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专属锦衣卫(重生)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翦花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83 KB   上传时间:2017-11-01 14:51:37

杨蓁苦笑道:“以画屏的出身,还在乎什么名声?她不过是想偿一份心愿罢了。”

徐显炀默了一阵,便点了头,喟然道:“蓁蓁你说,我一直坚持找出真凭实据来断案,是不是太过迂腐了?倘若我从开始也如往届锦衣卫前辈那样,怀疑上了谁就请旨抓了来刑讯逼供,说不定现今案子已经查明了,李祥也不会被人收买,志欣也不会……”

杨蓁握起他的手道:“你还未看明白么?那些人之所以如此猖狂地窜上跳下,正是因为他们害怕被你拿到真凭实据,如果你像从前的锦衣卫高官那般只管抓人刑讯,对他们反而构不成偌大威胁,只会多添几桩如柳湘那样的案子来给你和厂公抹黑名声罢了。”

徐显炀望了她片刻,失笑道:“你说得有理,连你看事也是比我明白的。”

“这话说的,就好像我就不该看事比你明白一般。”杨蓁嗔道,上前踮着脚尖搂住了他的脖子,“等迈过这道坎儿,咱们还有好长的日子要过呢,过去了就好了。”

“是啊,过去了就好了。”徐显炀搂住她的纤腰,在她耳边亲了亲,“咱们毕竟尚未正经办婚事,这就让你住进来,未免惹人闲话。依我看,还是先送你到干爹那边去住,回头我去将你婶婶也接到京城里来。”

见到杨蓁神色有些古怪,他放开手问:“想什么呢?”

杨蓁道:“我问你,送我去干爹那边住,你又打算住在哪边?”

连她住在王府时他都坚持夜夜造访,这回送她去何府居住,他怎可能甘心与她分开住?可如此明晃晃地点明,未免显得徐大人的一番考量太过虚伪了。

徐显炀一高一低地别着眉毛,自牙缝里吐出一句话来:“本来顾念着志欣的事,我还没心思与你个小妮子多计较,如今看来,今晚还是得好好收拾你才行!”

杨蓁眨巴着眼睛,怯怯地道:“大人……当以公事为重啊。”

徐大人自是以公事为重的。

轮到公事,徐显炀就雷厉风行起来,当日便与何智恒商议好了次日进宫面圣事宜,也将结果去报知了诚王,同时向诚王讨要了画屏过来照看卓志欣,不免要被诚王打趣上一句:“你一气儿要走了我两个丫鬟啊!”

徐显炀挺客气地回他:“王爷丫鬟还多,又不缺这两个。”

“可是就这两个最出挑啊。”诚王却愈发阴阳怪气,“不信我叫丫鬟都集中起来给你看,让你挑挑其中还有没有比得过这两个的。”

徐显炀牙根发痒,真恨不得直说:别当我看不出你对我媳妇动的什么心思!

……

“只因蓁蓁是本案的重要证人,我想带同她一起进宫面圣。”

次日早朝过后,徐显炀来到王府见诚王时,对诚王如是说道。

诚王正在寝居梢间里由丫鬟伺候着更衣,头上乌纱翼善冠,身上穿盘领窄袖赤色袍,前后及两肩各用金线织一条盘龙,腰系玉带,脚穿皮靴。这是亲王进宫所穿的标准服饰,与东宫太子制式相同。

听徐显炀说完,他嗤地一笑:“带她进宫?你以什么名义?纵使你当日便为她讨个诰命,她进宫谢恩也是面见皇后,又不是见皇兄。难不成你想叫她扮作医婆?”

依国朝惯例,民间女子不得随便入宫,纵是嫔妃的母亲,不得旨意宣召也不能进入宫内。只有“三婆”,即奶婆、医婆、稳婆可以随时进出宫掖。

按照此例,杨蓁确实没有名正言顺被带进宫的可能。不过,徐显炀轻松一句话便叫诚王再也无话可说。

“蓁蓁是已选好要入宫的宫女,干爹为其安排,走宫女出宫探亲回返的路子进去便可。”

是啊,她还是应选宫女呢,若非被他换入教坊司,她早就进宫了。诚王哑然失笑,才几个月前的事,现在想起却像是隔了一世了。假如当初他没去差薛哲带她离开宫女所,如今他们这几人的命运,怕是会十分不同的吧?

准备就绪出门之时,诚王向徐显炀问:“你说说,你是何时对蓁蓁动了情的?”

徐显炀很意外他会有此一问,直言回答:“回王爷,依下官事后回想,应是早在流芳苑那日,蓁蓁替我解围,与她共处一晚……相谈一晚之后吧。”

诚王点了点头,似是而非地说了一句:“还是挺早的。”

徐显炀真想紧接着问一句:“那王爷您呢?”

自然,他还是忍住了没问。

今天是十月十六,不知为何,一早听见何夫人翻着历头说起今日这个日期时,杨蓁恍惚觉得,记忆中的今天——至元九年十月十六,是个特别的日子,会出点特别的事儿。

可惜她思来想去,也未想到究竟是何事。

她早就去仔细回想梳理过,看有哪些已知即将发生的事情可能影响到自己,或是徐显炀,却收获甚少。

前世她一直住在昌平乡村,无缘见到邸报,对京城里的大事只有一些耳闻,还都是经过城里城外的百姓们多番传说后的风闻,连孰真孰假都不好分辨。

她只知道再过一年多皇上会驾崩,似乎皇子早在那之前就过世了,然后诚王上位,清洗阉党。连皇帝究竟是死于什么病都不得而知。

只到了今日,她忽然觉得十月十六这个日子熟悉,可到底为何熟悉,她又想不出。这感觉实在很窝心,就像吞了颗果核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又吐不出。

直至乘车由何智恒送至皇城,进了最北端的神武门,杨蓁还在绞尽脑汁地想今天到底会出什么事。

何智恒见她心不在焉,还当她是即将面圣心里惶恐,下车时就笑着宽慰她:“皇上自来仁善谦和,你又无需多说话,纵使出了点差错,皇上也不会怪你,不必害怕。”

杨蓁笑着点头:“干爹,我省得。”

昨晚徐显炀初初定下要携她一同进宫面圣时,她还有些惶恐,临到此时,被十月十六这个日子占据了心神,反倒不怕了。

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不年不节,也不是皇上的千秋寿诞,按理说前世能被她记住具体日期的大事件少之又少,可眼下面对着与前世已然大不相同的境况,丝毫寻不到任何根据,任杨蓁想破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她只是能隐隐感觉得出,今日要出的那件事,总不是件好事。

进入神武门后,何智恒便将她交给一位相熟的宫女姑姑引领,自己则过去前殿与徐显炀诚王会合。

杨蓁谨记何智恒昨晚告诉她的各样规矩,亦步亦趋地跟在宫女姑姑身后,沿着灰条砖铺就的宫道一路向南走来。

宫里宫女都是统一配发的服饰,杨蓁今日亦如寻常的少年宫女那般,穿了一身素净的竹根青色提花棉布夹棉袄子,下配深石青色的双膝拦马面裙。领路的宫女姑姑品秩高些,只在与她相同的袄裙外面加了一件藕荷色比甲。

杨蓁穿着这一身走在宫内长长的夹道里,被瑟瑟北风正面吹着,冷得有些发抖,但还是坚持依照从宫女所里学来的规矩,将全身端得直直的,不缩一点脖子。

从神武门去到乾清宫这一路全靠步行着实不近,半路上还有一桩奇遇。迎面见到几名宫女排成一行纵列走来,当前一个竟是从前宫女所里教她规矩的梁嬷嬷。

错身而过时,杨蓁朝梁嬷嬷嫣然一笑算作招呼。

梁嬷嬷却看着她一怔。杨蓁看得出来,她是根本没能凭这一眼认出自己是谁。想来也是感慨,不知当日与自己一同受训的那些女孩子如今怎样了,在宫里过得可好。

宫女姑姑带她去到乾清宫,送她到一处庑房等候,自己就退了出去。

这里是专门候着见驾的地方,徐显炀与诚王都已等在里面。杨蓁刚一进屋,徐显炀便迎上来,关切道:“很冷么?瞧你这嘴唇而都冻紫了。”

杨蓁见他当着诚王的面不但如此问候,还要来握她的手替她焐着,大感不好意思,忙缩了手道:“无妨的,在屋中呆上一会儿也就好了。”

诚王悠哉地坐在一旁的官帽椅中,微挑眉心,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

徐显炀接着嘱咐:“你别怕,到时话都由干爹去说,我与王爷来补充,你只需站在一旁听着,最多被今上问上几句话,你据实回答就好。”

这番话他自昨晚到现在已说了四五遍,杨蓁啼笑皆非:“知道了知道了。”

诚王插口道:“你担心些什么?她应付我时那般游刃有余,换做皇兄,我不信她便能怕到哪儿去。”

徐显炀心想:她那会儿不怕你,是因为把你当坏蛋,真遇上让她心生敬畏的就不一样了。

他还清晰记得杨蓁初见何智恒时的反应有多夸张。

过不多时,何智恒进门来道:“王爷,显炀,皇上宣咱们觐见了。”

诚王站起身来,与徐显炀都低头检查了一下仪容,未等出门,何智恒又道:“王爷须得心里有个准备,今日之事恐怕有些出乎咱们意料。宁守阳此时正在里面,只不知是何来意。”

诚王、徐显炀与杨蓁三人俱是神色一凛,诚王问:“怎么,皇兄留了宁守阳在,还宣我们进去?”

何智恒一对花白的长眉紧紧锁着,喟然道:“正是。”

如果宁守阳是为不相干的事觐见,皇帝一定会在送走了他之后再宣他们进入,如眼下这般,宁守阳是为何而来就不难猜了。

屋中几人都不由心情沉重了起来。

当下杨蓁继续候在原地,何智恒引领诚王与徐显炀登上丹陛,来到乾清宫正门跟前,隔着门帘报了一声,得到里面应声之后,小宦官挑起门帘,请三人进入。

乾清宫内被地龙与暖炉烘得温暖如春,拐进了西梢间,就看见至元皇帝白淇珩身穿月白缎子盘龙团花常服坐在南炕边上,下首的官帽椅中坐着一个身形清瘦的老人,身穿绯色官袍,胸前绣着三品侍郎的孔雀补子,下颌垂着五绺花白长须,正是时任兵部右侍郎的宁守阳。

臣下对藩王亦执臣礼,见到他们进门,宁守阳立即站起身来。尽管如此,还是能看得出他在皇帝面前的过人体面——以一般臣下而言,应该是自听见奏报诚王要来时便起身恭迎才对。

当下诚王与徐显炀一同向皇帝施礼见过,宁守阳也向诚王施了礼,皇帝为诚王赐座,本也叫徐显炀与何智恒一同落座,却被两人婉拒未受。

何智恒是家奴,在有外人在时与主人同坐未免不妥,徐显炀则不愿在干爹站着的时候自己落座。皇帝明白其中关窍,也未坚持。

“你们的来意,朕已明了。”皇帝对他们道,“稚恺公方才已然言明,是他家管家孙良因早年与耿德昌结下宿怨,一心想要报仇雪恨,他挨不上耿德昌的身,就想着在其死后杀了耿家小姐泄愤。最近你们都牵涉其中的那桩案子都是他的手笔,稚恺公已然查明,并将孙良及其涉事手下一并交由刑部大狱收监。”

果然如此!诚王、徐显炀与何智恒三人听完,心中浮出的均是这四个字。

对方知道派人刺杀柳仕明被他们挫败,知道他们解决了卢刚,又解决了李祥和那三名杀手,即使尚可确定没有什么真凭实据落在他们手上,也是要为自保采取点措施的了。

这就是宁守阳的措施,丢卒保车!

如此一来,宁守阳就是主使人的猜测已可落到实处,可是,偏偏被他抢先了一步来报知皇帝,皇帝本就对他信任有加,再听了他的说辞先入为主,还怎可能去怀疑他才是本案主使?

宁守阳重又站起,向诚王拱手施礼道:“都是老臣不查,竟叫下人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还令王爷都受了搅扰。老臣本打算今日出宫之后便去到王爷府上,亲自向王爷请罪来着,王爷既已来了,老臣便偷个懒,借皇上这方宝地向王爷告罪了。”

他是太子太师,连皇帝都对他尊敬有加,照常理在皇帝面前向诚王行礼,诚王总该起身还礼的,可这一回诚王却动都没有动,只淡淡道:“不查之罪也便罢了。只是,我与徐大人及何厂臣今日来面圣申明此案案情,宁大人也偏赶今日前来谢罪,这当真是碰的巧呢。”

宁守阳满面慈和恭敬的笑意,未及开口,皇帝先道:“是那孙良体察到罪行败露,昨日收拾细软准备逃遁,才被稚恺公发觉。稚恺公亲自问讯了一夜,问清了案情来龙去脉,今日便来呈报。你们又是因何决定今日来的呢?”

诚王道:“回皇兄,是因徐大人那边前日擒拿到的人犯已然招供,录下了供词。”

“哦?那人犯可曾说明主使人为谁?”皇帝脸色仍然温和,语调中却露出一丝凉凉的味道。

诚王望了一眼宁守阳:“正是宁大人府上管家孙良。”

皇帝笑道:“这不是殊途同归么?难不成你还会以为稚恺公会与那孙良有所串通不成?”

诚王的视线一直钉在宁守阳脸上,就像要将其钉穿钉死。徐显炀在这场合最没资格主动出言,虽也是满腔愤慨,却只能忍耐,何智恒则暗中为诚王使着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

诚王默了片刻方道:“皇兄说的有礼,臣弟无凭无据,自不敢对宁大人妄加揣测。”

皇帝面现满意之色,向宁守阳道:“稚恺公连夜审讯辛苦了,案情朕已知晓,您就请回去歇息吧。”

“是,老臣告退。”宁守阳施礼道,复转向诚王,“原先听说王爷一向与厂臣不睦,老臣还为之忧心,王爷乃圣上亲弟,厂臣乃国之股肱,您二人倘若果真不和,岂非国朝一大憾事?今日一见……”

诚王等不及他啰嗦下去,便冷笑道:“没错,那都是坊间传闻罢了,想不到连宁大人都骗过去了。可见外间谣言甚多,不足为信。其实我与徐大人一向知交莫逆,又怎会与何厂臣不睦?厂臣忠于皇兄,实乃国之股肱,本王对他老人家十分敬重,没有半点不满。”

徐显炀与何智恒闻听,都是心下凛然。

诚王对何智恒的真心敬重怕是并没多少,但他就是要以此直接向对手警告:我如今已然与你们的敌手站在一方,想要借谋害皇兄、扶保我上位来翻身,纯属做梦,想都别想!

他是一想到对方有心谋害兄长就义愤难捱,等不及拿到凭据将对方扳倒,就迫不及待要与之摊牌了。

宁守阳脸上笑意依旧自然:“那就好,那就好。老臣告辞。”

皇帝亲自起身相送,待宁守阳走后,他重新归座,有些嗔怪地看了诚王一眼,问道:“你们究竟查到了些什么证据,竟连稚恺公都怀疑上了?”

才将将感觉到他们对宁守阳的怀疑,皇帝便是如此态度,显见在拿到真凭实据之前,是别想皇帝来支持他们调查宁守阳的了。

何智恒示意徐显炀答话,徐显炀便道:“回皇上,臣等并未查到宁大人任何罪证,只因嫌犯是他家管家,才疑心到宁大人亦有牵连而已。”

诚王接过话来:“皇兄恕罪,只因这一次嫌犯都已登门来到王府之中杀人作案,臣弟迁怒宁大人的失察之过,才对他说话不甚恭敬罢了。不干徐大人与厂臣的事。”

这也是皇帝头一回听他言语中流露对何智恒的敬意。若说方才那一句或许还有在宁守阳面前故意做作之嫌,这一回才不会掺假。

皇帝将他们三人依次看了一遍,含笑道:“稚恺公方才那话说对了,能见到你们和睦共处,朕也十分欣慰。淇瑛,愚兄从前费了多少口舌,为你解释智恒并非窃权揽政的权宦,也不见你有所松动,想不到借由这案子促成你们联手,倒是水到渠成了。可见那孙良也不无功劳呢。”

诚王略略苦笑:“皇兄见笑,从前忠奸不辨,好坏不分,确是臣弟的过错。臣弟同样庆幸能得此机缘看个明白。不过,凶嫌于舍下作案之时明显有意栽赃徐大人,以挑拨臣弟与徐大人的关系,臣弟实在想不出,孙良区区一介管家,又是为寻仇作案,有何必要来做此事。”

皇帝未予置评,道:“方才稚恺公讲述的案情不甚详细,此案一直是显炀过手的吧?你便来为朕细致讲讲,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臣遵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专属锦衣卫(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