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爵门嫡女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玉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3 KB   上传时间:2014-07-27 15:04:36

  于华不相信的抬眼望向老太太,他可没看出母亲有一丝一毫后悔的意思。

  “你母亲是到死也希望珊丫头一直怨着她的。既然以前不曾善待过珊丫头,人死灯灭,就让珊丫头像你一样怨着她也好。珊丫头一向恋母,她这一走,珊丫头指不定多么伤心,她对珊丫头越狠,珊丫头越容易从悲伤里走出来。只是,哎,我现在实在不忍心看珊丫头……这半年处下来,珊丫头看似温和讨巧,可那也只是对着自己在乎的人。你可见她主动往你父亲身边凑过一次,上赶着说过一句话?她的冷情我倒也看出了几分。只是她不是那种走进死胡同就不出来的丫头,给她些时间静静也好……”

  “为何我看不出来母亲后悔了?”于华却不管于珊真正的性情是什么样的,只是纠结于杨氏最后的心狠。

  老太太神色复杂,看着于华不再清澈的双眼,怜悯的摸摸于华的头,说:“你还小,等你大了自然明白。”

  老太太本来对杨氏至死对于珊冷酷无情略带不满,但看着濒死的杨氏,又不忍心将雨霜的可疑之处告知,唯恐她死不瞑目。却不想,她临终自己想明白了。恶露不断应该是什么感觉,她濒死之际正亲身经历着……想当初,仙姑说于珊恶鬼转生,所以才致使她夜里恶露不断,床上见红,如此浅显的谎言,她却一直到死,真真体验了一把才开始怀疑……杨氏不傻,一想明白这茬,就知道是因为她生珊丫头时难产,硬生生的将这怨愤撒在了珊丫头身上,所以到后来才被怨愤蒙蔽了双眼,错待了于珊这么些年……

  兰苑,徐姨娘和于蕴还在禁足期间,白事也不用她们掺和,就算去了也是虚情假意的,没得给死人添堵。

  “你说什么?老太太没在那贱人准备的嬷嬷里选奶娘?”徐姨娘脸色变了变,问道。

  “是的。现在五少爷的冯嬷嬷,是于嬷嬷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至于大奶奶原先买下的奶娘,老太太都已经让于嬷嬷发卖了,包括元奶娘。”杏儿顶着肿着的脸,小心的回答道。

  “老太太也太小心了。原来的三个奶娘都是那贱人买下的,老太太没道理不放心啊。元氏不过是路过了兰苑几趟,老太太就怀疑了?莫不是我这院子走漏的什么风声不成?也不对,之前不曾听说老太太备下奶娘,怎么于嬷嬷出府一趟,就领回一个合意的奶娘?”徐姨娘坐在凳子上,抚摸着手上的玉镯子,疑惑的自言自语。

  “姨娘,于嬷嬷是老太太的陪嫁丫鬟,又是随着老太太掌管于府二十多年,这点门路怎会没有?出了于府,哪个府上不卖她面子……”杏儿轻声分析道。

  “那倒也是,只是可惜了我一盘好棋……对了,五少爷身子骨怎么样?”

  “永和堂的吴大夫昨天就看过了,说是没有什么大碍,只要冯奶娘按时服侍汤药,调理个半载就好了。”

  “哼,他倒是命大。”徐姨娘不屑的道。

  正说着话呢,于蕴从外头走进来,刚进屋就急急的问:“姨娘,母亲的死不会查到咱们头上吧?”

  徐姨娘无语的看着于蕴,先让杏儿下去,才语重心长的说:“你以为你姨娘我多大的能耐?我娘家的助力不多,能买通个奶娘已是巧合,又怎么可能插手杨氏生产的事。再说,老太太在府上,又不是不懂生育的事,我怎敢与稳婆勾结。只是可惜了……”

  于蕴半是放心半是惋惜的轻轻奥了一声,又问道:“可惜什么?”

  “你娘我算计那死丫头这么些年,杨氏竟然一直忍着没出手,到底是我低估了血脉亲情,早知如此,还不如我亲自下手。若能得手,你就是爵爷唯一的亲生女儿,得有多少青年才俊上赶着巴结……现如今那小贱人养到老虔婆身边,这半年护的跟眼珠子一样,再下手怕是难了。再过上几年,好的亲事还不都是任由那个死丫头挑选,她吃肉,剩下一星半点的骨头让你啃。”

  要说徐姨娘为了让杨氏对于珊反感,真是费劲了心机。杨氏刚生完于珊,她就凑到梅苑吹难产的孩子不贴心的风,之后瞅准老太太不在府上的机会散布克母的流言,为了这流言,她处心积虑的安排:只要于珊一得好,她就有意无意的利用花姨娘给杨氏添堵;而只要于蕴欺负于珊,于珊活得不如意,她就上赶着捧高杨氏,想方设法的让杨氏顺心……

  “那怎么办?”于蕴一听,顿时急了。她压在于珊头上这么些年,早就习惯了,一听后半辈在都会被于珊压倒,她心里就很不舒服。

  “你怕什么,万事有姨娘。”说完理了理于蕴的头发,说:“我姑娘多俊俏呀,那死丫头呆滞傻愣,哪比得上你贴心。再说了,老太太性子严禁,那死丫头必定端庄有余风情不足,既然那贱人已经被自己的女儿克死了,说不定那死丫头真的命硬……你放心,我一定要你压在那死丫头的头上!”

  于蕴看着信心满满的徐姨娘,才算放下心来。

  徐姨娘又问道:“最近功课怎么样?先生的教导可还得力?”

  于蕴自得地说:“那还用说,几个姐妹里就数我学的最用心。于珊那死丫头下半晌还要习武,哪有我专一。”接着又不满的埋怨道:“祖母就是是偏心,姐妹几个只有于珊能进练武厅。”

  “这又什么好羡慕的,就是让你去学你也不能学。女孩子家家的,身子要软和一些,男人才喜欢。你看二房的那两个,不也是猴精猴精的,本来你那好祖母想让她俩陪着那小贱人的,可二房那位直接拒绝了,为的不就是柔美嘛。你看看那些习武的,哪个有点大家闺秀的样!远的不说,就说韩师傅的婆娘,可有什么女人味?再说,身子骨不好就吃些补品也就是了,歌舞升平的,只有傻子才练武呢。”徐姨娘不屑的说。

  “姨娘,你,你想哪去了!谁羡慕于珊能学武了。那练武厅,练武厅……”于蕴支支吾吾羞红了脸。

  徐姨娘这才反应过来,练武厅除了于华于简于福,以及经常当于珊小尾巴一样出现的于通之外,还有三个外姓少爷。

  “三个少爷不是下晌午就各自回府了吗?那死丫头上半晌跟着子萱学课,下半晌才有机会进练武厅,哪有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你就放心吧。”

  于蕴想想也是,也就不再纠缠。倒是徐姨娘想了想,那三个少爷不论哪个身份都不低,都是于蕴成亲极好的人选,自此就上了心。

  “对了,我教你的霓裳舞你学的怎么样了?趁现在年纪小,身子软,这个舞你要时时练习。想当初若不是我舞姿出众,又怎么会嫁得你爹爹。昨天老爷刚跟我说,圣上已经有了松口的迹象,你马上就是一等爵爷的女儿了,若你是一等爵爷唯一的女儿就更妙了……”说完,徐姨娘又不死心的盘算开了。

  “姨娘放心,我这就回偏院练习。只是这禁足到底要禁到什么时候,整日闷在府里闷死了。”于蕴抱怨道。

  “你这些日子给我安分些。那贱人总归是你名义上的母亲,你就算不悲伤也要表现的悲痛欲绝,别到处瞎逛游。老爷少说得为那贱人守一年,趁着这一年长房没有主母,我得好好盘算盘算。你去吧。”

  于蕴离开之后,徐姨娘就盘算开了。

  杨氏生前被徐姨娘挑拨的,与杨爵府的关系并不亲近,与于昭轩的关系也不冷不热,所以不用担心除了老太爷、老太太之外会有什么人为杨氏的三个孩子撑腰。老太爷、老太太不足为虑,一来他们管不来这许多事,二来他们百年之后,诺大的家业还不都把持在于昭轩手上。她只要抓紧于昭轩,她的两个孩子就什么都不用愁,不过,最好是能再生个孩子……

  她却不想,原来的杨爵爷虽是杨氏的亲父不假,但却是个四六不着的。至于杨老太太,一来对杨爵爷心灰意冷,懒得打理杨府;二来,她也不待见已经出嫁的女儿,这才让两家疏忽了关系。可眼下袭爵位的是杨思逸,就算与他妹妹感情不深厚,可好歹是个正人君子,如何肯看着她打压他的外甥外甥女还置之不理的。

  徐姨娘自然想不到这些,心里盘算了半天,得出结论:于华喜武,与于昭轩脾性不和,更时常顶撞于昭轩,若在只有于昭轩主家的情况下,于华与于简争夺爵位的话,于简胜出的机率占了最少有六分;于珊顶着命硬克母的命格,以后说亲也顺当不了,毕竟婆婆也是半个妈,哪个妇人能欢喜命硬的女子,所以于珊对于蕴也胜算不大;只是,刚刚出生的,又得吴大夫保证可以成活下来的于安就不知道会是什么脾性了……

  突然,徐姨娘扑哧一笑,低声喃喃:“就看你命怎么样了。”

  然后将一个毫不起眼的丫头叫了进来,低声吩咐一番,也不管那丫头的脸色变成什么样子,严厉的问道:“明白了吗?”

  桃儿狠下心点了点头,就往院外走去。

  每个院子的主子,都会培养一个能在外面打听消息,散布消息,又能同时交好各院丫头婆子的大丫鬟,而徐姨娘却悄悄的培养了一个最不起眼的甚至不曾在主子面前露过脸的粗使丫鬟……而桃儿在兰苑就担任着这一“特殊职务”。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

  往后恢复日更,偶尔加更,不更会请假,么么哒~~

  ☆、第43章 :算计

  四月份的天,还不算热,所以杨氏的灵柩得以在于府停了三天。

  停三天,于华于珊就不眠不休的为杨氏守了三天灵,两个半大的孩子,跪在堂前不停地烧着纸钱,任谁看了,都觉得感伤。

  本来于简于蕴也该在灵柩前守着,就算是为了给外人显出母慈子孝的效果,两个庶出的也该守着,这是京城所有大户人家的规矩。只是老太爷与老太太都不是守死规矩的人,尤其老太太最不喜欢庶出的装出来的嘴脸,没得给人添堵,所以不仅给于蕴免了,于简也不用守灵。

  徐姨娘听了这消息,脸阴沉了下来,虽然这是于府掌家人安排的,可难保外面不会传出庶出不孝的传言,她最清楚这些流言如何杀人于无形中,到时候要如何解释?再说,杨氏是现任杨爵爷的嫡妹,于爵府的主母,徐姨娘再不知好歹,也知道杨氏的身价绝对在京城排的上号的,所以此刻前来吊唁的都是些尊贵之人,于华于珊倒是趁机露脸了,可她的两个孩子难道就要错过这次“表现”机会?

  徐姨娘禁足见不到于大爷,正上愁呢,可这两人真真算得上是心有灵犀了,她这边刚想于大爷,于大爷当夜就宿在了兰苑,只不过她不知道自己只是花姨娘的替补罢了。

  杨氏死了,于大爷一想到杨氏临终前对他的无情就苦闷不已,连即将到手的爵位都不能让他心情舒畅。男人苦闷了,多半是要借酒消愁的,所以,这于大爷便学那文人雅士的痴情模样,以酒消愁。可是有酒怎能没有美人?最适合陪酒的婊/子,不就是十六岁就得了花魁之名的花情雨吗?想到很长时间没尝花情雨的味道了,于大爷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往下/身去了,身子骨都年轻了不少,于是,在杨氏死的第二天,酒醉的于大爷按耐不住,甩开小厮,踉踉跄跄的就往菊苑走去。

  却不想吃了个闭门羹。

  花情雨自从入了府,生下于丽,就不再主动勾引于大爷。作为一个妓/女,她知道趁着于大爷的恩宠,进了一等爵府,还正经的抬了姨娘,这就是她最大的极限了。她也不肖想别的,一个人受尽白眼她不怕,但却怕寂寞的独自守着空落落的院子。所以刚入府那会,她就算计子嗣。怎知子嗣有了,却把老太太气得离了府。

  她知晓自己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却不想,老太太离府了,于大爷不来菊苑了,杨氏、徐姨娘都认为她没有威胁性,也不再难为她,她的院子竟反常的安稳了很多。花姨娘日子过得比别家主母潇洒多了,不能出府又怎么样,她有的是钱,买通个小丫头从外面带时兴的东西,轻而易举;她虽然才二十六岁,可年少时尝过了千人滋味,越发对男女之事看淡了,而于府给了她最好的庇护,再不用任人欺凌。

  只是,自从除夕夜受了处罚,她才觉得,养孩子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解闷的,于丽在菊苑是小霸王,可到了外面就是个婊/子养的小贱/人,这怎么行?所以这禁足,与其说老太太禁了她们的足,不如说花姨娘禁了于丽的足。

  于丽当然不服气,才五岁的孩子,最是淘气可人疼。可花姨娘就是不准她偷跑出去,更是命人将院门关死,绝不给于丽偷跑的机会。

  花姨娘得知于大爷醉醺醺的敲门,不说能猜到于大爷的心思,却也八/九不离十。花姨娘媚态十足的脸上,讥笑毫不掩饰,这就是所谓的正人君子。热孝期,杨氏的尸身还在府上放着,他也不怕杨氏变厉鬼!

  花姨娘懒懒的伸了伸腰,火爆的身体曲线尽显,眼见丫鬟们呆愣愣的,她轻笑出声,说:“不必管他。”说完就自顾自的去偏房看于丽。

  丫鬟们看着花姨娘,不自觉的脸都有些红了。想当初怡情楼的妈妈都抵不住花姨娘的媚色,更何况这些单纯的丫鬟们。花姨娘十六开/苞,二十入府,之间相隔的四年,受千人滋润,媚气天成,不缺才情,又看的开,真真是一个尤物。

  于大爷在菊苑猛敲门,也无人出来应。他堂堂一等公爵的继承人,竟被个贱妾拒之门外!

  可他自开始喝酒就肖想花姨娘的曼妙滋味,眼下他家老二正挺直了脊背要工作,难道要委屈他家老二?于大爷冷笑出声音,自己捏了一把,顿觉他家老二脾气更大了,他醉醺醺、骂骂咧咧、急不可耐的就往兰苑奔去。

  兰苑的徐姨娘虽然也被禁足了,可是院门大开。于大爷想都不想就冲进去。也不看正服侍徐姨娘卸妆的丫鬟,上前一步,抱着徐姨娘就把她摔到了床上,要把昨日午间被打扰的事干完。

  徐姨娘衣衫半解,愣怔的看着发疯的于大爷。眼见于大爷已经俯首啃咬,徐姨娘面露欣喜,命丫鬟都滚下去,便伸出一只柔弱无骨的手臂挽住了于大爷的脖颈。另一只手,却不带丝毫迟疑的钻进了于大爷的衣衫,握上了那正叫嚣不已的于大爷的老二。

  于大爷舒服的浑身轻颤,再不肯等待,野蛮的将两人的衣衫褪尽,也不管徐姨娘是不是准备好了,提枪就闯了进去。

  前/戏做的不足,徐姨娘自然舒服不到哪里去,可她还是呻/吟出身,魅/惑于大爷。徐姨娘三十出头,正是欲/望如狼似虎年纪,于大爷进出没三次,她就来了感觉。两人在床上颠鸾倒凤,一直战到后半夜才歇下。

  这两人是满足了,可却吓坏了兰苑上上下下的丫鬟婆子,这绝对是坏规矩的,若让老太太捉住,于大爷顶多受几句呵斥,她们可就免不了皮肉之苦。是以,刚到卯时,杏儿就不怕死的前来叫人,颤颤兢兢的催着于大爷回外院。

  于大爷正枕着玉体酥臂,如何肯起?倒是徐姨娘想到杨氏昨天刚死,他们如此荒淫,万一被人得知,于大爷少不得被训斥,那自己也难逃惩罚,说不定命都保不下!于是慢声细语的哄骗于大爷起身。于大爷酒醒之后自觉也干了荒唐事,便任由兰苑的丫鬟折腾,想趁着没人发现之际回到外院他自己的屋子去。

  于大爷正恍恍惚惚,便听徐姨娘说道:“老爷,姐姐从不曾亏待简哥蕴姐,为了显示姐姐的宽容贤淑,也该让他们两个一同守灵才是。”

  于昭轩听徐姨娘提起杨氏,心里顿时烦闷不已,也不管徐姨娘是不是洗刷了,搂过徐姨娘就是一记深吻。徐姨娘面色潮红,胸口上下起伏,正正压在于昭轩的手臂上。于昭轩顿觉他家老二又醒了,不耐的捉着徐姨娘的手就往他自己身下送。

  口中却说道:“你说的有理,此事我会与母亲说。”

  于昭轩一边享受着徐姨娘的伺候,一边寻思该如何向老太太提及此事。于昭轩倒是不怕对杨氏品行会带来影响,他只担心如此安排会显得于府人丁凋零。

  两人磨磨唧唧磨磨唧唧到了卯时二刻,于昭轩才鬼鬼祟祟的离开兰苑。到了外院只赶上早饭。幸亏他的小厮是机灵的,明知于大爷宿在兰苑的事瞒不了多久,可到底是按照正常于大爷宿在外院的时间给定了早饭,府上兵荒马乱的,倒让这对狗男女暂时糊弄了过去。

  杏儿在于大爷回外院后,伺候徐姨娘时便有些欲言又止。

  徐姨娘瞥了一眼,淡淡的说:“怎么,还记恨那一巴掌?”

  杏儿一听,急忙跪倒在地,口中连连说着不敢。见徐姨娘自梳着头发,不开口说话,也知道徐姨娘这是叫她有话说话的意思。

  “姨娘,大奶奶刚去,大爷留宿兰苑,是不是……”

  徐姨娘啪的放下梳子,狠狠的盯着杏儿,威胁道:“兰苑上下,我最器重放心的丫鬟就是你,也放心的把兰苑的是是非非交由你打理,若是有什么话从我这院子的人嘴里传出去,哼,你知道后果!”

  “是是,兰苑上上下下绝对不会多嘴一句。可是……”说完欲言又止的看着徐姨娘的肚子。

  徐姨娘是过来人,如何不懂她的意思,淡笑着说:“富贵险中求,若是真有缘再多一个,你姨娘我胜算更大。若是有了也是于府的血脉,怕什么。”

  见杏儿还要劝,不耐烦的说:“好了好了,我知道分寸。”

  于大爷左思右想的揣测自家母亲的性情,觉得于简、于蕴守灵是好事,便直截了当的将意思与老太太提了。

  “母亲,夜间只有华哥和珊姐守灵,是不是太辛苦了?不如让简哥、蕴姐也过来,两拨轮流着?也好让他们有些歇息时间。”

  “辛苦什么?媳妇怀胎十月辛辛苦苦诞下的孩儿,守三天灵就喊苦喊累?孩子都是拿命换来的,辛苦些又算什么。”老太太见于大爷不自然的神色,料定定然又是徐姨娘撺掇的,不过老太太怎么也没想到两人昨晚宿在一起,只以为是兰苑的小丫头传的信。

  老太太也不听于大爷的解释,转身走了。

  于大爷眼见老太太不应允,便想走于爵爷的路子,于爵爷听了于大爷的理由,只说:“老大,子嗣贵精不贵多,你媳妇的丧礼,你上点心盯着。”

  于大爷自然不敢不应,于是他发现,来到府上吊唁的人并不轻视于府,反倒觉得他对杨氏情真意切,举止间对他亲近了不少。于昭轩这才歇了让庶子庶女参与杨氏葬礼的心思。

  不用说,徐姨娘得知后气得在兰苑大肆折腾,发誓定要在于昭轩纳娶新妇前,利用他‘守身’一年的时间重获恩宠。

  不过这番折腾,在徐姨娘得知杨府前来吊唁的是新上任的杨爵爷后,突然泄了气,顿时觉得原本的计划没了可行性。

  不管杨爵爷是出于面子上过不去才自过府还是真心实意前来,这都是主动示好的节奏。冷战又不是仇怨,只要有了一方主动,那关系破冰便指日可待。现下杨府主动示好,这也意味着,杨氏在世的时候,她的诸多算计一下子泡了汤。

  杨爵爷满脸悲痛的给杨氏上过香,看着跪在堂上给他拜谢的于华、于珊,只觉得世事无常。文人本就容易伤怀悲秋,此刻见了亲妹的幼子幼女,又感怀两家离得很近,却也未能见到妹妹最后一面,只恨不得把所有能给的都补偿给两个孩子,于是许诺道:“以后但凡有用的到舅舅的地方,只管开口。”

  世人皆言,文人容易轻许诺,是以他们的诺言一文不值,殊不知,文人许下的诺言与武将的重信一样,均是一诺千金。

  三日过后,杨氏的灵柩入了于府的祖坟,于府的一场白事也算结束了。

  白事虽过,可于府的众人还是沉浸在悲痛之中,每个人的状态虽然不一样,但府里倒是一直静悄悄的。

  于安的洗三礼因为正赶上杨氏入土,所以没听到半分声响的过去了。

  府上几个少爷小姐的课程还照常上着,只是于珊整天无精打采的,连带着杨宇楠也缄口不语,看的老太太、韩师娘、子萱先生都揪心不已。

  二房的两个姐和长房的于蕴见到于珊,在人前的时候都是几分悲痛,几分怜悯,欲言又止的模样,只是背后是怎样的嘴脸就不得而知了。

  三房已经六岁的于通,像刚过完年一样,整天跟着于珊当于珊的小尾巴,上午跟着哥哥们,下午就跟着于珊到欢喜堂或者练武厅打秋风。

  徐姨娘也想开了,既然人前都不能显悲恸,人后就更不用装模作样了,所以于简每次到兰苑,都能碰见徐姨娘与于蕴两人谈笑玩乐,有时甚至对舞,完全不顾及府上的氛围。这样的次数多了,于简只觉得心里十分的厌烦,对自己有这样的娘亲妹妹更是无奈,慢慢的不再踏足兰苑,下了课就回自己的院子读书写字。

  这些日子陈先生因事外出,一直不曾回府。于华每天下午的文化课免了,便每天跟着于珊,但也只是看着,兄妹两人甚少交谈。

  于府的一场白事办下来,主子们悲恸,下人们困乏,而为避忌讳,等闲也无人上门,府里上上下下才空闲了下来。也是老太太恩典,让周管家给下人们调了班,轮流着休息一下,平常需要两个人的,都留下一个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爵门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