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核桃有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3 KB   上传时间:2017-08-08 12:18:20

  留着干什么,做胸针啊。

  吴师傅的手艺走的是传统的玉雕路线,听到这个说法顿时来了兴趣,询问详情。

  耿霜泠是第一次做这个,最初的想法也是从书上得到的灵感,心里铮没底,有人指教是求之不得,在吴师傅的参谋下,她重新画了设计图。

  吴师傅亲自上手制作,最后的成品一出来,效果堪称惊艳。

  作者有话要说:  探亲回来了,爸爸也见到了,女主真的要跳着年龄长了……

  下一章,让她正式上学吧,作者我也要忍不住了……

  小孩子什么的,想做点什么还是太受制约了。╮(╯_╰)╭

  再说一次:本文主角是小顾,小顾!

☆、第35章

  玉石是华夏审美的代表之一。胸针以银色的金属作底,配以合适的碎玉片点缀, 立刻显露出一股温润典雅的东方情韵, 同时独特的造型设计又包含了西方的异域风情。

  张志强端详了一阵, 开口:“这个东西好, 我看肯定能受香港那边的贵妇人喜欢, 可惜我们在那边没什么门路, 不然又是一个进项。”

  最近他在外面跑,发现与自家同类的产品多了起来,挤占了自家不少份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在有耿霜泠源源不断出来好的设计, 自家又严格控制了质量,市场版图暂时还在不断拓展中,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怎么才能保住自家的行业领先地位。

  耿霜泠道:“也不一定非要卖给港澳,现在内地发展也好起来了,以后有钱人会越来越多,卖给他们也是一样的,还方便。”

  这么说来也对, 但那个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张志强想了想,问:“玉石作为成本来说,还是贵了,能不能用别的代替,这样普通人也能买得起。”

  “也可以。”耿霜泠回忆了下自己看过的书籍资料,“我看书上说,国外有一种石头叫水钻, 大概就是个比玻璃硬一点的东西,也能作为镶嵌的配件。还有一种叫有机玻璃的,带有颜色和光泽,做出来的效果粗粗一看挺像玉石的。”

  张志强道:“行,你等会把书拿来给我看一下,我去找找哪里能提供这种原料。至于这玉石的,你就先自己留着玩吧。”

  几人的努力下,饰品生意蒸蒸日上。生意做得好,自己的设计受欢迎,事业上的成功让耿霜泠更为容光焕发。

  顾毓铮每天跟着两老人学习,身边陪着越发开朗能干的妈妈,小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一转眼,83年翻页,整个84年在眼皮子底下溜过,85年悄无声息地来到了。

  清明节过去,家里就开始操心顾勇军转业的事了。

  这时候军人回来不是安排在各工厂和单位的保卫科就是地方武/装部,顾勇军作为多年的老兵,又多次立功,回乡安排个工作是不难的。但是这些年来,不断有军人回来,各单位基本都满员了,想找个好一点的安排进去,最好还是让家里亲朋提前探探消息,知道哪个单位有空缺,跟接收单位提前打个招呼,事情才更顺利。

  耿霜泠托家人帮忙打听,三舅那边最先传来了消息。

  去年,三舅所在的人民银行终于盖好了新的职工楼,上一批分配的时候,因为三舅妈的户口挂在农村,够不上双职工的标准,没分到。这一次,三舅终于在工龄项上加了分,在年底的时候他一家三口离开了四合院,成为耿家第一个住上套房的人。

  对于众人欣羡的目光,顾毓铮是不以为然的。在往后的二十多年,人人都住上了高楼,又该怀念起现在住平房接地气的生活了。

  坐在新房的客厅里,三舅正在对耿霜泠作着说明。

  “去年1月的时候,华夏工商银行正式成立了,紧接着就是全国各地分行的筹备,我们市的工商分行现在有大量岗位空缺,之前是从其他单位调人过来,妹夫要是回来,正好能赶上保卫科,按他的资历,别的地方不行,这里勉强能争取个副科长吧。”

  现在的人思想上还是有依赖性,老单位呆得好好的,谁知道去了新地方会是什么样,所以有点本事和后台的都不愿意来,这反倒给了真正靠本事吃饭的人机会。

  比起那些早已抱成团的老单位,新组建的单位,人员都是新调来的,大家一样要从头开始熟悉,顾勇军这种性格的当然更合适,也更容易出成绩。更何况,新单位组建好了,没过两年就该也组织盖职工楼了,住上套房,就指日可待了啊。

  对于妈妈的想法,顾毓铮暗自摇头叹气。

  虽然人越发能干也越发有气势了,可有些观念在妈妈的心底还是根深蒂固啊,比如铁饭碗、比如分房子,简直成了耿霜泠心里的执念。看来还是要时间去慢慢改变。

  5月的时候,顾副科长走马上任了。

  说起来,明明有着出类拔萃的技术能力,可到了地方上愣是用不出来,大家的传统观念里还是“当兵的就该搞保卫工作嘛。”这种浪费人才的事情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了。

  顾爸的回归,对耿霜泠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但对顾毓铮来说就有点喜忧参半。

  父女团聚当然好,可这也意味着,她和妈妈必须从秦家搬出来了。

  然后,她接到了一个通知。作为周岁5岁多,虚岁7岁的小孩子,她要去上学前班了。可怜的小毓铮,虽然摆脱了幼童的身份,却还是小豆丁一个,乖乖去上学吧。

  与小孩子相处什么的,有着成年人宽容心态的顾毓铮已经学会慢慢忍耐了,反正看得多了,也就无所谓了。但是,每天跟这些孩子一起念拼音字母和一二三四什么的,她觉得太浪费时间了。

  同样是学拼音,相比起来,她倒宁愿直接上小学,可惜现在教育局在年龄这一块卡得紧,听说上一届有个学生家长想钻空子,让孩子提前一年上了学前班,结果小学一年级报名的时候还是给卡了回来,那家的孩子最后在学前班蹲了两年,那也是个大写的悲剧。

  好在现在才6月,离9月开学还早,她就再享受点最后的自由时光吧。

  顾勇军在新单位熟悉了一段时间,工作渐入佳境。现在国内的风气比起前两年,宽松了不少,迎来送往的事多了起来。

  这方面的事情顾勇军不太适应,他本来是个埋头苦干、讲究实效的人,想要一下子学会人情往来有点强人所难。

  这一天,前两年转业的老战友来约他,说是听说他也回来了,几个人一起吃顿饭。

  吃饭的地点定在一个同样在市里落户的战友家里。顾勇军打算把老婆孩子一起带上。

  耿霜泠打听了下都有谁去,说了三个名字,都是她从前见过的。特别是那个同样把家落户在市里的,她印象最深。

  “当初看就觉得这人有本事,说话做事不简单,果然是个有能力的,我记得他家也挺偏僻的吧?能把户口迁进来,估计花了不少力气。”

  想着都是一起扛过枪的,现在住得又不远,两家多联系亲近,对丈夫将来说不定也有好处,难得老公开窍一次,积极地换衣打扮,给自己多挣点面子。然而衣服穿得再漂亮也没用,这一顿饭吃得并不舒心。

  饭桌上, 4个昔日战友,除了顾勇军,只有一位带了家眷,耿霜泠听着几人聊天才知道,今天的主人家,那位有本事的老战友已经离婚了。另一位的老婆在乡下,没过来。

  这本来也没什么,现在风气比起前两年要开放许多,离婚虽然还会被人说闲话,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可是听听那人说的什么话!

  “我说你啊,还守着乡下那老婆干什么,你又不是没本事,赶紧换一个,我来给你介绍!”

  一顿饭吃得满肚子火,坐在旁边的另一位家属阿姨也听得直皱眉头,耿霜泠虽说不至于直接在脸上表露,但熟悉自家老妈的顾毓铮还是能看出来的,男人多喝了几杯,饭桌上的话题就算是吹牛胡说的,也让人听着难受。她小孩子一个没好出声,只一味地低头夹菜。

  回到家,耿霜泠直接让顾勇军与对方断了往来。

  离婚不是大事,可要看为什么离婚。自己离了不算,还挑唆别人离,这人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喝了几杯酒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

  这两年做生意的人多了,有钱人也多了,整个社会似乎都跟着浮躁起来。人心思变,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放在自己老公身边,就算顾勇军老实,不容易带歪,处在一起影响也不好。

  得了,其他话不用多说,以后下班有活干了,每天去表舅家接闺女,晚饭就在表舅家吃,让表舅再多多教育,就当在职进修了。

  这样的安排,顾毓铮没意见,学习是好事,让爸爸去接受舅公舅婆的熏陶,她是举双手双脚同意!

  顾勇军的生活也从此走上了轨道。

  白天在单位做牛做马争取早日出成绩,下班去秦振国家吃饭顺带接受培训。等到回家,有活干活,没活就陪着老婆孩子享受天伦之乐,至于出外打牌什么的,反正他自己也没兴趣。

  他现在工资比起在部队涨了不少,自然没有再全往自己妈那送的道理。老婆那么能干,他也不能拖后腿,好好干,争取把养家糊口的大任扛回来,这可是男人的面子。

  休息天的时候,顾勇军不是跟着老婆去岳母家尽孝就是在家做东西。

  自从干了保卫科的小领导,他手上就空了,这对于一个技术帝来说,是很不习惯的一件事。于是他给自己找了新活干——给家里添东西。

  小桌子小柜子小凳子,但凡是能搞到材料的,都自己做。就连炒饭的铁锅,都被他寻来一块生铁,叮叮当当地敲出一个来。

  顾毓铮看得兴致勃勃,抱着爸爸直夸,顾勇军一高兴,就答应女儿再帮她做一张新书桌。

  7月,天气越发炎热起来的时候,小候鸟般迁徙的小伙伴们又如期到来了,继续着他们肆意挥霍的假期时光。

  紧接着到了8月,眼看着离开学的时间越发近了,家里又出了一件大事。

  张志强找来了。

  来的目的是关于饰品生意的所有权。

  这两年,为了促进经济建设,鼓励民众创业,出台了很多新的规定,“蝶飞飞”顺利搭上了这趟顺风车,正式将商标注册成功,从此,它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商家标记,而是有着法律效用的正式品牌了。

  小作坊解散了,成立了全新的饰品制作公司,因为耿霜泠的身份问题,所有人登记的是张志强的名字。

  现在,张志强打算结婚了。

  他要结婚,是好事。这一年,他满31周岁了,顾勇军才32,女儿顾毓铮都已经能得就差要上天了,抓紧时间结婚再生个孩子,是所有人对他的殷切期盼。

  新娘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被耿霜泠看好并提拔的张翠。

  虽然和张志强的年龄有些差距,但在农村出来的张翠心里,自己同样是个大龄姑娘了。两个人因为工作上的事接触久了,男的欣赏女的自强上进,女的欣赏男的重情义有责任心,再加上耿霜泠工资给的大方,两人的钱都不少赚,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年纪也大了,互相又看对了眼,那就结吧。

  可一旦结婚,就牵扯到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张志强担心将来在这个资产问题上说不清楚,所以特意来和商量将资产所有人名字改回耿霜泠的事。

  对于张志强,别说之前与顾勇军相处的情分,就是这两年来与耿霜泠的合作共事,也让全家人对他的人品给予了十足的信任。耿霜泠不想改,她在单位呆得好好的,虽然钱不多,但旱涝保收的。

  顾毓铮实在看不过眼,你存款攒得都够你几十年工资了,你还想着这旱涝保收。

  其实旱涝保收不是关键,最重要是单位里有保险。保险保险,下半辈子的保障啊。

  张志强道:“嫂子,你办停薪留职吧。”

  作者有话要说:  想到小顾要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念一二三四我就心疼,所以……再让她自由几天吧。

  这一章,爸爸抢戏。

☆、第36章

  “停薪留职”和“下海经商”这两个名词是特殊时期的产物。

  简单的说,在80年代初, 挤进企事业单位的人太多了, 搞得很多部门的人都游手好闲。国家当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就希望这些多出来的人能出来“下海经商”。

  可是人的观念哪那么容易改变, 谁都不想放弃手上的“铁饭碗”。于是就想出了个“停薪留职”的办法。

  之前的劳动部门规定, 要经商就必须放弃职工身份, 一般人谁下得了这个决心。

  现在好了,办理了“停薪留职”,职工也可以进行经营活动了。暂时给你保留编制与待遇, 有了这个缓冲期。两年内,你干出个样了,不想回来了,那大家好聚好散。两年内你“掉进海里淹死”了,那单位就再捞你回来。

  在当时来说,这简直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政策了。

  可是,83年规定刚出台的时候,几乎没人愿意接受, 许多单位甚至被硬性指派了必须办理的名额。两年后的现在,赚了钱的生意人不少,现在做生意已经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大家又开始眼红了,想要办理的人蠢蠢欲动。

  饰品制作公司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耿霜泠留在单位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她自己心里想不过来。张志强觉得,必须帮助她下这个决心。

  “别人两手空空下海的都有, 比起他们,你已经有了这么好的基础。”

  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产值越来越高,将来人心会变得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他也怕啊,巨大的诱惑面前,他连自己都不相信能始终坚守住本心,更何况现在又多了一个张翠。

  张志强说得情真意切,耿霜泠心里也开始动摇了。

  “办就办吧。”秦振国也劝她,“你那公司越来越大,将来会发生什么都不好说,不如趁着现在还早,全部都理一理。”

  秦振国是一点都不担心以后的事,他一直认为,有本事的人什么时候都不用担心饿着。再说了,国家能下那么大力气搞出个“停薪留职”,就说明了在经济建设问题上的决心。

  去年邓公视察特区,还说“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明显表示,大锅饭是吃不久了。

  至于耿霜泠最担心的养老与医疗保险问题,大家是这么理解的:

  “现在变化一年大过一年,鼓励大家伙去下海,总要有相应的政策来解决。事情总是不断发展的,说不定到时候赚的钱比国家给的保险都多呢?说难听点,你现在钱也不少了,你听过哪个资本家还需要人来接济养老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