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幺妹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51 KB   上传时间:2017-03-01 12:05:46

就是于氏拿了先前做好的嫁衣放在一旁比了比,也立即便觉得原来看着鲜艳的红布变得十分地土气,又暗淡无光,也点头道:“这身衣裳你便留着平日穿吧。”又向宁婉道:“清儿做一身,剩下的绸缎你留着,将来也做一身嫁衣。”

自己成亲还早着呢,宁婉摇头,“剩下的我和娘一人做一条裙子,再挑一匹给爹做一件袍子,我们再每人做一件小袄,二姐成亲时我们一家人便都穿绸。”算起来正好。

“不行,我不做!”于氏一听宁清要将剩下的红绸缎给自己做裙子,马上反对,“这样好的绸缎我们再不能买得起的,怎么能白费了呢!”

“娘穿怎么就白费了?”宁婉知道娘节省惯了,笑着劝她,“等我和爹采山货赚了钱,到时候买更好的!”

宁氏怎么也不肯,只道:“再选一匹给你爹做一件袍子,迎亲时穿着好看,剩下的半匹料子正好给你做一身,娘就不做了。”

宁婉知道劝不动娘,便先将其余的七匹绸都拿了出来,“我们给爹挑哪一匹呢?”

鹅黄柳绿水粉等自然不适合,也只能在铁褐、石青、玄黑中挑一匹,娘仨儿选了半日,最终还是定了石青。这匹石青的绸缎上面是一团团的吉祥如意花纹,十分地沉稳,娘穿着也好看。宁婉便也在心里已经算好了应该如何套裁。

待把宁清的嫁衣裁了下来,因为是贵重的衣物,面料留得十足,就算宁清再长高长胖了,也能放出来余份穿,这一套衣裙,是算好了能穿一辈子的。再加上盖头、腰带什么的,只宁清一个人,整整用了大半匹布。然后又将爹的袍子也裁了,毕竟是男人,个子高,做衣裳就费布,也用了大半匹。

剩下的绸缎宁婉便留在了西屋,趁着娘不在时就比量着用大红的给娘裁了一条裙子,又用石青色的裁了一件衣裳,剩下的红绸给自己做裙子不够了,却给自己裁了一件大红的小袄,反用石青的做了裙子。然后悄悄地做了起来。

毕竟是一家人,娘当天就发现了,又是心痛又是生气,“这样的好绸缎给我裁衣裳不是白费了!”急忙拿了面料细看,还是想留给宁婉,“怎么可着我身量裁的?万一你将来长得比娘高了,岂不是改不了了!”

宁婉赶紧扶住娘,“娘,别气别气,你肚子里还有小弟弟呢。”又一个劲地陪笑,“二姐成亲,爹和我们姐俩儿都穿着绸缎衣裳,只你穿着布衣。娘,你觉得好吗?”

于氏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但又道:“那裙子做好了我只穿这一次,然后就收起来留着给你穿。”但还是又叹了一声气,“可惜成亲时不能用了。”

原来成亲时必需穿全新的衣裳,宁婉就笑嘻嘻地道:“娘就留着,等我成亲时再穿也好呀。”其实在她心里,觉得等自己成亲时,一定还会给娘重新做一套新绸衣裳的,比这套还好。

于氏见衣料已经裁好只得认了,又看宁婉自己裁的衣裙,又嫌她留的料子太少,以后长了个子没有太多的余份,唠叨了半天。宁婉只一笑,她曾经走出过三家村,再不想像三家村的人一般,一件衣裳穿上许多年,直到破得不能再破了才换。

第31章 退货

天一放晴,宁婉先与爹去了虎台县,原本她是打算采了些山货再去县城的,但是吴夫人送来的东西使她临时改变了想法,她打算卖掉两匹绸缎和几样金饰,换了钱将她的山货生意直接做大些。

自三家村到虎台县,比马驿镇还要远一倍,宁婉与爹半夜里便走出家门,她怀里揣着金饰,爹背着两匹绸缎,手中提着灯笼照着山路。过了马驿镇时天边现出一丝亮光,他们将灯笼息了,从镇子一旁穿过,继续前行。

幸亏前些日子时常到马驿镇卖野菜,走惯了路,宁婉走到县城时虽然有些累,但还能支持得住,远远地看到城墙,心里竟升出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她梦中的事情多是在虎台县里发生的,现在她见到城门上两个大大“虎台”两个字,与她曾梦到的完全一样,更觉得那梦就是真的。

传说中,曾有一名大将在此筑台点兵,命名为虎台,后来建了这座县城,也沿袭了原名。眼下的虎台镇正在一片平原之中,果然地势也略高一些,距安平卫百里,为安平卫北最大的一座城,与安平卫守望相依。

这几句还是听当年的瘸子将军所说,宁婉一直牢牢记在心中。他还说,“若要守住安平卫,必先守住虎台,否则只余安平一卫,再难独立支持。”因此,他得知夷人南下,立即带兵弛援虎台,就连将住在虎台县外的妻妾接到城中的时间都没有。

宁婉抬头望向城墙上的墙垛,大约就在那个墙垛里面,她与瘸子将军站在一处说话,只是说的是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只恍惚记得他用黑黑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自己,让自己有一种想逃的冲动……

瘸子将军想说什么呢?

“婉儿,就要进城了,城门口有守门的官兵,会检查大家的东西,也可能会问我们从哪里来的,你不要害怕。”宁梁见婉儿怔怔地看向虎台县的城墙,只当她第一次来县城,被高大的城墙惊呆了,便笑着叮嘱她。

“哦,”宁婉收回了神思,用力地摇了摇头,梦中的一切已经过去了,自己不必再想,眼下总要先将自家的日子过起来。转头一笑,“爹,我们进城吧。”

虎台县是方圆几十里最大的一座城,商铺林立,人流如织,每日清早城门开时都有许多人排在城门内外等待出入,眼下已经过了最繁忙的时候,但是入城之人依旧络绎不绝。宁氏父子便杂在众多商贩、农人之间走进了城门。

检查并不很严密,宁婉有许多年没有经历过了,她嫁人之后出入城门都乘着骡车,到了城门口兵士们见带着赵家字样的车子便直接放行,因此她倒觉得有些生疏了,还是在兵士的示意穿过了厚厚的城门,果真像第一次进城的农家姑娘。

宁氏父女是自西门入的城,这里正是一片饭庄,又有在城门口摆摊卖各种小吃的。宁婉拉了爹找了家馄饨摊子坐下,每人要一碗馄饨。

宁梁是来过几次虎台镇的,但都是每年的徭役之时,自三家村出来先到马驿镇,再到虎台县,一路皆有人带领,吩咐他们做活,同时也能安顿吃住等事宜。至于今日到虎台县为自家办事,还是第一次。虽然他口中安慰女儿,但其实心里也未必没有把幺女当成依仗的想法,毕竟幺女是受过爹托梦的,且自那以后这孩子越发有本事了。

眼下宁婉要了馄饨,宁梁也不反对,两人走了三四个时辰,果真是又累又渴又乏,看着热乎乎,连汤带水的馄饨,十分地对胃口。

父女二人将馄饨都吃尽了,就连汤也喝光了,宁梁还就着汤水吃了一个带来的窝窝。又在摊子的长条凳上坐着歇了一会儿,两人又起了身,依着宁婉的意思先去找绸缎商铺。

宁婉是知道哪里有绸缎商铺的,但是总不好直接说出来,看着爹在街上打听了路,便随着爹向东城走去。远远地就看见瑞泓丰的烫金牌匾,宁婉就拉着爹向里面走去,却被爹一把拉住了,“我们不如去一家小铺子吧。”

爹从来没有进过这些铺子,因此只看瑞泓丰气派的门面就打怵,其实瑞泓丰这门商铺做生意很厚道,赵家多少年都在瑞泓丰家买绸缎布匹棉花等等织品,到了年底开列了单子结帐,从没有以次充好、虚报帐目的时候。而瑞泓丰对于赵家这样的大主顾又格外用心,每有新货时,瑞泓丰的老板都要亲自送上门来请赵家人先挑选。

吴夫人送的绸缎是一等的货色,虎台县里经营上等绸缎的也只有瑞泓丰一家,因此宁婉的这两匹绸是打算卖回瑞泓丰的。于是她便笑道:“爹,我就看这家的牌匾好看,我们就进这家吧。”

这样的理由,宁梁还真没法反驳,而且就是反驳了,他也不知道应该选哪一家去卖这两匹绸缎,因此就随着宁婉走了进去。

方一进门,便有一个穿着翠竹色长衫的伙计走了过来,满脸堆笑,“大叔,带女儿买衣料?”又将手向一侧指了指,“我们家花布的种类最多了,小姑娘穿都好看。”

宁婉微微一笑,瑞泓丰的伙计还真能干,一眼就看出爹和自己不可能买绸缎,直接推荐花布。也是,就看爹和自己的穿着,正是寻常的农家人,进了铺子自然是买布料的。

宁梁立即被伙计如此的热情弄得有些手足无措,一时之间便不知道说什么好,“那个,那个,我,我们不是来买花布的。”又瞧幺女。

伙计便又看出宁婉是管事的,立即又转向她,“小姑娘,想买什么?昨天铺子里刚进的各种颜色的绫布,夏日里做衣裳穿再凉快不过了。”原来他瞧着这个小姑娘虽然穿着寻常的青布裙,碎布拼的小袄,但神情十分地自若,便又高看她一眼,从花布升到了绫。

宁婉摆了摆手,“我们今天不是来买布料的,”将爹身上的两匹绸缎拿下来,打开包袱,“我们想把这两匹绸缎退了。”

伙计看看两匹绸缎,一眼认出了正是年前自江南进的新货,整个虎台县只有自己家有这样的上等绸缎,便问:“是有什么瑕疵吗?”

“没有,”宁婉便知道这绸缎果然是吴夫人自瑞泓丰买的了,笑道:“家里用不了,白放着也浪费,就想退了。”

“如果没有瑕疵,我们店卖出去的衣料都是不退的。”

“我明白,我明白,”宁婉笑道:“所以我可以只要原价的一半。”

“但是,那也不成,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规矩。”

宁婉知道做生意的规矩,一般铺子里卖出去的东西是不能退的,但是她现在实在太需要钱了,因此只能想办法把这两匹绸缎换成钱。虽然也可以拿着绸缎在外面摆摊儿卖,但是这种贵重的织品不是寻常百姓能买得起的,而富贵人家又不会随便在外面买,所以她眼下还真只有卖回瑞泓丰这一条路。

因此她便笑呵呵地说:“什么是规矩,还不是人定的?”当年她在赵家一年四季买绸缎时,瑞泓丰每次还不是抱了成堆的绸缎上门让自己挑,挑剩下的依旧拿回去卖,现在自己已经肯让了一半的价,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你检查一下,一点也没弄脏也没弄坏,你们收回去完全可以重新卖的。”

伙计见这个不大的小姑娘十分地执着,说的话又有理有据的,一时倒难为起来了,“我就是个小伙计,从来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做不了主啊。”

“那没关系,请你们家的掌柜来,我跟他说。”

伙计又觉得这么一点小事不值得请了掌柜,因此便犹豫起来。正这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少年,见他们正僵持着便走过来笑问:“可是有什么事情?”

宁婉见少年眉目清秀,面带着些愁容,心里暗道:“果真都对得上。”便上前福了福笑道:“小王掌柜,我这两匹绸是别人送的,我们家里用不着,白放着又浪费了,因此就想退了,只要一半的价就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5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3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幺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