嬷嬷一愣,这才知道娘俩又为什么事争执的。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韩嬷嬷想了想,试着劝太后,“请娘娘容奴婢说一句不该说的,惠贵妃到陛下身边也已经有些日子了,娘娘可是陛下的生母,陛下对惠贵妃如何,娘娘难道当真看不出来?其实以奴婢看来,贵妃娘娘也称得上端淑贤孝,母家如今也荣升侯门,再过不久,还要与大理国联姻,若论出身,也并非配不上后位啊,娘娘又何苦与陛下争执?陛下的性子,您难道还不了解?”

  太后怒气一时消不了,勉强听完韩嬷嬷的话,马上又反驳,“哀家现在在乎的难道是她的出身吗?若没有被辽人掳走的这档子事,他封也就封了,哀家何苦要扫他的兴?但现如今再封她,谁知道那些人会怎么在背地里议论他?”

  回想刚才,太后又是越说越气,“你是没听见他刚才怎么说的,他说莫说没什么,就算李妙淳真吃了亏,他也绝不负她?你听听,这是堂堂君王该说的话吗?活像个不知轻重的毛头小子……”

  话未说完,就被韩嬷嬷一下捂住嘴,韩嬷嬷也顾不上尊卑了,赶忙阻拦,“娘娘可是糊涂了,这话若叫宫人们听见还成什么样子?”

  太后一愣,这才收住嘴。

  也是,说皇帝是毛头小子,叫外人听见,岂不惹笑话……

  韩嬷嬷又道,“依奴婢看,陛下主意已定,一时难以更改。再说,您难道没听说,陛下那日亲赴京郊解救贵妃,早已成为民间一桩美谈?百姓现在都在争相传颂,说陛下实乃重情重义,有所担当的君王!此时若是进一步封贵妃为皇后,岂不更加印证百姓的赞扬?”

  这话叫太后眉间一动,不由得问道,“百姓们真的这样说的?”

  韩嬷嬷笑笑,“奴婢岂敢在您面前信口雌黄?”

  就见太后面色终于有所缓和,想了想,叹说,“这孩子,怎么痴到这份儿上?一点都不像先帝……倒有些像高祖爷。”

  韩嬷嬷点头道,“高祖皇帝可是受万事敬仰的明君,陛下像他老人家,可是大好事啊!”

  太后哼笑一下,嗔道,“你啊,就知道哄哀家!”

  韩嬷嬷跟着叹道,“娘娘您能舒心,阖宫上下都能安心啊!再说了,惠贵妃腹中还有您的小皇孙,加上棠梨宫里的皇长子,若是真选了别人做皇后,这两位小主子岂不成了庶出?您这么疼爱小殿下,能忍心吗?”

  太后闻言一愣,这话叫她忽然醍醐灌顶。

  对啊,皇帝只能碰李妙淳,所以她也只能指望李妙淳来生皇孙,他原虽然想着,就算皇帝一辈子不碰,找个身家清白的女子立为皇后,面子总过得去,可现在看来,若真成了这样,那以后的皇孙岂不都得成了庶出?

  这怎么成?

  难道这中宫之位,还真非她不可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在阿淳的问题上, 除过第一次主动将人送进乾明宫,太后似乎还从没给过宽容。

  不过纵使如此,宇文泓也没打算动摇,都交代礼部去看日子了, 不立阿淳, 又要立谁?

  他从福宁宫里出来,大步迈上御辇,有心想去棠梨宫看看,但眼看时辰还早,还是又重新回了乾明宫。

  而此时的棠梨宫里, 却是一片平静,静瑶娘俩正在榻上玩呢。

  彦儿现如今好动, 根本不可能安静坐着,抓住一切机会爬起站立, 静瑶怕小家伙跌倒, 便在旁伸手扶着, 谁知一下没抓好, 竟叫小家伙一下跌坐在了榻上。

  她心里一紧, 以为小家伙这下必是要嚎啕一番了。

  却哪知彦儿只是愣了愣,而后一咧嘴, 竟笑了起来——原来跌在榻上一点都不疼, 还很好玩呢!于是居然接连不断的故技重施,自己费尽力气站起来,再故意跌坐, 引得身边宫人们连连惊呼,自己倒是咯咯直笑,玩的不亦乐乎。

  静瑶被小家伙的调皮模样逗笑了,轻点小脑门唤着小调皮,正温馨的时候,忽然瞧见倚波从外头进来了。

  倚波方才是去找御医换药了,走之前同她禀报过,静瑶担心她的伤势,就关问道,“可好些了?御医怎么说的?”

  倚波点头,“御医说再换一次药就好了,娘娘放心。”

  静瑶便放心了,又嘱咐道,“那再休息几天,等彻底长好了再活动。”

  倚波又道了声谢,却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这是有什么话要说?

  静瑶咳了咳,叫乳母带彦儿出去学走路,等周边清净了,便问道,“是怎么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页  当前第1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后总想抛弃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