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名媛望族_分节阅读_第88节
小说作者:素素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3:31:52

  可他自那日在廖府听到完颜宗泽的宣誓,他心中便极度不安,生恐锦瑟和完颜宗泽是两心相悦的,在他看来完颜宗泽是异族,又是北燕皇室,完颜宗泽和锦瑟是没有未来的。杨松之不可抑制地担忧锦瑟走上一条错路,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想这个事情,也在想如何解决此事,即便他知道自己没有资格插手此事,可他也做不到漠视这一切。

  如今他瞧见锦瑟和萧蕴琴箫和鸣,先是心中震荡,醋意翻涌,盯着锦瑟的背影无法移开,接着他却蓦然心思一动,倒升出一个念头来,这个念头令他很快平静了下来。

  若然锦瑟身边一定要站上一个人,他倒愿意这个人是萧蕴。他和萧蕴自小便认得,也算是相知的,萧蕴是个有担当的男子。起码这个人若是萧蕴,杨松之觉着锦瑟会得到幸福。这样想着,再瞧锦瑟和萧蕴并肩坐在一起的情景,杨松之倒觉不是那般刺目了。

  他舒了一口气,本能地定睛去瞧完颜宗泽,一望之下却见完颜宗泽面上竟挂着一片风轻云淡的笑意,全然瞧不出任何不妥来,杨松之一诧,随意又不可抑制的升腾起一股怒意来,可转瞬他便又瞧见了完颜宗泽垂在身侧的双手。

  完颜宗泽今日穿着一件箭袖袍,双手无所遮挡地露在了外头,此刻那一双手正紧握成拳,青筋都显露了出来,显示着它的主人此刻心中远没有他所表现出的那般云淡风轻。

  见此,杨松之又微微一怔,眯着眼仔细盯着完颜宗泽倒生出一股赞赏来,完颜宗泽比他年少许多,能有这番养气功夫在杨松之看来已是不易。而且完颜宗泽这般反应,也是为锦瑟着想,杨松之虽一万个不乐意完颜宗泽靠近锦瑟,但瞧着他确实是真心对待锦瑟却还是满意的。

  两人情绪翻涌,却在箫声琴音消弭后,在大皇子开口说话时,极有默契地同时收敛了所有情绪,再叫人瞧不出一丝端倪来。

  而锦瑟闻声望去瞧见完颜宗泽时,他的面上正挂着那丝漫不经心的笑,似有意似无意地目光在她面上一晃滑过,锦瑟却分明感觉到他的笑意未达眼中,目光中含着一股热力,显是在压抑着怒火,只瞟她那一下,她便感觉面上要被烧个洞出来。而她身旁的萧蕴已站起身来,冲大皇子行礼。

  锦瑟忙扶着琴案也起了身,稍稍退后一步和萧蕴拉开些距离才随着廖老太君等人一同见礼。

  今上子嗣不丰,唯有三位皇子,这位大皇子现在也不过年十五六左右,相貌肖似其生母丽妃,面皮白净,五官阴柔,身量尚未长开,显得有些单薄瘦弱,他今日穿着一身紫金色镶银丝绣祥云暗纹的蟒袍,腰间系着象征皇室身份的明黄色嵌玉宽腰带,头扣着赤金镂空冠,通身的富贵之气,可站在人高马大,五官舒展隐含冷峻之色,气质也有渊渟岳峙之态的完颜宗泽身边,便连那股贵气也被生生压了下去。

  无法,两人年纪相当,大皇子的身量却足比完颜宗泽低了两头,瞧着倒似差了五六岁一般。分明皆是少年郎,可这般一比,却似一个小孩,一个大人。

  锦瑟平日并未觉着完颜宗泽和同龄人有所不同,只觉他的长相较之大锦人要成熟一点,如今这般一作比,才察觉出完颜宗泽似当真比同龄人早慧了一些。方才他那眼神,似乎是生气了,莫不是误会了什么吧?锦瑟心中想着,却也不着急,反生出一股好笑来。

  “先生无需多礼,敬克早便欲来拜访先生,又恐打搅先生和老太君清净,今日冒昧而来,还望先生无怪敬克才是。”那边大皇子正恭谨地冲西柳先生说着。

  今日说来也巧,原是大皇子在京城最大的酒楼望仙楼中设宴,请了不少府邸的贵介公子前往相聚,席间众人免不了吟诗作对,后来便说到了西柳先生。柳克庸自到京城便行事极为低调,关门谢客,在场不少贵公子都吃了闭门羹,大皇子也早便欲拉拢柳克庸,只他又不敢做的明目张胆,这便令赵海云接近柳老太君,可赵海云却不得柳老太君欢心。

  今日大皇子见众公子皆在,便心念一动提议大家一同前来给西柳先生拜年,一来这么些人一同前来柳克庸便不好将人都挡在门外,再来也摘掉了他拉拢结党的嫌疑。

  谁知一行人到了柳府却碰上来同样前来拜会柳克庸的完颜宗泽,看门的小厮见大皇子带着这么多贵客登门,自然是不敢拦着的,原是要请众人到花厅等候,谁知众人进了院子便远远听到花园中的乐声,听闻是西柳先生夫妻在陪客赏花,这便一起遁声而来。

  “方才所奏乃是何乐,本殿下竟是闻所未闻,当真是绕梁三日,令人听之动容啊。”大皇子再次说着,他这一言后便不自觉地瞧向锦瑟。

  而大皇子的话也将众人的注意力再度拉回到了锦瑟和萧蕴身上,锦瑟自到了京城便尽量行事低调,从不刻意表现,她清楚的记得前世时为一个才名所累,最后落得人人嗤笑的事情。今日也是在此多长辈和亲人,而萧蕴也非长舌之人,她实想和柳老太君更近一步,这才一时忘形,谁曾想,人倒霉时喝水也能塞了牙缝,竟然就刚巧叫这么些人碰到了她和萧蕴合奏的情景。

  大锦如今虽民风较之从前开化不少,这点事不会碍了名声,可到底传出去也是不好的,如今锦瑟感受到四下扫来的各种灼灼目光便不动声色地往廖老太君身后避了下。

  那边萧蕴也恰如其分地上前一步,挡住了大皇子等人的目光,道:“此乃我偶然间得到的《太平记》残曲,因此曲乃琴箫合奏,而我素不擅琴,今日又凑巧听得两位老太君提及姚姑娘琴艺出众,这才一共续补了此曲,萧某技拙,叫大皇子和诸位见笑了。”

  听萧蕴解释的清楚,锦瑟心中微暖,而大皇子却笑着道:“原来竟是失传已久的太平记,我说怎会有如此气吞山河之势!萧公子实在过于谦虚了,萧公子的箫声不俗,姚姑娘的琴艺更是叫人惊叹,更为难得的是,两位配和的当真是默契,今日本殿下有幸听得此曲,当真是荣幸之至啊。”

  大皇子言罢,见锦瑟站在廖老太君身后垂着头只露出一点衣角来,便又道:“早便听姚姑娘端庄贤淑,蕙质兰心,才情更为出众,连皇考都曾夸赞有加,如今一见果真如此。”

  锦瑟只觉众人的目光又随着大皇子往这边瞅,没有法子便只好微微露出身子来,福了福身,道:“殿下谬赞,小女惶恐。”

  廖老太君适时挡住了锦瑟,也恭敬地道:“她小小年纪,琴艺不精,哪里当得大皇子如此盛赞。”

  这大皇子如今虽然年纪还小,可为了巩固势力,丽妃却早已在为他筹谋有力的妻族,已然在为其选妃,依着锦瑟的身份充其量能做个侧妃,即便是正妃廖老太君也不会叫她去搅着这趟浑水,何况早先锦瑟因云嫔之事和丽妃是有过节的,丽妃如今忙着巩固势力,重新挽回圣心没有功夫寻锦瑟的晦气已是不错,哪里还能叫锦瑟再生事端。

  故而廖老太君一见大皇子对锦瑟过于关注,便忙替她挡住了众人的视线,大皇子目光仍瞧着锦瑟一角裙裾,还欲再言,那边却响起了完颜宗泽的声音。

  “本王早闻柳老先生之名,今日得见先生,请先生受本王一拜。”

  大皇子闻言望去,正见完颜宗泽冲着西柳先生恭敬而拜,大皇子岂肯落后,他想起今日来此的目的,便忙也凑了上去,挑眉道:“武英王平素目中无人,没想到今日倒是知礼起来,武英王堂堂一国王爷如此屈尊降贵叩拜柳老先生,倒是叫本殿下奇之叹之。却不知武英王一个异国人,何以如此?”

  大皇子的话不过是嘲讽完颜宗泽堂堂王爷对大锦人屈尊降贵,也不怕有伤国体,暗指完颜宗泽别有用心,谁知完颜宗泽闻言却诧地瞧向大皇子,道:“何故大皇子拜得老先生,本王却拜不得?莫非大皇子觉得你方才叩拜柳老先生实是你屈尊降贵,委屈了吗?还是大皇子觉着柳老先生当不起本王之敬重?”

  大皇子闻言被噎住,接着才面色涨红地道:“柳老先生乃我大锦鸿儒,本殿下敬重有佳,真心叩拜,怎容你如此离间!而武英王明明非大锦之人,听闻已连番登门拜访,这般作态,方叫人奇之怪哉。”

  完颜宗泽这确实是近两日来第三回来柳宅拜访,且前几回皆被挡在了门外,并未见到西柳先生,如今被大皇子点明,他又是一笑,居高临下地睥睨着大皇子,道:“大皇子也说西柳先生乃鸿儒,学问可分国界?既是鸿儒,便当受世上所有读书人敬仰之,我北燕书生学子们对先生敬仰久矣,本王虽非读书人,然从小也曾拜读先生的书作,受益颇多,登门求教,亦乃真心。更何况,这华夏土地原便一体,当年先生曾在京鲁书院教习,如今时隔多年,我北燕京鲁书院学子们还为先生塑像供拜,书院依旧为先生保留着当年所住之啸月小筑,学子们殷殷期盼,只望能再瞻先生真颜,本王也真心希望先生能有朝一日能再度为我北燕学子们讲学。”

  那京鲁书院位于北燕的湖州,原便是大锦所有,四十余年前柳克庸却在此书院担任过博士,完颜宗泽公然挑衅,大皇子岂能心平气和,众公子也都面露愤慨,已然有人怒声道。

  “北燕人凶残狂暴,懂得什么是儒学,又懂何为礼仪?不过只知以暴制暴罢了,纵然一时占据江北疆土也是没有文化的蛮夷之邦,北燕皇帝穷兵黩武,哪里能懂什么是世之鸿儒?只有我大锦,以德服人,礼仪之乡,圣上以儒学教化万民,又有柳老先生这样的当代鸿儒传播儒学,上行下效,方可使四海归心,这才是天朝上邦!”

  139

  这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江淮王府的二公子闫锐,他的神情极为激愤,态度异常倨傲,说罢更是微微昂着头不屑地盯着完颜宗泽,全然一副天朝上国瞧见蛮夷之人的高高在上之态。

  锦瑟听有闫锐口口声声地喊着,以德服人,礼仪之乡,不觉微勾唇角,暗骂一声迂腐书生,又闻他说什么四海归心,天朝上邦,便更低头掩饰眸中讥嘲。

  如今大锦偏安一隅,天灾不断,朝政**,内争不止,赋税如山,百姓早便苦不堪言,身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北燕自入关以来,两代英主,勤于朝政,呕心沥血,使得北燕已然休养生息多年,养兵蓄锐,励兵秣马,虎视眈眈地只待时机到来,便一举南攻。

  可笑的是,大锦已然岌岌可危,官员们和贵族们却一直还做着黄粱美梦,以天朝上国而自居,只将北燕看做蛮夷之邦,不足为惧,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会如此,锦瑟想有几个缘由,一来是大锦几代君王皆平庸,虽已偏居一隅,却仍旧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使得官员上行下效,引得朝廷上下形成了一股浮华享受之风。再来也是大锦立朝数代,早已不复建朝时的清明,朝政早已**,贪官污吏成风,百姓们虽早已水深火热,然官员和贵族们生活的却极为富足安逸,使得他们早已迷了双眼。更有,汉人的优越性,也使得大锦从贵族到百姓皆瞧不起北燕。

  完颜宗泽的高祖父,北燕如今奉为开国皇帝的燕高祖当年起兵时,不过是大周边陲小郡一名不入流的末吏家的奴隶,即便今日北燕雄踞一方,令得大锦步步退让,可是在天朝上国子民的眼中,他们依旧还将北燕人看成是蛮夷,而蛮夷是不配和他们平起平坐,是永远无法和天朝作比的,更是不懈一击的。

  在这些人眼中,不是北燕日渐强盛已然压了大锦一头,而是天朝上国气度大,不愿于蛮夷之邦计较罢了。

  若然没有前世的经历,锦瑟身在闺阁许是也会如此认为,然而前世时,金州之乱,一场农民起义,瞬间席卷了大半个大锦,各地百姓对义军的期盼,对官府之家的憎恨,逃难路上那兵荒马乱,浮漂遍野的景象,那些都叫锦瑟彻底看到了大锦的处境。

  金州之乱,当时朝廷几乎出动了所有军队才压下了义军,却使得金州,江州等五州六郡一片狼烟,赤地万里。大锦也元气大伤,国库愈发空虚,她自戕之时,大锦正于北燕开战,战况极为不好……

  当然也有些人早就看到了大锦的现状,也瞧到了大锦的未来,可这些人真正为国所用,为国所忧的却不多,倒有不少人奉行起享乐来,以为身在乱世,便该及时行乐,谁知明日会如何?

  闫锐的说辞全完是书生意气,如今的大锦哪里还有什么天朝上国之势,四海归一的貌,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不过显然,今日完颜宗泽是要受到在此的所有人一同攻击了,这家伙也太是嚣张,怎就在此公然拉拢起柳克庸来,而且他的话也着实嚣张,只说柳克庸原在京鲁书院讲学,便是在示威,因为那京鲁书院所在的州郡原先可皆是大锦疆土。

  “不错,以德服人,方能使天下安定,听闻北燕皇帝崇尚武力,讲求以武治国,国库库银每有半数皆用做军费,百姓怨声载道却皆不敢言,如此只知以暴制暴岂是治国之策?即便成为一时之霸主也无法称霸天下,令万邦臣服!”

  “宽厚仁慈方是上邦之风,兴办书院,教化百姓,使之明理,方可消贪婪之心,天下万民皆一心向善,人人皆懂道理,何惧天下不稳,何怕外邦不服?”

  ……

  锦瑟所料没错,闫锐声罢,众公子们纷纷声讨,个个大义凛然,义愤填膺。

  这些年大锦国库空虚,国家积贫积弱,军队自然也相应削减,大锦号称以德治国,礼仪上邦。而北燕却刚好相反,北燕建朝便在养兵蓄锐,扩充军队,励兵秣马,因燕人入关后遭受反抗,故而早年燕国皇帝确实奉行的是铁血政策,以暴制暴,杀戮不少汉人。

  如今北燕皇室虽也尊儒教,行仁政,尊重汉人的所有风俗和文化,使得民心安定,百姓富足,可在大锦人的眼中,北燕却是以武治国的,这和大锦德政背道而驰,如今北燕和大锦相对太平,隔河而治,众人不能明着攻击完颜宗泽,所以便将这德治,武治一事搬上台前,辩驳了起来。

  而且众公子们显然也是有意在西柳先生面前露个脸,像方才挑起争端的大皇子和闫锐,他们便未必是在真心为大锦国体而争论,两人可都有意拜西柳先生为师呢。

  完颜宗泽被一众公子围攻,面上却依旧挂着一缕笑意,仿似众人攻歼的非他,甚至他的眉梢眼角尚有认真之色,听的饶有兴趣一般。

  他一直不吭声,也不羞恼,众人七嘴八舌地说了一阵便就停了下来。完颜宗泽这才环视了下四周,他眸中分明含笑,目光也未曾在任何人面上停留,然而众人却觉他那视线带着一股威逼之势,清冷之色,分明便落在了自己身上,这种气势不觉便叫人敛声屏气,有些懊悔方才所言。

  他们可没有忘记,眼前这位主儿,可是连南郡王和赵尚书都敢拳打脚踢的,嚣张跋扈的连皇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会子可别为了讨好大皇子和西柳先生撞在这位的枪口上,那倒时候可真是要自认倒霉,连告状的地方都没有。

  众人方才说的欢,此刻却皆没了声音,而完颜宗泽目光四扫,最后却落在了一个穿鸦青色长袍,系豆绿色腰带的公子身上,这位公子一副书生打扮,方才就属他的声音最大,表情最为倨傲。

  完颜宗泽目光落定,便那么眯着眼盯着那公子,仿似他的脸上生出了一朵花般。今儿能得大皇子相邀的自然都是家世了得的公子们,这被完颜宗泽盯着的程公子,其祖父乃是如今的文英阁大学士,位居一品。

  可这程公子却只是庶出,故而今儿他才特别卖力的表现,希望能得到一个出头露面的机会,如今他被完颜宗泽单挑了出来,登时便面色大变,心中发虚,双腿没片刻也软了,额头更是冒出了冷汗来。他吞咽了几下唾沫,到底面上神情坚持不住,露出怯色来,而完颜宗泽却也在此时抬起了手来。

  那程公子吓得腿一颤,本能地退后了两三步,完颜宗泽却勾起一丝笑来,抬起的手顺势落在了右肩披着的玄色滚金毛的贾哈上,屈指弹了弹上头的皮毛,挑眉道:“你说话喷出的秽物弄脏本王的衣裳了……满口礼仪,行至粗野,令人作呕。”

  他说着已是摸出一方帕子擦拭了手指,接着却将那帕子丢掷在地,抬脚随意却又极用力地踩了两下,动作间目光却一刻也未曾离开那程公子,神情似笑非笑,直又吓得那程公子面色发白,好不可怜。

  锦瑟瞧在眼中,不觉抿唇,挑起一抹笑来,暗道完颜宗泽这厮果真是最会装模作样,也太懂如何攻心了。

  她这边想着,那边完颜宗泽却又悠忽一笑,突然回头,竟直勾勾地盯向锦瑟,道:“姚姑娘,若然本王没有记错,这太平记一曲所讲述的乃是齐末明初明太宗皇帝带领群雄共抗暴政,推翻旧朝,创立新朝,终创太平盛世的故事吧?”

  锦瑟哪里会想到完颜宗泽突然问话于她,她原正噙着一缕笑意瞧热闹,闻言气一茬,险些没咳嗽出来,低着头半响平了气儿,这才福了福身,道:“正是。”

  完颜宗泽眸中光彩微澜,这才点头,道:“若然本王没有记错,这明太宗皇帝的生母却系胡人,明宗室子弟的身上可都流着一半异族血脉呢!今日世人歌颂明太宗之圣明,创盛世之功德,然这明太宗却也崇尚武力,太宗初年亦是以武治国。史上数位明君,汉之武帝,齐之高祖,周之代宗哪个不是崇尚武力,穷兵黩武之辈?若然没有强大的武力,何以确保国之安定,何以成为天下霸主,又何以有今日华夏之广阔疆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完颜宗泽说罢,目光落在闫锐面上,却是又道:“闫公子口口声声说什么仁政,要教化百姓,令百姓皆知理明义,然本王却知早在肃帝时大锦便严令禁止百姓议论朝政,若有违者,处以斩首!仅因此令,大锦便多次大兴冤狱,为之丧命者无数,难道这便是闫公子口中的仁政,德治?!百姓皆得以教化本王不曾看到,若说官府是如何愚民,欺民,令得百姓皆不知朝政为何物,本王倒是瞧的分明。仪礼之邦,四海归一?本王当真是大开眼界!”

  闫锐被堵的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只能指着完颜宗泽喘息,而完颜宗泽却又挑眉一笑,道:“闫公子何必气恼,天下事,非一人之私议,愿公平心以听之。”

  完颜宗泽将闫锐堵的满脸涨红,哑口无言,却又笑着叫他莫要生气,说天下事,不是他完颜宗泽一个人能够私议的,愿意心平气和地听闫锐再辩,这不是当众在打闫锐的脸是什么。

  闫锐何曾受过这样的气,丢过这样的人,当下差点没背过气儿去,而就在此时,萧蕴开口了。

  “赵时武帝当政,以武治国,四征漠北使得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却犹大充牣,只因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百姓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再其后,四方起义,万民呼应,致使赵亡,武帝自戕。敢问武英王,此何也?”

  萧蕴的声音极舒缓清朗,如同一道清风拂过,并不带一丝火气,然却是极具攻击性的,因他此话问的机妙,他不和完颜宗泽争论是德治好,还是武治好,却只问完颜宗泽,赵之武帝时便是以武治国,法度森严,武帝四处征战,使得当时百姓生活困难,然而国库却极充盈,可就是因为武帝崇尚武力,赵之刑法严明,使得下面的官吏皆不敢开放粮仓赈济百姓。百姓一开始用树皮来填饱肚子,到后来只能吃土,最后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至最后忍无可忍,四方起义,推翻了赵国,他问完颜宗泽赵之灭亡是为何故。

  萧蕴狡猾啊,他这是在逼着完颜宗泽承认光有武治是不行的,必须加以仁政德政方可,然倘使完颜宗泽承认这点,他便是自打了嘴巴。锦瑟闻言不觉抬眸瞧了眼完颜宗泽,却见他正眯着眼盯着萧蕴看,两人一个长身玉立,如兰芝玉树,一个渊渟岳峙,如青松挺拔,倒是针锋相对,谁也不让。

  众公子们闻言皆眼前一亮,纷纷附和,完颜宗泽神情凝然半响,这才又勾唇一笑,道:“赵灭乃是因为武帝之暴政,武帝喜大好功,不体民之苦,只一味追求辽阔疆域,对百姓施以暴政,才至灭国。以武治国又怎能于以暴治国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我北燕以武力西震西域,东击东瀛,使得其再不敢犯境,令得百姓安居乐业,此为武治,而赵之武帝防民之口,任用酷吏,残害无辜,只因一首歌谣,便要动用军队坑杀几县百姓,这便是暴政,百姓虽敢怒而不敢言,愚不可及,但再坚固的堤防也阻挡不住汹涌的洪水,暴政换来灭国本便是必然的!”

  完颜宗泽这话有些强词夺理,也是穷图匕现了。那赵武帝确实曾用军队压制流言,可大锦如今也有此举,完颜宗泽这明着是在说赵亡国乃是暴政所致,其实却在说大锦如今实行的也是暴政,早晚都将灭亡。他嚣张至此,锦瑟不仅眉骨微跳。

  “姚家小姑娘,你来说,是德治好,还是武治好?”

  却在此时响起了柳克庸略显苍老的声音,锦瑟闻言望去正见柳克庸坐在水榭中的青花桌前,抚着须望着自己,她察觉到众人再次盯过来的目光,不由心头苦笑,却也明白此时柳克庸将她推出来是为了平息事端。

  她心中腹诽柳克庸拿她当枪使,却不得不扬起清丽的脸蛋儿来,沉静的目光如黑曜石般闪烁出灼人的光亮,缓声道:“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而力不赡,唯以德服人,方心悦而诚服。更何况,德高者,众望所归,民心齐而天下安,天下安而国强盛。小女虽不通史书,可却也知道,贤明之君无不凭借自己的道德,推行仁政,让天下的人归顺自己。治理国家,有用武力强制老百姓归顺的,可这叫做霸道,只有以德服人,让百姓心悦诚服地归顺,才是王道。霸道者不是真正的君主所为,百姓即使暂时归顺,也不会长久……”

  锦瑟的声音极轻缓,带着一股恭谨,言罢已然有不少人附和起来,她似察觉到了完颜宗泽盯过来的清冷目光,这才语风一转,道:“可如果没有强大武力,无法抵御外敌,又何谈治国?然而依小女看,德武兼治,相辅相成,方是好的。”

  锦瑟言罢面露忐忑,接着又福了福身,笑道:“我只是个头发成见识短的小女子,不懂什么治国的大道理,却只知道一点,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不管是侧重以武治国,还是侧重以德治国,都得叫老百姓吃得饱饭,性命得保,才会使老百姓心向往之,使国家长治久安。”

  锦瑟言罢,众人便皆不言语了。其实这个道理在此的众人心中皆是清楚的,不过是他们两方互不相让,非要争个长短罢了,方才完颜宗泽的话已露机锋,再争执下去便不妥了,只怕事情要闹大,柳克庸这才将她给推了出来。她非男子,不过是个小丫头罢了,这些话她说最为合适。

  而且完颜宗泽一直在说大锦愚民,说大锦未曾施行德政,而行的是暴政。柳克庸令锦瑟说这一番话,也是在表明,大锦即便弱龄女子也是胸有沟壑,知理明义的,这便是德政教化百姓的结果。锦瑟虽将两边意见中和了下,可她能侃侃而谈的行为原便是在掌完颜宗泽的嘴。

  锦瑟又如何不知此点,可此番闹成这样,由她一个小姑娘来搅局,结束此次争执是最好的结局。而且,西柳先生既推了她出来,作为一个大锦人,她便只能如此。

  “姚姑娘果不愧是养在姚阁老身边的,见识不凡啊。”

  大皇子突然出声,领头赞起锦瑟来,众公子纷纷附和,锦瑟有些头皮发麻,瞥了眼完颜宗泽,见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似笑非笑地眯着眼盯着她,不觉捏了捏手,睫羽忽闪了几下。

  其实她心中是更坚持以武治国的,虽说是德治武治要相辅相成,不能不讲道理,可是拳头才是最大的道理,若然没有武力支持,何保国家安定,德行同武力便如同人的两只拳头,你总得先将番邦打服了,才能缓缓地以德行教之吧。所以在锦瑟看来,如今北燕以武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倒是极合乎其国情的。

  她想着这些,感受到完颜宗泽移开了视线,又察觉到众人移开停驻在她面上的目光转而去瞧完颜宗泽,锦瑟才忽而抬头,笑着盯着完颜宗泽,率先发难,道:“小女听闻北燕人皆擅弓马,北燕铁骑所向无敌,想来王爷的箭术一定也极为了得,小女却又听闻,杨世子箭术超群,其训练的江宁铁骑更是以一当百,甚为勇猛。小女一直好奇,到底是北燕铁骑无敌呢,还是我大锦的江宁铁骑更为英勇,今日刚巧王爷和镇国公世子皆在,不若两位在此比试一下箭术,也好叫小女一解心中之惑,开开眼界?”

  锦瑟的目光亦带着一丝清冷,直逼完颜宗泽,完颜宗泽和她隔着众人相望,在众人完颜宗泽一身凛冽,而锦瑟却腰板挺直,毫无惧色,两人分明是在交锋,然锦瑟和完颜宗泽四目相对,却似四周之物皆已消弭,唯有视线传递着只他们彼此方明的一些情潮。

  今日锦瑟穿着一件浅黄色绣青竹花纹的紧身小袄,外罩着一件滚火红狐狸腋毛的立领比甲,下套一件素色起遍地海棠的灯笼裙,其外又披着件雪白的鹤氅。

  那火红的狐狸毛将她的小脸映的如花娇美,素淡的衣衫却又将她轻灵出尘气质昭显无疑,梳着简单的双螺髻,只插着几只白玉华胜,眉心垂着一颗碧玉滴水珠,色彩鲜明,凭添了一股朝气,亭亭玉立,已有风华崭露之姿。

  完颜宗泽盯着锦瑟,目光微澜,双手再度握起,见众公子皆目光灼灼地盯着锦瑟看,他一是恼锦瑟自作主张,更恼自己无法走过去,明目张胆地将她扯入他的羽翼下,叫他人再难窥探半分。

  而众公子见完颜宗泽双手紧握,却只当他是因锦瑟的提议而气恨。偏此时,大皇子自以为是,竟然想英雄救美,错身一步,挡在了锦瑟和完颜宗泽中间。完颜宗泽目光锐了下,复又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来,转开了目光。

  众人皆知,杨松之自幼便苦练骑射,杨建亲自教导,他每日晨起箭发三百,风雨无阻,未曾有一日懈怠,休说是在大锦,便是整个天下,只怕杨松之的箭术在同龄人中也是独占鳌头的,无人能敌的。

  即便北燕人从会拿东西起,便会拉弦射箭,都皆擅弓马,可完颜宗泽的年纪放在那里,他足足比杨松之年幼五岁,这便注定他的箭术不可能胜得过杨松之。

  故而这场比试原便是不公平的,原便注定了完颜宗泽必定会输,可此比试由一个小姑娘提出来,谁也不觉着有什么不妥当,而且只要完颜宗泽拒绝,他便是露了怯,今儿便没有任何气势可言。

  所以锦瑟提出这比试来,众公子们皆觉着锦瑟是在为大锦扬威,见完颜宗泽沉默着不语,便纷纷讥笑激将了起来。

  “武英王不会是怕了吧?”

  “听说武英王最擅长的是怜香惜玉,搂个美人不在话下,至于这弓弦拉不拉的开只怕还做另谈。”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名媛望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