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8岁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蛮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71 K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9

  想想自己虽然做批发,但是好多都是茶米油盐之类的,这店铺还是要开在人口比较密的住宅区附近生意才红火。

  思来想去,把自己的几个商铺都好好的考虑了下,又实地去观察人流了,貌似只有虹口区的那两个店面比较适合了。

  一是那两个铺子离家很近,铺子位置正好在虹口和杨浦的交界处;这个地方居民很多,虹口区有很多红房子,筒子楼,都在这一带。开在这里生意肯定很火。

  以后自己下班或者是周末也可以来帮忙;二是这样以后大姐来了,路上来回也方便,估计从江湾到店面走路只要20分钟就到。

  江湾的店铺自己也考虑过,不过一想到,那边小区刚盖好,房子虽然都全部卖出去了,住户们都刚拿到钥匙,目前入住率并不高;周围的人流也是很稀疏。根本也没跟虹口那边的密集比;以后人流多了,倒是可以考虑开分店;张林青思索着。

  在江湾买的10个店面才租出去2个了,剩下的8个自己可以先做仓库,如果有人租的话,到时候把货放到自己的套房里;这样一来省了好多开支;当务之急倒是改买辆三轮车,或者自己做个板车,拉拉货什么的。

  不过现在房子钥匙已经到手了,可以考虑先把房子做个简单装修了,最起码里面的门窗都要装起来了。

  陆姚松已经开始打听装修材料价格了,最近自己忙也没顾得上他们。这个周末约他们来家里吃饭打打牙祭;顺便谈下装修的事情,房子装修材料一起买,才便宜。

  上班的时候去说一声,周末倒是可以和姐夫、春奇他们一起去买材料。张林青突然想起来,上次去小区听说房子都卖光了,好多人家都要装修入住了。

  这时候装修有钱的人家,都是铺实木地板的;没钱的就是把水泥地弄弄平而已;或者弄个地坪漆刷刷地。(后来地坪漆主要用于仓库之类的地方)

  咦,自己怎么不组建一个临时装修队呢,这么好的机会,可以专门帮人家磨水磨石地面;差点就错过了赚钱的机会了,还好来得及。

  这时候国内还没有大面积的普及瓷砖卖,也就少量的用在厨房;瓷砖生产厂家全国才那么一两家,技术也不成熟,价格好贵,不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

  就算世面上有质量好的瓷砖,也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价格非常昂贵,一般的人家还真用不起。

  不过自己可以抓住机会组建人专门在水泥地镶嵌60工分长1厘米宽的蓝色玻璃条做框架,然后再在玻璃条框架内再磨上白色的小石子;这样既美观,又便宜打扫;而且还又非常牢固、实用。随便几十年都不会有问题。

  上辈子像自己老家还是90年后才流行的呢,流行了没2年的时间,94年的时候,自己就在老家镇上开了镇上的第一家瓷砖店了。

  估计像魔都这样的大都市,瓷砖是有卖的,但是国内生产的话估计最晚得到85年才有卖了;不过那个时候的瓷砖都是红色的陶土烧制的,样式花色都不怎么好看,颜色也偏暗;质量也一般般。

  到了2000年后,那个时候的瓷砖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各式各样让人挑的眼花缭乱。

  说干就干,当即张林青就趁着有时间的时候,到处去大听磨水磨石的机器;人他也打算好了也不需要找别人了,就他们几个。

  都有一把冲进,谁会嫌钱烫手啊!都趁着年轻的时候,拼一拼;春奇学过一段时间的瓦工,广奇呢非常聪明什么都会,不用专门学看看都会的,再加上姐夫自己几个人利用晚上的时间给人开夜工就行。

  不过在做之前,自己要先把自己几个人的屋子地面磨好,这样起到一个宣传作用;磨那个东西很快的;只要有机器有原材料有电,像大点的房子估计半天就行,那种两居室最多2小时就能搞定。

  这段时间张林青恨不得一个人能劈成两半用,忙的那叫一个浑天黑暗啊,好在他不像前世那样,什么都不放心别人弄得,都是亲力亲为。

  下班在食堂吃饭时,和姐夫他们约好吃过晚饭去自己家商量事情。到家后一行人坐在餐桌边,张林青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那4个人想都没想,立马答应了。

  这也算是一拍即合了;当即就商量着怎么划分任务了,张林青去找机器,春奇去找白石子、广奇和姐夫去买蓝色玻璃条。

  张林青几个人磨石生意低调的进行着,方美琴心疼他们几个天天开夜工,每天忙到晚上10点,想来辛苦不容易,就每天起大早都去供销社或者副食品店排队买肉、骨头还有鱼,骨头用来炖汤,鱼用来熬粥给他们喝;肉做红烧。有时候也会给他们做骨头汤面,当宵夜~

  连小月美,心疼自己二哥二嫂和姐夫;每天做完作业就主动承担家务,洗衣、拖地、打扫卫生,什么都抢着干。

☆、第 51 章

  张林青他们的磨石生意一直从10月下旬忙到年尾,才告一段落。这段时间大家虽然很苦,但是脸上的笑容是不断的,一直洋溢着的笑脸;特别是春奇兄弟不但上班时候干劲十足,下了班更是玩命的干。脸上更是见天地挂着笑容,嘴角都要咧开到后脑勺了;同事们以为他们是不是都谈对象要结婚了呢,整天这么开心!

  方美琴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生意很好,钱肯定不少赚了。张林青几个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开夜工,忙的连那些汤汤水水、粥什么的都要方美琴给送到施工地去盯着他们几个吃完才行。

  半夜回家都是简单洗洗倒头就睡的,广奇这段时间连跟女朋友约会、见面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他女朋友李建霞闹过2次,不过听说是在忙着赚钱装修房子准备结婚,才没时间陪她,她还是不开心。

  最后还是她妈耳提面训:女婿现这么拼命赚钱不也是为了你么,你不体贴,关心也就算了,不能拖后腿了啊。

  当然这些,广奇他们是不知道的,知道又能怎么样呢,他不就是喜欢未婚妻闹腾劲么。

  张林青为了赚钱,为了生意更是连课都没去上了,直接请了长假;只让方美琴帮他抄笔记;白天带到单位去,争分夺秒的看书,背笔记,好在期末考试到也没挂科。

  到了腊月,快要过小年了,张林青他们就没再接生意;就这样他们的活都得干到年28了;今年张林青是不打算回乡过年的,没意思!

  一来是因为不断有客户上门预约;春奇兄弟本打算过年也不回去了,准备接着干到年三十夜的;吃完团圆饭后再接着干。

  被张林青阻止,他没同意。他觉得自己跟老爹闹翻了,再加之老爹回乡过年,都没打招呼,甚至连小妹都不管了,就好像没他们兄妹两一样,自己是懒得回乡看他们脸色。

  但是春奇他们不一样,还没成家。如果不回去过年回被人说道。虽然可以以加班、值班为由搪塞过去,但是家里人知道他们可以调休的。

  到时候如果家里人找来的话,发现他们为了赚钱做私活而不回家;而一年到头却又没寄几个钱回去,还不闹翻天了,不值得!

  张林青劝他们回去过年,过了年初二就赶紧出来,就以单位加班为由出来,这样父母那边也好有交代。到时候自己几个人趁着单位没上班的时候,再抓紧时间多干几天。

  陆姚松要回乡的,不但要回去跟老婆孩子团圆,过完年,还得得把她们都带出来;这几天几个人加班加点,总算是赶在27那天把年前的活都给清了。

  他们回乡的车票都是方美琴去买的,晚上几个人在张林青家吃顿饭后,聚一起开始算账了;有钱没钱都得过个好年啊,抛开张林青订购机器的钱和买材料的本金外,这几个月一共赚了2万多块钱;姐夫和春奇兄弟看到这么多现金堆在桌子上,眼睛都直了。

  张林青和方美琴按照之前商量好的,给他们每人2000块;剩下的一万多就归他们自己了。

  当即把钱分好,包给他们;没想到姐夫和春奇兄弟他们都没同意,他们认为自己只是跟着干活而已,一分钱的本金都没出;机器材料都是张林青的钱,连生意都是张林青自己谈的,充其量也就是个工人,哪有脸拿这么多钱,在单位上班2个多月也就给开100多的工资。

  二叔/小舅子一下子给这么多,他们觉得一个人2000块钱实在太多了,之前他们以为二叔/小舅子最多每个分给几百块钱的工钱就很了不得了。

  4个人相互推诿了一番,实在时间太晚了,方美琴做主,双方各退一步取中间值,每人给了1千块,这才作罢。

  春奇广奇两兄弟当场就把欠债给换了,春奇还差200最后还是从广奇这里拿的,张林青一再表示不急,两兄弟异口同声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现在不还的话,被家里知道这么一大笔钱更加不得安生。

  张林青想想也是,也就没再勉强。把钱收下了。

  他们临走时,张林青给了100让广奇带回去给自己爹妈,说是自己给的孝敬钱;又把方美琴给哥哥、妈妈还有华女姐家买的年礼都托春奇帮自己送去。

  为什么钱不给春奇而给广奇呢,张林青思量着春奇为人太老实了;送年礼正合适,憨厚老实;送钱他是不会明白张林青的意思。

  而广奇不同,他是个机灵鬼,给他了;他很快就明白了二叔的意思。

  回乡到家那天都已经天黑了,第二天年二十九,春奇在村里借了辆自行车,帮张林青去丈人家送年礼去了;而广奇则大张旗鼓的带着几个人,说是替二叔送100块钱孝敬钱给了五爷爷五奶奶,去了张老爹家。

  张老爹其实一直在等老二回家过年,给自己服个软,自己正好就着台阶下来,原谅他;他想的倒是挺好的,只可惜张林青没配合。

  张老爹没想到,老二压根就不回来过年了!他没等到老二,倒是等到广奇上门送钱。

  张老爹这才醒悟老二是真的不回来了,难道自己和老大那次真伤了他的心?上次的事,自己回来也跟老婆子说了呀,老婆子和自己分析道,做老子的为难儿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哼,难道为了那点小事,老子的还要向儿子道歉?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老二他怎敢如此忤逆,竟然不回家过年?!这让自己脸面何存?这边张老爹火大的想道。

  那边广奇上门,嘴巴就没停过,一直吧啦吧啦的说道,这个过年的孝敬钱是二叔托自己带回来替二叔二妈孝敬二老的。

  今年因为二叔和二妈的值班表都排在了过年时期间,所以没时间回乡过年,只能让我来替他们送孝敬钱了。

  张老爹看着广奇那张嘴一张一合的在那儿自圆其说,心中一阵阵厌烦,感觉非常烦躁、心慌;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难道身体出毛病了??

  这边广奇当着众人面对张老爹说:五爷爷回家过年了,怎么没去我二叔那里把小姑姑给带回家呢?

  我小姑姑从学校放寒假开始,就天天念叨着五爷爷五奶奶呢,要回家过年呢?这不二叔二妈工作忙,过年还要值班,也没空送她回乡,一直等着您去接呢,没想到您老自己已经回乡啦!

  这下可苦了我小姑姑了,等的那是一个望眼欲穿啊!过年了在那儿家里都没人做饭,年三十小姑姑估计也只能跟着二叔他们去食堂吃大锅饭了。广奇夸张的说道。

  广奇吧啦吧啦说了这一堆,把张老爹臊得慌,当着那么多人面,又不好反驳,怎么反驳女儿确实没跟自己回乡,事实摆在乡亲们面前,难道要他主动承认是自己不想要那个女儿了?

  所以他回乡了,女儿还在魔都;他回乡的时候确实是故意把女儿给落下的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那个女儿和老二是一条心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这是殃及无辜,自己跟老二没谈拢跟小女儿一点关系也没有,而自己看到她就感到厌烦!

  但是他又不好明说,这种私心好对外人说?还不被人戳脊梁骨啊!就算拿女儿不当人看,那也只限在自家而已。

  谁家出门了会到处嚷嚷把自己女儿不当人看啊,这样说了不但外人会瞧不起他;而且自己家人也会觉得自己凉薄,所以不管谁家心再狠,也没有不要女儿的道理。

  他恨恨的看了眼广奇,什么脸面都没有了,让一个小辈给戳破了。外面一圈看热闹的人,赶又赶不走,挡不住众人鄙视的目光,脸上像个调色板一阵红一阵白的,只好甩袖走人避开了去。

  张老妈倒是像个没事人一样,若无其事,还笑咪咪的接过钱点了又点,嘴里还念叨着,老二怎么才让你带这么点回来的。

  广奇听到简直要气笑了,真正是贪得无厌了。倒是有些同情二叔了,转念一想,自家也不比二叔家好到哪里去,半斤八两,真是可怜同命人呐。

  “五奶,不少了,一年工资总数的一半都拿回来给您二老了(确实是一半,不过是二妈的一半;这是广奇认为的。他真不知道方美琴拿多少工钱一个月,其实比他还多呢,100块也就方美琴一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吧),你还嫌少啊,我二叔平常不也隔三差五的给你寄钱么?

  村里看热闹的人听到后,都倒抽一口气啊!接着有人提到,是啊是啊听说上次就寄了40块钱回来,这才多长时间啊?还是让大队的人送过来的呢。

☆、第 52 章

  这老婆子这么能花钱的!这句话呕死张老妈,什么叫她能花钱啊?她可是会过日子的能手!知情的人倒也知道,老太太这是把钱都倒腾着贴补大儿子家了,不知情的当她是化制露(家乡话),要是张老爹在,肯定不让老婆子说话,这个时候你是怎么说怎么错,有口说不清。

  这张老五家老二这么能赚钱的啊,这都赶上在村里人家一年不吃不喝的钱了。这老太太真好命啊!就这还嫌少!不知足,不惜福啊!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张老妈差点给气死了,气得只能对着这帮人直翻白眼。她也知道现在不好反驳,弄不好要跟人吵起,明天就过年了,今天如果跟人在家吵起来,很不吉利,她只能干忍着。

  乡亲中有人直言道:“老五家的,知足吧。你看你身上穿的,手里拿着的,听说都是你家老二往家寄的。我如果有你家这么孝顺的老二做儿子,睡着都能笑醒了!人呐,还是眼睛放亮点。”

  “我看你对大儿一家倒是很好,平时是不是的拎点好吃的过去,有时候还帮着才伺候儿媳妇,不知道他们一年给你多少孝敬钱呢?人呐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千万别寒了孩子的心。”

  人家倒是说了句实在话。可惜张老妈却不认为,她觉得这是风凉话。再说她一直认为自己以后养老都是靠老大的,觉得老二生来就是克她的,要不然怎么每回往家寄钱,都弄得沸沸扬扬的。

  她倒是没想着自己花的,身上穿的都是老二置办的,老大一家子现在还要靠她和老头子养着呢。

  张老妈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了,对着看热闹的人:“都回家去吧,明天就年三十了,没什么好看的,大过年的,不回家洗洗涮涮的,烧烧煮煮的,看什么呢!”

  有人接话:“我们都穷的很啊,到了也没什么可忙了;家里也没几个菜,不需要提前准备做起来,一年到头也就这会儿清闲。听说你家老头,从魔都带了不少肉啊,鱼什么的,还有你家老二不是给你寄了稀罕物么?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呗!”~众人哄笑着。

  张老妈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了,广奇却不准备放过她的,五奶,你不问问我小姑在魔都过的怎么样了,刚我说小姑想家呢,想爹妈呢。有大半年没见了,你就不想她啊。老话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呢!

  接着外面又有人接道:这两口子得有多狠的心啊,听说,那个小丫头上学、吃喝穿现在都是他家老二掏钱养着,这两口子不给钱不给粮,连过年都不接回家~

  也有人酸酸的说道:多好啊,以后就是魔都人了,省的跟我们这些泥腿子混在一起。

  众人接口:那是那是,这张老五两口子真享福啊,孩子都送他家老二养着。

  咦,不是张老五在外面也赚了大钱了么,不是听说工作还是他家老二找的呢,怎么还整天要老二养家的。

  又有知情人接过话茬: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张老五的钱都贴他家那个不成器的老大了,听说前段时间为了生儿子,罚了1千块钱呢,你说这一家子都好吃懒做的,都不赚工分,不出去做生物,钱从哪儿来的,还不是要张老五出~~我估计啊,他家老二也贴补不少~

  众人:噢,这样啊,难怪要坑老二了。这两口子的心都偏到咯吱窝了。

  张老妈气的发抖,不过这回倒是学乖了,任外人怎么说就是不开口;撇撇嘴,甩袖子回屋,暗想道;真当她是傻子,没听出云继家这个二小子再帮老二出气呢,这会儿在搬弄是非呢。

  广奇看自己钱也给了话也带到了,还连带着看热闹的人也看了几场戏了,也该散场了;于是就起身回家;对着门外的相亲拱拱手道,回家了,咱后天续啊。走在路上,叹口气,想着自己家也一堆破事没理清呢。

  今年他和大哥商量好了,一个人给50块钱过节费,多了一分也没有;自己的钱留着结婚给聘礼,买大件。

  自己倒还好,就是老大那个傻瓜,如果自己不回去看着点,还不知道被爹给套出什么话来呢,赶紧家去看着点,风风火火的赶回家了。

  张林青年二十八这天睡了一个懒觉才起床的,发现老婆和小妹都不在家,这才想起好像老婆早上跟自己说了声,说是要和小妹去买年货呢,得把过年这几天的菜和肉都买回来。

  张林青吃完早饭,洗洗刷刷后,没事坐在沙发上出神,他在想,磨石这个生意也做不了太久了,虽然自己的机器是定做的,好多些零件还是自己在单位加工的呢。

  现在很多人就算想跟自己抢生意,买不到这个机器,这就是为什么张林青他们生意为什么这么好。

  但是国人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的,最多再过半年,不说别人就是那个帮他们做机器的工厂,只要上门询问磨石机器的人越多,人家只要根据给自己的机器稍微一琢磨很快就能出新的机器来。

  也就是说他们几个最多再干半年,磨石生意就会做不下去;到时候做的人越多,竞争越激烈,价格也就越低了;慢慢的利润会越来越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8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