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幺妹_分节阅读_第220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51 KB   上传时间:2017-03-01 12:05:46

洛冰如此郑重,宁婉就笑道:“洛大哥有什么只管吩咐,不必如此客气。”

不料洛冰越发客气,弯腰拱手行礼道:“弟妹,我就要去剿匪了,也不知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洛嫣我想求你帮我教导一二。”

什么?洛冰是想把洛嫣寄养在自己这里?

不,洛冰说的并不是寄养而是教导,这样的重任,自己能担得起来吗?洛嫣可是将来的皇子妃呀!宁婉一时间十分惊异,半晌摇了摇头,“我哪里懂什么?也不过勉强识了几个字,开个铺子做小生意而已,根本不会教导别人!”

洛冰不确定宁氏是不是不愿意,毕竟自己的妹妹还在襁褓里身上就背着罪名,平白地比别人低上一头,想将她托付出去实在不容易。不论是先前多伦的军户家还是谢媒婆,都是在他多番打点之后才勉强同意,对妹妹也只不过给一口饭吃。

如果妹妹跟了宁氏,一定是不同的吧。

认定宁氏是最可托付的人,为了妹妹洛冰一定要尽力的,便道:“弟妹可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本事见地都是极高的,不必说虎台县里,就是拿到京城也不输与那些大家闺秀,只要能得你些提点,正好补上了嫣儿从小没有亲母抚养的缺憾。只是怕你嫌弃她是罪人之后,流放到边城的。”

宁婉道了一声“洛大哥……”便又不知说什么好,她自然不会嫌弃洛嫣,但是却也不愿意与她多往来。

洛冰只听了一声大哥的称呼,便又诚恳地道:“我知弟妹不会以世俗的目光看人,因此才求了过来。嫣儿从小由我教着读了几本书,但我毕竟是男子,在女孩的教养方面不过是纸上谈兵,十分想让她跟着出色的女子长长见识。”说着拉过洛嫣道:“嫣儿自那次见了你就十分仰慕,听了我要送她来再高兴不过了。”

距上一次见面已经有几个月了,洛嫣似乎一点也没有变,还是小小瘦瘦的黄毛丫头,低眉顺眼、十分乖巧地上前给宁婉行个礼,细声细气地说:“宁姐姐,我特别听话,还会干活儿,一定不会给姐姐带来麻烦,姐姐就留下我吧。”

眼下的罪臣余孽,将来会是天下最尊贵的女子之一。尽管如此,可宁婉还是因为那次去上香时的所见所闻,对洛嫣生出一种提防,觉得这个小小的孩子心机之深远超寻常孩童。现在她才十岁就有如此能为,再过上几年恐怕就是个人精——也无怪她能成为皇子妃呢!

按说宁婉自己有过那个奇怪的梦后也是颇有些心机的,而她也与一些有心机的人打过交道,比如赵太太的心机就非常之深,还有路少夫人、封少奶奶等等,都是人尖子,不过她一向不打怵与她们来往,唯独只对洛嫣不喜,也就不愿意将她带在身边。

但是,洛嫣那句“我会干活儿”终还是打动了宁婉,自己出身农家,与洛嫣差不多大时爹娘尚且让自己只管玩呢,而今尊贵的小姐瘦弱至此却要干活儿,着实可怜。想来不论是洛嫣当年在多伦所寄养的人家还是现在的谢媒婆家都会把她当成打杂的小丫头,她也只能努力地讨好着这些人。

所以才长出了这么多的心机?

于是,宁婉就在洛冰和洛嫣期盼的目光下点了头,“那好吧,你愿意就留下,不过到了我们家可就要听我的。”

“我当然听宁姐姐的了!”洛嫣欣喜地一笑,眼睛就亮了起来,旋即赶紧垂下眼皮,长长的睫毛又抖了抖才平静下来。

看着那有如蝴蝶翅膀般的睫毛,还有睫毛下亮闪闪的眼睛,宁婉突然觉得自己可能被骗了,洛嫣利用她可怜的身世和遭遇欺骗了自己。

第231章 行事

看宁氏答应收下洛嫣,最开心的是洛冰。【鳳/凰/ 更新快 请搜索//ia/u///】父母最后一点骨血,他嫡亲的妹妹,从小就由他费尽心力护着长大,现在能离开乱七八糟的谢家跟着宁氏,他就算有什么不幸都不要紧了。宁氏品行好,有本事,妹妹只要学得几成,将来无论处于什么际遇能过好日子。

于是洛冰就郑重地向宁婉深深一礼,“真是多谢了!”起身又道:“我把妹妹交给弟妹,若是她有什么错,弟妹只管教训她。”

洛冰果然是明白人,他将妹妹托人,就完全相信,把一切都交给了宁婉。宁婉听了点点头,“我既然答应了,必是要尽力的。”又问:“我们今天就要回老宅,嫣儿是一同过去还是过几日你再送去呢?”

洛冰就道:“我已经替她将东西收拾好了,只要弟妹答应随时可以跟着弟妹走。”

宁婉就笑道:“你这是料定我一定会答应了?”

“虽然也是料定,但即便弟妹不答应,我也不会再送嫣儿回谢家了。”洛冰看一眼洛嫣,语焉不详地说:“谢家平日里来往的人太多了,我就想将嫣儿还是找个清静些的人家好些。”

其实是洛冰那日见宁婉听了谢家语气不大对,回去后就开始打听谢家的事,方才知道谢媒婆有个女儿住在娘家,人品不大好。他这才惊出一身冷汗,自己实在太粗心了,原以为谢媒婆保媒拉纤家里来往的人未免多了些但也没什么,毕竟也是正经营生。且除了谢媒婆这样只爱财的人谁又能收下妹妹呢?

但在与宁氏的来往中,他觉出了宁氏对他的尊重,虽然宁氏一定会因为铁石而对自己不同,但是洛冰还是感觉到宁氏对自己本人的认同,她不是如寻常世人一般只看到了自己的身份,而是真正赏识自己的才能人品。

于是尽管洛冰知道请宁氏帮忙带着妹妹并不大合情理,但他一定要为妹妹争取这个机会。

宁婉见洛冰提起谢家时十分避讳洛嫣,便在心里暗笑,当哥哥的自然认为自己可怜的小妹妹什么也不懂呢,但其实妹妹可能比哥哥知道的还多。男人就是这样,他们常对一些女人看得清清楚楚的事一点也看不到,就像瞎子一样。也许女人也会一样,对男人心知肚明的东西视而不见?

宁婉轻轻地摇了摇头,“也好,我就带嫣儿回家,洛大哥也正可以去做你们的大事去。”铁石自接了军令,便就从虎台县里调出,自然要将亲兵全部带走,眼下急令大家收拾行装,就要去安平卫接了军队出征。

洛冰就点了点头,“弟妹也忙着去吧,偏我非但不能帮你,反还要给你添了个麻烦。”说着拍拍洛嫣,“一定要听姐姐的话!”

原来铁石与宁婉所住的院子是千户所的官衙,现在虎石既然调走,房舍就要腾出来,说起来事情也不少。是以两人说好了便在门前分开,洛冰才一转身又回身道:“我差一点忘记一事,原想给弟妹找一本好字帖的竟没做到,只得自己临了几篇充数,我也一并放到嫣儿的包袱里了,到时候让嫣儿给你。”

宁婉倒不想洛冰竟注意到自己的字,还打算给自己找字帖。但的确正对了自己的心,原来她这阵子读书,觉得颇有所得,唯一笔烂字依旧如故,正想着怎么练为好,闻言不禁道谢不已。

洛冰走后,宁婉见洛嫣带了行李和一个大包袱,就让白氏替她放在一旁,“不必打开,一会儿我们回老宅时一同带过去。”然后又吩咐了白氏打点厨房、厢房等处的东西,让老林帮忙,自己回了上房将细软之物一一收进箱子里锁好,又把带到老宅的东西与其它的分开。

原本她是让洛嫣在炕上歇着的,但不想这孩子果然十分有眼色,看了一会儿就来帮她,有些事情不待自己告诉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虽然只是个半大孩子,竟能给宁婉帮了不少忙。

真是不同一般的机灵啊!宁婉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声。平日里白氏也算是能干的,但在收拾屋子时自己尚且不愿意用她,因为很多东西她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每每来问自己,倒不如让她专管厨房,自己一个人做还省事些。

如此这般,宁婉收拾起来更加顺手,很快将屋子里的东西理得七七八八,正开了门要让白氏去雇骡车,就见赵大带了几个仆妇过来了,恭敬地先上前行了礼,才道:“我们太太听了消息遣小的过来回禀,说我们家在虎台县的房舍正空着,不如请卢夫人先搬过去暂住倒也方便,且还能帮我们守了宅子。”赵太太应该是早知道消息的,但她也只做刚刚听到,因此才派了人来,十分地谨慎,这正是她一贯的作风。

但此时才过来,也不为迟,毕竟宁婉也不会将消息提前透出去,正是今日才开始收拾东西,赵太太的体贴恰到好处。

赵太太如此示好,自是有感谢自己的原因。不过呢,宁婉知道也不完全为此。

表面看赵家让出典史之职不如过去势力大了,但其实不然,封家初接典史位,自有许多要请教赵家之处,对赵家十分尊重,完全保证了赵家在虎台县里的利益;更主要的是赵太太不必再为赵国藩不知何时会犯下的错而疲于奔命地四处补救,她现在虽然没有立即给儿子过继嗣子,但却先为赵氏宗族修了一所学堂,在赵家挑了些聪颖少年读书,想来对赵家的将来充满希望,打算着不知什么时候重回虎台县,所以行事依旧要周全,与县城里诸家维持着良好的关系。

宁婉先前想好要将细软带到老宅,而粗重的家具等等放在娘家的打算,毕竟她先前住在虎台县里是为了照顾铁石,现在铁石去剿匪,自己还是到老宅住着为好。

她虽然在成亲前就说过不回老宅的,可那时也不过拿来为难铁石的,事实上她知道婆婆寿数不长,眼下有这个机会,借此搬回老宅多孝敬孝敬老人才是应该的。

赵家的宅子她不想借。

但宁婉却不能拒绝,若是赵家还是典史,她只要说声多谢打发赵大回去就好,可如今如果不借,未免会让赵太太多心,以为自己不愿意与她往来了。有的时候,在一些小事上有求于人,其实能使得关系更加融洽。

宁婉思忖了一下就笑着说:“铁石去剿匪,我总要搬回老宅陪着婆婆。但我正为家具没处放为难呢,不想赵太太都为我想到了。”说着向赵大道:“我就想找人借两间屋子,现在就请赵管家拨个小院子放这些粗笨的东西就好。”

赵大来前早得赵太太吩咐,如果卢夫人肯搬过去就将赵家的正房打开给卢夫人住,若是卢夫人不肯搬,就看她有什么要帮忙的,赵家都要竭力全力。赵大就赶紧说:“我们家宅子在衙门后街边上有一个小院子,四五间房舍倒还整齐,正好将卢夫人的家俱摆进去,平日里亦有人打扫,不论什么时候夫人要用都极方便的。”

其实宁婉对赵家的房舍再清楚不过了。赵太太离开虎台县时将宅子分成三份,离县衙最近的一处给了封家,那里包括子部分的园子,可以说是最华丽的地方;接下来就是分给赵国葆的院子,是赵家在虎台县里最早的屋子,前院后宅,日常起居十分方便,赵国葆小时候就在那里长大,如今也卖给了封家;如今赵家留下的一处正是赵太太掌了家后慢慢将邻舍的房子收了重新建的新屋,最合赵太太的心意,住起来最舒服。

如今赵大所说的小院子,临着县衙后街,看着不大起眼,先前可是赵太太娘家亲人来时用的,所有陈设都极好,说是给自己放家俱,但其实住过去也没有问题。

宁婉就点了点头,“那就麻烦赵管家了。”说着将要搬的东西指给他看,只怕一时搬错了。毕竟是副千户官衙,当初她搬过来时,里面原有些东西的,而这些东西都是官衙内的,还应该留在此处。

正说着,突然有吵嚷之场传来,几个兵士也不经通报就闯了进来,为首的一个亲兵打扮的人大声说:“千户有令,卢副千户调出虎台县,千户所要将房舍收回!”

宁婉就气得笑了,“难不成你们千户以为我们会赖在副千户的官衙里不走了吗?”官员调动,房舍自然要交给下一任,但总要些时日,就从没见过急急来催的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5页  当前第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0/3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幺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