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转运六零末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4 KB   上传时间:2018-02-03 18:02:43

  “老头子,你快点给我念念怀谦的信。”谢奶奶着急催促说。她大字不识一个,只能让丈夫给她读信听。

  谢长宏把信给老伴念了一遍,俩人就开始讨论这事。

  “我还以为怀谦在外面有了喜欢的女孩,来报喜信,过年会带姑娘回来看看。”谢奶奶略带遗憾地说。

  原来只是相中了,人家姑娘还没毕业。这要是想结婚,最少还得等个一年半载。

  “现在怀谦性子越来越稳当,可能是先给家里说声。他这是怕家里不让他找个农村媳妇,提前给咱们打个预防针。”谢爷爷摸到了小孙子的心思。

  谢奶奶听了这话没有生气,反而开心地笑了,“我可是盼着怀礼、怀谦早点结婚呢。他俩早点结婚,咱好早点抱重孙。”

  大孙子怀礼去了部队,不自由,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找对象,她只能把希望先放到怀谦身上。如果怀谦早点结婚要孩子,也是好事。她还能动弹,可以帮重孙做做衣服,帮忙看看孩子。

  谢奶奶仿佛看到胖乎乎的娃娃正在冲她笑,一想到那个情景,她恨不得怀谦能马上带个姑娘回来。

  她到不怕谢怀谦被坏女孩勾了去。因为谢奶奶了解自家孙子,心眼贼多,小时候只有欺负别人的份,很少被人欺负,院里的同龄孩子都服他。她孙子这么能耐,相中的女孩肯定错不了。

  再说谢奶奶农村出身,她对农村女孩可没有偏见。她甚至觉得农村女孩更贤惠,更会过日子。不像她儿子找的媳妇,倒是城里人,还是大城市出来的,连饭都不会做,自家爷们都伺候不了,要这样的媳妇啥用?

  再说了,怀谦不是说了,他相中的女孩漂亮又有文化,脾气也好,肯定错不了。

  谢奶奶跟老伴讨论起怀谦跟周娇的事,盼着他们早点结婚,可以早点抱重孙。

  谢玉林和苏珊接到儿子的信后,谢玉林这当爸的不由感叹一句:“没想到怀谦已经有了中意的女孩,快到了结婚的年龄。”

  如果大儿子谢怀礼不进部队,说不定这时已经结婚了。但他进了部队,相对来说没那么自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合适的对象结婚,反而叫小儿子赶到前头。

  他们夫妻平时忙着上班,没时间管孩子,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现在孩子都有对象了,想想还真快。

  女人心思细腻些,苏珊看完儿子的信,第一句话就是:“怀谦竟然在农村找对象,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苏珊到不是一心反对,她就是担心怀谦一时冲动喜欢上农村女孩,万一两人将来相处时间长了,没有共同语言,没法志同道合,夫妻俩的日子过不下去怎,将来怀谦后悔了怎么办?

  而且,苏珊还有个顾虑,她没有应付过农村亲戚,但听别人说过农村亲戚这不好那不好,生怕儿子找的女孩品性不好,或者是女孩家人有问题。

  但是,因为苏珊和谢玉林管儿子管得少,心里对儿子有点愧疚,不好直接反对儿子的事。可是,找对象是关系一辈子的大事,苏珊生怕儿子一时糊涂随便找个女孩,万一以后后悔,再离婚多丢人啊?

  不如她过去看看儿子相中的女孩?

  苏珊想到这里,眼睛一亮,觉得自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为此,苏珊跟丈夫商量:“不行,我得去看看怀谦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如果女孩不错,咱也用不着反对;可如果女孩品性有问题,咱们怎么也得阻止这事。”

  “怀谦又不是小孩子,哪有你想的那么不靠谱?咱老谢家的男人可没有眼光差的,你看我,不就瞪大眼睛相中了你吗?”

  谢玉林倒是不担心儿子的眼光,他很了解儿子,不是好让人糊弄的主。既然怀谦提前跟家里打招呼,肯定是考虑好了。

  可苏珊却不放心谢怀谦的眼光,她决定:“正好过两天我要去J省某部队演出,顺路过去看看怀谦到底生活的怎么样,我有点不放心他。”

  虽说她平时很少管儿子,但到底是自个身上掉下来的肉,哪能一点不关心。苏珊到不是非得棒打鸳鸯,她就怕儿子以后后悔,那不就毁了两个人的人生吗?还是她提前替儿子长长眼比较好。

  本着对儿子和未见面的姑娘负责的态度,苏珊还是决定跑一趟,去亲眼见见儿子喜欢的姑娘。只要姑娘没问题,儿子也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苏珊不会当坏人,破坏两人的感情。

  因为苏珊当初喜欢谢玉林时,家里不太同意她嫁得太远,她和谢玉林也是费了好大功夫才争得父母的同意。现在,苏珊不想儿子受自己年轻时受的那些委屈。她这人没什么大志向,不要求儿子非得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之类的,只要儿子过得都幸福,她就满意。

  苏珊对儿子就是放羊吃草式教育,关键时刻替孩子把握大方向就好。

  总的来说,周娇是幸运的,没有摊上难搞的婆婆和太婆婆。当然,她现在还不知道,未来的婆婆接到谢怀谦的信,打算亲自来打探她的具体情况,顺便看看儿子是不是头脑一时发热。

  谢怀谦捅破了两人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后,他们之间的氛围就变得有点暧昧。周娇不好意思直接面对谢怀谦,谢怀谦却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她发信息关心她,甚至还比以前管得宽了点,比如问她天气冷了,有没有多带衣服?如果没有,他就给她送去。

  因为周娇还没有放假,没法天天进系统。他们只有周末才有时间见面,所以两人相处的时间不是太多。

  周娇看谢怀谦每天对她问寒问暖,心里热乎乎的,还是羞涩、喜悦的成分居多。

  不管上辈子还是今生,周娇的亲人缘分薄,父母放弃了她,只有奶奶对她最好。再就是大姐周红对她还不错,会抽时间关心她;还有立华弟弟,也一直记挂她。

  别人对周娇就没有太多关心了,因为人家都有自己的家人,哪会把心思放到周娇身上。所以说,周娇是缺乏被人爱的,一旦有人对她好,她心里全是满满的感动,恨不能掏心掏肺回报别人。

  可是周娇暂时只能压着对谢怀谦萌发的那点喜爱的萌芽。她不是少不经事的女孩,知道大多数人家儿女成婚时要求门当户对,尤其是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尤其重视这些。有些父母不仅是为了利益才如此做,而是希望儿女能更好的生活。

  假如一个千金小姐嫁给一个穷小子,跟着穷小子吃苦受累,千金小姐的父母当然舍不得女儿受苦。还有那些不想儿子找门户底的媳妇,可能是怕儿媳妇撑不起家里的事,给家里丢人吧?毕竟两人生活差距大,交际圈子不同的话,新媳妇很难适应和融入一个不熟悉的圈子。

  当然,也有父母为了利益,甚至利用孩子的婚姻谋利。可是谢怀谦的父母都是思想比较正派的人,不会如此做。

  再说谢爷爷和谢奶奶也是乡村出身,根本不会瞧不起农村姑娘,所以说,周娇和谢怀谦还是幸运的,只要两人不作死,没人能分开他们。

  苏珊说要出差时去看谢怀谦,谢奶奶想让她帮孙子带些东西,包括吃的、用的,收拾了不少东西,苏珊一人够呛拿动。

  虽然苏珊出差坐公家的车,但她那个体格,还真没办法把这些东西都捎过去。她去看望儿子,总不好私用团里的车?到时肯定是她坐车去,这么多东西,她哪里拿得了?

  谢玉林一看媳妇为难的表情,就知道她带不了太多东西,忙替妻子解围:“妈,这肉用不着给怀谦捎了,这不是他刚给您寄来的吗?您又让苏珊给他捎过去,来回倒腾着玩吗?我看只需要给怀谦捎两件厚衣服就可以,他在信里不是说不缺吃的东西吗?”

  谢长宏为了家庭和平,不得不劝说老伴:“就是,用不着给怀谦带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他捎两件厚衣服就行。等苏珊到了那里,看看怀谦缺啥用的,回头再给他寄过去也行。”

  谢奶奶看她收拾出来的东西确实多了,儿媳妇拿不了。她只好挑出一件军大衣,还有毛衣毛裤等厚衣服,让儿媳妇给孙子捎过去。

  谢怀谦走时带了些衣服,毕竟当初下乡还有点冷,不过军大衣没带,带多了当时也拿不了。那次走的时候他们可是带了被褥、替换衣服和生活用品等,像这厚厚的冬衣,等用到了再让家里寄过去就可以。

  其实,知青们也没料到,他们这一去就呆了好几年。幸运的知青还能每年回家探亲,有的知青甚至为了省点车票钱,好几年都没回家,那才让人心酸呢。

  谢怀谦还不知道他妈已经来了J省,等演出完事,她准备寻着地址去周家村找儿子。

第63章

  谢怀谦的心思也不只放在跟周娇谈恋爱上,他对农村好多现状不满意,想要一步步改变不好的地方。不过因为他现在只是个小队长,权利不大,只能提些意见,就看村里会不会采纳。

  幸好周存福这个村长觉得谢怀谦靠谱,对他提出的意见都慎重考虑,觉得有用的就采纳。

  天气越来越冷,眼看冬天就要来临。每年冬季到来,周家村都会被皑皑白雪覆盖,这样的雪景非常优美,但其中非常不好的一点就是,晴天后雪会融化。

  这样的话,村里的土路被融化的雪水弄成泥泞不堪,简直没法走人,得专门挑拣雪未化开的地方走才行。

  其实,不仅是冬天,春夏秋冬都是如此,农村现在还没修柏油马路,都是土路,每到下雨、下雪后,那叫一个难走,一脚踩进泥里的感觉,让人难受得不行。

  谢怀谦跟村里提意:趁着冬天没事,不如发动村民把村里的路修修。反正山上不缺石头,起码把村里的东西和南北街修成青石路,下雨天不至于出门就踩一脚泥。

  趁着现在还未上冻,早早把路修好,于大家都是好事。

  这事倒是得到大部分人支持。

  因为每年冬天村里都会找活干,记得前年还往地里运雪,修路算什么。再说这可是大好事,想想自家门前是干净的青石路,出门不用担心踩一脚泥,村干部都同意了。

  还有个事,谢怀谦也提了出来:就是给村里的小学最好修个取暖炉,省得让孩子们挨冻。

  谢怀谦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喜欢孩子,舍不得孩子冬天上学时挨冻,冻得手脚皴裂。孩子们才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

  谢怀谦还希望在将来,在自己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要让村里所有的孩子上得起学。他心里有好多计划,只是因为他官小言轻,暂时只能一步一步来,慢慢实施自己的计划。

  村里的会盘炕的人去学校那边查看,打算给孩子们建一个供暖的炉子。修几个炉子不过是用些土坯和红砖,花费不了太多东西。土坯村里有的是,尤其是有孩子在小学读书的人家,一听说学校要建取暖炉,当下就同意无偿给学校提供土坯。

  至于红砖,用的不多,恰好谢怀谦盖房后还剩了一些,盘炉子用不了多少,他就直接送给了学校。

  有了土坯和红砖,修取暖炉很快,工匠们花了几天时间,很快在每个教室后面通了个大大的取暖炉,可以添柴烧火取暖。

  每家都不缺柴火,每个学生在家带点来就能供一天用柴。弄几块木头扔到火洞里,取暖一天绝对够用。

  还别说,有了这个炉子就是管用,不仅教室里暖和不少,学生还可以在炉子上烤地瓜、烧热水啥的,孩子们可以在课间喝热水,吃块烤地瓜加餐,很是方便。

  另一部分村民开始挖石修路,只是石头不好摆弄,必须凿平才能用来铺路,耗费的时间长了些。左右大家伙冬天没什么事,忍着寒风热情满满地修路,就为了过年前给村里铺上平整的青石路。

  青石路不用修太宽,修了也就比两个牛车还宽点的宽度,村里先修了那两条东西和南北交叉的大路。

  很多汉子觉得这样的青石路非常好看,下雨还不会踩一脚泥。他们打算没事时就在家继续凿石头,把自家那块路也用青石修好,跟村里的大道连接起来,这样下雨出门就方便了。

  不过,修路是个大工程,别看村里的汉子不少,也耗费了很长时间才把路修好。再加上冬天的地都冻住,更不好修,比平时花用的时间更长。

  可是他们只有在冬天才有闲暇时间干这种活,等开了春,还是地里的活要紧,毕竟一村子的人都得靠地里的庄稼才能生存。

  就在村里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苏珊不请自来。

  她来的这天恰好是周六,下午到了县城的汽车站。等她把带的东西放到一边的座位上才松口气。婆婆让她给怀谦捎了不少厚衣服,占地方不好拿,她提着几个包袱也是费了不少事。

  当然,这是给她儿子准备的,就是出门再不方便,苏珊也得给儿子带着。

  县汽车站还有一趟到莲花镇的车。幸好还有车,不然苏珊得在县城住招待所,明天再去看儿子。

  这车到点才发车,苏珊就坐在车上无聊地等发车,眼睛打量周围的环境,心里却一直记挂怀谦提的事。要不是怀谦突然往家里丢了个炸弹,她也不会费事跑这一趟,等着儿子回家过年多好。

  因为今个是周六,坐车的人比往常多些。尤其是在县城上学的学生,回家都要坐汽车,周娇和白梨花也在在此列。

  在这小县城汽车站中,一身军装且气质高雅的苏珊特别显眼,一上车就能让她注意到她。可能因为她的穿着和气质,看起来不好攀谈,一时半会儿没人往她身边凑,都选择别的座位坐下。

  周娇和白梨花上了车后,就坐到苏珊左边的座位上,中间就隔着一个过道。

  周娇和白梨花先后上了车,又坐到挨着的座位上,两人还说着话,苏珊一眼就看出两个女孩是相识的人。

  就是这俩孩子长相差别太大了,一个美的像件精致完美的白瓷瓷器,一个丑的却像烧坏了的劣质陶器,差别太大,不知怎么成为朋友的。

  那个容貌差的姑娘跟这么漂亮的女孩当朋友,没有心理阴影吗?要是她长成这样,绝对不想往漂亮的女孩跟前凑,简直衬得她“惨不忍睹”。

  当时周娇先上车,又实在漂亮,因为职业关系,加上苏珊是个颜控,她特别喜欢漂亮女孩,苏珊好奇多瞧了几眼,随后就略了过去。她不知道隔壁的漂亮姑娘就是儿子心心念念的人儿。

  她甚至听到两个女孩说话,知道漂亮女孩叫娇娇,丑的女孩叫梨花,也没往儿子喜欢的女孩身上想。实在是她想不到这么巧,竟然还没见到儿子,就已经跟儿子喜欢的女孩见过面。

  等汽车开起来,白梨花对过道旁边的女人来了兴趣。这女人一看家庭条件就不错,不知去镇上找谁的?因为她第一眼就看出苏珊应该不是镇上或村里的人。

  这么想着,白梨花就试着跟苏珊搭话。

  “阿姨,我看你带了不少东西,是去莲花镇找人吗?”白梨花本就是个势力眼,看苏珊不是普通人才刻意跟她搭话。

  如果旁边坐个老农,估计她肯定提不起搭话的兴趣。

  苏珊左右看了看,才确定“丑”姑娘是跟她说话。原谅苏珊这么叫白梨花,谁叫白梨花实在长得丑呢?

  “是。”苏珊却没想跟白梨花说话。

  原谅苏珊是个颜控,她平时工作环境见惯了漂亮女孩,还真不喜欢太丑的女孩在她面前晃悠。

  如果是周娇跟她搭话,说不定她能兴起谈话的兴趣,可以问问漂亮的女孩从小是吃什么长大的,怎么皮肤那么好,比煮熟的蛋清还要白嫩?两人可以交流一下美容经验。

  白梨花却锲而不舍地追问:“阿姨,你这是去哪儿,找得到地方吗?如果你不知道,我可以帮你指路。”她就是看苏珊不像普通人,才热情地帮助她,期待给苏珊留个好印象,说不定以后能用得上呢。

  可惜苏珊现在还完全不了解她这份心思。

  人家姑娘都这么问了,苏珊却不好不回答,她只好把自己的目的地说出来,“我要去莲花镇周家村,你知道在哪里吗?”

  这下换成白梨花惊讶了,就连周娇都转过头看苏珊。想知道她去周家村找谁,村里谁家有这样的亲戚啊?

  周娇打量了还不知道的未来婆婆一眼,觉得她气质高雅,一看就不是农村人,谁家有这种大城市里的亲戚,没听人说过啊?

  白梨花和周娇乍听苏珊去周家村找人,都想谁家有这样的亲戚,却把几个来下乡的知青忘了。他们都没往知青家属身上想,因为这大半年以来还没有知青家属来村里找过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1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转运六零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