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爵门嫡女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玉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3 KB   上传时间:2014-07-27 15:04:36

  “我说的话,你不爱听,但却是实话!”

  于简突然泄了气,苦笑一声,问:“你这般说,可是在怨怪姨娘说你恶鬼转生?”

  “我吗?也算不上胡说。”若是徐姨娘可以预见散布流言四年后的事,她倒是真算不上胡说。于珊一直觉得自己是孤魂野鬼,说她克母倒也不算过分。“可是她为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般不把别人的命当回事,死了也是活该!所有牵扯到这件事里的丫鬟婆子,非死即哑巴……”

  于简缄口不语,他何尝不知道,这结果不过是徐姨娘自作孽。

  过了好一会,于简暗自叹道:“是啊,姨娘她活该!”说完看了看自己满身的狼藉,接着说:“我也活该!倒是于华那里,还望珊妹妹……”

  于简将事情的原委想了个透彻,自然知道冤枉了于华。于华于简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若说不了解,那简直是在胡说了。他们互相看不顺眼,也不过是追求的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若说秉性,却都随了于爵爷的。他这会想明白了,立即恢复了文人的做派,本是想与于珊行了礼,可两只胳膊逛荡着,实在无法。他冲于珊微微屈了屈身子,才退了下去。情花桃艳艳

  屋子里又只有于珊、杨宇楠还有于安三人。

  杨宇楠已经疼过了劲,倒是没什么知觉,正要开口,可见于珊若有所思的,便将嘴里的话咽了回去。

  半响,只听于珊自言自语道:“于倩倒是一点亏也不肯吃!徐姨娘不过是利用了二房的朱婆子,她倒是狠得下心!”

  于华、于简走后,左偏院又恢复了宁静,于珊抱着慢慢睡着的于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静安堂在于府的五进门正中,左右两边穿过横廊,各有一个偏院。于安是安置在左偏院的,于珊和杨宇楠则是同住右偏院,因两个偏院分属静安堂的一部分,不好再起名字,便一直这般左偏院、右偏院的叫着。平时两个偏院有点什么动静,老太太总能第一时间赶到,怎么今晚竟是这般反常?这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怎么也不见老太太来此?

  如果没有于简闹出来的这一出,左偏院里只有于珊、杨宇楠和于安还算正常。

  于珊和杨宇楠每日吃完晚饭都要到偏院走一遭,陪着于安玩耍片刻。时间久了,冯嬷嬷也放心将孩子交给她们两个小的。

  这些日子天热,于安奶喝的很少,可又不能让他吃凉的,冯嬷嬷便每日晚间到大厨房做了奶昔,用冷水一凉,再喂给于安吃。而在她离开于安这会功夫,有两个小主子看着,总比将孩子直接交给丫鬟强。虽然服侍于安的几个丫头都曾是杨氏的大丫鬟,可杨氏去了,谁知道她们有没有存什么坏心思。

  另一边,雨雪、雨露、雨冰三个丫鬟放心冯嬷嬷,却不放心两个小主子,两个小主子坏心思不会有,但毕竟年纪小,哪有她们细心,是以每次于珊和杨宇楠来,她们非要守在屋子里。

  于珊要给于安做操,那三个丫头又不相信她的一套理论,每次都要私下里嘀嘀咕咕的,于珊懒得与她们解释,便强势地将她们都赶到外面乘凉去,并让春香陪着她们闲聊几句,解解闷。春香好歹是老太太身边出来的大丫鬟,这点面子,这三个丫头是必须要给的,所以,每天这个时候,屋子里只有三个小主子。

  于珊正想着为何老太太迟迟没有现身,担心什么意外,便想到静安堂正厅去。可是于安的三个丫头被她赶走了;冯嬷嬷又还没有回来;夜里风凉,她又不敢抱着于安出门。正左右为难,就看见冯嬷嬷端着小半碗奶昔出现在院门口。

  却说冯嬷嬷不急不慢的进了院子,就看到于珊抱着于安来回走动拍哄着。等走到门前,才发现屋子里的桌凳横七竖八的歪着,地上还有斑斑点点的血迹,冯嬷嬷心里一惊,急急的看向于珊怀里的于安。细细打量之下,见于安的小脸上的泪眼虽然还不曾消,但听到于安的喘息声却平稳细腻,她才放下心来。

  她也不问是非,只是说:“四小姐怕是累了,将小少爷给奴婢吧。”说完伸手想接过于安。

  可于安是在惊吓中睡着的,本能的不放开给他依靠的人,他的小手紧紧的拽着于珊的衣衫,冯嬷嬷不敢强夺,只是柔声轻拍着哄了几句,过了好一会,于安才松开于珊,冯嬷嬷急忙将于安抱在怀里。

  于珊这会也不说来不及跟冯嬷嬷解释状况,也不说客套话:“嬷嬷,弟弟就交给您了,楠楠先呆在这里等大夫,我先去静安堂看看奶奶……”话没说完就就往外走去。

  冯嬷嬷急忙伸出一只手,拦下于珊说:“四小姐,老夫人这会在不在静安堂,还在祠堂那边。”

  于珊止住脚步,有些反应不过来,问:“这么晚了,奶奶怎么去了祠堂?”

  ☆、第66章 :

  于大爷放弃孩子选了爵位,而在徐姨娘被送走的同时,他也被于爵爷打发到宗祠里跪着思过去了,跪罚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两天三夜,也就是说再坚持今天一晚上,就该被放出来的。

  可就在要被放出来的时候,于蕴竟发现于大爷病倒在宗祠里。

  按道理说,于大爷正值壮年,这点惩罚算不上大事。可于大爷先被怒极的于爵爷砸破了脑袋,又被狠踹的吐了血,身子当然有些不好。夏天昼夜温差大,祠堂处在阴面,日夜阴冷,于大爷不吃不喝坚持跪到现在,这残败的身子,发起了高烧也不稀奇。

  本来宗祠重地,一直都是有人把守的。可于爵爷担心守宗祠的小厮私下接济于大爷,便把人都赶走了,这才使得于大爷在祠堂病晕过去也没人察觉。

  也是于蕴选的时候赶巧。她得知徐姨娘死了,就整理了糕点去‘孝顺’爹爹,她偷偷溜进了祠堂,才发现于大爷晕死过去。

  于蕴细细打量了于大爷的苍白的脸色,干裂的嘴唇,她就这般看着,也不喊人,嘴角还带了点点冷笑。

  直到听到脚步声越来越近她才开始大哭起来:“爹爹,爹爹,您怎么了,您不要吓女儿,女儿已经没了姨娘,您,您不能也丢下女儿……”

  巡夜的小厮本就是听到祠堂有动静才往这边赶,刚进了宗祠的院门,还不等接近祠堂,就听见竟有一个女孩的声音。

  这小厮心里一惊,宗祠重地,哪里是女娃娃能来的地方。他快走几步推开祠堂半掩的门,就见于大爷昏迷在地,旁边跪着一个穿着素衣的小女孩,正反复摇着于大爷。他走到于大爷身边,先是探了探于大爷的鼻息,又触了触于大爷的额头,轻轻舒了口气,这才得空去打量旁边的小女孩。

  夜里昏暗,这小厮眼睛适应了好一会,直到能看清东西了,才辨清跪在于大爷身边的狼狈小女孩竟是平日光鲜里衣着光鲜的三小姐。

  于蕴带来的点心洒了一地,满脸祈求的看着这小厮,她脸色苍白,眼睛红肿,头发也有些凌乱,哪有大家闺秀的仪表。可就是这幅狼狈的样子,引起了这小厮几分怜惜。

  他悄声对于蕴说:“三小姐,宗祠哪里是你该来的地方,你快回去,免得受罚。我这就去请爵爷。”说着就要扶起于蕴。

  于蕴如何肯起,她甩着脑袋,哀哀地说:“求求你,救救爹爹……”

  其实于大爷就是发了个烧,可被于蕴这般一说,倒像是要死掉一般。

  “这边爵爷会处理的,三小姐还是快些回去……”这小厮见于蕴一副受了惊吓的模样,放轻了声音劝解道。

  于蕴越发紧紧地抱住于大爷,可怜兮兮地说:“我不,我要守着爹爹。姨娘已经死了,我不能再没有爹爹。”

  这小厮也是个孤儿,听罢险些掉下泪来。徐姨娘诋毁长房嫡子嫡女,受了老太太的仗罚后送到了庵堂,这事阖府皆知。他当时觉得解气,还暗自狠狠唾弃了徐姨娘一把,‘看吧,这就是不安分的下场,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得了这结局都是老夫人仁慈了’,可这会子看到于蕴这番样子,竟觉得老夫人太心狠了。

  人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每个人都同情弱者,却都忘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小厮却想不到这些,他不敢让于蕴留下来,那才是害了她。他扯着于蕴的小胳膊,说:“三小姐还是快回去,我保证大爷这边不会出事……”淡定老婆请入套

  于蕴低垂着头,嘴角微翘,暗忖‘姨娘说的果然没错,男人,都是疼惜娇弱的女子,即便她还只是个孩子’。

  她口中不断说着:“不要,不要,我要守着爹爹!”

  这小厮又不敢使劲拉扯她,两人就这般僵持住了。

  于府巡夜的小厮又不是只有这一个,祠堂动静闹得大,早有人去禀了于爵爷和老太太。

  于爵爷和老太太因为徐姨娘的死可能牵扯到于华,两人也没心思吃饭,呆坐了片刻正要回静安堂,便听到了小厮回禀,于大爷发烧晕倒了。

  老太太脸上的担忧一闪而过,却也没有开口说什么,于大爷什么身体状况她岂会不知。当时她听了于爵爷的处罚,觉得在于大爷承受范围之内,所以也不曾开口求情。

  可怜这两个老的,都只算计了于大爷的身体承受力,却没有计算上于大爷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于大爷被于爵爷和老太太批得一毛不值,心里哪里能舒坦了。于大爷一生顺风顺水,除了花姨娘的事糟心了些,于爵爷和老太太就没给他撂过狠话。他又被徐姨娘羞辱了一顿,更是难堪。这番内外交加,病倒了实属正常。

  于爵爷心宽,虽也对于昭轩的不满,但绝没有老太太心思重,主要是于昭轩的处事还不曾触碰他的底线。

  在于爵爷看来,于昭轩纳了花魁,不是什么大事,年少风流,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别人看出热闹也就过去了;偏爱庶子庶女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再怎么偏爱,庶出的也永远高不过嫡子嫡女。他对于昭轩的要求低,只要于昭轩守住于府,不闹笑话给京城的人看就行。

  而于大爷喜文,虽然于爵爷看不上,但也正是这个习性,决定了于大爷是好面子的人,处事可能不够面面俱到,但也不会太荒唐,这些用来守着于爵府足够了。

  于爵爷看了看老妻的神色,知道她已气消的差不多了,他装模作样地喝了口冷茶,才说:“走吧。”

  那小厮见只有于爵爷起身,老太太还安坐在那里,犹犹豫豫地说:“三小姐守着大爷,不肯离开,您看……”

  老太太腾地站起身,说:“怎么,老大竟敢私自离了祠堂,又去了兰苑?”

  那小厮见老太太误会,急忙跪在地上,说:“不是不是,是三小姐进了祠堂……”

  那小厮话没有说完,这次却是于爵爷发了火:“她好大的胆子!”

  于爵爷和老太太疾步赶到宗祠,进了院子,老太太便住了脚,立在门外等着。

  这宗祠里有两个祠堂,一个安置的是于府各代家主的灵位,一个安置的是历代家主夫人的灵位。

  这家主祠堂,男丁可自由出入,便是不曾受罚,你要到祠堂悔过,也没人拦你。平时也有小厮进来打扫,也不算冒犯。但是对外来媳妇,或者于府的女娃,这里却是禁地,便是老太太一生也只进去了一次,便是领了一品诰命的圣旨,进祠堂拜先人。

  家主夫人祠堂对女丁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但也只是逢年过节的拜一拜,甚少有人有胆子进出。红莲邪尊

  老太太站在门外,就看见一个小厮在苦苦劝说于蕴离开,而于蕴整个人巴在于大爷身上,铁了心不肯离去。

  于爵爷刚进了祠堂没走两步,于蕴便松开了于大爷,跪行到于爵爷身边,扯着于爵爷的一条腿,求道:“祖父,请您救救父亲吧,他,他……”话没说完,就开始大哭起来。

  于爵爷眼里的狠厉一闪而过,于大爷什么身子他能不知道,死是绝对死不了了。祠堂阴气重,于大爷阳刚之气不足,在祠堂受不住,于爵爷早就料到了。唯一料错的就是时间,他没想到于昭轩连两天三夜都受不住。

  可于蕴这般哭号,倒好像心疼于大爷的只有她一个,别人都是耍尽心机要于大爷的命一样。

  于蕴这心眼也是使错了地方,你对着下人哭号几声博几分同情也就罢了,这会子守着于爵爷哭号,别说于大爷还活着呢,便是真的死了,也轮不到她在祠堂为他哭丧。

  于爵爷狠狠的一脚将于蕴踹出了祠堂,说:“你好大的胆子,哪个准你进宗祠!”于爵爷的声音黯哑,像是从嗓子眼里挤出的声音。

  于蕴险险地跌倒在老太太脚边,甫一落地便不敢置信地望着于爵爷,心里呐喊不已,‘为什么姨娘教的不管用了’!

  老太太打量了一眼晕倒在祠堂里的于大爷,张了张口嘴,没说什么,只是有些乏力的对丫鬟说:“把三小姐拖出去。”

  老天太正要离开,却听见于大爷在祠堂里,哑着嗓子,艰难地说着:“请父亲母亲饶过蕴丫头。”

  于蕴神色一松,她对着于大爷的耳朵哭了那么久,他再怎么晕着,也该醒了,要是不醒,那他离死也不远了!

  于蕴挣脱了下人的手,便哭喊着‘爹爹’就踉踉跄跄的往祠堂跑。于爵爷正守在门口,如何能让她进去。

  于爵爷也不回头看于昭轩,抬起一只脚,将眼看就再一次迈进祠堂的于蕴,一脚又踹了出去,于蕴再一次跌倒在地,嘴角带出了血丝,她毫不气馁地又爬起来,哭喊着‘我要见爹爹!’便往里冲。

  于爵爷背对着于昭轩,面朝外,只是声音阴冷的不似活人,也不知是问谁:“你知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于蕴的哭喊声一哑,目瞪口呆的立住了脚,她当然知道这里是于府的祠堂!

  她打眼看去,一排排黑漆漆的灵位成三角形排列着,也不知是不是于爵爷的声音使然,她总觉得那一座座灵位上像是能散出阵阵阴气。

  于府在追随初代皇上之前,也是世家。那时候于府从没有分家一说,祠堂里供奉的是各代对世家做出贡献的男丁灵位。可随着于府出道辅佐初代皇上得了天下,虽有从龙之功富贵了,可是怕圣上忌惮,于府便代代分家,与此同时压制着嫡系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于府的嫡系越来越少,这祠堂也越来越神圣。

  “父亲,蕴儿也是一时心急……”于大爷嘴唇干裂,强忍着说。

  “你可是觉得,只有你这个女儿最心疼你?”于爵爷的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

  “孩儿不敢,只是蕴儿年幼不懂事。子不教,父之过,孩儿愿意替她受过。”于大爷的一句话说的并不顺畅,绊绊磕磕的。捡个媳妇生娃娃

  “子不教,父之过。如此说来,错的却是我了。”

  “孩儿万万不敢这般想。”于大爷惶恐地努力撑起身子,跪在于爵爷的身后。

  于爵爷正对着于蕴,眼看着于蕴脸上的泪水吧嗒吧嗒打在地上,他也不知为什么,只觉得虚伪,觉得脏,却一点也不心疼。

  他很是厌烦的说:“来人,将大爷送回外院,请医延药。此后,若是没有我的允许,永不得踏入宗祠一步!便是我死了,也不能踏入宗祠一步!”

  “父亲!”于大爷怎么也想不到,他为女儿求情怎么会换来这种结果。

  “你们父女两个,当这里是什么?哭丧的灵堂吗?这里乃是于府列祖列祖安歇的地方,岂容你们这般喧哗哭闹!便是我死了,在这祠堂之中,也不能哭出一丝声响!老大,我养的好儿子,你养的好女儿!”

  于爵爷说着,跪在地上,向着排位啪啪啪的磕了三个响头,再起身,额头竟然已经流血!

  于爵爷说完这话,有些心灰意冷,站起身,淡淡地说道:“老大,既然你参不透,你便自生自灭吧。下一代的爵位我给你,圣上只要传下折子,我当着你的面就把你的面子写上。”

  于大爷模糊的听到这句话,还不等松口气,便听于爵爷接着说:“但在我与你母亲死之前,这爵位你必须交给华哥,如若不然,你便带着不孝的帽子活下去吧!”

  于爵爷说完,大步跨出了门外,也不知在吩咐谁:“立刻去叫华哥,让他亲自清扫祠堂!”

  于昭轩红肿着眼,眼睁睁地看着于爵爷和老太太携手而去,两眼一花,又晕了过去。

  而于爵爷和老太太的身影,却似突然苍老了几岁。

  等于珊知道这消息,却已经是第二天了。她守在老太太的床前,恨不得立即撕烂于蕴那嘴脸。两世为人,再没有比她更清楚于蕴的想法的了:徐姨娘死了,于简不理解她,于蕴彻底没了靠山,她只有更加霸着于昭轩才有出头之路。

  上一世的状况虽然稍有不同,但也没有差别到哪里去:

  于蕴八岁之前,完全是娇宠着长大,没吃过一点苦头——杨氏不屑打压庶子庶女,小于珊又傻啦吧唧的只追着对她无爱的杨氏,见了于大爷也不说话,所以,乖巧的于蕴赚尽了父爱母爱,光看兰苑偏房摆满的稀罕玩意就可想而知了;之后于珊发烧,‘烧坏了脑子’,除了往老太太的静安堂走,就是窝在梅苑的偏房,更不会与她争宠。

  再后来,徐姨娘仗着杨氏体虚,亲来求了于大爷,要为于安办抓周礼,却将一方汉白玉的玉章上抹了砒霜,只等于安去捉。这阴谋被于珊‘无意’发现后,徐姨娘被气急的老太太直接处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爵门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