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五叶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10 KB   上传时间:2017-01-22 23:51:23

  那人不过一招就打飞了项翊的剑,然后第二剑就直取项翊小腹之下,待尖叫声四起,项翊的下面已是血流如柱,那黑衣人得手之后并不取项翊性命,立时几步跳进后山丛林,不见了踪影。

  此时宜珍和其兄长姜环赶到现场,正远远看见了项翊被击的一幕,宜珍只觉天旋地转,尖叫一声便奔到了项翊身前,看到的便是血流不止的项翊。

  宜珍只觉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这一桩血案真是震惊京都城。安西侯表妹韩烟霓先被人杀死,歹人其后又一剑废了安西侯。这事一看就该是个报复案件,否则歹人为何只杀韩烟霓而不杀项翊,却只是废了他让他再不能有所出?

  论动机大概没有谁会比项翊的前妻明惠郡主更大更直接了。而且当时明惠郡主还在现场。

  可正因为她在现场,她还一直跟京都城的府尹夫人在一起,抓不到歹人,谁也不能指证她就是凶手。

  几日后,项翊伤还未痊愈便告到了御前,控告安王府明惠郡主□□,先杀其妹,后伤其身,求陛下主持公道。

  这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就是景帝也不好判啊,关键是那人行凶的歹人府尹和兵马司都派兵围搜西山,也没抓到那歹人,这可如何判?

  明惠被安王押着去见了景帝,明惠当着景帝的面哭着跟安王爷道:“叔父,我是恨项翊和韩烟霓,恨毒了他们。可是您是知道我的情况的,我根本没有能力去杀他们,若是能我早就杀了这对贱人。我自回京都,一举一动都在婶娘的监管之下,如何有这本事做成此事?”

  安王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押着明惠来见景帝的,他知道明惠说的都是实情,若明惠计划这样一件事,不可能瞒得过他和安王妃。

  明惠继续哭道,“很明显,此事是有人一早计划好了,杀韩小贱人,再害项翊,然后引我过去。大家都知道我恨那对贱人,让我出现在现场,便自然而然认为此事是我所为。”

  “可是我真的是有心无力。这世上恨那对贱人的并不只我一个,那项狗贼宠爱韩贱人,那宜珍县君岂能不恨韩贱人入骨?焉知此事不是宜珍县君所为?陛下,叔父,你们想想,谁能知道韩贱人的行踪然后下手,谁又能那么容易的给项翊下药?”

  “还有,那韩贱人是韩忱的妹妹,宜欣县君曾是韩忱的妻子,两人自到京都却从不来往,反而像是有滔天仇恨般,必是在韩家时有什么恩怨,又焉知此事不是那宜欣县君所为?”

  明惠这些话却是已在心中滚了多日,呵呵,宜欣和宜珍这对不要脸的姐妹,有胆害人却无胆认,都把她当成傻子来哄认了这事。她先逼宜欣让她买凶时也同时断掉项翊的□□,否则断不跟她合作,事后却要翻脸不认人,让这对姐妹自食其果。反正,这事还真不是她干的,怎么查她都不怕。

  呵呵,只要项翊再也生不出子嗣,她的诚哥儿就是他唯一的儿子,再没有人能夺走他的爵位和一切。那宜珍县君,哈,看她能不能和项翊逍遥自在。

  明惠的这一番话真是石破天惊,安王爷还好,景帝却是心头一震,而那在帘后听着的项翊更是心中翻天覆地。

  景帝抄办了韩家,自是知道韩烟霓和韩忱之事。

  他是何人,他看那明惠的神情,见她眼含讽刺恶意,还带着说不出的爽快,再一想韩家那破事,便知此事**不离十是宜欣县君所为了,而这个明惠,能这么利落的把人都一个不漏的点出来,那眼神显然也是事前就知道的。可动手操作的不是她,所以她才这般理直气壮!

  安王带着明惠离开,景帝就召了项翊上前,叹气道:“你表舅为人最是方正,他说不是明惠,便不是明惠。阿翊啊,此事朕再着人查查吧,只是明惠毕竟是你长子的生母,明惠那里,还是算了吧。”

  安王的母亲是项翊的姑祖母,因此景帝这里说的是“你表舅”。而景帝特意提项翊的长子,也是现在项翊的情况,将来他也唯有这一个长子了。以前不重要,现在却是非常重要了。

  项翊满胸悲愤和怀疑离去,景帝却是火速的召了成郡王世子,和他一番深谈之后,便让他着手去查此事。

  这事成郡王世子一插手,那自然查得不是一般的顺利,成郡王世子面对景帝,从来都是忠心不二,哪怕此事事关他两个女儿,他也把事情原原本本禀告给了景帝。

  此时他知道大女儿宜欣是脱不了身了,只能跟景帝痛苦的表示希望能将宜欣送去庙庵关押赎罪,但还是恳请景帝让幼女宜珍和项翊和离。

  不说项翊已经被废,再不能生子,女儿跟着他也是毁了,再说宜欣行了此事,项翊得到风声,如何能善待宜珍?怕是要日日折磨她了。

  景帝看着这个一辈子对自己忠心不二的成郡王世子,看他痛苦的神情,和明显又苍老了的样子,也不禁升起了一些愧疚和恻隐之心。成郡王世子的两个女儿,都是因着他的赐婚而落到如今的地步的。

  景帝叹了口气,安抚了他,便应承了下来。

  最后景帝和项翊私谈了一番后,这事最后便压了下来。但不久后,宜欣便被送去了皇家专门关押获罪的妃嫔和宗室女子的静思庵,而宜珍则是和项翊和离了。

  只是宜珍回安王府后,成郡王世子妃看她的眼神却像带了毒汁一般,恨不得把她给吃了,宜珍瑟瑟了一下,躲在了自己生母林侧妃后面,半句也不敢吭声。

  成郡王世子妃恨的事为何女儿和宜珍一起做的事,结果受罚的是自己女儿,而被保的竟然是庶女,为何自己夫君每次牺牲的都是自己的女儿。

  可林侧妃却已经不怕成郡王世子妃了,这事明明就是宜欣理亏,竟然买凶断了女婿的□□,女儿的一辈子被毁了啊!再嫁,哪能嫁到什么好人?!林侧妃也恨透了成郡王世子妃和宜欣母女。

  当然了,成郡王世子妃最恨的还不是宜珍,她最恨的是明惠郡主,她想到女儿被送走前对自己的哭诉,只恨得心都像要炸开来。这个出尔反尔的贱人,早晚她会扒了她的皮,让女儿所受的痛苦都百倍千倍的施加到她身上。

  作者有话要说:  京都这些人的事暂时到这里了,应该到文文结束后会有一些番外。明天会跳时间线讲最后的大戏,直至项二升职到西夏王。

  

  第186章 两年之后

  

  定昭三十六年夏,西夏。

  历代西夏王都重武,西抗西域北战北辽,皆是以军事发展为主,在政事上多是依着大齐的制度,百姓以农耕和游猎为主,并没有一套特别完整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案因此百姓多悍勇却贫苦,好在西夏介于西域和大齐之间,是贸易同行的必经之地,榷场发达,养育了不少人,也是西夏税收重要的一个来源。

  这一代的西夏王项琮年轻时原也是个好战的性子,但不知道到底是受了他母亲文华公主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侧妃赵氏身死的打击,自赵氏身死之后就再少出战,但他虽然那之后深居简出,却也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从受封王世子位开始便着手西夏一些内政的改革。

  这几年,西夏王项琮和世子项墨一直支持农耕,推动和西域诸国以及大齐的贸易,支持商业发展,减轻徭役赋税,鼓励人口生育,西夏的经济民生近两年改善。可是改善的过程总是缓慢的,而毁灭起来却是特别容易。

  西夏本就苦寒,这一年的西夏更是天灾不断,先是大规模的旱灾,然后祁连山脉多处地动。大批的西夏子民逃难去了陕西四川云南一带。

  另祁连山脉南脉西羌族聚居之地,西羌族人失去土地,无以为依,接连发生暴动,杀了官府和当地的富户,抢了粮仓。西羌族为西夏大族,人口有数万,若西羌族暴动,对西夏的稳定肯定会产生很大影响。

  西夏境内开始不稳,接壤西域的边界又开始蠢蠢欲动,而老西夏王因着这接连的坏消息,本来就不怎么好的身体更加恶化,这一切都让继承西夏王爵位才两年的项琮很是忧心。

  项琮先派了得力文臣去安抚西羌族并查探灾情,结果却是有去无回。西域那边见机也是蠢蠢欲动,项墨又计划着去灵州城,所以项琮考虑了一番决定亲自去南脉一带去巡视一番。

  项琮离开数日,王城这边得来的消息也不过是仍和西羌族僵持着。这晚姜璃正在翻看着这些时日各地送来的庄子的半年报告,因旱灾和西羌□□,灾区的庄子和产业也都或多或少的受了一定的影响。姜璃想着西夏现如今的状况,以及日夜忙碌的项墨,也是有些担心。

  西夏王府的事一直是姬王妃打理,荔园的事务则主要是由下面的管事嬷嬷和大丫鬟管理,都极有条理,根本不需要姜璃劳心,姜璃又不爱调脂抹粉,她希望自己能更多的了解西夏,帮到项墨,便着人在西夏各地都置了各种产业,隔上几个月便让管事庄头给她报告经营的情况,对外她只说是打发打发时间,实际则是透过这些产业看各地的农产以及各业的情况,这倒是真让她快速了解了西夏各地的农耕和手工业商业的不少信息。

  项墨这日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姜璃坐在榻上依着小几微微蹙眉翻着下面送来的产业报告册子,因是在内房,姜璃只穿了浅色祥丝细锦棉作的简单襦裙,黑如锦缎的长发只插了一支雪玉簪子,手指拈着薄薄的纸业,晶莹剔透的纤指衬得那泛着淡淡黄色的纸张黯淡无光。

  项墨上前,却并没有靠近她,只在小几的另一侧坐下,唤道:“阿璃。”

  姜璃早听到他的脚步声,只是想着事,未及时理他而已,听他唤她,便抬头,冲着他笑了笑,顿时先前略带了忧思的模样尽去,满身都是温润之色。

  姜璃一点也不奇怪项墨为什么不靠近自己,他向来从外面回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事都会先过来看看自己,却因满身都带了外面的尘沙而总是与自己隔着些距离,一般都是见过了自己再去沐浴换衣后才和自己亲近的。

  项墨一直对她爱若珍宝,他是一个很冷冽的人,但对待她却总是细致得不可思议,方方面面都会替她考虑,这让她感动之余总觉得自己为他做的不够多。

  项墨面上的表情是素来的面无表情,此时对着他已经带了些柔和暖色,但姜璃却能感觉到这种柔和下的凝重。姜璃放下报册,起身坐到他身旁,道:“阿墨哥,你是准备要去灵州城了吗?”

  她一直关注外面的状况,知道西域诸国都有异动,项墨该是会去灵州城看看的。

  项墨点头,伸手握住了她伸过来的小手,似乎想说什么,又吞了回去,只道:“嗯,那边有大将坐镇,并没什么大碍,只是此时正逢天灾,若和西域作战,太过损耗根基,我想过去查探一下那边异动的根源,作战能避就避。”

  姜璃很是认同,战争不但劳民伤财,也让太多人家破人亡,所以在西夏边境的州城里,总有一种沉甸甸的伤痛感,生活在那里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伤亡过的士兵将领。

  项墨看姜璃眼中划过难过的神色,以为她是担心自己和不想和自己分开,伸手抚了抚她面颊,又倾身亲了亲她的额头,才往后侧了侧,道:“阿璃,你不用担心,我只是调查一番弄清了原委就回来,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只是现在这个时候过去,并不好带你一起。反是留你在庆州城,我也有些不放心。”

  姜璃知道项墨说的什么,摇摇头,笑道:“阿墨哥,你还不知道我吗?这有什么好不放心的,有初兰十华她们,根本没有人能强迫的了我什么。”

  其实姜璃的性子倔强,言语攻势和压力对她根本没什么用,有初兰十华还有项墨给她安排的暗卫侍卫,她又不怕武力弹压。

  而他们此时说的却是项墨的母亲姬王妃欲给项墨纳侧妃一事。

  姜璃和项墨已经成婚三年多,但一直未有孕,这已经成了西夏王妃姬氏的心病,她跟儿子说不通,曾多次暗示姜璃给项墨收个通房什么的,生了孩子再抱养她名下也是一样。

  可是姜璃每次都是或装不懂,或岔过话题,根本不接那个茬。这几年,姜璃和项墨的长姐项烟菱又相处不错,就是项烟菱也多是帮着姜璃劝着姬王妃的。

  原先姬王妃态度也不强硬,不过是暗示而已。但当一年多前嫁给项砚的玉阳公主在给项砚生下了西夏王项琮的长孙时,姬王妃就有些坐不住了。

  她最近又故技重施,把姬家长房的庶女姬兰柔接到了西夏王府住着。

  经过姬兰丝的事情,姬王妃虽然和姬家也起了一些隔阂,但姬王妃的母亲姬老夫人还在,这姬老夫人病了两次,姬王妃探望了两次,姬兰丝又去了莲隐寺潜心祈福,这前事便也不了了之了。

  然后姬王妃每次探望姬老夫人或姬老夫人来西夏王府的时候,身边都有姬家长房的庶女姬兰柔在旁服侍着。

  姬王妃历来和姬老夫人亲近,因为有前面姬兰丝的事情,姬王妃一开始对姬兰柔并不热络,但日子一日一日的过,毕竟是自己的侄女,姬兰柔又乖巧听话,姬王妃慢慢对她也亲热起来。

  在玉阳公主生了儿子后越发的趾高气昂,并且项琮对那长孙宠爱异常的情况下,姬王妃给姜璃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项墨摇头,道:“此事倒不必担心了。”

  他看着她,过了片刻,才道,“阿璃,景帝驾崩了。”

  他也是刚收到暗探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此时景帝驾崩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西夏本已天灾**,边境不稳,若西域诸国和北辽听到景帝驾崩的消息怕更是蠢蠢欲动。

  太子年幼,虽然景帝已经尽力帮他扫平登基的障碍,但京都那边怕也是要一番震荡的。而且新帝登基,将来要如何,还真是未知。

  而且景帝是他父亲的亲舅舅,玉阳公主的父亲,于情于理他父亲西夏王都要立即从祁连山脉那边赶回来,和弟妹玉阳公主去赴京奔丧,这真是乱中更添乱。

  而姜璃乍一听这消息,就有点发懵,景帝,景帝驾崩了?她先被这消息震住了,过了片刻才反应到这因景帝驾崩产生的后续问题。

  可是姜璃想到的却和项墨完全不同。

  她想到的是她的皇姨母该伤心了,还有姜缵登基之事不知道能不能顺利,还有,她是不是应该回京奔丧呢?其实过去这些年,景帝待她都是很不错的。

  姜璃心绪复杂之间,就感觉到了有人在握着自己的手,一阵一阵的热量传来,她回过神来看项墨,见他温和的看着自己,心里突然就有些酸楚,道:“以墨,我想起了皇姨母,不知道她此时怎么样。”

  她以前懂不得那么真切,可是和项墨在一起之后,回想以前的一点一滴,才感觉到皇姨母的不易,十几岁被迫嫁入皇宫,虽得皇帝宠爱,却几十年被项皇后视为眼中钉,以前更有袁太后,德妃等人的各种算计。

  想她对自己都这么好,不过就是因为对幼妹岭南王妃的移情作用,就知她是一个怎样重情之人,就算以后身为太后,又能如何呢?

  项墨看着她的样子,犹豫了下,终究还是不顾自己还未换了外面的衣衫就拉了她入怀,安慰道:“阿璃,她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她还有儿孙,她的儿子将会是大齐的皇帝,她将是大齐的皇太后,所以,她虽然会难过却不会让难过占据太多的位置。”

  

  第187章 错误决定

  

  姜璃明白,她更不想在此时还要让项墨为她的小情绪费神,在他的怀里埋了一阵,就抬头道:“嗯,是的。希望太子殿下以后会是个好皇帝。阿墨哥,那我们西夏要去人京都祭奠吗?玉阳是不是要回去?”

  项墨摸摸她的头发,略微点了点头,道:“是,玉阳公主是肯定要回京的。而且大齐历来的规矩都是皇帝大行之后,藩王如不是病得爬不起来了要世子代行,都是要进京祭奠的,所以父王怕也是要去京都一趟的。我已经把消息传给父王,他收到必然会赶回王城,阿璃,现在从西夏去京都的路上并不太平,这次你就不要回去了。”

  除了西夏天灾,四处陕西那边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一路上都有不少难民,除了那些□□的流民土匪,恐怕还有他国之人暗中做手脚,就是他父王,其实他都觉得不应该去京都,此时该寻个借口推辞了去。只是他和他父王不亲近,两人又都是意志坚定之人,并不需听对方之言。

  姜璃点头,道:“嗯,我哪里也不去,会留在庆州城等你回来。”此时她半点不想让项墨为他分心。

  项墨听言心里就又是软的不行,恨不得立即就搂了她好好亲热一番,可是他却嫌弃自己从外面回来带的一身沙尘,遂克制的低头亲了亲她,放了她到一旁,让她先歇息一阵,便起身去沐浴更衣。

  这日后项墨并没有立即就出发去灵州城,因着景帝的驾崩,他找姬王妃谈过,让她先安排玉阳公主回京事宜,等西夏王回来一道出发。因世道不太平,要尽量安排得低调,不能有丝毫奢靡之风引人觊觎。

  姬王妃是土生土长的西夏贵女,对大齐的皇帝,说实话,并没有多少尊敬之意,西夏的世家也好百姓也好,大多都是不同程度的只认西夏王而不认大齐皇帝的。

  所以姬王妃听说景帝驾崩一事,并无特别大的震动,只是皱眉道:“此时到处都是不太平,现在回京都可不是好选择。”

  她倒不是关心玉阳公主,只是万一玉阳公主路上出了什么事,岂不是添乱,而且此时的西夏有西夏王项琮在,总能镇住一些人心,否则所有的事情就都得项墨来承担。

  项墨摇头道:“此事怕拦不住公主。至于父王,他自有他的考量。”

  他抬眼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道,“母妃也可以劝劝他。”

  姬王妃心里就是一堵,自赵侧妃一事后,她极少和项琮私下交流,劝他一说,实无可能,因为她知道,她去劝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项墨看姬王妃脸色有点难看,便转开话题道:“母妃,阿璃这几年未有身孕一事,是因我的功法原因,无关阿璃事,此事也已解决。只是我不日就要去灵州,不知何时归来。陛下驾崩,西夏王府毕竟在大齐举足轻重,此次天灾**,若是再和西域作战,必要请大齐拨粮草,所以母妃不要在国孝一年期内跟阿璃提什么纳侧妃一事了。”

  姬王妃脸色就是一滞,她和项墨也不亲近,项墨从不会跟她说个人之事,就算是她问了,他也不会给任何解释,今日却是难得的跟她说了这一番话,是怕她犯糊涂在国孝期间给他塞女人,她这个母亲在他眼里,有这么糊涂?

  可是守国孝一年不能纳侧妃,项墨又要东奔西跑,那真要等姜璃孩子出世,玉阳公主的儿子怕是都能跑了,而且谁能保证姜璃就一定能生儿子?要她说,纳了侧妃,再收几个姬妾,广开枝叶才是正经,不然儿子整天北征西战,她这心也是悬的跟什么似的。

  她此时倒是忘了,当年她是如何痛恨项琮纳了赵氏女为侧妃一事了。很多人大抵如此,身份变了,那想法要求自然也会不同,不过是贴切自己需要调整而已,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是无意识的。

  不过多次交锋,姬王妃在对待项墨的事情上也学聪明了,况且现在争执这个有什么用?已经是国孝了,口舌上占了上风也不能让儿子纳侧妃,而且她不觉得跟儿子交流,就能满足了自己的心愿。

  跟项墨谈过话,姬王妃就召了玉阳公主说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养妻手札之蝉衣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