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核桃有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3 KB   上传时间:2017-08-08 12:18:20

  安致远两手一摊: “ 没办法,人家除了说话风格让人难受了点,内容还是没错的。况且看在他背后的面子,礼貌还是要有的。”

  顾毓铮给他递了杯水:“你也说了不少话了,喝一点润润喉。”叹气,“确实没办法,就怕有一就有二,答应了一次就还有下一次,到时候一次一次无穷尽也,那得多多少麻烦啊。”

  接过杯子品上一口安致远感叹:“好茶啊,爷爷的收藏就是不一样,加上你泡茶的水准,给那家伙喝真是浪费。”言下之意对刚才的访客还是有些不甘。

  可是再不甘也没用,人家有正当的来意:作为优秀归国留学生中的代表人物,希望能够接受采访。

  说起采访来,安致远是心有余悸的,想当初年少无知打开了影视圈子的大门,因为小红了一把还当了好久的屋里蹲,后来因为出国留学一直不露面才将热度降了下来,希望不会因为一次采访就又惹上麻烦,大出风头的事他现在一点都不想干。

  顾毓铮也不想干,可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正如刚才那位领导说的,国家需要人才,而要吸引人才除了靠人才自己的爱国自觉外,当然也少不了宣传导向的帮助。宣传导向怎么操作?榜样的力量无穷,树立典型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了。

  顾毓铮和安致远在国外的名声很大,在留学生间的威望更是只高不低,难得的是还那么配合,根本就是现成的人选。

  这样的事情,在别人的眼里也许是名利双收的好机会,但对他们来说还真不需要。只是冲着“爱国”的名头,他们只能义不容辞。安爷爷说了,把它当任务去执行就好。

  无奈苦笑:“只接受报社的采访吧,电视台的就算了。”

  不露脸的话,应该问题不大。在没有传播消息神器“微博”和人手一只能刷网页的智能手机的时代,不在电视镜头里留下影像的话,光是文字报道,还不至于到随便被认出来的地步。

  只要走在路上没人堵门,那就一切好说。

☆、第96章

  没有让他们做上更久的心理准备,记者在第二天就登门了。

  双方互相自我介绍后落座, 这次来的记者叫朱彬, 年纪还不到三十岁, 但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不少年头了, 看样子也是属于当年提前上大学的一批优秀人才了。

  “来之前翻阅过二位的履历, 实在是惊人的很。社里的领导们说, 有了您二位这样的一批学子的回归,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就能很快赶上世界一流水平了。”

  朱彬的说话方式与昨天那位领导不同。听到安致远和顾毓铮耳里,感受也很是不同。说这句话的时候, 他的语气透着诚恳,眼睛里也满是真诚。

  这也就是商人与科学家的不同了。为人类社会进步而努力的人与单纯的有钱相比,哪个更受尊重一目了然。

  说完开场白,朱彬开始提问,这时候安致远打断了他:“不好意思,某些话可能有些多余,由我说出来也有些做作之嫌,但我还是想说, 请不要过高地看待我们。”

  他与顾毓铮相视一眼,顾毓铮回以一笑,接过话头:“我知道您来此的任务就是要把我们两夸得像花儿一样,我也懂你们的想法,把我们抬得越高,能体现的价值就越大,但我觉得不必这样。”

  见朱彬作认真倾听状, 顾毓铮顿了顿又道:“如果国家需要树立一个榜样来增加其他学生回国的筹码,将之视为任务,我和安致远是责无旁贷,但是我的想法是,个人典型的力量是有限的,真正能吸引人才回国的方式不应该停留在舆论和爱国教育上,更好的学术环境和更完善的科研机制以及良好的待遇才是吸引人才的最终途径。”

  朱彬边听边点头,手上的动作不停,在速写本上奋笔疾书:“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读者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两位内心的真实想法。”

  采访时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朱彬的问题不少,顾毓铮和安致远也都尽量坦诚相告,有些实在不方便回答的内容就一笑带过,对方也是知情识趣的,碰到这样的情况便也轻轻跳过。毕竟,撇开两人如今在学术界的地位受人尊敬不说,光看现在所处的地点——某官员的大院住所,就要给对方点面子,不好过于追问了。

  速写本上记满了文字,朱彬将今日的收获放入包中,起身告辞:“稿子写好之后会给二位和俞主任过目,没有意见的话再发表。”俞主任就是之前上门的那位宣传部门领导。

  安致远点头:“辛苦了。”

  “您二位也辛苦了。”

  鬼使神差的,顾毓铮不自觉接上一句:“不辛苦,为人民服务。”话一出口,三人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大笑出声。有些东西果然是根深蒂固。

  朱彬最先憋住笑:“现在除了领导们,我们已经不流行说这句话啦。”

  安致远搭着她的肩膀打趣:“你落伍啦。”

  估计这个任务真的催得很急,当天晚上,稿子便交到了两人手上。

  细细浏览一遍,写得挺客观,只是不出所料,还是将两人好好夸了一顿,然后就是一串今年归国留学生的数据,以及学子们归国的重大意义和国家实力的提高及在吸引人才方面做出的努力。

  朱彬的文笔很好,内容上也没有过分夸大,赞誉的句子肉麻程度也在两人的忍受范围内,看在稿子后面俞主任的批示签名份上,顾毓铮和安致远不好提什么意见,于是这就算定稿了。

  报社的同志们效率很高,才隔了一天时间,报道就被刊登了。安致远将桌上的报纸翻开,两人的名字化为大大的字体被印在第一版的头条位置。

  然后再一天,各大官方媒体便纷纷转载,紧跟着,网上各大门户网站上也有了这篇文章。

  顾毓铮对安致远说:“我们当这个代言人其实不太合适。”

  安致远略一沉吟,点头:“确实,我们的留学生活和其他人没有可比性,太优越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毓铮喃喃,“这种境界我自认是做不到的。如果没有父母在后面源源不断地提供资源,我们还会是这个选择吗?”

  人的选择是随着每个人各自的经历而作出的,今天他们会选择回来,除了那点从小培养的“爱国”心外,何尝不是因为有足够的底气。这一刻她有些迷茫,其实自己并没有报道中所说的那么高尚吧。

  看到顾毓铮的精神似乎有些恍惚,安致远轻拍她的脸蛋:“想那么多做什么,我们怎么会不回来呢?这里是我们的家,不管换成什么样的情况,回来都是早早晚晚的事。”

  随着报道的刊登,引起的反响不小。最近几天都在家里没出门,坊间如何谈论他们还不知道,光是网页上就有不少的评论。

  草草翻看了下,评论说法不一,最多的自然是好话,但是也少不了些微不好的难听话。

  好话自然是羡慕两人成就的,还有夸二人的爱国行为的,难听话就有点阴阳怪气,什么“沽名钓誉”之类的贬义词也见到几个。好在这时候能有条件上网的人还不多,上的又是正面新闻,所以人身攻击的言论还没有看到。

  将网页关闭,安致远洒然一笑:“不看了,反正是当任务来的,管别人怎么想,做好自己就行。”

  网页是关闭了,AQ的头像却还在闪个不停,点开一看,新老朋友们的“问候”纷至沓来。

  当年实验班里的同学如今早已经陆续毕业,也在近几年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前几年AQ流行开来后,热心又比较空闲的石娇娇出面建了一个班级群,能联系到的老同学都加了进来。

  一夜知秋:小班花和小班草回国了啊,竟然不通知一声,还要我等从报纸上得消息,让我们这些老同学情何以堪。

  梦想天成:我是不是开错群了,咱们那时候的实验班有班花和班草的叫法吗?

  老爷车:成同学,不要那么较真,知道是说谁就好了。班花班草如今坐标是燕京吧,我记得咱班里现在不少人都在燕京,赶紧的,都出来给二位接风洗尘啦。

  聊天风格没有后世那么段子连篇,但也是十分跳脱。顾毓铮不由一笑,动手打字,一个回车发送:本人坐标燕京,明天有事忙,后天吧,群里有空的都到“望福楼”一聚。

  还是老同学们了解他们,知道不喜欢出名,都体贴地没再提报道的事。

  梦想天成:很想早点见到小顾妹妹,可惜如今你是能者多劳,没时间啊。

  老爷车:你又说错话了,班草安同学要吃醋了。

  安知是致远:没关系,我不吃醋,小顾是我的,他也只能想想了。

  知否知否,只因懂得太多:才点开就看到“能者多劳”这词,好难受。

  一夜知秋:啊,难得张木昕出现,你可是大忙人啊,怎么,单位又给你这个“能者”加活了?

  知否知否,只因懂得太多发出一个狂流汗的表情:谁再夸我“能者多劳”我和谁急,我懂得多,我能干我就得干得最多吗?凭什么,工资明明都一样!

  好,顺利歪楼。

  小头像那又闪了起来,顾毓铮点开一看,是石娇娇。这妹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单独找她说话。

  天之娇女:后天吃饭?我那天没空呀,算了,我不去了,另约时间。

  顾毓铮笑,回复:行,咱两什么关系啊,随意。

  实验班的诸位同学当初都是当栋梁培养的,如今在各自的行业内都做出了一点成绩,可惜,做出成绩的代价都不轻松,最普遍的就是忙,连闲聊的时间都不多,聊没几句,群里便又沉寂下去。还得感谢通讯软件,不然聚一起聊天的机会就更少了。

  关上AQ,顾毓铮问安致远:“我明天去研究所报到,你呢,有什么安排?”

  安致远想了想:“我的报到手续可以晚点办,明天先去公司转一圈。”

  顾毓铮提醒他;“出门的话注意点,虽说报道没登我们的照片,但行业内的有心人总能认出我们的,况且现在文章刚出来不久,余热还没过去,咱们的名字还是不要随便念出来的好,很容易被发现的。”

  工作的事是必须要去办了。名声响亮不是白叫的,在确定回国的时候两人就收到了不少聘书,反复思考后顾毓铮选择了去燕大医学部的附属研究所,而安致远根本没的选,他家网络公司的华夏总部老早就在等着他的上任了。只不过,出于他自己的私心,他还是接受了一份聘书——华清大学计算机系特邀讲师。

  其实就他本人来说,更想去的是军事类院校,人家倒是很欢迎,现在提倡科技强兵,他的专业正有大需求。只可惜去这类院校的话必须要入军籍。参军这码事,小时候的他念念不忘,如今嘛,想到要离开顾毓铮他就又犹豫了,为此他还故作可怜兮兮念一句“温柔乡是英雄冢啊”。

  惹得顾毓铮大笑不止,连连点头:“对对,都是我的错,可怜了你一片赤子之心。”

☆、第97章

  早上起来天气不错,6月的温度还不算热到难以忍受, 加上空气中时不时吹过的几许凉风, 是个适合出门的日子。

  顾毓铮选了件白色的荷叶领衬衫和黑色西装裤穿上, 又给自己梳了个马尾, 再将报到所需的资料档案放进蓝色的双肩小背包里, 往背上一甩, 整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女形象。

  本来也是,才不过20周岁的年纪,可不正值风华正茂么。

  顾毓铮怎么打扮都好看, 安致远看眯了眼,再一对比自己身上笔挺的黑色三件套西装,怎么看怎么老气,心里就有点不乐意起来。谁叫自己是去公司当领导呢。女朋友是在实验室工作,可以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自己是去当领导的,要是打扮的太年轻就不容易镇住场子了。

  看出男朋友心中的哪点小心思,顾毓铮拉着他的手安抚:“你长得那么好看, 穿什么都好看。”

  这话一点都不违心,再挫的衣服都挡不住20多岁小鲜肉的吸引力。再说了,他身上的衣服也不挫啊,好歹是高端定制的货色,合体的剪裁加上稍带休闲的款式,完全不是现在外面流行的西装工作服能比的。

  亲亲女朋友都出言安慰了,安致远的脸色立马重新变得灿烂起来。衣服好不好还是其次, 关键是女朋友将他放在心上的事实才是最让他开心的。扯扯身上的衣服,他摆出一个弯腰邀请的姿势:“来吧,小姐请上车,我送你。”

  无奈顾毓铮并不领情,挥挥手中的折页地图:“我坐公交去。”

  如今的燕京她并不熟悉,不出意外的话,以后还要在这里生活好些年,还是一开始就把路摸透了比较好,要是坐安致远的车出行,这个过程就不知道要被拖延到什么时候去了。

  这个道理安致远当然也懂,没了送人的福利,其他的也要争取一下:“上来吧,我送你到公交站。”这段时间他们是暂住在安爷爷的房子,大院门口可没有站台,从这里走过去也要半个来小时了。

  这个时候就羡慕起有钱人了,如果只按照现在研究人员的工资标准,想在国内买辆车还是要攒上几年的。当然这种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不说妈妈耿霜泠赚的,就是她自己,出了几个研究成果后,如今也是小有身家。买不买车,也就是在她一念之间罢了。

  顾毓铮坐进车里,又拿出地图翻了一遍找到对路的公交路线,指挥安致远开到了相应的站台。

  私家车不多的年代,堵车现象还没那么严重,公交车来的也比较及时,没多久她等的那一路车就到了。因为不是上下班高峰期,车上竟然还空了不少座位,她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朝外挥了挥手,而这个时候,还等在外面的安致远才放心地驾驶车子朝自己的目的地驶去。

  公交车晃晃悠悠地往前开,照这速度预计开到研究所那一站差不多要一个小时,顾毓铮闲来无事又拿出地图翻看起来。

  地图上的字迹比较小,车子又在不停晃荡,眼睛看得有点吃力。好多年没拿过地图折页了,看来还是有些不方便。这么一想,顾毓铮就想到要让小安同学早点把地图导航给做出来。不过这又是个急不来的事,除了没有合适的智能输出设备,还要看现在的商业卫星给不给提供技术支持了。

  公交车中途停下,上来几个大爷大妈,其中一位在顾毓铮身边坐下。

  老燕京人自带一种天子脚下居民的热情与健谈,许是见她拿着地图翻看,便过来攀谈。

  “小姑娘是刚来燕京吧,怎么不和爸爸妈妈一起?现在的家长也真是放心,这么点大的孩子就敢让她一个人出来闯。”燕京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除了来打工的,也有很多是冲着学校把孩子送过来上中学的,大妈猜测,这小姑娘应该就是这一种,不然谁出门还拿个本地地图啊。

  顾毓铮听得一阵汗颜,大妈话中的关切之意很明显,但话中所带的另一层意思就有点意外了。

  之前在米国时她已经习惯了东西方人种的外貌年龄差,难不成现在到了燕京还要再次适应南北方人的外貌年龄差?

  “哎呦,我看到你这么大的孩子就亲切,看起来就和我家孙女差不多大,一个人来外地读书够辛苦的,坐车上看地图不方便,你要去哪和奶奶说,奶奶告诉你要搭哪路车。”大妈继续展现她的热情。

  顾毓铮心里好笑,也懒得解释,只是有点好奇自己在大妈眼中到底有多小,不由就问了一句:“您孙女多大了啊?”

  “17啦。”大妈神采飞扬,瞧这架势,是个疼爱孙女的好奶奶。

  顾毓铮却是开始反省自己,自己现在坐着看不见身高,那么给人造成错觉的就是脸蛋和打扮了。脸上的婴儿肥始终没有褪光,这个是没办法了,那么问题除了与北方人相比天生显嫩的五官,看来就剩下衣着了。

  是不是真的打扮得过分年轻了?第一天报到会不会给人造成不稳重的感觉?

  想了一会也就放开了,本来年龄就不大,何必硬要装老成。再说了,人家聘请自己看的是科研成果,又不是颜值……

  就这么一路与大妈随便侃侃,再观摩下路边的景色,时间倒也不难熬,很快,目的地到了。路上看得的太入迷,一不小心还差点错过站点,好在大妈提醒才没有坐过站。

  这又是一个坐惯私家车的后遗症,都忘记了要时刻注意司机的报站声,顾毓铮再次反省了一次自己的粗心后,终于站在了研究所的大门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