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名媛望族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素素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3:31:52

  锦瑟听袁虎说封侯时斟茶的动作便是一顿,睫羽颤了两下,等袁虎言罢,她才笑着瞧向刘三波,道:“怎么?刘大哥要称帝了吗?”

  刘三波今年已近不惑之年,长的孔武有力,人也豪爽,极是热心,故而很有人缘,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义军头领的原因,如今意气风发,他整个人都和在河古村时有极大的不同,端坐在那里身板挺直,似一下子年轻威武了不少,此刻他的国字脸上流露出踌躇满志之色来,摆手道:“也是兄弟们爱戴之意,如今义军已发展壮大,又拿下了江州这样的繁华重镇,若一直没个名堂,没个建制,拿就是流匪。将士们都呼吁另立朝廷,也好叫义军名正言顺,民心归一,建朝称帝之后也能一鼓作气,直取凤京。再来兄弟们跟着我这些时日,出生入死,还不都是为着个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嘛,如今眼见凤京在望,也是时候叫兄弟们都高兴高兴,我这也是赶鸭子上架,姚姑娘可莫笑话刘大哥啊。”

  锦瑟闻言浅笑不语,明眸一转却瞧向了杜知章,杜知章今年方二十出头,面目俊秀,气质儒雅,他本是金州望族出身,年十五时已考中了秀才,只可惜其后家道中落,他祖父、父亲相继过世,他被族人排挤,又因守孝而耽误了科举,后来辗转到了河古村,刚巧遇到当地水患,他彼时身上还有些钱财,是和锦瑟一道帮助过河古村村民的,其后听说刘三波领着百姓起义,他便也参加了义军。义军起义这些日来他一直都是军中的军师,颇有些能耐,在义军中也很有威望,如袁虎方才所说,义军另立朝廷,刘三波要做了皇帝,那杜知章便是当之无愧的辅政大臣。

  今日他穿着一件洗的泛白的蓝布衣,头上墨发以木簪挽着,愈发显得气质儒雅出众,见锦瑟目光盈盈望来,杜知章心一跳,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紧,却闻锦瑟道:“杜先生也赞成刘大哥称帝吗?”

  杜知章只觉锦瑟一双明眸分明笑着,可却没融进笑意去,黑亮亮,幽静如深湖,似能将人心都照出来一般,那绝丽的唇角浅笑如玉叫人不敢正视,一点点沉沦。他被锦瑟这样盯着,又被她一问,想着自己支持刘三波称帝真正的原因,不觉面庞就有些微微泛红,抚着茶盏的手习惯性的轻叩了两下方道:“建朝封赏,也能激励斗志,亦是正名之举,建立新朝,义军便不再是叛军,刘大哥便是君权神授的君王,是为百姓谋福祉的明君,这也更有利义军发展,能早一步攻占凤京。”

  锦瑟闻言便默声笑了,只点了点头又瞧了杜知章两眼便转开了视线,却一言未发。杜知章没来由地一阵心虚,手心也冒了汗,瞧着锦瑟的目光却有些控制不住地炽热起来,他之所以赞成刘三波称帝,实际上也是急迫地欲提高自己的身份,若然他能成为一品辅国大臣,那么他和她,他们是不是能距离更近一些,是不是她便不会离他那般遥远,如同天上的白云一般遥不可及……

  见她的笑容极有深意,又但笑不语,柳莲心面上笑容凝住,心一跳,道:“姑娘,这是有什么不妥的?”

  柳莲心在前往金州前是和锦瑟朝夕相处过许久的,锦瑟的许多事情她都知晓,更知道锦瑟是怎么凭手段将武安侯府给斗倒的,柳莲心一直觉着锦瑟小小年纪却沉稳睿智如妖,她素知锦瑟不同一般闺阁女子,她喜欢看史看兵,极有大才学,柳莲心也极信服锦瑟,如今见她这般她便有些慌了。

  锦瑟这才放下手中茶盏,敛了面上浅笑,看向柳莲心和刘三波,道:“柳姐姐,刘大哥,称帝不能使义军发展壮大,反倒会将整个义军都推进火炕里,如今义军形势大好,可若继续向北去攻打凤京,那么我敢说不出今年,义军必亡!称帝攻打凤京,这两个决策不管是哪个都是弥天大错,只会害了义军,害了刘大哥啊!”

  ------题外话------

  推荐素素老公奉天的新文《召唤妖孽大人》,素素的评区回复里有链接,亲亲们帮帮素素这个忙吧,去给个友情收藏吧,拜托拜托了,素素觉着老公这本写的挺好看哦。

  ☆、一百五九章

  锦瑟说的没有错,前世时,刘三波的义军便是在称帝半年后被朝廷迅速镇压荡清的,刘三波和其他没在战争中战死的义军首领皆被押送凤京,惩以极刑,这不仅是因为农民起义本便有极多的弊端,想要取得最终胜利困难重重,也不仅是因为前世时北燕未在此时攻打大锦使得朝廷能全力对付义军,更是因为义军在攻取江州后便忘本逐利,小富即安地做出了致其灭亡的错误决议,这错误决议一来是称帝,再来便是直攻凤京。

  锦瑟言罢见刘三波沉下脸来,神情已略显恼怒,可眸底却又隐着一丝不安定睛瞪着她,便道:“刘大哥莫嫌我说话直,实是事实如此,自有史料可查,农民起义举不胜举,每次初始都是声势浩大,可最终结局却往往不尽人意。刘大哥许是觉着我危言耸听,话也说的不中听,可刘大哥不妨问问杜先生,我说的可都是事实?”

  刘三波沉起脸来,袁虎更是不高兴,闻言瞪向了杜知章,道:“果真就没成事儿的?”

  杜知章蹙眉,却终是点了下头,锦瑟便道:“何也?祖父曾写过一篇策论,便说的是这农民起义终不能成事的缘由,刘大哥和袁大哥可有兴趣听我一说?”

  姚鸿的名声刘三波和袁虎却都是知道的,那可是前宰辅,颇具盛名的,听听总不碍事,故而两人闻言勉强压下了不悦冲锦瑟点头,锦瑟这才笑着瞧向杜知章,道:“也请杜先生听听是不是有些道理……这其一,农民起义的初衷固然是要为困苦的百姓们谋福祉,可是往往形势稍稍有所好转,将领们便会忘本,只在乎自己那些蝇头小利,追逐名利富贵,急于分享起义成果,打着拯救苍生的旗号大捞油水,巧取豪夺,使得百姓们至后来惧义军甚于官兵,失了民心,失败便也在情理之中。”

  锦瑟说着见刘三波欲辩,就笑着道:“这便如声势最浩荡的大英起义,便只听说拿下了这个重镇,那个州郡,收了多少钱粮,却从不曾见其拿来赈济百姓,只见众好汉们大碗喝酒大秤分金,到最后便也落得被昏君剿灭的结果。”

  见刘三波目光有所触动,锦瑟又道:“这其二,义军中常常大事未成,便会发生内斗,因将领们势力的强弱,能力的高低都有很大差异,这就叫外人稍稍的挑拨离间便引起内斗不止,也大大削弱了起义的锋芒,就我所知如今刘大哥的义军之中便分了好几派,内争虽还没严重地浮上台面来,可也是互相在暗中对对方使着绊子的。”

  锦瑟言罢含笑瞥了眼袁虎,袁虎如今便和几个将领拉拢在一起,拉帮结党,私心甚重。见袁虎不自在地扭了头,锦瑟方又道:“这其三,义军的将士们往往从没接受过任何的训练和培养,而对手却会随着起义战果的不断扩大而不停更迭,义军最后要面对的会是一品大员,当世名将,这些老将们都深谙兵法,久历沙场,却不似那些小将小官们那么好对付的。就这次攻打江州来说,刘大哥好生想想,是否便打的有些吃力?而此次镇守江州的不过是在大锦朝堂上挂不上名头的四品武将罢了。”

  锦瑟说到此时,刘三波和袁虎已尽皆露出了思忖之色,而不是一味的烦躁恼怒了,锦瑟声音缓慢,又道:“这其四就是实力悬殊,估计不足,官兵便是再腐朽平日也有不少操练,起码大锦的官兵三五时的还要剿个匪,兵勇们是有一定战术能力的,可义军却只靠一个勇字,后勤和装备也绝不及官兵,更有要推翻一个王朝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才能办到的,这就需要义军有精密的策划,从兵员的招募到制度的建立,赏罚的尺度,后勤供给和战略制定,训练到战斗都要有安排才成,可如今义军却没有完成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刘大哥,并不是建立了新朝廷便能名正言顺,成为正规军队的……”

  更何况,义军不尊重当地的士族,一径地打击报复他们,根本就得不到士族们的支持,而且大锦朝廷虽然**,可是自大周到大锦李家王朝已存在了两百余年,不管是皇室还是官僚在百姓中还是有很大号召力的,义军初时声势浩荡,一旦战线拉长便是以卵击石。

  这些锦瑟心知说了刘三波他们也听不进去,故而便未曾张口,刘三波虽觉锦瑟兜头给他泼了一盆凉水,不喜她说的每一句话,可他既能领着众人起义便也不是笨人,加之锦瑟又有恩于他,更说的中肯,刘三波便不能不思量她的话,而思量之下心中那团称帝建朝的火苗便一点点因艰巨的现实而便弱,熄灭。

  锦瑟见刘三波显已冷静地开始思索,便又紧逼一步道:“刘大哥想想,先前大哥能带着兄弟们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攻打到江州来,可曾真正遇到过朝廷的全力阻击?没有的,因为如今大锦硝烟四起,朝廷将兵力都用在了对付燕国和西都王,然而如今义军俨然已经成势,朝廷便不会再忽略义军,倘使刘大哥在再此时称帝,还欲直取凤京,那不是更令义军成为朝廷的首个剿灭目标吗?!即便义军能够攻下凤京又如何,义军已和朝廷两败俱伤可还能抵挡地住西都王的兵马?彼时西都王只消以为君父报仇为由便能名正言顺地征讨义军,也势必会得到所有士族豪门的支持,兄弟们流汗流血得到的战果,难道刘大哥便忍心叫西都王坐收渔翁之利吗?更何况还有一个北燕气势汹汹欲一统天下呢。”

  锦瑟说的刘三波额头已冒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汗水,柳莲心忙站起身拿了帕子给他细细擦拭,刘三波见她满是担忧,这才握了她的手瞧向锦瑟,道:“这些当真都是老大人所说?”

  这些话哪里是祖父所留,事实上姚鸿根本就没写过这样的策论,不过是锦瑟觉着自己的话没分量,这才借了祖父之名罢了,听刘三波如是问,锦瑟却当即点头,道:“可惜祖父的书稿都被弟弟带到了京城,不能拿给刘大哥看了。”

  刘三波便又道:“可是起义原便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而且只有取而代之才能算是成功,否则就只能死路一条,朝廷是决不会容忍造反的百姓的,兄弟们信任我一场,跟着我出生入死,我万万不能将他们带上一条死路啊!”

  锦瑟闻言点头,沉定地道:“是啊,正是因为刘大哥是义军的头领,是他们所有人的希望和主心骨,所以大哥才不能错啊。兄弟们跟着大家这么久,受了不少苦,如今形势好了,义军有了钱粮等物撑腰,身板硬了,兄弟们便都急着过上好日子,分享下用血汗拼死挣来的成果,这是极容易理解的。可是大哥是那掌舵之人,大哥要把握准方向,何时都保持冷静的头脑,知道哪条路是正确地,是对兄弟们更有利的,不管何时都能抵制住诱惑,英明果决地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样才能使得义军的大船不至中途碰上暗礁啊!”

  刘三波听罢神情一震,又揉捏了两下额头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这才转头去瞧杜知章,杜知章清瘦的面容上却已有羞愧之色,见刘三波望来他拂袍起身便在刘三波面前跪下请罪道:“属下羞愧,被名利迷了双眼,竟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没有想到,差点误了义军,误了兄弟们,属下实在无脸在面对大哥了。”

  刘三波忙起身扶起杜知章,方叹了一声道:“我何曾不是如此……”言罢他又拉了柳莲心,道,“对不住你,你跟着我便一直担惊受怕,吃苦受累,我只怕这回又不能给你地位……”

  柳莲心嫁给刘三波没多久,刘三波便被官府强行抓了壮丁,柳莲心虽做过武安侯的小妾,可足比刘三波年轻二十岁,又生的美貌,也算富贵出身,当初她能跟着一无所有的刘三波,刘三波是极动容的,一直都想给柳莲心最好的回报,如今不能称帝,柳莲心便也当不成皇后,义军的形势也不乐观,未来前途未卜,还要柳莲心继续跟着他走一条不知通向何方的路,刘三波对妻子是有愧的。

  柳莲心闻言却笑了,道:“姑娘说的话总归是不会错的,妾虽不懂这些大道理,可也知道姑娘是不会害义军的,我才不稀罕那皇后啥的,当初你什么都没,我不照样嫁了你,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地和我踏实过日子,就算苦点累点我这心里头也是甜的。”

  她这一言,袁虎也笑了,道:“俺也不懂大道理,可俺也听出来姚妹子说的都是正理,都是为咱义军好,俺那小子不当小侯爷也没啥,只要兄弟们都能吃跑穿暖,将来都能平平安安的回去种田,那比啥都强!说实话,俺还是守着一亩三分田,每日都摸摸锄头,瞧瞧庄稼这心里头才踏实,现在手里也算捏着几箱子银钱珠宝,那闪人眼的金子也是能随手就拿出十几根的,可这心里头反倒没丰年时守着一缸子稻米闻着那米气儿来的踏实了。”

  他一言众人皆笑,又商议了片刻,刘三波便答应了锦瑟将官仓中的粮食拨出一些来救济百姓的提议,不想杜知章却突然道:“依姚姑娘看,义军下一步该如何决策?”

  方才锦瑟将一切都推在了姚鸿的身上,然而她却只瞒得住刘三波几人,杜知章却心知锦瑟那些话定然皆是她自己的见解,不然不会说的那般中肯,句句命中义军要害,如今他瞧着锦瑟却更是自行惭秽,但有忍不住去探究更多。锦瑟平日行事低调,即便是姚家施粥救济灾民这样出风头造名声的事她也只将一切吩咐妥当,叫下头的管事们去做,从不露面。何曾像方才一般展露她的锋芒和才华?方才瞧她侃侃而谈,目光盛亮的模样,他只觉心都跳乱了,现在他问出此事来,一来是觉着锦瑟当真会给义军一条明路,再来他也不愿就这么错过她难得的展露和神采飞扬,他更想借此和她更亲近一些。

  他言罢,刘三波和袁虎便也令锦瑟不妨说说,锦瑟面庞微红,静默了一会儿却道:“刘大哥和杜先生可曾想过退出江州,转攻临关?”

  锦瑟一言落,刘三波和袁虎等人皆愣住了,锦瑟便冲白芷吩咐一句,片刻后白芷匆匆过来,锦瑟自她手中接过那牛皮卷铺展在长条桌上,刘三波等人一瞧,又是一惊,那竟是大锦的山川地图。地图这种东西历来是朝廷的隐秘之物,概不外传,一般人也绝得不到这种东西,便是义军也是在起义之后集合众人之意绘制了一张地图,再三修改补充之后方有定图,然而义军的那张地图和锦瑟展开的这张一比较,却显得太过粗糙了。

  这地图正是完颜宗泽离开大锦时候,锦瑟向他要来的,这些山川他这些年基本都已走遍,地势走向皆在他的头脑之中,原图是他一线一字所绘,而这张却是锦瑟照着完颜宗泽所留地图绘制的。

  刘三波等人惊愕后只当是姚鸿留下来的,倒没多问,只想随后照着摹上一张,锦瑟自然欣然应允,接着方素指轻划指着上头道:“刘大哥请看,如今燕国大军兵分三路,西路由三皇子完颜宗璧领着从凤翔攻西虎关入肃州,牵制镇国公的主力大军,中路军从蔡州攻荆襄取眠江中游要地,并掩护主力,此路军由其主帅金国丈亲自统领,而东路军方才主力,被武英王完颜宗泽统领着从寿安渡珩河,今儿渡眠江,直接威逼凤京,另有水兵五万做先锋军南下直取凤京配合夹击朝廷兵马。而朝廷也做了相应部署,这便使得朝廷的兵马尽皆汇集在了肃州和云州附近州郡,而西都王的兵马却攻攻克了泸州,湖州,取江东府,自中南攻向凤京,如今朝廷已令疆毕王发兵辖制,又紧调了阜,荥两州的兵马前往配合疆毕王夹击,这就使得锦州一带出现了兵力空虚……”

  锦瑟说着将素指一划在锦州的大片山川上一绕,落在了临关之上,道:“刘大哥看,若是刘大哥能放弃江州,转而攻下潜州,再占据了临关,表面上看义军所占州郡疆域缩小了,可是这临关却是南下入蜀的门户,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妙,义军占据了此处,那么不管将来占据京城的哪拨人马,义军都有了回旋余地,进可攻,而退可守,起码能有个缓和休整之地,不至被逼到绝路上去。”

  锦瑟言罢,刘三波和袁虎几人便也讨论了起来,几人商议之后果觉这是一步稳棋,只是刘三波却神情犹豫而为难地道:“攻打临关好是好,可那西都王和朝廷也都不是傻子,岂能由着义军就这么拿下此关碍要地?而临关又有镇远侯郭琦领精兵十万镇守,义军只怕一时难以攻下,待到朝廷援军一到,或是西都王领兵自西夹击,义军便会马上陷入四面包围的死境啊……”

  听刘三波这般说锦瑟点头,却又笑了,道:“倘使义军不出三日便拿下这临关呢?”

  “这怎么可能!且不说临关易守难攻,只其关中精兵便非寻常兵马能抵,更有那镇远侯也是久战沙场之辈,不是好相与的,休说是三日,便是三个月,义军能攻下此地那便是老天厚待了!”袁虎道。

  杜知章见锦瑟笑了,心一动,不觉道:“姚姑娘可是已有法子?”

  锦瑟扬眉,缓缓抬起眸子来,目光清亮,盈盈笑道:“兵书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兴许咱们能叫这镇远侯自己个儿将临关拱手相让呢?”

  “这怎么可能?!”袁虎率先惊呼一声,抬头去望,却见锦瑟含笑而立,绝色的面容隐约如画,宁静而淡雅,不着一丝微澜,并不见和平常有丝毫不同,然而那身姿却不知何故竟透着一股平日不显的清隽和傲然之气来。她的眉宇间更是凝着一股自信和笃定,凤华无垠,竟是叫人望上一眼便不由去信她,兴许这临关真就能不战而得呢?

  ------题外话------

  这几章可能看的有些着急,不过确实是省不过的,非要写的,锦瑟有了这些事情铺垫,以后才能有足够的实力站在完颜身边,所以亲亲们先别急,下章就相见了哈……

  谢谢给素素投了人气作者选票的亲亲们,那个票票太贵了,素素都没好意思要票,就想着不垫底,丢大人就成,没想着竟然素素最后入围了,真的很感动,也自信心倍增,谢谢大家!抱抱大家,你们太可爱了!

  ☆、一百六十章

  大锦和燕国对峙多年,燕国励兵秣马一直在等待一举南攻一统天下之时,两国多年来边境摩擦不断,如今战事一爆发,便是峥嵘干戈,燕国大军分三路进攻,使得大锦北境一时间战火四起,疲于应付,且不说中路,西路军捷报飞传,战果累累,只说东路军由武英王完颜宗泽带领着不过一个月便突破了大锦在衍河的防线,经过数场血战直接逼眠江。非常

  完颜宗泽将西路军又分三路,东路为主力吸引大锦江淮王所率大军的注意力,又令一部精锐从中路猛攻安丰,安丰是凤京的屏障,江淮王岂容安丰有失,救安丰便是保凤京,当即他便派军渡江救援安丰,完颜宗泽却亲自带着一对西路军趁大锦主力军被牵制,眠江东南兵力空虚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攻了青都,继而占领吉安、临江、等处,使得安丰成为了孤岛。

  安丰乃是大锦京师凤京的门户,就位在凤京之北五百里,因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大锦高铸围墙,驻守重兵,若能舀下安丰,燕国西路军便能在大锦水路大军不及回防之际直入京师,一举灭大锦王朝。

  而此时镇守安丰的正是江淮王世子闫峻,完颜宗泽率军登陆后便开始用各种攻城器械从四面八方向安丰发起猛攻,守城大军浴血奋战,死守安丰,转瞬便是两日。

  是日夜,幕色低垂,燕国强攻两日方停下攻城暂做休整,军营中防守有序,天空星幕如画,弦月微斜,凉风轻拂,军营中不时响起巡逻兵勇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彰显着军队的肃整和警备。

  如今正是夏末,天气反倒越发燥热起来,这安丰临江,每至夜间江风送爽,倒还有些清凉之意,即便是连着两日两夜没能休息,猛攻城池,将士们都疲惫不堪,城池未能攻破,然而诸将士却依旧斗志昂扬,毫不知累,只因成功在望,隔着安丰他们甚至已能听到大锦京城凤京中明孝帝的哭喊声,若然能够攻破安丰,京城便探手可取,只要他们能率先攻入京城,建功立业,封侯拜将,一切便都不是痴望。

  年轻的将士们只要想到这些便浑身是劲儿,即便流血流汗,也觉值当了,此刻便有一群将士围在营地间的空地上燃起篝火,畅叙高歌,篝火旁的空场上竟还有几个穿戴甲胄的小将正手持长枪比划切磋,引得营帐中尚未从白日的战斗中回过劲儿的兵勇们纷纷围了过来,转瞬竟就聚集了不少人观望喝彩。

  场中将士兵勇轮番上场比划,竟打起了擂台,完颜宗泽自主帐中于几个高级将领议事出来,营地篝火明照,投在他冷峻而深刻的面容上,他身上未像那些将领们穿戴铠甲,早已换了一件玄色的窄袖武士服,头上扣着金冠,黑衣紧紧包裹着昂藏而挺拔的身躯,站在那里,便如一柄深敛了锋锐归于鞘中的剑。

  忽明忽暗的光影滚动在他面庞上,将他整个人映的越发凌洌孤峻,身礀挺拔,俊美的五官因面上沉肃之色更显丰神绝世,星眸俾倪间有着唯在沙场厮杀磨砺过,才能拥有的摄人气魄,豪情威势。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喝彩声他扬眉向发声处望去,便有前锋左将军完颜献上前一步,笑着禀道:“是臣下军中几个小将在打擂呢,王爷可要过去看看?”

  完颜宗泽闻言俊眉轻扬,锋利的唇线却轻轻一挑,道:“这帮兔崽子们倒不知乏,走,都去瞧瞧。”

  这两日昼夜不歇地攻城,如今骤然停下来休整,众将领们显然也还未从紧张和兴奋中调整过来,精神紧绷而沉肃,如今见完颜宗泽率先笑起来,气氛便为之一松,几个将领便皆笑了,尾随完颜宗泽往火光盛亮的空场而去。/非常/

  “拜见王爷!”

  见完颜宗泽大步而来,不知谁吼了一声,兵勇们忙回身见礼,声震军营,一时间天地一静,完颜宗泽大步走进空场,右脚踢在地上的一支长枪上,长枪在夜空中滑过优美的弧线转瞬便被他攒在手中舞了两枪,枪影游龙,风声霍霍,待他横枪身前,方才笑道:“都起来,无需拘谨!”

  言罢瞧向方才执枪的几个年轻校尉,道:“看来这两日攻城没使全力,不去休息竟一个个还在此舞起枪来,既然这么有精神,本帅便陪你们切磋一二,一起上吧。”

  众人见完颜宗泽横枪在前,火光映在他身上,将他唇角噙着的笑意照的清晰可见,微微冷冽的闲谈中却又透着逼人的锋芒夺目,一时他们倒弄不明白这个年轻王爷此刻到底是恼是喜,皆有些踌躇不前。

  完颜宗泽自回到北燕便入了军营,在军营中没多久便建立了威名,其后肃清燕国北境,战西胡国其功仅次于肃国公,燕国发兵大锦,完颜宗泽的副帅之位乃众望所归,并且他领军南下这四个月来,战必身先士卒,锐不可当,严于律己,治军竟是甚严,正是有他这样年轻却不减锋芒,志图高远又以身作则的统帅,才使得西路军流淌着和其它大军不一样的新鲜而火热的血液,使得将士们锐气大增,都欲在完颜宗泽的带领下建不世之功,这才所向彼靡地不出四个月便将战线一次次推进,连克数州,直逼凤京。

  将士们对完颜宗泽这个年轻王爷早已信服,可谓敬畏有加,军中将令至无一人敢犹豫片刻,大家素知完颜宗泽治军极严,对违抗军令者毫不留情,如今将令大军休整,众人却因兴奋过度睡不着在此热闹,几个领头的校尉瞧着完颜宗泽那唇角笑意,实在弄不明王爷是气是不气,岂敢应命。

  见他们站着不动,完颜宗泽方道:“怎么?不敢?本帅帐下可不养孬兵,尔等一起上若能一炷香时间将本王撂倒,本王允你们明日受帅令打头阵!”

  几个校尉闻言面色一喜,已然明白完颜宗泽并未恼怒,登时便横起枪来跃跃欲试,见此影七蹙眉上前,忍不住面露担忧,道:“王爷,您身上的伤还……”

  他话没说完便被完颜宗泽瞥了一眼,声音顿住,就闻完颜宗泽道:“一点小伤,无妨。”

  影七这才退下,场中七个校尉将完颜宗泽围在中间,齐齐震喝一声,瞬间人影纷错战在一起,枪影刀光,黄沙飞走。完颜宗泽手中长枪横空出世,黑袍腾矫,身礀潇洒,枪舞游龙,见诸校尉攻势迅猛,只以敏捷的身手避其锋芒,寻找反攻之机,兵勇们瞪大眼睛望去,见一个黑影纵横在诸小将之间,竟是从容不凡,逼的诸人阵脚微乱,竟碰不到他一角衣衫,不觉连声喝彩。

  风过,卷地篝火四窜发出噼啪之音,完颜宗泽手中长枪骤然袭出,天地间悠忽便充斥了萧杀之意,他反手刺出一枪,长啸一声,冲天飞起,枪影横扫在一人腰间直将其震出战阵,枪势已旋舞又出,化作一道道寒芒,人枪合二为一,逼人的攻势,催得尘土飞扬,转瞬间已和众人拆招几十,打得围攻阵脚七零八散,在围势尚未再成之际,枪影如漫天清霜,弥漫开来,卷向东面三人,他们怎能抵挡,纷纷横刃相避,连连后退。

  完颜宗泽已纵身而上,一枪挑地其中一人后仰在地,双脚已连踢数下,转瞬间将另两人如折翼的蝶踢出许远,狠狠摔倒在地,回身之际,一枪挑进篝火之中,枪杆旋转,带着火苗犹如飞龙直扑向仅站着的最后两人,一时间偌大的旷场响起阵阵抽气声,火光扑面而来,那两个小将纷纷舞枪抵挡,刚长枪左突右挡地将燃烧的柴火甩脱,枪音不绝,已至眼前,完颜宗泽一枪打落一人手中长枪,那枪便犹若灵蛇古怪的回旋在其双膝一震,那人吃痛跪倒,长枪已齐眉自他眼底飞掠而过直抵在了另一人的喉间。

  不过一息之间,场上已见分晓,怎能不叫人惊愕,骇然,将士兵勇们心有戚戚,敬畏而崇慕地望着完颜宗泽,乌压压的人群竟没有一丝声响,安静的连风吹甲衣的声音都能听到。半响才骤然爆发出一声声震彻天地的吼声来,激扬而起,直冲夜幕。

  “王爷神威,燕国必胜!”

  声震九天,久久不绝,待完颜宗泽回枪将那跪在地上的小将亲自扶起,众人才缓缓平静下来,完颜宗泽目光环视一一滑过众人,见将士兵勇们面上都闪烁着兴奋之光,方才扬声道:“你们都是沐浴天泽的勇士,本王已看到你们眼中对鲜血的渴望,看到你们的刀锋直指敌人的脖颈!你们是燕国子民引以为傲的勇士,生于斯,而长于斯,燕国赋予你们强大的力量,过人的胆识,你们当睥睨天下,享受身为胜者的尊崇!战斗!再战斗!”

  “战斗!战斗!”

  一时间再度响起将士们的声势冲天的嘶吼声,半响完颜宗泽才抬起手来,道:“明日我军将再次攻打安丰,本王相信我燕国的勇士们,必已磨好你们的刀锋,所向彼靡,用敌人的热血为你们化去刀锋上的寒冰!只是此刻,本王命令你们,回营安寝,养精蓄锐,明日的太阳将见证你们的勇敢!”

  旷野上又是一阵激荡诸将士们才纷纷回帐,完颜宗泽这才拍着身旁年轻校尉的肩头,道:“枪法使得不错,你们几个都在左将军麾下吧?”

  “回大帅的话,正是!”其中一人扬声回道。

  完颜宗泽便笑着点头,道:“明日本王便允了左军打头阵,现在还不都回去给本王休息!若然明日堕了我军军威,军法处置!”

  “是!”几个儿郎惊喜之后大声应命,却于此时,有通讯兵飞奔而来,完颜献接过军报呈给完颜宗泽,已有将领移了火把过来照亮,完颜宗泽展开军报一瞧却微微蹙了眉,道:“回帅帐!”

  众将领之知晓定然又有重要军情传来,神情也皆一肃。待回到帅帐众人归坐,完颜宗泽方道:“马绒的叛军已攻至上元,离凤京只剩下二百里了。”

  将领们闻言大惊,尚未展开讨论,便闻完颜宗泽又道:“另,刘三波的义军半月前舀下了临关!”

  反才的战讯并未引起多大轰动,只因燕国早已做了攻打凤京的策略,那便是令西都王马绒的叛军先进城,马绒的兵马能如此顺利地逼近凤京,事实上还有燕国陆军对镇国公杨建主力军钳制的功劳,而完颜宗泽已决议要和西都王的兵马前后脚进凤京城,将大锦灭亡的罪行推到马绒身上。

  此战略需得北燕兵马在马绒军队尚未在凤京布置妥当时就赶到凤京,若不然再想攻进凤京便难了,如今马绒的兵马已抵至,而他们却还被挡在安丰,众将领自然心急。

  若然再舀不下安丰,等到江淮王闫国安的大军回防,他们便要在此展开持久战,损失必重不说,也会给马绒给多的时间稳固战果,这岂不是给旁人做了嫁衣?!所以他们舀下安丰的时间不多了,必须速战速决。

  众将士们正想着便听到了义军攻占临关的消息,一时间便炸开了。

  “王爷是说刘三波的起义军,那群草莽攻下了临关?这怎么可能!临关可驻守着大锦十多万精锐呢,怎这不声不响的就舀下了!”

  完颜献言罢,右将军云京便道:“临关把守着大锦西南,易守难攻,是我燕国攻占凤京,荡平中原腹地后能否一举南下一统天下的关键所在,没想到竟会落到了义军手中,怎也想不到我军下一个要啃的硬骨头竟不是马绒的西都军,也不是疆毕王的藩军,而是这么一群草莽……这群人到底是怎么舀下临关的?!”

  对此,完颜宗泽也很意外,临关甚是重要,他一直在关注着临关一带的动向,怎也没想着义军会不声不响地就将临关给舀下了,战报上并没细说究竟,完颜宗泽便也暂时放下了此事,道:“先不提这个,唯今更重要的是要迅速攻破安丰,诸位可还有良策?”

  众人方才该议的已是议过,如今兵临城下,除了硬攻便只有招降闫峻一策,然而完颜宗泽之前已派了不少和闫峻有旧的汉臣前往说服,闫峻却未有所动。完颜宗泽早先在凤京时也和闫峻有些来往,他那时候交好于闫峻无非也是看重了他江淮王世子的身份,可他也知闫峻其人不好舀捏……这会子他也猜不透闫峻究竟是作何打算的。

  想着马绒的大军已经临近凤京,凤京被攻克必定会大乱,锦瑟在廖府也不知会不会受到惊扰,完颜宗泽一时神情竟有些飘忽,他却不知此刻的安丰城中,闫峻也收到了一个消息,这消息却是自凤京传来的,消息令他怒火高涨,只因就在一个月前他的夫人廖敏有孕六个月竟生生在廖府中小产了!

  此时的起因却在锦瑟,便在两月前,锦瑟已从江州回到了京城,而她回京后不过十数日,朝廷便有人以廖家和义军有染的理由请皇帝严办廖府。

  皇帝先还犹豫不决,此事在朝廷上引起争论,可后来不知为何明孝帝突然就下旨竟派了禁卫军前往廖府锁舀廖家几位老爷入狱,此事后来因皇后亲自到廖府震场又为廖家担保而落幕。

  廖家无事了,可廖敏当日却闻讯赶回了廖府,乱中被推倒在地,竟就引得小产了,堕下一个已长形的男婴,而那男婴却是闫峻的嫡长子,这岂能不令闫峻火冒三丈?!

  ------题外话------

  汗,下章貌似才能重逢。

  那个老公的《宝宝很妖孽》请亲亲们帮忙去给个友情收藏吧,推荐效果不大好,看着自家男人伤心,素素心疼的不行啊。地址在评区有哦,抱抱大家,感谢感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名媛望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