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五叶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10 KB   上传时间:2017-01-22 23:51:23

  全西夏王府和军中都知道,二公子是个不近女色,冷硬如铁的,他这次来京都八成是会娶个京都贵女,但那就是跟完成任务似的,所以要说可能喜欢这位皇贵郡主,那真是个笑话。

  总之,良嬷嬷初来京都,心里对这位小郡主是存了几分怜惜的,只是不知这位的品性如何,希望能够如文华公主般端庄厚重,慢慢也能赢得些夫君的爱重。

  不然,她将来在西夏王府可就难了。不说别人,就是她的婆婆,二公子的母亲世子妃,因着她是先赵侧妃的姨甥女,对她已先就存了疏离不喜之心。

  所以,良嬷嬷这日到达郡主府,被请入了花厅见公子和郡主,饶是她久经世事,抬头第一眼看过去,还是有些被眼前所见惊住。

  先惊的是姜璃的美,她自是知道皇家和赵家出美人,也还是被姜璃的美貌给震了震。然后惊的是姜璃外貌给她的熟悉感。

  文华公主母家不显,跟当今一样是先皇元后赵后的妹妹赵太妃抚养成人的,良嬷嬷七岁入宫就是在赵太妃宫里伺候,后来才被赐给文华公主贴身伺候的,所以哪怕隔了四十年,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见到姜璃,那些记忆就像鲜活了般,宛然在目。

  因为姜璃的外貌足有五成似了赵太妃娘娘,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她巧笑嫣然的样子更像的是赵太妃娘娘供着的那副画像,先皇元后赵后的画像。

  如此,良嬷嬷乍一见到姜璃,竟忍不住有些眼眶湿润,伤感之情难抑。

  姜璃诧异的看良嬷嬷的激动,再转头看项墨,项墨只是淡笑,这些事情当然他都是查过且清楚的,不然他也不会特特挑了良嬷嬷过来照顾教导姜璃。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晋江好抽,弄了半天才发出来~~

  

  第77章 绝情至情

  

  项墨知道姜璃嫁给自己嫁得匆忙,还要过段时间才去西夏,一个熟悉西夏王府对她忠心耿耿的嬷嬷非常重要,他可不想找个倚老卖老或心怀异心的人过来,给后面造成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良嬷嬷忍了忍心中的各种激动情绪,跪下行礼道:“老奴见过二公子,见过郡主娘娘,老奴久未回京都,有所失态,还请公子和郡主勿怪。”

  项墨上前扶了她起来,道:“嬷嬷请起,这本是人之常情,如何叫失礼。记得祖母临终前一直遗憾未在有生之年再回京都看看,这段时间嬷嬷可以好生四处旧地游游,也算了了祖母的生前遗憾。”

  这话又是说得良嬷嬷一阵伤感。

  项墨又道,“嬷嬷年纪已大,本该容养,奈何少夫人年幼,又从未去过西夏,正需要嬷嬷这样既熟悉京都又熟悉西夏的老人教导,墨这才远道请了嬷嬷过来,累得嬷嬷长途车马劳顿,还要请嬷嬷见谅。”

  良嬷嬷听他如此说,忙道不敢当,折煞老奴了,一面心里暗暗纳罕,听公子这口气,可不像是不拿这位郡主,少夫人不当一回事的。

  心里又暗暗叹息,少夫人生出这样,恐怕世间少有男子娶了还不爱的,想当年,先帝爷对元后那是何等深情。恐怕先前自己为这位小郡主的担心,都是多余了的。

  几人一番寒暄,姜璃便吩咐了溪沙带良嬷嬷下去歇息,又安顿好一众随从。老人家从西夏赶来,差不多坐了近两个月的马车,想必不是一般的疲惫。

  接来了良嬷嬷,带姜璃见过了京都各产业的掌柜,又安排好了姜璃一应的暗卫明卫,也差不多到了项墨即将离开的日子。

  离京前一日的午后,项墨哄了姜璃午睡,自己则是依次见了府中众人,最先见得便是初兰和十华,即原先的初九和十六。

  他静静看了两人一会儿,看两人屏息越发恭敬,才出声问道:“我不在的时候,你们知道你们的任务了吗?”

  “属下定当竭力保护少夫人安全,少夫人有丝毫损伤,属下当以死谢罪。”两人单膝跪地回道。

  “不,我不需要你们以死谢罪,因为你们也不当让少夫人有任何损伤。”项墨冷道。

  “另外,你们记住,少夫人是主,你们是婢,不是危急关头护主,任何事不得擅作主张。有什么事情,也不要直接出手,任何事都要先禀告过少夫人,由她作决断处理。哪怕她做的不妥,你们也需听从,你们只可建议,却不可替她做任何决定!”项墨的声音冷漠而又严厉,“如若有你们自作主张之事被我知晓,你们该知道你们的去处。”

  初兰和十华都是严苛训练出来的亲卫暗探,主意心性坚定,他不在,若是她们以为姜璃着想的理由处处拿主意,长久之后,难免不会对姜璃产生轻视之意,甚至行为上借安危为由,左右姜璃的生活。这样也不利于姜璃成长。

  他是要让她们以姜璃为主,保护她,协助她,将来成为她的臂膀,而不是让她们奴大欺主,控制姜璃。所以他一定要让她们习惯听从姜璃,从心底以姜璃为主,也要让姜璃慢慢学着应对各种事情,学会判断,决定,处理。

  “是,属下谨遵公子令。”两人俱是心神一凛,应声道。

  项墨冷冷盯了她们片刻,直盯得两人冷汗淋漓,这才点头命两人退下。

  项墨随后又面见了府内众人,管家,良嬷嬷,暗卫,侍卫首领等,再一一布置了自己离去后的各项事务,这才算罢。

  待项墨见完众人,议完事,天色已经微微擦黑,他出了书房,正待回正房,却听得书房外的贴身侍卫十七小声回禀道:“公子,少夫人过来了,就在旁边隔间里等您。”

  见项墨看向自己,十七忙补充道,“少夫人申时就过来了,已经等了一个时辰。”

  项墨皱眉,道:“怎么不通传一声,让少夫人等这么久?”

  十七苦着脸道:“少夫人不让,说不能打扰了您议事,就在隔间里看看书就行。”而且他也不知道他们公子这次见人见这么久,平日公子议事都是速战速决的。

  项墨扫了他一眼,也不再和他多言,径直去了隔间。

  项墨平日书房议事也多爱让姜璃在旁边候着,因此书房外的这个小隔间其实就是专门用来给姜璃歇息的,因此布置得虽然简单,但却格外雅致舒适。

  屋子里置了冰桶,清爽凉快,姜璃斜卧在了软榻上拿了本书卷迎窗看着,一边的书案上插了两只含苞欲放的荷花,但房间里传来的阵阵花香却并非来自它们,而是房间一角一盆盛开的茉莉。

  项墨走上前去,姜璃已经放下书卷,对他含笑不语。

  项墨这样看着她,哪怕是日日对着,也是觉得又是一阵异样心动。他上前把她抱入怀中,亲了亲她的鬓角,问道:“怎么过来了也不说声,等得累了吗?”

  姜璃摇头,道:“本也无事,怎可以打扰你议事,我在这里看看书也很好。”

  又看了眼案几上的汤碗,叹息道,“可惜先前我给你做了甜点,本来打算给你做茶点的,可现在都快是晚膳时间了。”

  项墨顺着她的目光也看了一眼案几上的汤碗,笑道:“有什么所谓,我吃了也不妨碍用晚膳。”

  姜璃这些时日但凡项墨没空,便和良嬷嬷在一起或说话,问问西夏的风俗习惯,项墨的儿时趣事,或跟着她学些西夏的点心做法,姜璃还特别喜欢结合了京都的做法,研究出些新款的点心出来,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良嬷嬷喜爱姜璃,两人相处着不似主仆,倒有了祖孙的感觉。姜璃身上有种魔力,但凡她身边的人,不是极喜爱她,就是极讨厌她,大概是姿容太过,性子又倔强分明,很难让人忽略。

  项墨吃了甜点,这一晚的晚膳也还是如往常般用,倒是姜璃,虽然面上不显,到底因着项墨要离开,很是没什么胃口,只拿着汤勺点着,低着头蔫蔫的偶尔才喝上一口汤羹。

  项墨也不劝她,只用完膳,又命丫鬟熬了羊乳羹,晚间抱着她亲自喂她,才哄着她吃了一碗。

  项墨这个样子,别人倒也罢了,这两人新婚一个月以来,早已司空见惯,唯有良嬷嬷,这几日见一次惊一次,简直觉得面前的这位公子并不是她一手带大的公子。就是当年老王爷爱重文华公主,世子宠爱赵侧妃,也没见过这样子宠法的,说实话委实看得她有点心惊肉跳。

  西夏王族男子历来善武,但脾气暴戾,据说也是正因为此,大齐祖皇帝开国后,放心的封了一起开疆拓宇的结拜兄弟项烈为第一代西夏王,镇守纷争不断的西北部边界。脾气冲动残暴,可做一地方王镇守边疆,却争不了天下。

  项墨一出生就被老王爷看出是练武奇才,五岁时便教养身边,但西夏王族的血统就是越尚武,越暴戾,为防止他将来脾气不受控制,便亲自领了他求了不出世的绝情谷收了项墨为徒。

  项墨身边亲近的人都知道,项墨师从绝尘谷,练的是寡情绝欲的功法,因此性子才会从小冷冽淡漠,但脾气却并不残暴。

  可是那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良嬷嬷项墨他出生就被文华公主赐了照顾他,对他的这些自然是清楚的。

  这一晚,姜璃早早的便睡下了。项墨看着她恬静的睡容,微微蹙起的眉头却又似含了些不安,他伸手抚了抚她的脸颊,又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就起身下了床榻,提了桌上的剑去了院外。

  院子就在房间外,隔着窗户,项墨可以看到帷帐内影影绰绰的人影。他摸着自己的剑,慢慢心变静如雪山之谷的千年之冰。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在他离去的前夕,姜璃自然不可能这么早入睡,是他在先前姜璃用的羊乳羹里下了安神的药,哄着她早些睡了。今晚若是痴缠,明日她的精神必然不好,待他走后,她更是不好过。

  他知道,原本在他走后,姜璃可以不必这么难过。最开始,姜璃虽然信任他,却算不得有多依赖他,更不是像他爱恋着她那般爱着他。

  这段时间,他用尽了心思手段宠得她对自己用情日深,就像从最开始,他们的定亲成亲也是他用了手段得来的。

  尽管他知道这样在他走后,她可能会因为想着他,日子没那么好过。但是,他也不能接受她在他走后,就这样恢复以往的日子,慢慢忘了他,甚至有可能会爱上别人,这种念头冒出来一丝,他都觉得不可忍受。

  他抽出剑,剑身在月光下幽幽冒着寒光。

  这柄剑是他十三岁的时候师父所赠。其实他也很多次都很想弄明白,他的情绪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从十岁功法初成之后,已经几乎很少有控制不住的情绪或情感出现了,遑论如此激烈完全由不得他自主的感情。

  只不过他并无所谓,他甚至觉得这种蚀骨**的感觉让人上瘾,并不想去抗拒和戒掉。他从来不是会退缩的人,他想要的,和想守护的,只要是内心所想,就无所畏惧。

  

  第78章 别后日常

  

  第二日一早项墨就送了姜璃回安王府,虽然姜璃并不太乐意,她想再在郡主府待一段时间。可是项墨却怕她等自己走后一个人伤感难受,还是把她送去安王妃那里比较好。

  其实相比较安王府,郡主府被项墨管制得跟铁桶似的,也没什么碍眼的人来回蹦跶,更为安全。但项墨觉着这样反而对姜璃不好,很容易消沉。

  虽然相较郡主府,安王府不是那么安静,可就正因为不安静,不时有人来回蹦跶,姜璃有事做,反而更不容易陷入自我伤感情绪中。反正有初兰十华和其他暗卫守着,又有安王妃护着,姜璃在安王府也会挺安全。

  那些人弄些小手段小算计,不若就是当给姜璃练练手,将来等她去了西夏王府,别人的算计手段只会比这些更高明更凶残,虽然他会保护她,不让人伤她分毫,但让她习惯些能积极应对总是好事。

  总之,这日项墨先是把人送回了安王府,又分别和项老王妃,安王夫妇等人郑重告辞了,才骑马离去。

  原本项墨还说要带项翊回西夏王府,但因着这次他是直接快马去边关,这事便也就撂下了,只安慰项翊道:“祖父知道这情况,已经派了人在路上过来接你,估计下个月底就能到,届时你若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回王府了。”

  项翊一脸感动又感激的谢过,让项墨自去办事,不必挂念他。

  姜璃瞅着这两人兄弟情深的模样,眼睛直跳,只觉好伤眼睛啊!

  自项墨离去,姜璃便有些蔫蔫的,好在她也知道过去这段日子,自己太过放纵依赖项墨,想到不久后项墨就要接自己去西夏,面对自己不熟悉又复杂无比的各种关系,便打起了精神开始各种学习。

  姜璃将自己的生活排的很满,早上陪母亲安王妃用早膳,用完早膳再跟着母亲看她管家理事一个时辰,然后换了衣裳去习武场或骑马或射箭或跟着初兰十华练些简单的防身功法,这也是项墨怕她身子弱,临行前特意嘱咐了的。

  但凡有闺中好友什么的过来,她都是安排这个时间一起去习武场玩,赵澜宜安几人觉得比自己习骑马射箭好玩多了,便隔三差五的跑过来一起练习,再加上越来越喜欢粘着姜璃的宜兰,安王府的习武场竟是空前的热闹欢快。

  说起这个,韩烟霓也爱骑马射箭。

  安王爷在项墨离开后又被景帝派了任务,带了十二皇子姜祁一起去了北边办事。项老王妃便做主又将韩烟霓接回了安王府养着,安王妃毕竟是儿媳,没什么由头,项老王妃坚持,她也只能由着她,不过是派人看管的更严了些。

  韩烟霓想和姜璃套近乎,更想融到赵澜还有宜安几人的圈子里,便求了项老王妃要到习武场和姜璃一起练习。

  姜璃见她如此,根本不管她的脸面,冷笑一声,便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请她回内院,道是:“外院习武场是哥哥们拿来习武用的,韩姑娘你一闺阁小姐天天跑到我哥哥们面前晃是想做什么?”

  韩烟霓脸涨得通红,她感觉到赵澜讥诮的眼神,宜安若有似无的淡笑,就是和她关系还不错的宜兰也只低了头当听不到,她只能忍了羞怒自己回了内院,因为她知道瑾惠郡主的性格,她是真能直接让婆子或护卫直接拎了自己扔回内院的。

  她自然可以跑去找自己的靠山项老王妃哭诉,可是她如此做除了让自己在安王府更举步维艰之外,也实在没有半点用。她知道,瑾惠郡主其实从来没把项老王妃放在眼里过,哪怕那是她亲祖母。

  她再一次深刻意识到了瑾惠对自己的厌恶,她其实很不明白为什么她什么也没做,她就会那么厌恶自己,难道就是因为她是项老王妃请来的,和明惠郡主比较亲近?

  总之,她再一次歇了跟姜璃套近乎的心。

  再回到姜璃的日常,上午跟着母亲学管家理事,练习骑马射箭。用过午膳略歇息后,便慢慢开始搬了自己嫁妆铺子账本或项墨京都产业的出息,一本一本的翻着,偶尔便召了管事回话,问问经营情况,这样倒是对各行各业,小户民生都有了些了解,不再是以前那金玉堆出来或被人刻意养着不沾庶务的小郡主。

  但她也知道贪多嚼不烂,每日不过只是看上一个时辰,下午剩下的时间都是去和良嬷嬷或学做点心,或学习聊天。

  良嬷嬷受了项墨嘱咐,又真心喜欢姜璃,便用心教导姜璃,从西夏的风俗习惯,到西夏王府众人的性格口味,从西夏各大世家的历史现状夫人小姐,到西夏王府的过往秘辛,可以讲的无不倾囊而受,就是那不可言的,如主子们的品性,她也会用其他方式,如只叙事不评价的方式,将众人遇事的处理手法和结果跟姜璃略提,便也是间接的说了。

  良嬷嬷这些事,就跟讲书说故事似的,听得姜璃极为入迷,虽未去西夏,也渐渐把那边的人和事慢慢都入了脑子,对各家各人也有了些初步印象。

  这样姜璃的生活排的满得不能再满,反是闺阁小姐常习的琴棋书画再也不碰,姜璃原本也不是特爱这些,前世嫁给韩忱后被韩夫人灌了**汤日日抚琴弄画,后来琴艺画技倒真真是上佳了,可她现在见到那些东西就厌恶得不行。

  如此时间倒也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九月菊花黄的时候,离项墨离开也已经快两个月。

  这日姜璃正在和良嬷嬷傅医师在房里一起闲聊些西夏和京都药膳的不同,就有妹妹宜兰过来找她说话。

  自从姜璃搬回来安王府,宜兰常过来找姜璃说话,但她看姜璃忙,便也很乖觉的都是在姜璃上午骑马射箭的时候找她一起练习,很少这个时候过来。

  姜璃也不命良嬷嬷和傅医师退下,而是仍让二人坐在下席,请了宜兰到榻上坐,问道:“妹妹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

  宜兰眉眼弯弯,笑得有些腼腆,道:“三姐姐现在忙吗?妹妹有没有打扰你?”

  姜璃摇头,笑道:“我们也不过是在闲聊些吃的,你来得正好,良嬷嬷整了些点心,回头你拿些回去试试。”

  宜兰忙高兴得谢过,才道:“是有个事想跟三姐姐商量。三姐姐,月底我生辰的时候,想办个小宴会,可是要请哪些人,我想跟三姐姐一起先商量下。”

  姜璃点头,看着宜兰,笑着道:“四妹妹心里可有什么想法?说出来让姐姐听听?”

  宜兰便细语道:“我不想请太多人,只请家里的姐妹和亲戚家亲近的朋友姐妹一起玩玩。亲戚家那边,就想请容家两个表姐,顺国公府的澜表姐和浅表妹,文郡王家的宜安姐姐,宁国公家的妤然姐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养妻手札之蝉衣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