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幺妹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51 KB   上传时间:2017-03-01 12:05:46

最主要的是这几种菜的做法都是极快的,冬瓜盅刚端了上去,就又陆续送了鱼、肉丸、爆炒小公鸡上去,然后又有几种菜蔬,最后是用鸡蛋加了面粉、蒜苗丁煎的鸡蛋饼,黄中带绿,又是饭又是菜。

饭菜都做好了,宁婉和春玲、罗双儿便与胡大娘、于氏一处吃。胡大娘用勺子在冬瓜盅上舀下了一块冬瓜笑道:“种了这么多年的冬瓜,也吃了这么多年冬瓜,还第一次吃到这样特别的冬瓜呢!”尝了一尝不由得点头,“果然好吃!”

于氏就笑着又替胡大娘夹了一块咸肉,“这是野猪肉,比家猪的肉要香,她大娘尝一尝?”

胡大娘先前只当是寻常猪肉,现在一尝,“果然味不一样。”再吃下去,尝一样赞一回,却又细细打量起宁婉起来。

于氏看在眼里,只做不知,反让道:“我自怀了这胎起,就一直养胎,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婉儿张罗,倒也不差什么,上灶也还来得。”

胡大娘便笑,“你这是有福气呀,比起我生了三个儿子可要好得多!这些臭小子们哪里有这么贴心?”

“女儿自然什么都是好的,只一样不好,将来要嫁出去,那时候才是伤心呢。”

“那便嫁在附近就好了,时常能见到。”

于氏便一笑,“那怎么又能说得准?”却不肯再深说,又夹了一个肉丸子送过去,“一早上就过来,一定很累吧,多吃点。”

第68章 转变

此时人多口杂的,胡大娘也不多说,只笑道:“你也多吃点,身子养得好孩子才能长得好,生的时候也有劲儿。”又告诉于氏,“你家里虽然不用你做事,但这时候一定多动动才好。”

于氏都一一答应着。

宁婉便问:“胡大娘,我娘再过几个月就生了,我们家应该准备什么呢?”

“你娘生过你们几个,自然都是知道的,”虽然如此,胡大娘还是向宁婉又讲了一遍,“小孩子的包被、衣服、尿布什么的都要有,再就是买一斤红糖,还有就是干草要多备一些,其余盆子、剪子、热水什么的都是家里常有的东西了。”

不论什么大事,在农家都十分简陋。先前宁婉在赵家时见妯娌要生孩子,可是备了不少的东西呢,只是那时她不留心,竟没有十分在意。眼下了听了胡大娘的话,便只得点头,又暗想哪一天应该去问一问谢大夫。

正说着话,突然听到院门响,宁婉便赶紧起身去看,原来是三老爷子。

刚刚二老爷子斥责三老太太时,他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可是眼下却突然来了,换了一件出门时穿的夏布上衣,笑眯眯地向宁婉问道:“你爹呢?”

宁梁听了三叔的声音,早迎了出来,“三叔,刚刚去请你,你没在家。现在回来了,赶紧上炕陪着胡村长和小先生喝酒说话。”

“我就是来陪客的。”三老爷子说着便施施然地走了进来,似乎刚刚在胡家村人面前丢人现眼的不是他。

宁婉在心里冷笑一声,但还是去灶间拿了碗筷酒盅进来给三老爷子摆上。三老爷子不要脸,但是自家却不能不要。

吃过饭,宁婉与胡大娘打了个招呼,收了碗筷,与春玲和罗双儿到院子里做活。宁家的事每日都有,上午耽误了时间,下午却不能再不做了。

先将园子里的菜切了晒上,又将晒得半干的蘑菇穿成长串,再挂起来阴干……

因三人就坐在屋檐下,正能听到东屋里的说话声,胡敦儒讲了许老先生的几件事,其中有一件竟是路遇贼人,竟被他劝得改行善事了,大家都听得十分入神,可是宁婉却曾听过,因此倒兴致缺缺,又因为天热,颇有些困倦,半合着眼睛捡起一个个的蘑菇串着。

突然听到三老爷子说了一句:“许老先生果真仁义,二郎,你也要向老先生学一学,别只顾着自己家收山货卖钱,倒要帮着大家把山货送到虎台县里都多挣些才好呢。”困意立即全消散了。

三老爷子来了,不只是来蹭一顿好酒好菜,还是来教训爹的!

罗双儿和春玲也一直在听着里面的话,现在也都瞪大眼睛,三个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一起竖起耳朵等着听宁梁怎么回答。

三叔吩咐了,而且还是当着胡家村村长和小先生的面,宁梁就是再生气也是要答的,“三叔,到虎台县走路就要走三四个时辰,谁能背着东西走那么远?”

“你们家不是有两头毛驴吗?不用的时候正好可以借给大家。”

“毛驴虽然是牲畜,可不能天天干活儿,总要歇一歇的。”

“大家的山货要是不卖你家了,你家里哪里还有那么多东西要运?毛驴不就闲下来?”

二老爷子突然出言拦住,“老三,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在三家村,大家相互借些东西用也没什么,但却都是要还情的,宁梁先前就应该如此驳回来,但他一直给三叔留着脸面,眼下忍不下去了,不再躲躲闪闪地推却,直接地反驳说:“三叔,毛驴是我家花了许多钱买的,平时喂养也有不少花销。”

三老爷子就一笑道:“既然你舍不得家里的毛驴给大家用也没什么,再去虎台县时带着大家就行了。”

原来绕来绕去还是绕到了这里,三老爷子就是想把东西直接卖到虎台县,因为他对自家从中挣了钱就是不满!

爹不是个擅长言辞的人,肯定说不过三老爷子,就像刚刚的几句话,明明三老爷子不讲理,但是却在语言上占了上锋。

宁婉站起身来,正要进屋里说话,可是这时胡敦儒却开口了,“三爷爷,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做生意也是有门路和信用的,这些秘密哪里能轻易告诉了旁人?就比如我们家去年采了猴头菇,我爹送到虎台县,找了许久才找到收猴头菇的人,也才卖了半贯钱,还不如卖给宁二叔家里得的钱多呢!。”

胡村长这桩丢脸的事从没有向外人说过,现在不想却被小儿子说了出来,便向宁三老爷子说:“他三爷爷,不瞒你说,我觉得自己也是个精明的人了,而且县城里我还是去过几次的,但是那次卖猴头菇,可把我气死了!一进城就遇到了两个人,带着我左转右转,后来到了一个铺子伙计又说我的东西是假的,要把我告到大牢里,我好说歹说才要了半贯钱回来。是以我听说宁兄弟找到了给县城送货的门路,也是佩服他的!”

宁梁这时就说:“那是仙人跳,专门骗我们这些乡下人的。当初我和婉儿第一次去县城里,也曾经遇到过,还差一点让人骗去了十几两银子!”

“所以呀,他三爷爷,你别以为去虎台县卖东西很容易就挣到了钱,那里可是一片花花世界,人精得跟猴似的,你们去了不要说挣钱,就是能囫囵回来就不错了!”胡村长是对虎台县心有余悸了,便又向大家说:“而且,刚刚宁兄弟说的话很有理,如果没有牲畜,是没法子往虎台县送山货的。人背着东西,又能背多少?太少了不合算,太多了又背不动,况且地里还有活要干呢。”

“我们村里大家采的东西,我就让他们都送到宁兄弟这里,又公道又省事,大家也不少得钱,自然也要让宁兄弟挣点不是?”

胡村长毕竟是村长,说的话合情合理,三老爷子再没话说,便道:“我也是为了大家好。”

这时宁梁也道:“若不是先前家里突然得了一注钱买了这毛驴,也不能做这生意,那边收山货的铺子现在已经彼此有了信用,生意自然还是要做的。而且我们家收山菜早定好了价儿,大家愿意送就送,不愿意自己送到虎台县也没什么,我把平日去的地方告诉大家,都多挣了钱我也替你们高兴。”

最后一句话正对上了眼红宁家那些人的心思,因此郭老爷子就笑着说道:“宁二郎这话说得对,大家各凭心意,愿意卖到宁家就卖到宁家,愿意送到虎台县的就去,都是一样的。”又向胡村长道:“别看我们三家村是三姓人家,其实也与你们一样,跟一家人一样亲,有什么好事,大家都再不相互瞒着的。”

胡村长不想宁梁竟然能将去虎台县卖货的地方说出来,深深地看了他几眼,却也不好再说什么。而胡小先生却笑着向大家说:“宁伯伯果真讲仁义!”

宁婉在屋外听了也是一怔,在心里略算了一算帐,竟觉得爹让大家去一次虎台县并不错。自家定的价其实不低,粗看差了两三倍,其实细算一下,扣掉损耗、人力、畜力,也不过一倍的利。大家自己去送货是多挣钱了,但是其实也多用了时间,而这时间完全可以到山上采山货挣来。

再看春玲和罗双儿都十分不解,“婉儿,你还不拦住宁二叔,他太厚道了,如此这般岂不会吃亏?”

宁婉就笑了,“有人愿意去就去吧,谁吃亏自己知道!”

此后,三家村果然有几个人跟着宁梁去了虎台县,只是去了一次就没有下次了。

那一日宁梁因为有毛驴早早到了虎台县后又等了一阵子大家才到,各各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先到了望远楼,不料掌柜却只愿意收宁梁一份,却不愿意收别人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5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3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幺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