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喜乐年华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山林之乐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74 KB   上传时间:2015-04-11 15:25:55

“程奇,你别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喜欢她就当她是好人。”有男同学劝他。

程奇一下子结巴了,“谁……谁喜欢他?我才没有呢?”眼睛却不由自主转向那个教室里唯一空着的座位。

可那个座位一直都空着,再也没迎来它的主人。一直到后来,才有消息说她被劝退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校方的态度,坐实了彭菊诬陷的事实。

程奇一下子蔫了,不是只有女孩才会遇上人渣之后痛不欲生。男生也有重情的,原来一直以为的好女孩却人品低劣,挺打击人的。

杜如蒿觉得,这之后,班里有人看她的眼光带了点畏惧,那个有亲戚在教育局而一向高傲的彭菊就这样走了?让她意外的是,楼适还趁无人时安慰她,让她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不过,她并不在意大家的眼光,一向与她亲近的张凤仙、李晓路与她依然亲热,这就够了。再说,她已没时间去想那等小事,她家的月饼大热卖,短短时间就一售而空,仅仅第一批货就挣了五千块钱。

彭菊诬陷她的事,杜如蒿兄妹怕陈松枝担心,并没有和妈妈说。他们只是查了查彭菊背后的人,才发现是孙拴子那一家子。悄悄和爸爸提了,让他注意点。

挣了大钱,陈松枝笑逐颜开,连连说:“好好,你掐我一下,看我疼不疼,我怎么觉得这是在做梦呢?”

家里几人都笑了起来,杜如蒿搂着妈妈肩膀,“这不是梦啦,妈,咱们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你们说,以后国家会不会把这一切再收归国有呢?”

杜如峰给她保证,“妈,您放一万个心吧,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国家领导人都说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那就好,那就好,可千万不要像吃大食堂那时候啊。这次终于可以把债还上了。这怪不好意思的,人家刘根山都出院了,我们钱还没还。”

“咱们赶上好时候了。这回中秋节前回去,就把钱还他们,也给他们拎份礼,感谢人家。”杜石林也笑道。

杜如蒿看看杜石林,就是这样高兴的时候,爸爸好像也有心事,回头得找个机会问问。

“咱们挣钱了,姣儿出了大力,这五百块钱你先拿着,以后还有。”陈松枝掏出钱递给陈皎。

“我只是来帮忙的,你们又给我买衣服又天天好吃好喝的,怎么还能收钱?”陈皎不接,诚恳地推辞。

杜石林也劝:“你妗子给你,你就留着吧,将来给自己做嫁妆,别都想着你弟弟他们。这么多年,你为你家做得也够多了。”

虽然都是外甥外甥女,可十个手指伸出还有长短呢,这个天天在眼前,踏实又能干,他自然要多疼她点。

“这个回头给我妈吧,让她也高兴高兴。”

看她执意,陈松枝叹息一声先收了起来。因为陈皎的表现,她们家已商量教陈皎一些点心的配料比。陈皎这样淳厚的人,防着人时间久了让人心冷。人心一冷,再想暖过来可是太难,最好的办法,不过是真心换真心。

  ☆、第34章 谈心

杜如蒿的月饼策略十分成功,第一批时就收到了5000块钱,这已是以往一年多的收入。陈松枝收到第一笔钱还激动了一下,随着一笔笔的收进,她已有些麻木了。不过再忙,她都记得每次都要抽空存到银行去。

想起买房时拿到手中钱时的紧张,她还小心在内裤上缝口袋,陈松枝不由失笑。现在她可以眼都不眨地提着个包就去银行了,用女儿的话说这是眼界宽了。

也是,在家的时候还为几毛钱的青菜置过气呢,现在,有那生气的时间她都挣那几十倍的钱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女儿的缘故,她的眼光不由又柔和几分。

“好好,要中秋节了,往年咱们早该走亲戚了,今年却赶上最忙的时候,我也脱不开身,你哥又是高三,要不你周末和你爸两个回去走亲戚?”

“我没事,好好走得开吗?”杜石林没意见。

“没事,这周我们休息一整天。”看看爸爸都清瘦了的脸,杜如蒿自然答应,她还正想和爸爸谈谈心,看爸爸有什么心事。那天她说有什么事她忘了,其实就是爸爸的情绪不对。她这么努力就是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可不能挣到钱却忘了初衷。

算算亲戚,只有一家舅,一家姑姑是直亲,其他的都有些远了,是爸爸、妈妈的表亲们,不过也都在走动。他们家准备一家亲戚一提月饼,再加一箱其它的,这已很不少了。现在其他家走亲戚不过是一箱方便面,太多了打眼,让人回着也不好回。

月饼自家就有,其他东西杜家准备去李晓路家超市去看看,她家的东西真。没办法,y县的制假曾上了中央电视台,实在是假烟假酒太有名了。就是饮料,也不少人在市场上见过假的,还是李晓路家的东西有保证。

进了超市,父女两人各推了一辆推车在超市里转着看。“爸,咱们买这种饮料好不好?”杜如蒿见没人回答,一扭头,发现杜石林没跟上来,他正在干货区那里专注地看着什么。

听她叫,杜石林快步走了过来,他也没意见,就买了杜如蒿看中的饮料。挑好东西,两个人的车装得满满的,付钱的时候杜如蒿却发现价钱不对,李晓路家收银机有问题?

“这钱不对,怎么你们少收了?”收银员小钱笑着说:“我们老板说了,你们来了就打95折。”

“那帮我谢谢你们老板。”经常见面,杜如蒿跟这些人都挺熟。

小钱仪态得体,“诺,我们小老板过来了,您亲自给她说吧。”

杜如蒿转过头,果然,李晓路正冲他们招手。想到小钱那小老板的称呼,杜如蒿不由笑道:“李小老板,谢谢哦。”

李晓路也不示弱,“杜大老板,你买这么多怎么带走?”杜石林看着两人互相打趣直摇头。

“我家新买了辆电动三轮车,这些装上都没问题。”

“哇,你家鸟枪换炮了,值得庆贺,回头请我客哦!”李晓路这点特别好,从来不让人觉得她高高在上,而是和你一个阶层一样,为你的成就而高兴。不管那些成就是否和她家比起来一钱不值。不知道这点是教养还是天性,都让人和她处起来很舒服。

“没问题,回头我请你喝油茶。”杜如蒿一口答应。

“那就这样说定了。”说完,李晓路指挥超市的人人帮他们把货都放到了杜家的三轮车上,才互相再见。

这个三轮车和马长坡的那辆一样,从各方面完全碾压原来的脚蹬三轮,速度自然也是。一路飞奔,只听得风呼呼地吹过,路两边的杨树像一排排沉默的士兵,不断向后退去。

杜如蒿看看前后,地里青青的玉米地已变得黄绿,人却没几个,叫道:“爸,您停车。”

“怎么了?”杜石林停了下来。

“您看您这段都瘦了,咱家日子越过越好,您在发愁什么呢?”杜如蒿想了想还是开门见山,爸爸这样的性格,不这样他还不一定愿意说。

杜石林低着头没有说话,只有路两边的杨树叶子在“哗哗”地响。

“您有外遇了?就是您有喜欢的人了吗?”杜如蒿最怕这个,她天天上学,就是回家一般也是吃过饭就走了,家里忙的时候还要帮着做活,还真不知道爸爸是怎么了。

杜石林摇摇头。

不是这个就好,杜如蒿松了口气,“一家人,有什么不能说出来一同商量呢?您这样,我们都很担心您。”

听到女儿的话,杜石林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手上的青筋像一条条小蚯蚓盘附在上。他怎么说呢?儿女都那么优秀,现在连老婆也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只有他,他现在只能给老婆打零工。难道他能说他现在天天被老婆呼来唤去,他这个一家之主觉得很丢人?这样说了他父亲的威严何在?

家人太优秀了既让人骄傲也是压力。杜石林没有回头,半响他才小心翼翼地说:“我想去干些别的活,不在家干了,好好,你说怎么样?”

爸爸在问自己怎么办?杜如蒿有些小心酸,她完全明白了爸爸沉默的心理。作为一个算是北方的汉子,从小被人教导就是要承担一个家的责任,要养护家中妻女。爸爸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沉默寡言,却像一座山一样背负着整个家。

可是,先是他引以为傲的工作没了,只能当保安,现在连老婆女儿也比不过,做点心也只能打个下手。他男子汉的自尊心根本受不了,都怪自己没想到这个,看到爸爸笑容越来越少,还以为他有外遇了。

事业就是男人的脊梁,现在爸爸提出来了,自己当然要支持,“想做什么,您有思路了吗?”

“我在超市里看到袋装的宽粉,一袋才300多克,就卖好几块一斤。觉得这跟咱们那里做的粉条差不多,可一斤粉条才不到1块钱。价钱差这么多,我想能自己做宽粉就好了。”

“这个想法特别好,爸爸,回头您试试吧,宽粉一般是吃火锅用的,销量还是挺大的。”杜如蒿眼睛一亮,她不是在哄自己爸爸,而确实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特别是火锅红火起来后,火锅底料、宽粉简直是家家吃火锅必备的材料。

杜石林声音轻快了许多,“我原来就有一些关于咱们这里粉条的一些想法,今天在超市看到宽粉觉得做这个更好,你也觉得好,等忙过中秋我就试试。”

y县的粉条一直很有名,但多是手工的那种,每年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才可以做粉条,晒干后的粉条盘成两尺多长的一片。他们村里一般把几片捆成一捆,卖给到村里来收粉条的人。这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不过这样长的面条,一般都是裸包装,看起来很简陋,价位也卖不上去。现在爸爸看出了宽粉的作用,想着做这个,现在反正家里也试得起了,只要爸爸高兴,就比什么都好。失去过才知道,一家人和睦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父女两人商量好,杜如蒿觉得爸爸的情绪好了许多,这才继续向村里而去。看着周围熟悉的景色,她的心却飞回了城里。

  ☆、第35章 返乡

杜家人要回去走亲戚,但也不可能拉着这一大车东西去走亲戚,还是要先回自己家,把礼物卸掉一部分。

村子里长年没多少变化,他们一进村,“突突突”的三轮车响就引来了不少人,大家都一脸笑脸,热情地打招呼。

“石林回来了,这是你们新买的三轮车?看着可真夯实。”

“是啊。”

“咱们村原来就长坡有一辆三轮车,现在这是咱村的第二辆,你小子真发财了。”

“发大财了吧,你们看买这么多东西走亲戚?”

杜石林看着心情好了许多,也笑呵呵地回话,“我们做点小生意,为了送货方便,这是借钱买的。”

这是杜家人在县城就商量好的,挣点儿钱没事,但短短时间内能挣下一辆买三轮车的钱,别提之前还借钱买了房,那也太让人惊奇了。

“那也得有人借给你才成啊,现在借钱这么难,能借出来就是本事。你们家还在县城买了房,以后都是城里人啦。”村里人还是羡慕不已。

杜如蒿也笑,怪不得刘邦会唱威加海内回故乡呢,富贵不返乡犹如锦衣夜行。以她的成熟心态,被人这么羡慕,也有些小得意。

反正也快到家了,坐车又颠,她一手撑着车边,利索地从上面跳了下来。又跺跺脚,坐了半天,脚都有些麻了。

一个女人急忙上来扶着她,说:“好好也回来了,漂亮得我都不敢认了,就跟电视上的城里人一样。”

杜如蒿笑了,“婶子你说得我都要飘上天啦。”

“婶是说真的,你妈去县城做什么啊,这把你养得这么好?”原来的小瘦条,现在不但人长高了,皮肤也白了,整个人脱胎换骨了一般。

原来是打探情况的,这也没什么好瞒人的,杜如蒿道:“我们就做点小生意,卖点儿点心什么的。”

“做点心卖啊,你妈原来手就巧,也怪不得。”这真是羡慕不来。

杜石林给村里的男人们散了一圈烟,这才在大家赞叹的目光中,把三轮车开到了自家院子门口。

杜玉林夫妇刚才也听到动静过来了,她可不像村里人那样好糊弄,看大哥买这些礼品的质量,他们没发财才是假话呢。大嫂原来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瓣花,原来会舍得买这么贵的东西走亲戚?

想到这里,她心里庆幸原来听了杜玉林的话,在如蒿碰着头时三番四次来道歉。给杜玉林使个眼色,两口子一起把东西帮着卸下来一部分。她笑容热烈,神情殷切,“你们房子我过两天就来看一看,都好好的呢。”

二婶这次可够热情的,杜如蒿看看父亲,杜石林从怀里掏出个信封,“玉林,吴霞,这是借你们的钱,你们数下。”

杜如蒿也拿了一提月饼,一箱饮料放到吴霞脚下。“二叔、二婶,这些你们掂回家吧,我还给如岭买了套衣服,你回头给如岭试试合不合身。”

那是一套天蓝色的运动装,一套三件,外套上衣、裤子加一件乳白色的圆领长袖t恤。这一套衣服大概就要七八十块,吴霞大概看了一下尺寸,正是儿子的号码,乐得嘴都合不拢,“不用试,肯定合适。”

她拿过衣服,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道:“我跟你们说啊,我亲戚家一个表姐在一家公司,他们那里存钱利息高得很,一年20%,你们要有钱的话可以投进去,比干别的强多了。我表姐就使了许多利息了,不是自己人,我还不给他说哩!”

杜石林也点头,“没错,大哥,听说有门路的还贷款投进去的,利息到手再把钱还银行,可是发大财啦!”

“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他的利息又从哪里来的?”

“人家钱都拿出去投资了,城里的钱好赚着呢。”像大哥一家,这才多久,不到两个月,借自己的钱就还上了。杜石林有些眼热,先拿这个消息讨好一下大哥,再求他也给自己找个挣钱门路,自家也会很快就会富起来。

“二叔二婶,哪里有投资会给你这样高的收益?我们家还了借的钱,真是没钱向里投了。我也劝你们不要投,不像银行,这种私筹国家是不支持的,如果老板跑了,谁的钱在里面那可就完了。”

吴霞不以为然,“我亲戚在他们公司里呢,真不行了她会说的,到那时候就可以把钱取出来。”

杜如蒿话说到这份上,见吴霞仍是不听,也不再反对,说得再多了,还以为自家阻她钱路呢。

杜石林则脸一沉:“那种钱你们不要去沾,人啊,不贪心就不易受骗。”爸爸说得不错,可惜很少人能做到这点,贪婪是人的原罪。

看杜如蒿父女都不以为然,吴霞讪讪转换话题,“岭岭很想你们啊,总是说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好好姐姐。”

想去城里玩是真,想自己家的人倒未必吧。杜如蒿看二婶一家还能说出什么。

果然,客套一会儿,杜玉林问:“大哥,你们在县城做什么点心啊,挣钱不?能不能也教教我们去做?你看养个孩子现在真不容易,岭岭一个人太孤单了,我们还想要个二胎,到时候又要被罚一大笔钱。”

这时候农村计划生育不像原来那样紧,头胎生女孩的不说了,都会再要一个男孩的,就是头胎是男孩的,一般过个几年也想要个女孩,不过生二胎的指标要交一大笔罚款。

杜如蒿知道,东山乡还好,有的地方乡里没什么收入,就指望这个创收。每个负责乡计划生育的人都有罚款指标,完成了有奖励,完不成只有基本工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喜乐年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