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金裘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明月珰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01 KB   上传时间:2015-02-05 11:56:24

  不过明显,此刻珠珠儿——卫蘅的心思可不在女学上头,她正在给她远在杭州的外祖母写信。

  “怎么想起给你外祖母写信了?”何氏问跪坐在炕几前的卫蘅道。

  卫蘅将牙雕鱼戏莲叶竹节臂搁横挪了一下,继续埋头写字,嘴上却也没闲着,“反正每天都要练字,写信就权当练字了,兼且一石二鸟,岂不省事?”

  何氏简直无语了,哪有这样耍滑头的,不过卫蘅这样做,何氏又没法儿怪她,“那怎么想起给外祖母写信的?”

  卫蘅道:“不止给外祖母写信的,前几日给舅舅、表姐的信都写得了,等写完外祖母的,还请母亲帮我一起寄走。我就是想他们了,远隔千里,若是再不写信,只怕外祖母都不记得有珠珠儿了。”

  何氏道:“胡说,你舅舅每回来信,都说你外祖母念你念得紧。”

  何家原先也在京城,不过后来何氏的父亲远赴杭州做官,在任上殁了,何氏的母亲和兄弟却都留在了杭州,没有再回京城。如今京城的何家却是另外一支,不过也不甚显贵。

  何氏生卫蘅时,卫蘅的外祖母曾经回过京城,住了一段时间,不过她早已习惯了南方的生活,不过半年就又回了杭州。

  “让我瞧瞧你给你舅舅他们写的信。”何氏道。

  卫蘅嘟起嘴巴,“才不要呢,这是我的信。”

  何氏听卫蘅这样说,越发起疑,逗她道:“你写了什么,还不许我看了,是告我状了?”

  “娘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再说,你做了什么事,弄得我非得告状不可啊?”卫蘅反问。

  何氏被卫蘅用话拿捏住,就不好再讨要信来看了,“小小年纪,鬼心思可真多。”

  待卫蘅写完了信,何氏道:“走吧,今儿初一,你祖母的经应该念完了,咱们去瑞云院。”

  卫蘅将信装入信封,还特地用了火漆封缄。

  “哟,这是什么机密信件啊,还用火漆?”何氏酸不溜丢地道,有一种女儿长大了,会藏心思的酸楚。

  卫蘅冲何氏笑了笑,转换了话题道:“娘,今儿晚上的女先儿找到了吧?”

  “找到了。”说起这个何氏就来气,“不就是个二十岁生辰么,送了她铺子还不够,费什么心思弄席面,这且不说,你居然还使唤我给你找什么女先儿。”

  卫蘅拉着何氏的手笑道:“也不全是为了嫂子,这不是女儿也想热闹热闹么。再说了,平日家里管得多严,若不是借着嫂子的生辰,女儿哪里吃得上绿杨村的菜。哎呀呀,想起来就流口水呢。”

  卫蘅已经许久没吃过了,那绿杨村的老板也是个人物,四十岁之后放着钱不赚,关了绿杨村跑去周游天下,害得卫蘅已经好些年没吃过他家的酒酿清蒸鸭子、香菜烩斑鸠、如意鲍鱼汤等等了。

  前一道菜还就罢了,那后面两道菜,听说是绿杨村老板从一个蓝眼睛从海上来的商人那里学的,在其他地方都吃不上。

  何氏笑道:“我知道了,你心里就惦记着一个‘玩’字是不是?”

  卫蘅笑着吐了吐舌头,“也不是。不过人生在世,不就图个痛快么。”卫蘅现在是人小年纪大,经历了世事后,才明白,凡事不能太强求,否则那就是给自己找不愉快。她也是过了一辈子才明白过来的,不过心结难解,看到卫萱,多少还是有些芥蒂。

  “你才多大年纪,怎么说话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何氏问道。

  卫蘅心里一惊,她都忘记这茬了,看来今后还得努力当个小姑娘才是。

  到晚饭时间,何氏屋里的秋阳去请葛氏到漱玉轩用饭。

  葛氏有些惊讶,“这是怎么回事?”

  秋阳笑道:“三少奶奶去了就知道了。”

  葛氏心里一动,大约已经猜到一点儿,却又不敢相信,等她到了漱玉轩,厅中已经明蜡高照,人头攒动。

  古氏眼尖,瞧见葛氏,就过来拉她,“哟,今日的寿星女可算是到了。”

  “恭贺三奶奶芳辰。”屋子里伺候的丫头们齐声声地给葛氏贺喜。

  古氏拉了葛氏往里间走,葛氏抬眼望去,只见座中不仅有蒋氏、古氏,及三个姑娘,老太太、大夫人和她婆母都在座,可算是所有人都齐全了。

  葛氏给长辈请了安,老太太发话道:“快坐下吧,今儿托了栎哥儿媳妇的福,咱们既有绿杨村的席面吃,又有女先儿说书,可算是热闹了。”

  老太太张母兴致颇高,大家的脸上也就都带着笑。

  葛氏激动得简直不该怎么放手了,“这可,这可……”

  “别可这儿,可那儿了,白费了你小姑子一片心。今儿一大早,就挨个儿地请咱们来给你贺寿。你瞧你,二十生辰居然都不提前跟咱们说一声,若非珠珠儿来请咱们,难道你的二十岁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啊?”蒋氏埋怨葛氏道,显得彼此亲热异常,实则只是蒋、古二位那是一个赛一个的能说。

  “对,可得罚酒三杯。”古氏将葛氏按到桌边坐下,高声唤道:“红线,快来给你三奶奶满上酒。”

  红线是古氏身边最得脸的丫头,忙地应了声,来帮着古氏灌了葛氏三杯才算。

  这厢酒罢,从老太太开始,都送了葛氏寿礼,到大夫人时,她送了葛氏一支金镶珍珠蝴蝶钗,那珍珠虽然只有黄豆大小,但胜在均匀圆润,光泽也好。

  蒋氏道:“呀,这珠钗好精致,翅膀薄透如蝉翼,这等工艺怕是千金难求。”

  古氏也上前仔细瞧了瞧,“像是江南如意坊的手艺,果然是千金难求,听说请他家打首饰的人家年初就把一年的都排满了。”

  蒋氏娇嗔道:“娘真是大方,如意坊的首饰,就是媳妇也只有几支呢。”

  “谁叫栎哥儿媳妇可人疼呢。”木氏笑道。

  “三奶奶快收好吧,这可是好东西。”古氏笑道。

  何氏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头,蒋氏和古氏两个就爱拿话挤兑葛氏,一边奉承木氏大方,还一边踩葛氏没见过贵重东西。尤其是古氏,年纪轻,又出身西平伯家,难免性子轻狂些。

  葛氏却是好修养,只微微笑了笑,谢过了大夫人木氏。

  何氏送了葛氏一副红宝石头面,毕竟是自己嫡亲的媳妇,送贵重点儿也过得去,只葛氏没想到何氏还会送自己礼物,且这般贵重,她看了看何氏,见她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就知道她送自己铺子的事情,并不希望别人知道。其实这也是为了葛氏好,媳妇家里穷得需要婆母送铺子了,也不是什么名誉的事情,尤其是对葛氏来说,至于何氏,这事若是宣扬出去,只会叫人说她这个婆婆好的。因此,葛氏更是感激何氏。

  “好漂亮的红宝石呀。”蒋氏赞道。

  古氏又道:“我记得三妹妹也有一副这样的红宝石首饰,只是宝石好像没这个大。”

  古氏这话其心可诛,明显是挑拨卫蘅和葛氏的关系,其实她也不是存了什么恶毒心思,纯粹是瞧不惯葛氏得意而已。过个生辰,又是绿杨村的席面,又是小姑子挨个儿请人,凭什么她一个小户出身的,却能和自己平起平坐。

  这次别说何氏了,就是木夫人都皱起了眉头。

☆、父归乐

  卫蘅本可以装作没听懂,但她讨厌古氏拿自己当傻子一样挑事儿,因而笑着道:“是呢,二嫂嫂,不过小的才合适我,要是这么大个儿的宝石放我头上,我恐怕脖子都抬不起来了。”

  “还是咱们珠珠儿懂事。”老太太将卫蘅唤到身边坐下。

  在场所有的人都听懂了老太太的潜意思,古氏微微红了脸,也不再开口说话,那厢蒋氏等也送了葛氏生辰礼,还有卫蘅等几个小的都有表示。

  漱玉轩里开了两桌,主子们一桌,外间有头脸的丫头们也开了一桌,热热闹闹的,一个个挨着过来给葛氏敬酒,旁边女先儿弹唱的也是些喜庆的词儿,外头寒风四起,屋子里却暖香融融,一直热闹到二更才各自回屋。

  热闹过后总是格外凄凉,尤其是每天还得练字、背书,卫蘅唉声叹气地看着秋日黄叶飘落,就是不做功课时,她也被何氏拘在院子里学针线,反正没有轻松的时候,这又是卫蘅的一桩苦处。

  “三妹妹作什么叹气?”葛氏走进卫蘅的屋里道。

  “三嫂嫂。”卫蘅搁笔起身,她顺着葛氏的眼睛看向自己的字,“这字怎么练都没有进益,练了也白练。”

  “我瞧瞧。”葛氏走近桌子,拿起卫蘅的字,细细端详了一番,这才道:“你的腕力不够,字迹难免飘忽,其实字体字形你都已经掌握了精髓。”

  “是吗?”卫蘅赶紧探过头去看。一般人看字,虽然能看出好坏来,却难以说出好在哪儿,坏在哪儿,只有身具眼力的人才能一眼看出关键来。卫蘅听葛氏这么一说,也发现了自己的弱点。

  “你可以试试先练练腕力,你拿香囊装了米挂在手腕上再练字,等腕力增加了,字必然有进益。”葛氏道。

  女学出来的人,卫蘅自然是相信葛氏的眼光的,“那我试试。”

  打从葛氏生辰之后,这姑嫂两人仿佛一下子就亲近了许多,葛氏也不再瞻前顾后,而卫蘅自然是比真正的孩子的心性成熟了许多,再也不会瞧不起自己的嫂子。

  木鱼儿去给卫蘅准备练字的米袋子,不过刚出门就折返了,“姑娘,老爷身边的龙泉回来了,说老爷去宫门递了牌子面圣,过一会儿就家来了。”

  卫蘅一听忙地站起来,也顾不得练字了,“嫂嫂,我先去娘屋里。”

  葛氏也起身跟了去。

  卫峻快到晚饭时分才进门,卫蘅一见着他就想流泪,记忆里的父亲白发苍苍,如今陡然年轻了许多,叫卫蘅一时感慨万千。卫蘅同她父亲的感情一直很好,可以说卫蘅上辈子能过得那样顺风顺水,也是多亏有她爹照看着。

  “爹爹。”卫蘅迈着小短腿就往卫峻跑去。

  卫峻身为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平日在外头一向是严肃着一张脸,但是面对卫蘅时,那张脸就忍不住笑开了花,他一把抱起扑过来的卫蘅,将她举得高高的,“珠珠儿,让爹瞧瞧长高了没有。”

  卫峻去江南查赈灾案的一路,心里头最惦记的就是当时病情才稳定的卫蘅,家书里满满都是小女儿的名字。如今见卫蘅活泼泼的,心里如何不开心。

  卫峻一直将卫蘅从垂花门抱到兰义院,何氏埋怨道:“珠珠儿,还不快下来,都多大的姑娘了,还叫你爹抱。”

  卫蘅搂着卫峻的脖子,才不理会何氏的话。

  卫峻也护着卫蘅道:“珠珠儿再大,也是我的小囡囡。”

  “行,你就宠她吧。宠得不知天高地厚了,以后看你怎么办。”何氏气道。

  “咱们珠珠儿这样听话懂事,哪里会不知天高地厚。”卫峻笑道。

  卫蘅忙地点头,“就是。”

  回了兰义院,何氏服侍卫峻换了衣裳去老太太的瑞云院请安,自按下不提。

  且说卫峻回来,交了差事之后,皇帝念他辛苦,又离家数月,特准了他一旬假,卫峻便带了妻女去京郊的庄子上小住几日,也松快松快。

  这可太称卫蘅的心了,一到庄子上,她就缠着卫峻道:“爹爹教我骑马。”

  卫峻还没说话,何氏已经先开口:“不行。你才多大年纪,仔细摔下来。”

  卫蘅“哼哼”道:“前几日娘才说我都‘多大的人了’,今日又说我‘才多大年纪’,可真是什么都有你说的。”

  何氏被卫蘅气得倒仰,她正要开口,听得卫蘅又道:“娘啊,女学要考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御’我迟早要学的。”

  “可是也不是你这般年纪学的,你腿才多长,连马镫子都踏不到。”何氏反驳道。

  卫蘅的腿的确不长,她还没长个子,也就是俗语里的“抽条儿”。女孩子到了十来岁,几乎一夕之间就从女娃娃变成了少女,譬如现在的卫萱,但卫蘅却还是个娃娃。

  不过卫蘅却还有道理可说:“那北胡的孩子从生下来就开始学骑马呢,这说明骑马不分年纪。”

  何氏扔了卫蘅一个白眼,反问道:“那你是胡人吗?”

  卫蘅觉得何氏这就是不讲理了,“我虽不是胡人,但是别人好的方面咱们就得学习,当初赵武灵王胡服射骑,振兴赵国,不就是法自胡人吗。”

  卫蘅知道跟何氏讲道理是不行的,她娘惯来爱面子,不能输,所以她赖着何氏,扭得麻花儿似的,“娘,就让我学吧,下一次爹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得空呢。”

  “就让她学吧,珠珠儿从小就身子灵活,再说还有我在,绝不会有事的。”卫峻也劝道。卫峻虽然是文官,但侯府是祖宗用军功赚来的,所以卫峻是文武双修。

  父女俩一起劝说,何氏哪里拧得过这两个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人。

  其实,卫蘅自然是会骑马的,上辈子她就爱骑马,觉得在马背上的风驰电掣格外自由。不过那都是她嫁人之后的事情了。女学虽然说提倡复古学习六艺,但是时人最看重女子的还是礼、乐、书等文人之好。

  如今更有一种风气兴起,以为女子若精于射、御,反而显得粗鲁,娴雅淑德四字方是女子典范。因而,上辈子做女儿时,卫蘅并没有在骑射上费多少心思。

  不过这辈子,卫蘅是以活得畅快为人生目标的。

  卫峻先带卫蘅去马厩,粗略地教她认了马,又教她如何同马亲近,卫蘅听得津津有味儿,最后才由卫峻抱着她上了马。

  才两圈下来,卫蘅就已经可以独自驾驭小马了,这让卫峻对何氏道:“珠珠儿骑马真有天赋。”

  何氏叹息道:“这上头的天赋有什么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金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