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8岁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蛮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71 K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9

  没想到老丈人这会儿到嘱咐他来着,下乡别说漏嘴。他也没深思老丈人的行为。只当是老丈人铁了心要跟小舅子过的,小舅子日子好,他老人家以后日子才会更舒服。

  不过他还是告诉了小舅子,张林青得知老爹一心一意的为他着想,也有些感动。两辈子才真正感到老人对他的疼惜,眼圈都红了。

  这一个星期张林青工作比较忙,晚上下班又忙着去给别人装水暖,赚外快,到没时间去卖鞋。

  周末好不容易腾出时间来,连忙骑个三轮车,装上2麻袋鞋子去了上次的市场。

  刚到市场还没来得及摆摊,就遇到2个气喘吁吁的种中年人。张林青还没开口问,那个中年人自我介绍起来,说是上次在他这买了20双鞋子,回去试着卖了下,没想到1天不到的时间全卖完了。

  他看生意这么好,就赶紧来魔都找张林青,没想到这一找就是等了1个多星期才见到人。

  他人是H市人,家里的鞋也开在了H市。今天好不容易等到张林林青了,说什么也要把他的摊子上的鞋全包了;说上次家里的回力鞋卖空了,现在好多客人都是预付定金的。自己定金都收了快200双鞋子的价格了,这不正着急呢,万一自己不能兑现要赔钱还得赔上名誉。

  张林青看着他着急的样子,也想着不能一下子全给他。先把今天带来的给他,拿回去。这样先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自己又可以惜售起来。

  这招都是跟上辈子那些大品牌的经销商学的,尤其是那些卖房的销售商,房价越高,那些人越是捂售。把三轮车上的200双鞋子以3块钱的价格给他后,张林青和他约定过一个星期今天还在这地方见。

  那个店主爽快同意了,拿鞋子爽快的付了钱,都没还价就急匆匆的走赶回H市了。

  收了摊位后,张林青骑着车去了回力鞋;他这会聪明了,不找那位销售科长了,直接找了厂长说了来意后,厂长沉思了会儿,我这次最多能批你1000双,而且得是1.8元一双的价格成交,不带赊账,一次性付清,下周才能来提货,还得预付500双鞋子的价格做定金。

  张林青也知道自己这么急哄哄的,人家是吃定他了。也就懒得装模作样,爽快的答应并付了定金。不过他还是谨慎的签了协议的,尽管那位厂长有些不高兴,用张林青的话说,咱先小人后君子。

  厂长和张林青打了两会交道也算是对他多了2分了解,也就没计较。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张林青倒约定点时候,H市店主正着急的等着他呢。同时还带了一个人两人一起;这次那个人上来就套近乎,张老弟,你怎么来的这么晚,这次你带了多少双,我全要了。

  张林青:“好说,看着着急的样子,看来上次的鞋都卖光了吧,没少赚了。还是老价钱,我就剩1800双了,要就全拿走;不要我留着慢慢卖。”

  那个店主也知道自己这次太急切了些落了下风被张林青看出来了;也没多犹豫直接和旁边的人商量了下,直接跟张林青说,可以全要了,我们得验下货,你还的帮我们用你的三轮车送到车站。

  张林青带着这2个人回了自己的住处,先给了800双,剩下的鞋子下周再来运货。验好货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张林青点好钱,租了2两三轮车;叫了姐夫;帮那两个人装好货后,送到车站。

  回来后,张林青拿上户籍证明直接去银行把钱存了起来。

  下午张林青带着几百块钱,去友谊商店买了2瓶茅台,一条烟后直接去了李斌家。无债一生轻啊,从李斌家出来,张林青觉得整个人轻松了好多;这次不但把欠债还清了,又赚了近4000块钱。

  又隔了1个星期,那个H市人,还是早早的等在约定点;这次张林青是直接从回力鞋厂把鞋子拉过来的。

  把人连同这1000双鞋子,送到车站。打道回府张林青给了姐夫200块的辛苦费,虽说姐夫死活不肯收,张林青还是硬推给他了。

  这次张林青打算在江东买个套间了,800块钱能买个70平米左右的两室一厅了。他自己要准备结婚了,就得买房子,不能让老婆和自己住宿舍,而且自己打算等老婆来上海后,两人一起报个夜校一起学些有用的知识。想到这些张林青心情变得更好了,人嘛有了生活的目标才能活的有滋有味。

  回去的路上张林青买了些卤菜,去了工地和老爹加上姐夫他们一起吃了顿好的;打打牙祭。

  张林青在魔都这些年,公司也有人给他介绍魔都的姑娘,不过他都没同意。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既然重来了,就得好好补偿方美琴,上一世没能完成的承诺,这辈子都得一一兑现。

  周一下班后,张林青就开始张罗房子的事,这个时候买房子可没中介,只能自己去街道办跑;又让魔都同事帮自己留意着。其实这个时候倒是有不少人家换房子的,是从江东换到江西;张林青的房子一太小,而是他是单位的;所以这也无从换起,只能自己买大点的房子。

  张林青他老爹最近也知道张林青在找房子;从今年起张林青老爹也从临时工转成正式工了,不过没房子分罢了。工资已经涨到88了,标准的老工人工资。公司也是很仁义的不但帮他补交了4年的养老金养老金之类,前面缺少的10年也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帮他补交了,不过要从他工资里扣。所以今年开始他到手的工资也就只有一半了,好在也就只要扣3年就行了。

☆、第 20 章

  虽然一开始张林青跟他爹商量,补交的钱由他来出,他爹没同意。想想3年也就1千多块钱;还不如从自己工资里扣,这样也省的每个月寄钱回去都被老太婆拿去贴补了老大一家。

  现在每个月就寄回去20块钱,够老婆子在家的花销了,还有2个孩子上学的费用。持家方面自己根本不担心老婆子,每个月肯定还能省下10块呢。自己吃住在工地,每月花销才5块而已,攒下的将来给老二老三结婚用。

  张老爹都算的好好的,不过他也知道老二肯定不会要他的钱的。但是作为一个父亲给儿子结婚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几年由于老二的帮衬,自己的大女儿也过的越来越好,女婿在眼皮底下;跟着老二也变得会来事了,不像以前太老实了。

  不过对女儿那是没得说,赞的钱除了留点零花都给女儿寄回去了。家里分家了房子也盖好了,也没什么烦心事。就是女儿到现在连生3外甥女了,还没个儿子也是挺闹心。

  不过这还得看他们小两口能不能看的开了。如果能在S市给女儿找个工作让小两口能在一起也不错,张老爹自己琢磨着。想来

  这事还得跟老二商量,他路子广一些。老二也该成家了,不知道他有什么想法没。

  这边张老爹思量着,那边张林青正张罗的房子事宜,房子倒是找到了,在江东陆家嘴附近,这边现在还没开始建设,所以房子到也不贵,有套3室一厅的老房子,90多平米;装修也不错好;要价也不高不到900块钱。张林青当初就拍定了,付完钱后直接去了房管所改好名字。

  看着手上还有4000多,想着江东的门面还没虹口贵,又花了2500块钱买了个30平的店面。当然他这是冲着以后发展起来,拆迁的。

  他本打算也把户口迁过来,这样以后这块拆迁补偿什么的,省得以后再麻烦。但是想到以后晚上读夜校不方便,这时候从江东到江西还得摆渡,耽误时间。貌似83年会后才会有那个什么桥,才摆脱了摆渡浪费时间。估计以后还是得住虹口宿舍了。

  房子的事情搞定后,张林青还是直接租出去了,他运气好,直接租给了老外,而且还给了高价一个月也有20块的租金了,不过这点钱在老外眼里也不算什么了;老外爽快直接给了1年的租金,再加5个月的押金,而且老外给的是美金。

  80年代的外汇很一般的,1:1.5了,所以老外才爽快的付美元了。不过如果放到90年代的话,张林青也没在意,反正他不准备炒外汇的。

  到90年代话,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倒是可以炒一把。张林青直接把钥匙给了老外,收了钱,签了协议和以前一样在派出所备案登记了下。店面倒是没租出去,暂时先空着。直接回虹口区了。

  张林青一直有财运,他自己是知道的。上辈子90年代初,县城里搞摸奖活动,5块钱摸一次。张林青那个时候摸到一台金星21寸的彩电、5辆凤凰牌大杠自行车、3台长城牌电风扇、还有一台水仙牌洗衣机呢。也发了一笔财,那个时候彩电在J省很值钱的,当时直接卖了2000多多块钱。

  这辈子估计不会去特意参加摸奖了,如果回乡下过年遇到的话倒是可以试试,或者在魔都有的话自己还是可以去参加参加的?这是老天给自己的财运。张林青暗暗的想到。还是感谢老天爷给自己重来的机会的。

  张林青到公司后,又遇到自来水厂的人来找他。说是等他好久了。他们水厂从德国新进了一批材料,公司的人倒是跟着过去了;结果翻译到那些关于水管的专业术语,翻译不出来。

  公司进口来的好多材料都不会用,使用说明书,又看不懂。德国公司如果派技术员来的话,花费太贵了。公司也承受不起啊。

  想着死马当活马医,过来请他帮忙看看;说不定撞大运呢。如果连张林青也不会的话,只能花大代价,去德国请人了。建筑公司已经帮他打好招呼了。

  张林青二话没说,直接跟着自来水厂的人去。去到那儿一看,哎,他们还真走运了,张林青还真知道这些东西干什么用的。

  那都是些上好的排污系统和管道。他们那帮技术工人对着排污管道急的如热锅上蚂蚁。

  想想也是啊,整不好是浪费国家的钱财。

  他们不会用也正常,哪里知道人家德国人的排污系统非常先进在后世都是NO1啊。

  而这个时候国内用的都是水泥浇筑的下水管道,这个无水处理管道只有水泥管道的一半粗,但是重量还不到他的十分之一。还有一些设备都是污水处理方面用的。

  魔都不亏是中国的东方明珠,这个时候都已经开始弄起污水处理了。上辈子2010年的时候自己那个小镇上才开始建立污水处理管道。污水处理厂离自己很近,骑自行车也就5分钟的距离。

  当时自己做这个生意的,污水处理厂好多管道还是跟自己买的呢,自己经常去送货;自己对这方面也感兴趣专研了一番,还专门跟着老师傅看看转转,并学习了一下。

  人果然是活到老学到老啊。上辈子60岁学的东西,没想到S市这会儿都用上了。张林青对自来水公司技术员一一介绍那些材料的用途后,那个跟着出国的负责人在旁边连忙点头说对,张工介绍都对,当时那个翻译说的不专业,我听的是云里雾里的,这会儿听张工这么一说全对上了。

  张林青对带他来的人说,既然这位负责人现在已经记起来了,那就没我什么事了,我还得回去盯工地呢。带他来的人还没来得及回话呢!

  那位负责人接话道,别介啊,虽然我对上了,但是还是不知道怎么用;不能让买回来的材料就这么浪费了。

  水厂老总听后两眼登着他道,你也知道,你早干嘛吃的。水厂老总心里想道:要不是看在你是老子的小舅子份上,早就开除了。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那位负责人心虚的移开眼,没敢跟他姐夫对视,也没敢回嘴,知道自己做的不对。

  水厂老总对张林青:“张工,这次算是你借调我们水厂,工资直接给开2倍。我去跟你们老总谈,你每天你们公司工地检查安排好工作后,我安排人去接你过来。以后聘请你当我们水厂的技术顾问,我们这边给个底薪45块一个月,你来指导一次,小问题一次10块,像今天这种问题一天20块,什么时候结束当场结钱,工资就跟着公司发,你看怎么样。

  张林青看人家厂长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不答应也不行。也就顺水推舟应了下来。当下张林青就安排其水厂技术工开始辨认材料了,不过这20块一天的活也不好干啊,这些材料这些人不认识不说也不会用,还得拿出自己带徒弟的精神来,手把手的教啊。

  就这样,张林青每天早上在自己公司的工地检查前一天他们水暖组干的活,管道是否航外了,零件有没有弄错。安排是否合理,接着安排当天的活计。

  然后去水厂教徒弟去,日子过得既充实又很累;忙活了一个月,水厂那边总算是教会了;勉强可以出师了,张林青也不能总在水厂干活啊。不管自己公司,那岂不是“不务正业了么”偶尔过去检查下,是否安装正确。

  不过这一个月也没白忙活,张林青赚了不少外快;很是宽慰张林青那颗非常想赚钱的心。这个周末张林青接上自己的老爹,带上姐夫和张春奇兄弟两一起到虹口区自己地宿舍好好补补吃顿好的。

  那天大家一起吃饭,张老爹说起大儿子,直接评价不知道惜福;这么好的工作竟然弄丢了。又说起他姐夫,说他们两夫妻2地分居,想问问看张林青有没有关系把他姐也弄魔都来,做个临时工也行啊。

  当时的乡下还是要赚工分,分粮食的。张林青直接问姐夫有什么想法没,他姐夫也道,能让他姐过来再好不过了。张林青想了想:“姐夫可想过3个孩子怎么办呢,而且姐还不识字?老三还小,才2岁、老二4岁、老大也才9岁,这几个孩子谁照顾呢??”

  陆姚松被张林青问倒了,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啊,月华来魔都孩子们呢,自己的妈妈和丈母娘都是重男轻女的,对孙女那是看都不看的。

  整天在老二家帮忙看孙子,在自己家就是和月华吵架。丈母娘也是一样,虽然看在月华的面子上会看一下,但是离了月华,怎么样带孩子谁又知道呢。

  张老爹也被儿子的话问倒了,真是思量不周啊。只想到怎样让月华夫妻既能赚钱又能在一起,只是没想到陆姚松他妈是个偏心眼和重男轻女的,月华来魔都孩子却没人领。

☆、第 21 章

  张林青倒不担心这个,他打算等他自己单干的时候,把他姐带魔都来给他做饭,到时候再想办法说服他们夫妻在魔都安家,这样孩子读书就不担心没学校了。

  现在确实个问题,一是政策还不允许单干,二是张林青自身的条件还达不到。

  张林青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爹和他姐夫又是一阵惊讶。他道,你看能否让孩子们来魔都读书呢。来魔都读书可是不方便;转念一想,这不是后世,交了借读费就可以读书的,现在读书还是跟着户口走的;也就是你在乡下想到镇上读书都不容易,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托人。

  张林青抬头看了眼他爹和他姐夫,显然他们两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都没有接话,估计知道事情难办。

  这事还得慢慢想法子。张林青抬头对他姐夫还有春奇和广奇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读个夜校什么的?春奇和广奇都摇摇头,说学不进了;倒是他姐夫有点心动。不过他姐夫和他姐一样都不识字。

  张林青建议他姐夫去上扫盲班,他可以帮忙报名。晚上可以住他这边。陆尧松看小舅子帮他安排好了,立马答应了,掏了20块钱给张林青帮报名。张林青把钱退回去了,说是扫盲班是街道办的,免费的。好处就是离张林青家很近。

  张林青安排好工作还有这些琐事后,跟公司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就回家了。

  张林青回乡时,他爹给了20块钱让他带给他妈,张林青没收。因为卖鞋子张林青大赚了一笔,所以给他妈养家的钱还是有的。张林青置办了好些东西,酒、红糖、布料、点心之类的物品,提着几个大蛇皮袋子让春奇送他到渡口。

  张林青回到家时,已经快天黑了,家里没人。去周围邻居问了下他妈和小妹去哪里了?邻居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说去你大哥家找找吧。

  张林青迟疑了下,他不是没看出对方的不对劲,不过这还得找到他妈再说。不过年不过节的,他妈怎么又和大哥家一起了?难道大哥大嫂又要起幺蛾?

  张林青还真是聪明,太了解他大哥大嫂的为人了,占便宜没够,没老头子的压制,他妈估计又被大哥大嫂给骗去做白工了了。张林青虽没猜全对但也□□不离十了。

  原来自从张林青他大哥拿了老头子的分家钱也给自己家盖房子后,家里一下子紧张起来了;张林明在老家打零工给人做瓦工,所赚取的钱只能勉强给家里开支,家里有1个孩子要养,老婆又怀孕了,80年代做瓦工不像后市工钱高,还天天都有活做。

  张林青他大嫂怀二胎了,据说是个男胎,虽然这个时候计划生育已经开始了,当时在苏北地区只要你认罚的话,是不会来抓你的,孩子会让你生下来的,还给上户口。

  从83年往后那就更严格,抓到就逼着做流产、引产手术。如果已经生下来的话,有钱的罚款;没钱的村里会组织人来扒房子;这还不算,孩子还没户口,一直都是黑户。

  好多人家为了生儿子那真是倾家荡产啊。

  不过那个时候苏北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很多人家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能让自己成别人口中的绝户。

  张林青大嫂怀胎后三天两头拿肚子里的孩子说事,要吃荤腥嘴里没味道、要吃零嘴什么的,这样张林明家的日子过的更捉襟见肘了。、

  他大哥夫妇本就是贪便宜没够的人,眼见家里的存款日渐消瘦,再考虑孩子生下来还得交罚款。

  两夫妻不是想办法赚钱而是两人想着抠老太太的生活费。张林青他大嫂,看公公和二叔都去魔都做工,小叔子整天不见人影,小姑子更是怯懦的很;知道张林明爹爹每个月都会寄零用钱给老太太,就以自己怀的是男胎,老太太想抱孙子心切;直接跟老太太说,一家人分成2家,开销很大;反正公公和二叔也不在家还不如两家一起吃饭一起干活,这样也能省些钱给您孙子用。

  张林青他妈虽说才40多岁,但是一直偏心大儿子一家,再加上老大媳妇肚子里怀的是张家大孙子;所以张林青他妈想都没想就答应。

  张林青他妈是答应痛快了,却没想到苦的是自己的小女儿。

  就这样,张林青他爹每月给他妈的生活费其实是养着他大哥一家子的,他大哥有了老头子的生活费更加不好好出去挣钱,以上工赚工分的名义在村里做工,拿着还不如好多人家妇女的6分工;在村里优哉游哉。

  张林青他妈忙着赚分工,伺候媳妇儿。儿子都不管了。他小弟整天没人管束,学也不好好上,一天到晚在村里闲逛;他大嫂在家仗着肚子里的孩子,整天什么活计也不干。

  家里的洗衣做饭的活计都落到10岁的张月美身上。小月美白天上学,中午还要赶回来给大嫂做饭,晚上放学后不单做饭喂猪洗衣,还得给大哥家看1岁多的女儿。

  张林青带着迟疑,没立即去大哥家;而且去了春奇家,把春奇让他带回来的钱给了春奇妈。春奇妈也是好搬弄是非之人,还没等张林青仔细询问了些他妈在大哥家的事情了,她就全说了。

  听到春奇妈妈说的,再加上自己当赶到大哥家时,正看到他妈和大哥夫妇在堂屋里等着吃饭;他大嫂嘴里还吃着花生,而他小妹一个人背着大哥家的女儿在小屋里做饭,煮猪食;张林青气的眼都红了。

  跑到堂屋拿起凳子就朝地上砸了下去,用脚踹怀了大哥家的一张椅子并用手指着他大哥骂了起来;不等张林明反应过来,就直接问他妈,是不是打算以后都跟大哥大嫂过了;小妹是不是你自己生的,你眼里只有老大,孙子,你就这么作践自己的女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8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