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姝色无双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五叶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83 KB   上传时间:2017-11-11 15:47:21

  静姝看了康王妃一眼,然后冷然道:“容家世代为将,忠君报国,抵御外敌,臣女祖父为前朝战将,愿为前朝君主赴死,以全君臣情义。前朝已逝,现如今天下是我们大周的天下,臣女父亲自幼在我们大周长大,读书科考,深受皇恩,自是忠于我们大周陛下,愿为我们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妃娘娘质疑我们容家的身份,质疑陛下亲赐的婚事,是对陛下的仁德英明不满?还是对陛下的旨意不满?”

  康王妃猛然色变,大怒道:“好利一张嘴!可是身为皇室媳妇,不是光靠一张嘴就行的!目无尊长,对长辈不敬,尊卑不分,桀骜不驯……”

  “母,母妃……”她下首坐着的康王世子妃朱氏震惊之后,终于认不出出声打断了康王妃的话,带了些忐忑惶恐道,“母妃息怒,容妹妹是四婶娘蜀王妃娘娘亲自看中的,平日里最是乖巧柔顺,母妃千万别误会容妹妹。”

  康王妃自本朝立朝之后不久就随了被封为康王的夫君去了封地,以前在南地的时候,老南平王随意亲民,她又是武将之后,性格直率,这些年在封地更是唯我独尊,行为上并没有很强烈的君臣意识。

  可康王世子妃不同,她出身京城,嫁给康王世子后在京中多年小心翼翼,自是明白静姝那话有多严重,再说下去闹得大了,康王府能得什么好?

  她打断了康王妃,随即就转头对静姝带了些尴尬又是温柔又是劝慰的笑道:“容妹妹,我母妃刚到京中,并不知京中近来朝堂之事,只因对前朝深恶痛绝,又恨前朝余孽屡屡生事,这才错怪了妹妹,还请容妹妹不要误会。”

  静姝的目光对上康王世子妃的,心头一哂,微扯了一点笑意,然后认真道:“先国后家,先有君臣之大义,后方可谈家礼。臣女并不敢对康王妃娘娘不敬,只若有人对陛下不敬,对陛下旨意不满,臣女却是不敢不驳的。”

  这个棒槌。康王世子妃觉着静姝一个小辈怎么就这么棒槌,但就因为对方是个棒槌自己又不敢将事情闹大,只能哄着打圆场,忙接了她的话笑道:“容妹妹小小年纪就知忠君报国,无怪得肃郡王也格外的爱重妹妹,听说前儿个陛下下了旨意将妹妹和肃郡王的婚事提前,肃郡王真真是喜得什么似的。”

  又怕话题转了这棒槌还要兜回去,转头就笑着对蜀王世子妃钟氏道,“钟妹妹,这婚事突然提前了这许多,府上可是都准备的如何了?容妹妹这般玲珑的人儿,可千万别委屈了她。”

  又笑道,“我们府上准备五弟的婚事也已经准备了不少日子,若是你们这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千万不要客气。”

  钟氏笑着伸手拉了静姝坐到自己下首位置,然后才对朱氏道:“朱姐姐有心了,这郡王婚礼,礼部都是有制的,此时最忙得不是我们,该是礼部才对……”

  大家说笑着,这一插曲就好似过去了,虽然这一上午康王妃脸色都黑得跟锅底似的。

  只是第二日就又有御史参奏康王妃妄自尊大,目无君主,藐视朝廷旨意等等,但随即便也有大批朝臣站在康王妃这边,虽未明言,也着实把静姝给贬了一通,道是本说的是容家旧事,康王妃娘娘娘家满门忠烈,兄长死于容老将军之手,康王妃娘娘不满容家也情有可原,那容家小姐却非要扯上什么不敬陛下这等无稽罪名之上,着实荒唐。

  景元帝听朝臣们争吵,神色不明,也不出一言,最后还是姜琸上前,道“连容家小姐都知前朝已逝,前朝臣民之后人皆为我大周之臣民,陛下仁德,这才让天下大统,万民臣服。是否这里还有人心怀不轨,暗中和前朝余孽勾结,有心煽动,制造南北分裂,今日引朝堂内乱,明日便是引天下大乱?”

  先是一片寂静,然后再有人出言,景元帝便一句“卿是不满朕的施政,还是不满朕的旨意?”

  景元帝是开国之君,杀伐果断,威信非同一般,他出声了,再无人敢上前啰嗦。再有,肃郡王的手段他们是知道的,罪名都摆上来了,他们心中有鬼也好,有私心也好,抑或是想奉承康王府也好,但若因此丢了身家性命就不值得了。

  就这事情也还未完,虽然景元帝事后也没再说什么,但庄太后还是宣了康王妃到宫中好一阵说教,把个康王妃又是气了个倒仰,在康王府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好在翌日便有凌国公夫人领了女儿凌雪霓上门拜访,也不知说了些什么,竟是哄得康王妃心情好转,让康王世子妃朱氏都松了好大一口气。

  且说这日宴终人散,客人们都离去了,蜀王世子妃钟氏正闭了眼有些疲惫的听着心腹侍女回事,就有侍女回报说梁夫人请见。

  钟氏皱眉,但梁夫人是她的嫡亲姑母,不好不见,便只得请了她进来,打起了精神应付她。

  梁夫人和钟氏说了几句“体己话”,就道:“阿敏,不是我说,容家那姑娘的脾气也忒大了些,康王妃娘娘是什么身份,她是什么身份,这还未嫁到蜀王府呢,就这般不管不顾得罪了康王妃娘娘,这将来……”

  蜀王世子妃钟氏的闺名便是钟敏。

  钟氏猛地看向梁夫人,只看得梁夫人一哆嗦,脸上的笑都僵了僵,但梁夫人很快就调整了一下有些打鼓的心,这到底是自己从小看到大的侄女。

  梁夫人继续调整了恰到好处的笑道:“阿敏,你自小就是宽容厚道的好性子,可你这性子,姑母真是担心你将来会在这弟妹手里吃亏呢。”

第92章 聘礼嫁妆

  蜀王世子妃钟氏真是有些疲惫, 好好的生辰这戏是一出接一出……虽然这也是预着的了。

  她这个嫡亲姑母, 不顶事不能帮衬着些也就罢了,还因着她的私心,或者梁家的私心, 不顾大局,只不停的给她添麻烦。

  这样的眼界, 这样的格局,还妄想三弟身边肃郡王妃的位置!

  可是不敲打她也不行, 真要由着她,出了什么事,毕竟是自己的嫡亲姑母,没面子的也是自己……

  她展了个笑容, 温和但语气不带丝毫犹疑的道:“姑母,三弟现在是陛下亲封的肃郡王, 有御赐的宅邸, 容家姑娘嫁进来就是郡王妃, 住的也是郡王府, 但仍和我们蜀王府同气连枝, 断断谈不上什么吃亏不吃亏的。”

  又看了她一眼,继续道,“再说,容家姑娘的性子我也是很清楚的, 是个明理和顺的好姑娘。但三弟受陛下器重, 年纪轻轻就得封郡王爵位, 不知道多少人家因着容家姑娘的家世身份暗自对陛下这亲赐的婚事嘀咕,今日是康王妃,明日还不知道是谁。”

  “容家姑娘今日这般,才是再对不过的,免得将来震慑不住,谁都还以为能仗着自己年纪长些,或自以为身份高些,就拿腔作势,小动作不断,那才是真的麻烦。”

  那康王妃,虽然钟氏以前从无接触过,但就最近短短时日的偶尔接触,也知道她的霸道蛮横,又对容家心怀仇恨,但凡容家姑娘软一点,不以君臣大义来压她,今日怕都是不能善了。

  钟氏受了自家夫君蜀王世子嘱咐,是决不能让容家姑娘在自己这里吃亏丢脸的,否则丢的就是三弟的脸,也是蜀王府的脸。

  届时还不是要她去直扛康王妃?

  所以容家姑娘能立起来,自己顶事,她高兴都还来不及。

  还有三弟和容家姑娘成亲之后,可能就要去北地监战,届时京中形势复杂,容家姑娘一人在京中,性子不强些,能干机灵些,应付不了这京中各色人等,岂不是要拖累三弟?

  梁夫人听了钟氏的话,脸却是一下子热起来,这,自家侄女这是什么意思?想到自己的目的,那话堵在嘴里,倒是一下子有点不好开口起来。

  可是想起自家老爷的吩咐,想到女儿这些时日愈见消瘦饮食不欢泪水涟涟的模样,梁夫人厚了厚脸皮,也只当听不懂侄女话中的涵义,勉强从尴尬中又挤出了一点儿笑容道:“阿敏,话不是这么说的,你该知道,有个不省心的妯娌这日子有多么难受,就像今日,她得罪了康王妃,可这事后还不是得你帮着收拾残局?这可还是你的生辰日呢,一点儿也不顾忌着些的……”

  “再说了,你那婆婆是肃郡王的亲娘,和世子始终隔了一层,将来……”

  钟氏陡地色变,隔墙有耳,这话是能随便乱说的?世子素来敬重继母夏王妃,要是被他知道,自己都得吃挂落!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

  钟氏听得心头窝火,可是她此时虽然真想直接打发了梁夫人,但为着敲打警告她,还是耐了性子打断了梁夫人的话道:“姑母,母妃素来慈和公正,深受王爷还有世子敬重,姑母这样诛心的话以后还是万万不要再说了。”

  “至于容家姑娘,姑母,她其实是母妃亲自选中,然后得了太后娘娘首肯,由陛下圣旨赐婚的,难道母妃和陛下还有太后娘娘的眼光能差?所以姑母那些容家姑娘脾性不好的话什么的再不要说了,否则真是无事都要生出些事来。”

  又看了一眼梁夫人,叹了口气道,“姑母,我大约知道您的心思,您说这些可是为着纤纤?以往陛下没赐下婚事,您有这心思也就罢了,可现在三弟的婚事已定,您还是千万打消了那念头,难不成您还想让纤纤做侧室不成?这事,就是你们梁家想,蜀王府也不会同意的!”

  梁夫人脸色一下子涨得通红,她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侄女就先把事情给捅破了,还是直接说不行!

  梁夫人又是尴尬又是羞恼,可是……她忍不住就红了眼圈道:“阿敏,这事现在哪里是我想的?原先你初到京中,我也是怕你闷不习惯这京中的生活,这才让纤纤多在王府里陪你,谁知道这丫头就有了那心思。”

  “那时肃郡王他还不是郡王,以纤纤的身份配他也是够了,我就想着让纤纤嫁进王府,也能多帮衬你些,这才允了她那心思……纤纤那丫头,你是知道的,最是实心眼,既起了心,哪里是说歇就能歇的?现如今,唉……”

  敢情还是我的错?钟氏看着自家姑母,只觉一阵无语。

  梁夫人还继续道,“……阿敏,肃郡王他现在是郡王爵位,陛下器重他,将来说不得还能再进一步,纤纤她现在的样子根本劝不回来,所以我想着,索性就依了她,做个侧妃也不是不行……”

  她私心里是觉得,听说那容家女的身子骨不好,其母就子嗣不丰,将来只要女儿生了长子,那容家女或难产或生不出孩子,将来……

  “荒谬!”

  钟氏就等着她把话说开,听到此处就冷了脸斥道,“姑母,这样的想法,不管是您还是纤纤,甚至姑父,都要赶紧的打消!我们钟家,还有梁家都是世家大族,没有做妾氏的女儿!”

  “不要说什么侧妃,您是想怎么让纤纤做侧妃?侧妃也是要三弟请封陛下恩准才行的!可是我告诉您,三弟他看重容家姑娘,对纤纤根本半点意思也没有,根本不可能会为她请封,甚至做妾三弟都不会要的!”

  “你不要有什么其他心思,想着让我帮着您暗算了三弟,逼他纳了纤纤。且不说此事我绝不会帮您,就是以三弟他的性子和本事,你们敢暗算他,怕是只会毁了纤纤,毁了梁家!”

  “姑母,我不管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还是姑父也知情,若这也是姑父的意思,你就给我把这话也带给姑父,且还是消停些比较好。”

  梁夫人先是被钟氏的突然变脸惊到,然后便是被说得面红耳赤又羞又愤。

  钟氏小时候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一直是个温和端庄乖巧的小姑娘,所以即使她嫁入蜀王府成了蜀王世子妃,她也没太当回事。

  其实甚至心底深处,她未尝不觉得自家女儿并不比侄女差,侄女能做蜀王世子妃,将来就是蜀王妃,那她家的纤纤为何就不能……

  梁夫人羞恼异常的离开了蜀王府,回到家中,和自己夫君户部侍郎梁大人说时,那情绪都还未能稳定,真真是恨恨不已,只觉自家侄女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太不给自己脸面……

  梁大人听了她的话却是沉默了好一阵,然后叹了口气,让她先好生哄了女儿纤纤,暂且不要轻举妄动,至于蜀王世子妃那里,改日更是要登门抱歉等等。

  梁大人想把女儿嫁给肃郡王,自然不是为了成全女儿的小女儿心思,更没有他夫人那样直接就想着后宅暗算了容家姑娘让女儿做郡王妃的心思,他……看中的是姜琸,既然蜀王世子妃都这般说了,自然不会再强塞女儿,那就不是押宝,而是结仇了。

  且说静姝参加完蜀王世子妃钟氏的生辰宴,因她现在随身带着的侍女都是冬影千梅千雪,俱是守口如瓶的,因此回到家中,她不说,容府众人是绝不会知道宴会时发生了什么的。

  一直到第二日,容二老爷在朝中眼看着朝堂上为着女儿和康王妃在蜀王府的冲突炒成了一片,才知道女儿竟然斥责了康王妃,还被御史抓住,闹到了朝堂上,简直是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不过容二老爷可不是为着女儿行事鲁莽得罪康王妃而吓到的,而是为着女儿在蜀王府差点被康王妃给欺负了而一阵后怕。

  此时的容二老爷可早就不是当年的白二,现在的他,没了白家,少了当年的各种“风雅脱俗”,务实了不少,眼里更是把妻子儿女看得着紧了许多。

  回到家中,容二老爷仔细想了想这事,觉得容家身份特殊,就是妻子将来在外应酬怕也会遇上此等事情,便把这事给妻子陈氏说了,又找了女儿静姝说话。

  静姝看父母担心自己,自然是把他们哄了哄,又安抚容二老爷道:“这事闹大一点才好,我们容家的事,不少人都盯在眼里,明里暗里想要挑衅的肯定不少,闹大一些,也能消停一些。”

  她要的也就是这个效果,这样其他人再敢说什么,也该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她自己是不怕麻烦,她只怕母亲以前很少接触这些勋贵夫人,待日后有什么来往,被人欺负挤兑。

  不过陈氏并非什么软弱的,前有凌国公夫人,后有康王妃,想到女儿日后嫁给肃郡王,可能日日都要对着这些自诩身份高贵,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踩上你一脚的贵夫人,心里就很是心疼女儿,她也是半点没觉得女儿不对,只要大理上站住,该打回去的就该打回去,不然还不知道怎样被人揉捏。

  也因着这事,陈氏越发的不愿在嫁妆上亏了女儿,让女儿在这上面被人低瞧了。

  所以静姝的婚期虽然突然被提前,时间仓促,但陈氏为着静姝的嫁妆,可以说是花尽了心思,尤其是在五月初,康王五公子姜珏大婚前,承恩公府晒过华语蓉的嫁妆之后,陈氏更是用心。

  这些时日,就是陈二舅等人,也几乎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给静姝准备嫁妆上。

  不过华家是积累数百年的豪门世家,这一代唯一的嫡女大婚,就算是刻意低调,那嫁妆也是非常可观的,且很多东西都是外面买不到的一些祖传之物。

  这一点就算陈家有钱,陈氏有钱,也是完全比不了的。

  好在姜琸总是未卜先知,五月中,姜珏大婚之后,蜀王府那边就送来了十万两的银子,六十四抬的珠宝首饰,古董玉器,古画真迹等作聘礼,每一抬都压得满满的。

  容家以前是住在蜀中的,自然知道这聘礼银子数量和抬数是和当年蜀王世子聘娶蜀王世子妃是一样的,但看那聘礼单子便知道,这聘礼的价值是远超蜀王世子当年的聘礼的。

  但蜀王府却没有人有意见,因为那聘礼绝大部分是蜀王继妃夏王妃的私产。

  夏王妃是原南地武将世家夏家的独女,夏将军战死,夏家远房族人也没人有胆子来吞夏家的财产,所以夏家的财产,夏王妃母亲夏夫人庄氏的嫁妆,全部都在夏王妃的手里,她也根本没带去蜀中,直接就封在了京中景元帝给夏家赐的宅子里了。

  然后姜琸得了母亲的信,便从其中选了一部分,又加上这么些年自己积攒的东西,送去了容家做聘礼。

  这聘礼,简直一下子夺去了前不久康王五公子福郡王姜珏大婚,华家嫡女华语蓉十里红妆的风头。

  更何况和这聘礼相比,康王府送去华家的聘礼简直可以用寒酸来形容了。毕竟康王府的儿子女儿不少,康王妃所出的嫡子就有三个嫡女还有一个,哪怕康王府看中姜珏,能给出的聘礼也是有限。

第93章 婚前教导

  时间飞梭一样的过, 尤其是对因着婚事突然提前,只恨不得能再多点时间, 好给女儿婚礼准备得更充分一些的容家来说,只觉得时间是掰开了都不够用, 一转眼就到了五月底。

  五月二十八, 就是静姝和姜琸大婚的正日子。

  勋贵世家嫁女因为嫁妆普遍较多, 一般都是前一天就把嫁妆抬到男方家清点安置好。因此一般在婚礼的前两天,亲友姐妹们就会过来添妆。

  新朝初立二十余年,封王的也就是立朝之初陛下的几个弟弟康王闽王蜀王那三位,郡王大婚并无例可循,可作参考的也就是那几位藩王世子们的大婚了,可藩王世子多在藩地大婚, 品阶也不一样, 没啥可比的。

  近的也就是刚刚大婚的康王五公子福郡王姜珏和华语蓉的婚礼,可看姜琸送过来的聘礼就知道,他可丝毫没想着要避忌, 不要太过超了福郡王大婚规格什么的。

  华皇后是出了名的贤后,朴实端庄,承恩公府自然不能太铺张, 所以华家要低调,华语蓉的嫁妆就不能太过夸张。

  所以最后华语蓉的嫁妆加上景元帝华皇后还有太后娘娘以及华家的各色亲朋的添妆一共也就是一百二十八抬,彼时容家还没收到蜀王府送过来的聘礼, 所以陈氏也是以满满一百二十八抬准备的, 可现如今再加上蜀王府六十四抬的聘礼, 再加上宫中帝后的添妆,庄太后,向贵妃梁敏妃等人的添妆……

  承恩公府是比容家要尊贵,在京中亲朋旧故数都数不过来,可这添妆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宫中景元帝华皇后庄太后娘娘还有众妃嫔送到容家的赏赐添妆丝毫没比华语蓉的少,甚至多得多。

  帝后还有庄太后的赏赐都是差不多的。华语蓉虽然是华皇后的亲侄女,但华皇后毕竟是皇后,大面上是不能对姜珏和姜琸这两个侄子有太大分别,都得厚赐了不少东西。

  但向贵妃和梁敏妃就不一样了,两人给华语蓉的添妆不过都只是简单的送了一副赤金首饰头面敷衍了事,但送给静姝的却是有一长串单子。

  向贵妃赐了静姝一副赤金累丝头面,一副上等珍珠头面,翠玉灵芝如意一对,赤金累丝镶红宝项圈一对,各色珠宝手串共八串,各色宫锦绸缎数十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姝色无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