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商千金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鱼丸和粗面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77 KB   上传时间:2016-09-07 16:16:32

  真是蠢到没边!心下早已有了成算,若按吴有良自身意思,他压根不想打理平王。可侯爷却从西北发来密信,让他尽可能地襄助平王。他一个大老粗捉摸不透侯爷用意,但多年下来他早已习惯对侯爷言听计从。

  “静观其变。”

  话音刚落,画舫外隐约传来声音。

  “自去岁冬日,鞑靼大军压境,西北军竭力加固城防,终于守得边境安宁。然因守城压力骤增,连带军费开支上涨。朝廷这些年轻徭薄役,国库本就不丰,现已无力支撑,特命本候前来征募军饷。”

  将起因经过简单地介绍下,陆景渊看向下面的沈金山。

  “正如胡家姑娘所言,青城众商贾多年来诚信经营,凭着自己的辛劳才赚得这份家业,总不能无缘无故把辛苦钱白拿出来。本候再三思量,征募的军饷算是朝廷借大家的。”

  “借?”台下一片哗然。

  尤其是沈金山,他本就与平王和吴同知有过商议,对征募军饷之事一清二楚。方才定北侯说第一句话,他便已经明白所有事。

  可他宁愿自己不明白!

  因为明白,他才知道自己掉入了个怎样的陷阱。今日之事本来就是他理亏,当着青城这么多百姓的面,他根本无从辩白。如今钦差宣布朝廷征募军饷之事,处于理亏一方的他怎么着都得大出血。

  原来拜师仪式是假,把事闹大引他出来,然后坑他一大笔银子是真。

  对手多年,不仅胡九龄了解沈金山,反过来沈金山也了解胡九龄。这会他终于将这件事中的弯弯绕梳理个明白,可他发现,自己却被完完全全地饶了进去,缠得结结实实。

  这世上最憋屈的是什么,就是明白所有关键,明知道前方是个陷阱,但还必须得义无反顾地往下跳。

  不仅要往下跳,他还得陪着笑脸、说尽好话往下跳。

  这个九尾老狐狸!

  沈金山几乎被憋出内伤。

  站在高台上,胡九龄笑眯眯地看着他。虽然这会沈金山神色如常,可不停挠头的手却昭示着他此刻内心的煎熬。

  难受吧?更难受的还在后面!

  “敢问侯爷,究竟是何等借法?”明明已经知晓全盘计划,面上胡九龄却装得一无所知,拱手不无恭敬地问着。

  这一问,问出了台下所有人的心声。尤其是紧邻着高台,前排中间位置最好的那几桌。这上面坐得都是青城有头有脸的人物,包括阿瑶在书院的师长,以及平日跟胡家有生意往来的各大掌柜。前者关心朝中大事,后者则是单纯地对钦差提议感兴趣。

  陆景渊退后一步,状似无意地避开他行礼,不紧不慢地说道:“诸商户所出钱粮,折算抵免日后税赋。”

  还真是这样……

  不少有先见之明的商贾早已隐约想到此处,这会想法被证实,他们心里别提有多舒坦。

  本来嘛……朝廷跟山匪也没多大区别,税赋和打劫都是从他们手里抢银子。经商之人没有文人的酸腐,更没有一般百姓的胆怯,他们最是识时务。向来民不与官斗,朝廷要征募军饷,随便找个理由都行,难不成他们还有什么办法拒绝?本来听到小侯爷说征募军饷时,众商贾已经做好了出血的准备,心里盘算如何周旋着少出点,还有出多少才能不影响自家铺子生意。

  没想到峰回路转,拿出去的银两还能抵后面税赋。

  本来做好心理准备打水漂的银两,这会竟然还能发挥点作用,一时间他们纷纷觉得赚了。

  “西北将士不辞辛劳浴血奋战,保我大夏疆域安宁,护我等走南闯北经商之人路途安宁。多年受人恩惠,这会出些军饷也是应有之义。”

  察觉到商户们面露赞同,胡九龄带头表示赞同。

  慢一步没说上好话的沈金山,这会头挠得更厉害了。更让他郁闷的是,身后桌上那些相熟的商贾,这会纷纷附和胡九龄之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等经商之人亦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不能上阵浴血杀敌,难道还不能出点银子让将士们吃顿饱饭,穿些暖和衣裳?”这是个幼年在青林书院读书,肚子里颇有些墨水的商贾。

  “当然要出!”

  “的确是应有之义。”

  有这些富贵商贾带头,后面的平民百姓也纷纷点头,一时间码头上赞同之声不绝于耳。

  声音传到画舫内,平王急得像热锅上蚂蚁。

  “他竟然拿朝廷税赋为饵,这下谁还会把银子给我们。静观其变?再静下去、煮熟的鸭子都要飞了。”

  看到依旧闭目养神的吴有良,他突然间来了气:“吴同知是不是忘了,现在咱们还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我得不到银子,你家在西北的侯爷也得不到。到时候他只能他眼睁睁看自己最不喜欢的儿子完成皇命,风光无二。现在已经绕过广平侯府直接封了定北侯,到时再升一级成国公,当儿子的比老子品级还高,这是要广平候回京述职时给儿子跪地请安?”

  “你……你要干嘛。”一把匕首抵在了他的喉结处。

  “殿下也知道咱们如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那就休要再说这些辱人之言,无端令人不睦。”

  “我、我不说就是,你先把刀放下。”

  “殿下着急,难道着急就能想出办法?如今只能静观其变!”略带狠意地说完,吴有良缓缓收回匕首。

  抚摸着脖子,平王一屁股坐在地下,裤裆间竟然微微有些热意。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什么,外面再次传来一句话。

  “今日在这,本候这添个彩头。诸位商贾中出银两最多者,便可为青城绸市商会首任会首。会首与朝廷官员一道维持绸市正常运转,可直接越过官员,向朝廷奏报。”

  什么!

  平王只觉眼前一黑,一股热意从双腿间倾泻而出,他却毫无所觉。

  陆景渊先是俯下身子向商贾借银,做足了低姿态。让众人感觉到诚意后,他又抛出减免税赋的条件,相当于把借过来的银子还回去。正当各大绸缎商感觉到赚了便宜,真心实意想出银子时,他又提出“会首”之职。

  青城这些绸缎商一个个富得流油,他们压根不缺银子。会首、而且还是能直接上达天听的会首,即便只是个噱头,也会让那些大绸缎商们如蚊子见了血般,一个个抢破头。

  陆景渊已经把条件许得这么高,他再拿什么去拉拢这些无利不起早的商人?

  他的太子梦啊!

  梦想宣告破灭,平王瘫坐在那,肥硕的身躯痴痴傻傻,倒真像是失了心智的痴傻之人。

  一阵浓烈的尿骚味传来,吴有良嫌恶地走出船舱。站在船舷上,透过码头上激动的百姓看向高台正中的玄衣少年。

  这便是侯爷嫡长子?

  想起常年深色衣袍、威重沉稳的侯爷,再看面容迭俪、张扬肆意的少年,他眸中不由染上几丝厌恶。这般丁点不肖似的儿子,也难怪不得侯爷欢心,还是同在西北、常年呆在身边尽孝的二公子更好。

  竟然敢拿朝廷税赋开玩笑,看他到时该如何收场。

  粗粝的大手攥得咔咔作响,唇畔扬起阴狠的笑容,吴有良转身走进船舱。

  他丝毫没注意到,在他转身片刻,高台上的玄衣少年突然将目光移过来,如早已料到这里站着个人般准确地瞄过来。见到他的身影,少年唇角微微扬起,眉目间尽是冰寒和嘲讽。

  “景哥哥。”

  被身边少年骤然变冷的气势吓到,阿瑶小心扯扯他袖子,试探着叫出声。

  轻柔的声音如羽毛般,抚摸在如寒冰般冷硬的心上。心下有所触动,在胡九龄看不到的角度,他胳膊疾转,反手握住她的小手。

  他早就注意到这丫头的手,不同于前世围着锅台转时的粗粝,还未经历过苦难的她十指纤纤,每一根手指都如春天里刚萌发出来的小葱葱白般,纤直白嫩。拿书时两根手指巴在藏蓝色书封上,如上好的画作;握笔时五指捏住打磨光滑的笔杆,如镶嵌在原木上的羊脂白玉;做棋子块时小手搓揉面团,灵动间直让人觉得那不甚规则的棋子块是堪比龙肝凤髓的无上美味。

  直让他想变成书、变成笔、变成面团,被她轻轻捧着、细细捏着、慢慢揉着。

  因着早上水下那双白嫩的小腿,小半天气血上涌,这会他终于忍不住握住作弄的玉人儿。揪着她的手指往掌心一带,然后整个握在里面,外面再覆一层宽大的袖子。她的手好小、好嫩,他可以轻易将其包裹起来,置身掌心他只觉自己握着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滑而不腻、柔而不凉。

  “景哥哥。”

  阿瑶胆怯地出声,他在干嘛啊,那么多人怎么可以拉她的手。还拉得那么紧,他都挣脱不开。

  “恩。”

  这样拉姑娘家手是不是不好……耳根微微泛红,墨色纶巾飘下来,恰好遮挡住发热之处,陆景渊面色更为严肃。轻轻再往手心里带带,舒适的手感让他舍不得放开。

  反正站这么高,而且还有宽袖挡着别人也看不见,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

  陆景渊放心得太早了,角度关系虽然站在他那侧的人看不到,可站在阿瑶一侧的空海大师,以及后面情绪渐渐平复的宋钦文却将他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

  小侯爷果然进展神速,大庭广众之下都能拉小手了。宝相庄严的脸下是一颗冒着粉红泡泡的心,空海大师表示:能把大徒弟和二徒弟凑成一对,他这辈子最大的心病也就去了。不然日后男儿娶不到贤妻、姑娘嫁不到良人……

  想到这他往后瞥一眼,恰好看到神色震惊的宋钦文。

  “你……”

  “阿弥陀佛。”快步走到宋钦文身边,打住他脱口而出的拆穿之言,他弯腰扶起他:“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施主昨日所种之因,结得今日之果,这实在怨不得谁。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老僧也不忍看施主如此伤心,这便送施主早日离开这个伤心地。”

  说完不等宋钦文反应,他便连拉带拽地将人提起来,沿着来时上来的木梯往下走。

  习武多年,空海大师虽已年迈,但对付一个文弱书生还是绰绰有余。本着送佛送到西的原则,他沿着众人不注意的小道,一直将宋钦文拽到流水席边上。刚想寻宋家马车将其送走,就见手中少年一哆嗦。

  “阿爹。”

  今日乡下也摆流水席,身为亲家宋冠生当然也得前去。刚入席没多久,他就从胡贵打发来的下人口中得知了自己儿子做得混账事。

  胡贵打发下人过去,还真不是为了特意向宋冠生打小报告。看到大丫鬟闹事沈墨慈被揭穿后,他灵机一动,这等大事不能单让城里人知道。如此好的帮阿瑶出气的机会,必须得好好利用。

  宣传!大力宣传!

  前几日杨氏母女在胡府跟前闹事,以及后来的“丢份“传言中,他很是挖掘出一批巧舌如簧、适合散播传言的下人。从沈墨慈处体会到舆论战所带来的好处,胡贵有样学样。他将这些人专门挑出来,闲来无事时分配到胡家各处绸缎庄当说客,将自家绸缎吹得天花乱坠;有事的时候,比如现在这会,就调过来混在人群中散播小道消息。

  这部分人被派到乡下,有人认出了宋冠生,念着夫人这位兄弟是个本分人,怜悯之下他也就多说了两句。

  听完后宋冠生只觉一阵天旋地转,顾不上套马车,直接翻身上马,一路快马加鞭赶到码头,正好看到空海大师带着宋钦文走过来。

  “孽子!”

  趁着下马的力道,他直接一脚踹过去。

  被踹翻在地,宋钦文悲从中来,抱着他的腿痛哭出声,“阿爹,知州大人夺了我的生员资格。”

  “什么?”

  儿子才学宋冠生是知道的,上次考秀才时夺得魁首,这次乡试无论如何他也能过。私心里他为这个儿子感到骄傲,虽然刚才踹了一脚,但那也是爱之深责之切。

  “怎么会这样。”

  “阿爹,你去求求姑父和表妹。表妹现在是知州大人的师妹,她说话大人肯定能听进去。到时儿子若能中举,定会衔环结草报答胡家。”

  对,去求阿姐,求姐夫。

  手足无措之下,宋冠生抬脚就向往高台处走。可还没等他他迈出第一步,就被面前的驼背老僧拦在身前。

  “阿弥陀佛,种因得果。令郎方才口口声声说胡家姑娘什么都有了,求他放过可怜的沈家姑娘,为此甚至对胡家姑娘出手。知州大人怒其好赖不分,深觉此等空有才学之人若是中举,天下间岂不是要又出一庸碌昏官,故而才自向朝廷请罪,取消其生员资格。”

  方才走得及,宋冠生只听胡家下人说,儿子随沈墨慈去了拜师仪式的高台,并不知道后续发生之事。

  现在听空海大师原原本本地说完,他只觉火冒三丈:“阿瑶理应让着沈家姑娘?你这么说了?”

  “阿爹,阿慈她……”

  “到现在你还提沈家那个妖女,看来这事是真的。这么说也就罢了,你还对阿瑶出手?阿瑶是谁,那是胡家的掌上明珠,就连你姑父姑母,这十三年也没敢对她说过一句重话。你和阿蓉呢?一个言语上向着沈家那妖女,你不仅向着、甚至还为了她向阿瑶出手,是谁给你的胆子!”

  要是没有方才沈墨慈那几句安慰,沉浸在悔恨中的宋钦文这会一定悔不当初。可刚才危难之中阿慈的几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舞,这会他终于敢把心中多年疑惑说出来。

  “阿爹,姑父姑母向着阿瑶也就罢了,毕竟他们是阿瑶的生身父母。为什么你也要向着她,从小到大就对我与阿蓉耳提面命,要我们一定要你让着阿瑶,难道我们欠他的?”

  儿子竟然这样说!宋冠生身形一阵晃动。

  “不然你以为呢?”

  “这么多年你吃得补品、穿得绸衫、读书所用上好文房四宝,哪一项不是胡家所赠?难道你没看到宋家周围那些邻居辛苦的日子,如你妹妹那般大的姑娘早已随着阿娘采桑喂蚕,而你这般大的更是要帮忙缫丝织布。你有奴仆使唤、衣食无忧的富贵日子是谁给的?是你姑母,是胡家。吃着胡家的穿着胡家的,你凭什么认为自己不欠胡家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商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