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名媛望族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素素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3:31:52

  只是这也只是老爷所能做的极限,老爷生恐族老们发现端倪便会穷追不舍,也恐姚家族人发现其中端倪,便叫她们连夜出城,有多远便逃多远。她是个妇道人家,又多年居于内宅之中,根本就不懂在外行走该当如何行事,而大姑娘便更别提了。

  加之她们惊惧匆忙之间难免就思虑不周,处处出错,又是一老一少的两个女人,没两日便被人盯上,银票细软被一抢而空,那些混人见大姑娘竟是没有身份之人,便知她定是被家族赶了出来,没有依靠的,竟丧心病狂地强要了大姑娘,事后更是将她二人买给了庆州的一家妓院。

  此后姑娘经受了什么可想而知,直到数日前武安侯府的人寻去,这才将她和大姑娘带出,连夜送来了京城。而自那日在林子中大姑娘被强后,整个人便有些恍恍惚惚,不清不楚的。她们昨夜到的侯府,便被管家胁迫着今日出来作证。

  谢管家还曾允诺大姑娘,只要大姑娘今日乖乖听话,便不将她曾进过青楼一事公诸于世,还会叫谢少川抬大姑娘回去为妾……

  可她和大姑娘实则都知晓,即便大姑娘真被抬去做妾,一辈子也是不会得宠的,一个不得宠的妾早晚离不开一个死字。更何况,大姑娘今日顺了武安侯的意,来日族长和族人也不会放过她,更会迁怒于老爷夫人和少爷们。

  想到吴氏,贺嬷嬷心如刀割,只觉万分对不住她,夫人临出府时将大姑娘交给她照看,可她……竟眼瞧着大姑娘走到了如今地步!

  锦瑟见贺嬷嬷面色不停变幻,当即便又冲她道:“嬷嬷,大姐姐她万念俱灰,更羞于道明当日之事,嬷嬷可不能也跟着糊涂啊!您是婶娘的乳母,婶娘她也最看重依赖您,婶娘她如今身在别院养伤,贺嬷嬷不为她分忧,难道还要她为大姐姐更加伤心落泪吗?”

  锦瑟言罢见贺嬷嬷面色一变,就又冲百姓们道:“妙红口口声声说大姐姐和那谢家公子有私情,可谢公子和大姐姐只有一面之缘,且他年长大姐姐数岁,家中又已娶了娇妻,他一介白衣,大姐姐却是六品官的嫡长女,试问大姐姐怎会糊涂地瞧上那谢公子?!并不顾礼法地和他做出苟且之事?若然真如妙红所言,此刻我大姐姐又怎会这般的瘦骨嶙嶙,形容枯槁?”

  众人听闻锦瑟这话再瞧姚锦玉那模样,当即便狐疑了起来,锦瑟已是声泪俱下,又道:“大姐姐自那日后便有些神志不清,说白了她只是个遭受迫害的弱女子,她有何错,竟被逼至此地?!便果真是叔父他爱女心切,期满了世人,那也是一片纯爱之心,小女想斗胆一问,若然这种事情发生在乡亲们自家,若然是你们的爱重之人被糟蹋,你们便忍心将她处死来保全名声吗?!”

  她这一问,众人已面露唏嘘同情之色,而贺嬷嬷竟是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道:“当日我们姑娘确实上吊谢罪了,只是被老奴发现,这才挽回一条性命,自鬼门关走了一遭又被拉了回来。老爷听闻消息赶来,不忍之下这才想到了期满之策,令老奴带着大姑娘连夜离开姚府,寻个无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可老奴和大姑娘没几日便被武安侯府的人寻到,他们将老奴二人五花大绑带到了侯府,还威胁老奴二人,若然不听话便要将老奴和大姑娘杀死,还允诺若然老奴和大姑娘听话,便放一条生路,送大姑娘进谢府做那混账的姨娘!”

  贺嬷嬷这般说,妙红将才的话已无法立足,百姓们本见姚锦玉自侯府出来,而谢增明又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以为姚锦玉真的是自愿和那谢家公子苟且的,对姚家出此淫秽之女,却又欺骗世人的行径自然厌恶的很,如今不想事情再度出乎意料,这姚大姑娘身旁嬷嬷临阵倒戈,反咬武安侯府一口。

  而看姚家大姑娘的模样,着实也不像心甘情愿的,反像遭受了摧残以致生不如死,疯疯癫癫了。再想着若然此事真发生在自己身边,发生在自己看中之人的身上,瞧见她已这般模样,又怎会忍心再苛责她,只怕多半也会像姚家一般瞒天过海,送走女儿。

  这样想着,众人已又是一番心境了,而此时谢增明是当真有些慌了起来,因他见姚锦玉的反应自始至终都有些出乎意料,真恐她也反咬自己一口。

  锦瑟却也一瞬不瞬地盯着姚锦玉,她心中是笃定的,因她对姚锦玉太熟悉了,前世今世,姚锦玉的一切她都知晓,不管是做姐妹时还是做敌人,她敢说,这世上最了解姚锦玉的便是她。

  姚锦玉和吴氏皆是好强之人,好强的人都爱重颜面和名声,不然吴氏不会隐忍三年,更不会对她和文青用捧杀一法,姚锦玉也不会处处隐忍,在前世时,更是在她成为妾室之后,也处处关心她,照顾她,直至她在侯府站稳脚跟,赢得了好名声后才露出了狰狞之态来。

  这样好强和爱颜面的姚锦玉,在出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在此刻又怎会为了一条无望的路,为了偷生而亲口承认倾心于谢少川,自愿和谢少川苟且?!

  锦瑟知晓,她此刻定能思虑明白,如何做才能保全名声,才能不至于再连累家人。即便姚锦玉再恨她,今时今地,她别无选择,只能站在她的一边,只因她们皆是姚氏女!

  而且姚锦玉不是傻子,到现在她定然也已想明白了,她落得此种境地,皆拜谢少文和谢少川所赐,比之对她的恨,锦瑟想姚锦玉当更恨谢家人才是。

  果然,僵立着的姚锦玉终于缓缓抬起头来瞧向锦瑟,见锦瑟眼神清明而笃定地瞧着自己,她竟露了一个苦涩又恍惚的笑来,接着她便嘶声大喊道:“爹,娘,女儿给你们脸上抹黑了!女儿不孝,这便去向姚家的列祖列宗谢罪!谢少川,谢少文,我姚锦玉便做厉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姚锦玉言罢,竟是飞奔出去,直直冲着武安侯府门前的那石狮子而去,锦瑟瞧她转身,微微闭了下眸子才喊了一声,“大姐姐!快拦住她!”

  她这声自然是无人能反应的过来,只听砰地一声响姚锦玉一头撞上那石狮子,接着便头破血流地萎靡在地了!

  锦瑟瞧着这一幕,纵使心恨姚锦玉,纵使早有准备,且对此推波助澜,可她到底心一痛。她奔过去将姚锦玉揽在怀中时,姚锦玉已只剩下一口气,她睁着失神的双眼盯着她,血沿着额头流了一脸,见锦瑟眸光闪动着复杂的光,她嘴巴蠕动了下,却无力吐出一句话来,锦瑟将头低下,把耳朵凑至姚锦玉的唇边,只听她断断续续地道。

  “来世……来……世,但求……再不和……你……相识……”

  锦瑟闻言不知为何喉咙便是一紧,而姚锦玉的双眸已失去了最后一抹色彩,缓缓也永久地阖了起来。锦瑟抱着姚锦玉的手臂一个无力,姚锦玉便从她的怀中滑落出去。

  瞧着姚锦玉那倒在血泊中的容颜,锦瑟眼眶微红,这世道对女子不公,闺阁间姐妹中硝烟弥漫,归根到底不过是为个夫荣妻贵,为了生存,姚锦玉会得如此结果,可以说是吴氏一手造成。说到底姚锦玉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姑娘,亦是可怜之人。

  同时女子,同样曾受着世俗所害的锦瑟,见姚锦玉有此结果,又怎能不思及前世,又怎能不生出怜悯之情来,她闭了闭眸子,这才哭喊一声,“乡亲们,武安侯府逼我姐妹如斯境地,我姚锦瑟立誓,今日之辱,姚氏血债来日必将悉数讨还!”

  亲眼见证了这种惨烈之事,这些围观的百姓哪里还会信妙红所言,对姚锦玉诈死一事也皆被刚刚一幕冲淡,反皆觉武安侯确实欺人太甚,将一个弱女子逼得自戕,实不像宽厚人家会做出的事。

  而也就是此时,镇国公府的马车滚滚而来,杨松之跳下马背,扶着镇国公夫人下了马车,国公府的奴才们开了道,两人被奴仆簇拥着过来,而其身后几个婆子押着两人,竟赫然便是秋萍和那失踪的崔府小厮。

  锦瑟眼明地瞧见几人,心神一松。将才她一得知姚锦玉在武安侯府,便叫寸草前往镇国公府寻求帮助,她猜想当日灵音寺一事,平乐郡主和杨松之不可能毫无作为,如今瞧见崔梁身边的小厮,便知自己所料不错,也知今日之险算是真正度过去了。

  故而锦瑟喊完那话,便身子一软,晕倒在了姚锦玉身边。

  ------题外话------

  八十七章

  “姐姐!”眼见锦瑟晕倒,文青惊呼一声忙奔了过来,那边杨松之也是一惊,只顾念着众目睽睽,而且又有将才妙红的话为先,故而藏在袖中的手握起又松开,这才忍住没露出惊忧之色来。

  而镇国公夫人已快步赶了过来,见文青担忧非常,又观锦瑟面色苍白,脸颊上还挂着泪痕,好不可怜,当即便忙吩咐身边的赵嬷嬷,道:“快将姚姑娘送到本夫人的马车上好生照看。”

  赵嬷嬷在江州时已极喜爱和感激锦瑟,如今见她和姚锦玉倒在一起,脸颊上也沾染了血迹,瞧着倒像是倒在血泊中一样,叫人触目惊心,赵嬷嬷不觉面露怜惜和愤怒,道:“可怜见的,堂堂侯爷竟然如此逼迫两个弱女子!”

  言罢忙吩咐丫鬟去令车夫将马车赶过来,经过将才那一幕,众百姓已然又变了态度,对锦瑟只有同情的份儿,如今见她晕倒自便早早让开道路,马车驾过来,赵嬷嬷和丫鬟们小心地将锦瑟抱上马车,姚择声已步下台阶谢过了镇国公夫人。

  将才姚择声被姚锦玉的突然出现弄的措手不及,他尚未想到对策,锦瑟已现身,接着她力挽狂澜,倒弄的姚择声有些插不上话。如今见大局已定,他才松了一口气。

  而且,见了将才镇定自若,句句机锋的锦瑟,姚择声便愈发觉着此女前程不可限量,对锦瑟姐弟自又看重了数分,更因她保全了姚氏的名声,对她又生怜惜和关怀。

  他如今见连皇后娘娘的生母镇国公夫人都如此看重关爱锦瑟,更是有些懊悔早先族老们对锦瑟姐弟的淡漠态度,只念着锦瑟的性子宽厚温雅,是个知礼明义的好孩子,他才微微放心,却也暗自警醒,这次回去定要和族中人好好说道下此次进京之事,万不能再苛待这一对姐弟了。

  镇国公夫人和姚择声言语了两句,这才瞧向那崔一奇,道:“崔老爷可认识本夫人身后此人?”

  崔一奇早已瞧见了被镇国公府的奴仆们压着的小厮,他若然不是怕冲撞了贵人,早便按捺不住地冲过来逼问了,如今见镇国公夫人指向那小厮终于冲自己问话了,他忙上前见了礼,这才道:“小民自认识此人,他正是小民府中二管事的独子汪泰,也是小民那不争气的孩儿的贴身小厮。当日小儿前往灵音寺中,所带下人便是这汪泰。”

  围观的众百姓见镇国公夫人突然到来,而且还压着两人,便知事情又有变化,皆瞪大了眼睛,后观镇国公夫人对锦瑟的态度,就又明她定然是站在锦瑟姐弟一边的。

  只京城的百姓对朝政皆是敏锐的,见识自也比寻常州郡的百姓要稍稍深些,他们已然感觉到镇国公府的涉事,只怕这姚家退亲一事,已不再单单是姚家和武安侯府两家之事,而已牵扯到了后宫皇后和丽妃、云嫔之争,更涉及到了前朝。

  故而自镇国公府的人一出现,气氛便变得有些死寂起来,众人皆禁闭了嘴巴,比之将才要谨慎起来。可也因镇国公府被扯进来,使得他们眼中又多了几分热度和兴奋来。

  如今听闻这被压着的小厮竟然是崔家公子的贴身小厮,众人饶是谨慎,也不免小声议论了起来。

  而武安侯根本就没料想到姚锦玉会有一头撞死的魄力,更没想到锦瑟不过小小年纪竟能做到临危不乱,绝地反击。这会子再见镇国公夫人押着那崔家的小厮和秋萍一同过来,他更是头皮发麻,手心冒了汗,绞尽脑汁地想着对策。

  显然,镇国公夫人一点都不愿给他思谋的时间,她问罢那崔一奇,便盯向了谢增明道:“武安侯一向最守礼法,又泰山压顶不变色,今儿怎似换了个人般,见到本夫人竟都忘了见礼?”

  大锦皇室是极为受尊崇的,圣祖爷建朝时,便有法度示下,不管官职高低,在皇室面前一律要行礼让行。故而武安侯虽位居一品,镇国公夫人也是一品诰命,可因镇国公夫人身上流着先帝爷的血,故而谢增明是需要向其行礼的。将才他一时急切,竟是忘记了见礼一事,此刻经镇国公夫人如是一说,他忙上前行礼,只是在众百姓们的眼中却自将他这慢反应延伸出了别样的意思来。

  见了礼,镇国公夫人便不待武安侯反应,再次先发制人,指着那秋萍道:“侯爷可识得此女?”

  这秋萍是万氏身边的贴身婢女,其又是武安侯府的家生子,不知随着万氏出席了多少宫宴,造访了多少户权贵之家,京中不少夫人和小姐都识得她,故而武安侯便是不想认下秋萍也不成,闻言便只得道:“此乃我侯府奴婢,名唤秋萍,只是她已随着夫人前往江州,如今怎反在夫人这里?”

  镇国公夫人闻言一笑,道:“这秋萍不仅是侯府的丫鬟,更是武安侯夫人最倚重的老嬷嬷姜嬷嬷和侯府王总管的女儿,她本身也是武安侯夫人的贴身大丫鬟,本夫人没有说错吧?”

  武安侯听罢,心中发寒,面上却只能皮笑肉不笑地道:“夫人对我侯府之事倒是清楚的很。”

  镇国公夫人便一笑,扬声道:“当日被发现和崔家公子一起在石屋中的也正是这秋萍,而当日陪同崔公子上山的也正是这唤汪泰的小厮,有此两人在不愁弄不清当日之事。”

  镇国公说着见武安侯面色难看起来,便又笑着瞧向那崔一奇,道:“崔老爷如今当放心了,今日本夫人定帮你查明崔公子之死的真相来!万不会再叫恶人抵赖,或是以权压人!”

  镇国公夫人言罢,杨松之便大声冲百姓们道:“乡亲们,将才母亲的话想来大家也都听到了。这些日崔家告武安侯夫人行为不端,又草菅人命,有了此事,这才引起了姚家退亲一事。这本是事情的始端,而将才侯爷请出了姚家大姑娘,大家竟将此事皆给遗忘了,现下是否该再次回归到今日的主题上了?”

  杨松之这话分明就是在说武安侯不安好心,用姚锦玉假死一事来转移众人的注意力,实际上就是为了遮掩武安侯夫人的丑事。众人一听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一时间议论纷纷。

  “到底是权臣,好不奸诈!”

  “权臣又怎样,还不照样被带了绿帽子!”

  “妻子红杏出墙,竟然还有脸出来!这当官的就是不容易,到这会子还要死撑着为妻子辩驳,哎,这要是咱寻常人家,出了这等淫妇荡娃,早便给打死了!”

  ……

  武安侯听着这些话,面色岂能好看,瞪着杨松之,沉声道:“世子何意!”

  杨松之将才瞧见锦瑟倒在血泊中,就恨不能上前撕了谢增明,到现在眼前还一阵阵晃着锦瑟倒下的情景,只恨自己来的晚了。如今见谢增明满脸怒色,他神情也极为冷峻,竟是挑唇抿了一个冷酷的笑意,道:“怎么侯爷竟生气了?侯府被闲杂人等滋扰,唯今本世子和母亲替侯爷寻到了能澄清此事的人,解除侯府的麻烦,侯爷难道不谢谢我们吗?”

  谢增明听他这般说直气的两眼喷火,可众目睽睽,他也不好说不劳镇国公府烦心,只能冷哼一声,道:“镇国公夫人和世子当真是热心人,却不知这两人是怎么到的镇国公府的手中?前两日,本侯和镇国公在朝堂上因鹘州匪患一事还争执了一场,不想国公爷和夫人、世子竟依旧对侯府关心不已,国公爷真是宽宏海量!”

  谢增明言罢,镇国公夫人面色都未曾变幻,笑容愈发温和地道:“老爷他一向宽仁,和侯爷同朝为官,哪能没有分歧,前朝时牛相国和高大司马便常常因政见不一而争执地连皇帝都头疼,可两人却又是刎颈之交,牛相爷病故,大司马竟再无心朝堂,辞官归田。我家老爷也是听闻有人到侯府闹事,恐侯爷难安,再影响了上朝,无法为朝廷分忧这才多加关注此事……”

  镇国公夫人言罢又一笑,道:“至于这两人何故在本夫人手中一事嘛……说来也巧,当日武安侯夫人到灵音寺去正是为了探望小女,而武安侯夫人和姚姑娘一同到后山赏花时,恰好松之和萧家的三郎也在那里,并碰巧见证了当日之事。而这小厮见主子死了,生恐被崔老爷发落,便在次日逃离了灵音寺,本夫人此番归京竟在河镇巧遇他,是我儿一眼认出了他,自少不得要将他擒拿带回京城为侯爷解忧的,至于这秋萍为何……呵呵,她是你侯府的奴婢,一会子还是侯爷亲自问她吧。”

  她言罢,那边崔一奇早便等不及了,竟是扑上前来揪住了汪泰的衣襟,道:“说,少爷到底是为何而死!?”

  汪泰当即眼泪便涌了出来,嗵嗵地磕头,道:“老爷,少爷他是被……是被武安侯夫人给害的啊!”

  他一句话竟是直将就叫嚷出了武安侯夫人来,一时间哄声一片,而武安侯更是怒不可遏,一脚抬起便欲去踢汪泰,怒声道:“好个胡言乱语的东西!”

  谢增明的这一脚携带着雷霆之势,他本是武将,武功又以下盘稳而著称大锦,早年他刚入京畿卫时便有铁腿谢大郎之称,他这一脚若是踢在汪泰心口,便是人不死,今日也是万难再开口说话了。可他腿一抬起,那边杨松之便也出了脚,两人瞬间便在当场霍霍生风地过了两招。

  众人尚未待看清,便见两人停了动作,而武安侯的右拳正被杨松之紧紧握着,四目相对,一个是怒火高涨、威姿老辣,一个是凛冽难言、后生可畏。

  但见杨松之微微眯眼,冷笑一声,“武安侯也要当众杀人灭口吗?”

  谢增明知晓一击不成,今日便不能再度出击,不然这众目睽睽,便真有杀人灭口之嫌了,故而气恨不已。而镇国公夫人已是沉声道,“之儿不可对侯爷无礼,侯爷得知枕边人竟不如所想温婉贤淑,一时怒发冲冠也是难免。”

  谢增明听了这话更是一口气噎着,而汪泰已大声又道:“上月初九,小的陪同少爷到珍馐堂买物件,便是在那里巧遇了初到江州的武安侯夫人,那武安侯夫人见少爷一表人才,当时便言辞似有寓意,少爷经不得诱惑,未及回府便叫小的去打探夫人的身份。得知夫人竟是京城来的贵人,少爷哪里敢造次,还在羲和楼上吃一回子醉酒。只没想到过了数日,少爷心都淡了,侯府的管事却寻上了少爷,言道夫人请少爷在灵音寺见上一面,少爷他自是千般万般的肯,匆匆带着小的便到了灵音寺,只是没想到少爷这一去,竟是……竟是会遭遇不测,再没命下山……”

  崔一奇听闻此事果真和万氏脱不开关系,当即已是老泪纵横,抓着汪泰半响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只能无力地摇晃着他,便闻那汪泰又道:“那日夜里武安侯夫人叫身边这位婢女姐姐给少爷传话,说是想当夜便邀少爷一见,商议半响地点便选在了灵音寺的清露殿中。少爷自得到信儿要在灵音寺和夫人相见,便早先做了准备,叫小的偷偷弄来了灵音寺男子客院和女子客院相链的慈心院的钥匙。当夜小的又偷偷将慈心院的院门打开,果真那武安侯夫人便依约到了清露殿,当夜她带的也正是这位秋萍姐姐。夫人令我二人守在殿外,她进殿中和少爷……相处有两盏茶功夫这才出来。”

  众人听到这里哪里还忍得住,这深更半夜,孤男寡女地关在一个大殿中,还不是干柴烈火,一点就着!这两盏茶的功夫都给谢增明带好几顶绿帽子了,想到在佛祖面前,那武安侯夫人竟也能做出此等淫秽之事来,众人岂能不鄙夷谩骂,更是无不用悲悯和嘲弄的目光去瞧谢增明。

  谢增明听汪泰说的有理有据,恨得已面色变幻了数次,怒声道:“你可知污蔑二品诰命夫人是个何罪?”

  汪泰闻言却无惧地道:“老爷和少爷对小的一家不薄,少爷如今遭此一难,小的便是死也要将真相告知世人,令恶人得到报应,更何况小的句句属实,绝非污蔑!”

  汪泰言罢到底不敢看谢增明的脸,忙是又道:“当夜少爷回到客院便兴奋难言,还曾伏案写下一首诗词,并画了夫人的画像来。一夜未眠,翌日天没亮他便带着小的上了后山,小的问起,少爷却说是夫人有事相托。少爷将小的带至后山却只守在一处林子里,竟是瞧着夫人的画像傻笑不已。小的只以为是夫人邀了少爷再见,却没想到又过了一阵少爷看了看天色便忙将画收起,带着小的爬上了坡。小的二人刚上去,就见一个带着帷帽的女子正欲往远处跑,少爷当即便冲小的大喝一声,几步上前抱了那女子便直直地进了不远的石屋,他令小的守在门口,不久里头就响起了欢爱的声音,小的只以为那是武安侯夫人,还暗道这夫人好生胆大,却不想后来竟一下子来了一众的人,其中竟还有武安侯夫人。武安侯夫人当时便嚷嚷着什么姚家姑娘不见了,还令人将少爷和那女子拖了出来,小的这才瞧清楚,那女子竟是秋萍。”

  汪泰说到这里,才抬头瞧向已怒不可言的崔老爷道:“后面的事儿老爷都已经知道了。”

  崔老爷听闻儿子果真是因武安侯夫人而死,只恨的咬牙,怒声喊着,“妖妇!妖妇!”

  听了汪泰的话百姓们便还是什么不明白的,这分明是武安侯夫人和崔家公子有了私情,并且还请这情郎去毁人家姚四姑娘,企图以此退亲,这简直比之前众人猜想的要可恨可恶数十倍,这样的女人就该被凌迟处死!

  众人愤怒着,兴奋着,又那站在后头没能听清汪泰说话的,更是急急地问着前头的人,而前头的自是极为乐意将汪泰的话口口相传的,并且个个说的是义愤填膺,声情并茂。

  那些声音听在谢增明耳中,简直句句都比刀子还锐利,直戳着他的心窝子,他不觉颤声道:“胡言乱语!一派胡言!”

  谁知他言罢,汪泰竟是从内衫的夹衣中取出了两张纸来,道:“小的有证据,并非胡言乱语,这两张,一张乃是当夜我家少爷所画武安侯夫人的画像,一张乃是少爷写给夫人的情诗!还有,这个是当日小的偷着弄来的慈心院的钥匙!而且秋萍也可证实小的所言非虚。”

  见他还有证物呈上,谢增明一时间竟真有些心思纷乱,更何况他早便知晓妻子有退亲的打算,他还曾劝过她,此事且不可操之过急,就是怕闹出事端来。而且这两年,府中也多了两位美妾,他也着实是有些冷落了夫人,难道她竟真做出此等混账事儿来?!

  谢增明想着竟是一把夺过了汪泰手中的两张纸,而这次杨松之冷眼旁观,却没阻拦他。谢增明瞧着那两张纸,眸中险没喷出火光阿里,而面色已铁青了起来,却见那画像正是当日自崔梁怀中掉下来的那张,万氏虽衣着得体,可那眼神和神情实在妖媚低俗。而那张什么情诗更是看的谢增明头脑一阵阵发晕,双眼发黑。

  杨松之似是对谢增明的反应不满意,竟然瞥着那诗高声念了出来,却是:水性从来是女流,背夫常与外人偷。新蕾心爱崔家郎,淫荡春心不自由。眼意眉情凑风流,横波美目共云雨。后殿罗帐酥胸荡,涓涓露滴牡丹心。

  这诗乃是令一幕僚所写,杨松之吩咐时便只叫其写的露骨好懂一些,却从未瞧见这诗,更不知道这诗竟些的如斯淫靡,他一读之下登时便涨红了脸,更莫提那看诗的谢增明了。

  这竟然是一首淫靡到令人不齿的艳诗,而且这诗的第二句,新蕾心爱崔家郎,竟把什么都点了出来,这武安侯夫人的闺名可不就是“新蕾”二字,镇国公夫人尤且怕众百姓们不知这诗的妙处,当即便冲身后赵嬷嬷使了个眼色,赵嬷嬷便惊呼一声,道:“啊,这诗的第二句……这……这新蕾可是武安侯夫人的闺名嘛!”

  她言罢便似才发现失言了,忙捂住了嘴,露出惊容和懊悔来。

  而众百姓们本听到这艳诗,想着那崔公子夜半私会了武安侯夫人,回去便写了此诗,已觉万般恶心,如今再听赵嬷嬷的惊呼情绪便皆又高涨了几分,难免大声说着些疯言疯语。

  “伤风败俗啊,这也太过伤风败俗了!”

  “嘿嘿,想不到那武安侯夫人一大把年纪了,竟还有这般魅力。又是个风骚货色,在床上不定怎么喊叫呢,这崔公子倒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了。”

  “哈哈,兄弟艳羡了?也是,这二品诰命的滋味咱便是尝了,死也甘愿啊……”

  ……

  谢增明本已心思烦乱了,如今耳边又皆充斥着这种淫秽难听的话语,他哪里还能受得了,双手颤抖着竟是恨得大喝一声将那两张纸给撕了个粉碎。

  那两样东西本便是伪造的,那诗是镇国公府擅长临摹笔迹的幕僚照着崔梁的笔迹写下的,虽是极难发现其真伪,可也难保没人瞧的出那是假的,故而杨松之将才一直在激怒谢增明,就是要他亲自毁了这物证,如今见他果真已失了理智,他不觉轻勾唇角。

  而那边武安侯府的管家惊呼一声,可已然晚了,他见自家侯爷已乱了方寸,当即便冲秋萍怒斥道:“秋萍,侯爷和夫人带你不薄,你何故竟连同外人污蔑夫人?!你一家的卖身契可还在夫人手中,你此刻悔悟还来得及,侯爷许还能念两分主仆之情,绕过你一家!”

  他喝斥罢,那秋萍却讥嘲一笑。当日她办砸了差事,锦瑟便曾提醒过她,说万氏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一家的,彼时她还觉着是锦瑟在离间她和万氏的关系,可锦瑟的那话不久便得到了应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名媛望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