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金裘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明月珰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01 KB   上传时间:2015-02-05 11:56:24

  因是年下,家里的人最齐,今儿卫蘅回家,她父亲还有哥哥们都特地留出了晚上的时间,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个饭。

  桌上是何氏自掏腰包备的菜,可谓是山珍海味满桌,珍馐佳肴盈席,不过还是及不上江南盐商府里日常的一顿饭菜,更是比不上卫蘅外祖家里的饭菜了。

  卫蘅进屋,先叫了爹娘,这才甜甜地喊了“三哥哥”、“五哥哥”。

  卫蘅的年纪比两个哥哥小上许多,卫栎、卫杨都是极疼她的。卫栎今年春天的会试落了榜,不过如今也是举人出身,再读三年书,中个进士想来不是大问题。

  卫杨却是个喜武的,被老侯爷带在身边历练,卫蘅听说老侯爷已经走了门路,替卫杨在神机营谋了个职务。

  一家人吃饭自然是和和乐乐的,何氏还特地叫乳娘将葛氏年初生的哥儿抱了过来玩耍。

  葛氏净了手立在一旁伺候公婆用饭。何氏逗了一下权哥儿,对葛氏道:“你也坐吧,都是一家人用饭。”

  葛氏笑了笑,应声入座,自打葛氏生了儿子后,心里有了底气,行事也越发地大方起来,若是以前,便是何氏开口,她肯定也不敢坐。

  卫蘅在旁边瞧了只觉得高兴,看来她不在京里的这两年何氏和葛氏这婆媳俩的关系亲近了不少。如今葛氏生了权哥儿,手里又不缺钱,行事大方了许多,何氏看她也顺眼了不少。

  卫蘅低声对葛氏道:“嫂嫂,你教的练身的法子真有用,我才坚持了半年,全身的筋骨就打开了,在书院时,先生都夸我练舞有天赋。”

  葛氏笑道:“那就好。”当初葛氏毕业的时候,凭着一支“鹊桥仙”,闯入头五名,这才入了何氏的眼。

  何氏听了道:“这有什么好得意的,你二姐姐今年初一要进宫跳‘祈福舞’。”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解释一下,齐国公府的木老夫人和远在杭州的木老太太是堂姐妹,大概就如同卫萱和卫蘅的关系。所以木老夫人是卫蘅的姨婆。为了区别这两位木姓长辈,以后齐国公府的我就用木老夫人,卫蘅的外祖母就用木老太太。

☆、第15章 盆钵满

  祈福舞是大夏朝特有的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一,宫中要跳舞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后来也不知怎么演变的,每年都由舞艺最出类拔萃的女学生进宫跳“祈福舞”。

  卫萱今年才刚刚考入女学,却能在几百女学生里被选中去跳“祈福舞”,是十分难得的,毕竟她上面的师姐们可是比她多练几年,可也正是因为这样,卫萱就显得格外的耀眼。

  卫蘅不想讨论卫萱的事儿,听了只笑了笑。

  何氏这是力气使在棉花上,只觉得自己这女儿没有上进心,她自己以前那些较劲儿的心也淡了不少。毕竟卫蘅才刚归家,又是年尾,何氏怕这小姑奶奶又甩脸子,居然也没再往下念叨。

  一家人亲亲热热地用了晚饭。

  正月初一那天,何氏照例要进宫朝贺中宫,朝贺之后,帝后在御花园设宴,与百官同乐,女学生献“祈福舞”。

  这一日之后,卫蘅的耳朵听卫萱的名字都快长茧子了。卫萱以前也出名,可是毕竟上头还有女学里的才女压着,到如今她破茧而出,光芒万丈,堪堪有女学第一人的势头了。

  因着元旦的“祈福舞”,卫萱更是被人吹得神乎其神,说得她好似天仙下凡一般,溢美之辞不绝。

  大夫人那头因着卫芳今年满了十五岁,正到处相看女婿,搭得上话的人家瞧不上卫芳,却已经急不可耐地想定下卫萱了,一家有女百家求,这对女儿家可是最大的恭维。

  不过也许是奇货可居,大夫人只推说卫萱年纪还小,姐姐的婚事都没说定,如何能论妹妹的,只道要等卫萱女学结业才议亲。

  且说回初一这日,家中的长辈都去了宫里,卫蘅便带了木鱼儿和念珠儿去了卫芳的屋里。

  “大姐姐,你及笄的时候我也没能回来,现在才来补礼,姐姐不会怪我吧?”卫蘅笑道。

  “怎么会?”卫芳站起身,身边放着针线笸箩,想来刚才正在做针线。卫芳虽然才学不显,但一手女红却实在了得,得了她师傅阮绣娘的蜀绣真传,比卫萱还做得好。只是卫芳身为庶女,大夫人对她也是一般,她姨娘又早就失了宠,她自己必须有自知之明,所以一贯藏拙。

  卫芳拉了卫蘅坐下,“才两年不见,三妹妹就长成大姑娘了。”卫芳瞧着漂亮得让人挪不开眼的卫蘅,心里不由叹息,自己家的这两位妹妹都是罕见的妙人。只可惜她自己没有福气,投胎到正头夫人的肚子里。

  两人坐下说话,木鱼儿和念珠儿已经将卫蘅从南边给卫芳带的礼物拿了进来。

  “这也太贵重了。”卫芳道。

  其实也没多贵重,只是一些南边儿有名的绸缎布匹而已,比如杭州、宁绸、百两银子一匹的松江三梭布等,稍微费银钱了一些,但是对卫蘅来说却是九牛一毛而已。

  这两年卫蘅的小舅舅出海经商,托了预知上辈子的福,卫蘅自然不肯放过这等转个手就赚得盆满钵满的机会。女儿家,嫁妆丰厚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上辈子卫蘅那婆母对她摆不起架子,多少也是因为永平侯家里的用度全靠卫蘅撑着。

  卫蘅写信给何氏,费尽了口舌,才得了三千两银子,她自己不害臊,缠着何家的木老太太要添妆银子。亏得她年纪小,大人也不以为意,只当好玩儿。

  不过木老太太身家丰厚,一出手就给了卫蘅八千两银子,彼此说好,等她出嫁,老太太可是再也不给她添妆了,当然这也不过是玩笑话。八千两银子那不过是木老太太手指缝里落下的银屑而已。

  卫蘅拿了这一万一千两银子,又把自己的私房银子五百两加进去,全数给了她的小舅舅入股。

  当时何斌就惊奇了,他可是第一次出海,风险极大,“珠珠儿就对你小舅舅这样有信心?”

  卫蘅笑道:“要是对小舅舅都没信心,那珠珠儿还能对谁有信心。”

  当然,何斌自然没有辜负卫蘅的信任,一年之后回到杭州时,还了十倍的银子给卫蘅。这厢,卫蘅可是成了大富婆,木老太太怕她一个小姑娘收着银子不安全,做主让她拿银子入股何家的生意。

  再后来,何斌出海,卫蘅又是全力支持,不过因着船就那么大,货物也只装得了那么多,卫蘅才不过投了十万银子进去。

  就这两年里,卫蘅赚得的银子比有些人几辈子见过的钱都多。

  卫芳看着那些绸缎,还有瞧着不打眼,实则做工十分精致的首饰,心道,难怪人都说二婶婶的嫁妆丰厚。

  两人坐着又说了会儿话,卫蘅这才离开。

  卫芳身边的绿橘疑惑地道:“三姑娘怎么给姑娘送这么多东西来?”卫芳和卫蘅虽然一向亲厚,但也当不得如此厚的及笄礼。

  卫芳其实也有些不解,不过她却也知道这点儿东西恐怕对卫蘅来说不算什么,何况卫蘅一向大方,是有五两银子都会给别人三两的那种人。卫芳瞧着那堆礼物,叹息了一声,这就是命,你再厉害,也比不上别人命好。

  “收起来吧,三妹妹一向大方。”卫芳道。

  卫蘅的确大方,银钱上她本来就看得不重,不然上辈子也不会用嫁妆帮衬夫家。这辈子她手里更松泛,想着卫芳要议亲了,大夫人待她自然不会如亲身女儿一般,因此卫蘅才将礼送得重了些,勉强算得上是“达者兼济天下”吧。

  到下午,卫萱回来的时候,可谓是风光极了。

  念珠儿看了热闹回来,在卫蘅耳边道:“姑娘,连太后娘娘都赐了二姑娘东西,大夫人高兴坏了。他们都说,二姑娘跳的祈福舞,就像王母娘娘跟前的仙女跳的一样。”

  卫蘅心里暗道夸张。卫萱的舞跳得的确好,但是这些人夸奖得也太过了,她又不是没见过卫萱的舞姿。

  “这次同二姐姐一起跳舞的其他姑娘,得了太后的赏赐么?”卫蘅问。

  “听说木珍小姐也跳了,倒是没得太后的赏赐。”念珠儿道。

  其实几个姑娘跳得都差不多好坏,没道理单单突出卫萱,唯一的原因应该是这场舞是卫萱领舞。

  女学虽然是读书地,可也脱不了这俗世的束缚,每年祈福舞领舞的都出身不凡,为争这个领舞的位置其中不知藏了多少龌蹉手段。不过卫萱当选,也让人不意外,她本身名气就响,又是木皇后的侄女和靖宁侯世子的嫡女。

  卫蘅有些懒懒地靠在榻上,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羡艳的,她有些酸溜溜地道:“这下老太太也得高兴坏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卫蘅跟着何氏去老太太屋里请安,老太太将卫萱拉在身边,仿似爱不释手地替她理着头发。

  卫萱见卫蘅进来,冲她笑了笑道:“三妹妹,你这回总算回来了。春雪社都开了二十几社了,你可一回都没参加。再不回来,她们都要把你踢出去了。”

  卫蘅走过去挨着老太太坐下,笑道:“定是姐姐帮我说话了,才保住的。”

  卫萱道:“都是一家姊妹,我自然要帮你说话。”

  老太太另一只手搂了卫蘅,也替她理了理头发,“你这狠心的小丫头,一去就是两年,不知道你爹娘挂记你啊?”

  卫蘅抱住老太太的手臂道:“自然是知道的,我还知道,祖母定然也挂记我。”

  老太太看着卫蘅越来越漂亮的脸,活泼娇憨,心里头实在喜欢。

  到正月初五,又是齐国公府新春宴客的日子。卫蘅穿戴好去见何氏,何氏瞧着她直皱眉头,却又说不出卫蘅的不妥之处。

  “怎么了,娘?”卫蘅问。

  何氏看着卫蘅头发上那为数不多的首饰道:“怎么戴这么贵重的珍珠簪,年纪这样小,也不怕别人说你?”

  卫蘅抬手扶了扶头上的簪子,“已经是最素净的了,不信我叫木鱼儿开了首饰匣子给娘看。”

  何氏叹道:“这两年可真是被你外祖母和舅舅、舅母宠坏了。”

  卫蘅笑叹道:“那也没有办法嘛。用惯了好东西,别的就看不上眼了。娘,就饶了我吧。”南方尚侈,穿戴稍微差了点儿,在那个圈子里都不好意思出门。

  何氏看着卫蘅,叹息一声,“太漂亮了一些,这女孩儿啊……”

  卫蘅见何氏又要老生常谈,赶紧抢了话头道:“娘可别再念了,这要怨,都得怨娘,把我生得这样花容月貌。”

  何氏被卫蘅给气笑了,拧了她的脸蛋道:“你倒是会说。”

  终究卫蘅还是没变穿戴就出了门,实在是她已经尽量往素净打扮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都说理不清木家的关系,我就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看出来了吗?木某某的老婆太会生了,也难怪木夫人比何氏能生,哈哈,家族遗传。

木家

大房 木老夫人——陆家——陆湛他爹——陆湛

忠勤伯木某某——木夫人——卫萱

——木皇后

——木维开——木珍,木瑾,木世康

——永平侯夫人——范用,范馨

二房 木老太太——何家——何氏——卫蘅

☆、第16章 争夫记

  到了齐国公府,卫蘅随着卫芳和卫萱上前给木老夫人问了安。老夫人瞧着卫蘅,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拉着卫芳说了几句话,夸她贞静。

  再然后是卫萱,木老夫人道:“初一你跳的祈福舞我也看了,跳得好极了,果然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比你师傅还跳得好。”卫萱的师傅就是女学教跳舞的玉山先生。

  女学开设了舞艺科,多是为了祭祀、祈福所献艺,端的是高雅,不同于青楼教坊的庸俗之用,两者好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谁也不敢亵渎女学的舞艺。她们的舞,同琴棋书画一般,都是极雅致的事情。

  玉山先生是舞艺大家,曾经一舞动天下,先皇爱慕她,想纳她入宫,却被玉山婉转拒绝,先皇爱其才,不忍强迫,留下了一段佳话。不过,玉山也终生未嫁就是了。

  卫萱温婉地笑道:“姨婆过奖了,萱儿还及不上师傅,不过萱儿会更努力的。”

  “好孩子,胜而不骄,但愿我有你这么个孙女儿就好了。”木老夫人拉着卫萱的手叹道。

  木老夫人的嫡孙女儿陆怡元在旁边闻言,嘴角微撇,但很快就恢复了笑容,“祖母这样喜欢萱姐姐,说了她做您的孙媳妇,不就成了你孙女儿了么?”

  大夏朝的民风虽然比较开放,但陆怡元这样当众开卫萱的玩笑,却还是有些过了。

  不过卫萱好修养,只诧异地看了陆怡元两眼而已,不过就这眼神,便已经将陆怡元的教养鄙视到天边去了。

  陆怡元当即就涨红了脸。

  木老夫人接着陆怡元的话道:“那我可求之不得,不过你表姨母还舍不得你萱妹妹,想多留两年哩。”

  木老夫人一句话就将这件事揭过,既捧了卫萱,又替陆怡元圆了话。

  这厢木老夫人又搂了卫蘅过去,口中对张老夫人道:“老姐姐,刚才蘅姐儿进来时,我简直不敢认了,哪里来的天仙一样的人儿,这女大十八变,蘅姐儿出落得也太水灵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金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