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之步步高升_分节阅读_第308节
小说作者:北岸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90 MB   上传时间:2015-01-04 23:09:00

  伊海涛那边的门依然紧闭,一看表,已经六点二十了。

  这时,楚天舒心里也有些焦躁起来。

  他的焦躁,倒不是完全出于对向晚晴的挂念,而是对伊海涛这个超长时间的电话,隐隐觉出一些不妙。

  “怎么还没结束呢?是不是换届的事,出了什么麻烦?”楚天舒想。

  他知道,伊海涛有学者风度,但也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性格,不要说打个电话,就连正式会议上作报告,都不太讲究虚与委蛇、起承转合那一套,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这期间,座机又响了几次,都是伊海涛手机呼叫转移过来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候和约访,楚天舒无一例外地婉转而又坚决的拒绝了。

  这种时候,身为一个称职的秘书,楚天舒自会让伊海涛免受任何形式的干扰。

  此时,楚天舒心里着急并感到内疚的是向晚晴,对于苏幽雨提醒的“青原热线”,反倒没引起太大的重视。

  等到冷静了下来,楚天舒想着苏幽雨不会无缘无故地给他发这个短信,便打开了浏览器,上了“青原热线”。

  点进论坛,楚天舒被一条最火热的帖子标题吓了一跳:“市长专车闯红灯,竟然还下封口令”。

  下午四点发的帖子,到六点多已经跟贴两百多条了,转发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

  最初只是奥迪车与别克车闯红灯的两张照片,后来又增加了视频,接着有人爆料奥迪车是常务副市长的专车,马上就有人补充说,常务副市长快要当市长,派出了宣传部的女副部长向媒体下达了封口令,逼着报社把报道此事的实习记者给开除了……

  经过这一层层的递进式炒作,网友们的反应自然特别的强烈。

  有网友说:“原来我们青原市的市长是这种素质,难怪青原市的经济永远发展不起来。”

  有网友讥讽说:“哈哈,要是拿出闯红灯的速度来搞建设,青原落后的面貌早就大为改观了。”

  更有网友刻薄地质问道:“市长除了会搞特权,还会搞什么?”

  马上有网友谩骂:“靠,就他妈会搞女副部长吧?”

  个别人在别有用心的挑唆:“这种人怎么能当我们的市长,滚吧,哪里来的滚回哪去里!”

  ……

  奶奶的,又是一个阴谋!楚天舒浏览完帖子,立即做出了判断。

  关键性的跟帖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不知内情的网友或许看不出来,但楚天舒身在其中,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楚天舒给苏幽雨打了个电话,询问得知了郭鸿泽威逼宣传部副部长舒一凡这一个细节,马上就联想到了省委放宽市长候选人条件这件事,本来没有机会的郭鸿泽看到了希望,又参乎进来搅局了。

  他这种损人未必利己的行为,出发点非常的简单,把前面的人搞掉一个,自己的机会就多了几分。

  正好黄如山布置了高大全在网络上制造声势,郭鸿泽这么一闹腾,变相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当楚天舒独自在办公室里暗暗焦虑时,伊海涛与叶庆平的电话交谈也接近尾声了。

  叶庆平是省委组织部的少壮派,掌管着市县干部处,在部里属于仅次于部长的实权人物,据外界传言,有些副部长的权力也没他大。省里像伊海涛这种级别、位置的官员,不知多少人千方百计地设法接近他巴结他,也就不足为奇了。

  官场人士都有体会,组织部门的干部最难打交道。

  个中原因,除了他们所处的地位特殊外,还有一个外在的原因是,常见的组织部官员,多数是整天神秘兮兮,把脸板得像块青石砖,嘴巴咬得比铁门关还紧,喜怒不形于色,总是一副傲慢与轻视的神情,令人望而生畏。

  其实,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会有三朋四友。

  例如,伊海涛与叶庆平的关系就非同一般,但是,他们的关系又不为人知。

  叶庆平上大学的时候,彭慧颖是他班里的辅导员,那时候伊海涛和彭慧颖也刚刚参加工作,一个在城市规划设计院搞设计,一个在大学里当老师,既没有从政,也没有结婚。

  叶庆平在班上也不起眼,家境贫寒的他,曾经得到过伊海涛夫妇的资助和关照,而且一直延续到他在北京读完了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之后,叶庆平主动要求参加援疆,这期间结识了一批中央机关的援疆干部,随后被招录进了中组部,又被东南省委组织部长林国栋看中,调到他的手下当了市县干部处的处长。

  这么一段交情,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伊海涛从政之后也从未对外张扬过,就连王少磊也不甚了解,每遇叶庆平来青原公干,伊海涛往往还会有意回避,令人感觉他们并不熟悉。

  有一次,青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常胜利还郑重其事帮他们作了相互介绍,他们一本正经地握手,才说了几句场面上的话。

  这一点,让叶庆平更加敬重伊海涛。

  像叶庆平这类少壮派的组织部官员,前途远大,志向高远,自然不希望为了帮助他人谋取官职而闹得满城风雨。

  所以,伊海涛与叶庆平的相处,包括他们的友情与合作,完全建立在更加高远、更有价值的目标之上。

  其实,早在郭子春有望调任的时候,叶庆平就开始关注青原换届的事,操心伊海涛是否能顺利转正。那时,他所在的市县干部处,受命负责起草省辖市政府换届的文件草稿,其中有些政策性条文就有意无意照应了伊海涛的相关条件。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两人很少直接见面,可像今天这样的电话联系,却始终没有断过,只不过,今天谈得比较透彻,时间相对长一些罢了。

  叶庆平和伊海涛都很清楚,在中国官场,只要一日文件没下,就随时会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像放宽市长候选人学历和年龄条件,就是变数之一。

  “伊老师,有些情况可能连我们部里也无法掌控,你要有些思想准备。”叶庆平直奔主题,并无寒喧与过渡,这也说明他们的关系密切程度。

  “能说说这意见是怎么形成的吗?”省委常委会上作出了决定是更改不了的,伊海涛现在只想知道,这背后会有什么内幕。

  “国栋部长参加的会议,太详细的情况他也没有透露,据传,伊老师,我说的是据传啊,这是省纪委书记何天影的提议,南延平书记最后拍的板。”叶庆平很注意谈话中的措辞,尽量做到实事求是,不添加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

  事关重大,伊海涛头一次刨根问底:“庆平,照你看,会是什么起因?现在不是一直在强调干部的年轻化和知识化吗?”

  “据我了解,”叶庆平首先强调了一下,才说:“何书记把干部民主测评和推荐提到了反腐倡廉的高度,并举例说,现在不少的年轻干部,整天热衷于混文凭,拉关系,工作上毫无建树,思想上蜕变堕落,其他省市已经出现过好几起领导人员刚提拔就被查出有问题的案件。”

  “所以,”叶庆平语气突然加重,说:“南书记希望借换届之机把干部任用这潭死水搅活,所以就同意了放宽条件的提议,也带有撒开大网捞鱼的性质,希望能够发掘出更多更优秀的干部来充实后备力量。”

  叶庆平已经讲得相当到位了,伊海涛自然明白多了,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省纪委书记何天影提议扩大考察面是基于避免带病提拔,省委书记南延平则是希望通过这一次换届选举,考察和发掘人才,这与他从大西北省份调任东南省委书记才一年多,对市县区副职干部不太了解,又正在搭建自己的班底不无关联。

  “伊老师,年龄学历的放宽,绝不可掉以轻心。”叶庆平似乎感觉到了伊海涛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就一个地市而言,年龄上下放宽一岁,学历降低一个档次,就意味着会突然多出好几个竞争对手。青原的情况你应该清楚,乐腾市符合条件的人选更多,估计会比青原还复杂。你要有更困难的思想准备,既要做出能让南书记满意的政绩,还要防止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以免腹背受敌。”

  作为组织部的官员,叶庆平该说和不该说的他都说了,应该说,他对伊海涛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425章 贼喊捉贼

  

  叶庆平提醒伊海涛要注意负面影响,伊海涛当然听得出其中的话外之音,那就是要防止被竞争对手利用,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打开缺口,给南延平留下一个不良的印象。

  伊海涛哪里知道,外面坐着的楚天舒已经开始焦虑万分了,叶庆平刚才所说的腹背受敌的局面已经形成。

  电话还在继续,伊海涛的脸上感觉有些发烫,他借着说话的间歇,将话筒换了一只手。

  接下来,顺着伊海涛的思路与意图,叶庆平用了大约二十分钟,比照放宽了的条件,对青原市现有副厅级干部逐一筛过,又把伊海涛的个人情况、竞争优劣仔细捋了一遍。

  叶庆平不愧是一名合格的市县干部处的处长,虽然在这个位置上只干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但对包括伊海涛在内的青原市一众领导了如指掌,分析起来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而且面面俱到,入木三分。

  难怪伊海涛一边听着,一边发自内心地连连点头称是,诚服之态绝无半点矫揉造作。伊海涛与叶庆平相交多年,如此深谈官场中事还不多见,此一谈,也使他对叶庆平更生敬佩之情。

  按照叶庆平的分析,放开条件之后,在青原市范围内,刚刚任职不长的和资历太浅的,基本上都不构成威胁,真正能与伊海涛一较高下的只有唐逸夫、郭鸿泽两人,其中最大最强劲的对手便是唐逸夫。

  叶庆平的这一番细致分析,其实伊海涛已经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

  对于郭鸿泽,伊海涛内心里倒不曾介意,因为他自信无论凭实力、凭学识,还是凭经历,都不至于会败给他。不过,既然叶庆平也说到了,他就不能不加重视与防备,毕竟一市之长的位置,任何人都会很看重,不排除郭鸿泽搅局的可能性。

  唐逸夫就不得不加以重视了,他与省纪委书记何天影的关系密切,当初就是何天影的阻挠,把本应主持政府工作的伊海涛变成了召集,而现在的提议放宽学历和年龄条件,似乎就有暗中助力唐逸夫之嫌。

  要知道,何天影是省委常委,掌握的资源、运作的能量以及说话的分量都是叶庆平所远远不能比拟的,单就这一点而言,伊海涛就落了下风,更不要说唐逸夫在青原市的根基不浅。

  何况,还有一些变数叶庆平虽然没有提到,但也不能忽略,例如省里机关干部下派,兄弟地市之间领导干部交流,或者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

  总而言之,大战在即,切忌高枕无忧、麻痹轻敌。

  “不过,伊老师,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优势,总体还比较明显。”最终,叶庆平还是充分肯定了伊海涛的竞争优势,从年龄、学历、经历、资历到政绩、声望、人脉等等,一一加以评点,无不虑之慎重、周全,表述得体、到位,算是给伊海涛打气鼓劲。

  “庆平,谢谢你。”伊海涛振奋精神,真诚地说。他忽然意识到,刚才只顾了关注条件放宽的原委,感谢的话说得有点晚了。

  “呵呵,伊老师,我们之间用不着这么客气了。”说到这里,叶庆平的口气才和缓了下来,还与伊海涛开了个玩笑:“耽误你下班了,我想,彭老师肯定要着急了。”

  就在伊海涛与叶庆平通话结束前的一两分钟,楚天舒正坐电脑前研究“青原热线”上的帖子,烦躁且焦急地频频朝侧门张望,忽然在沙沙的雨声中依稀听到了走廊上有极其轻微的脚步声。

  楚天舒一惊,走廊里黑乎乎的,我这边开着门亮着灯,如果来人的话应该很自然会走到自己的办公室来,那这脚步声会是谁呢?

  楚天舒不敢怠慢,赶紧起身来到了走廊上。

  黄如山!

  他站在伊海涛办公室的门口,侧着耳朵在偷听里面的谈话。

  楚天舒伸手打开了走廊灯,把黄如山吓了一跳。

  “小楚啊,伊市长还没下班啊?”黄如山抹了一把脑门子,抢先问道。

  楚天舒反问道:“秘书长,您也没下班呢?”

  “哦,我准备走的,看你办公室亮着灯,我想,伊市长还在忙呢,就过来看看还有没有事。”黄如山很快镇静了下来,他走到楚天舒跟前,说:“呵呵,领导没走,我们哪能走呢?”

  楚天舒说:“秘书长,您先回吧,我等着就行了。”

  “也行,那你辛苦了。”黄如山转身要走,突然又像是想起什么来了,掉过头来压低声音说:“哎,对了,小楚,我听说老万闯红灯的事有了点麻烦,你可得替伊市长关心着点。”

  “是吗?秘书长,有啥麻烦了?”楚天舒满脸狐疑地看着黄如山。

  黄如山故作震惊,只好进一步解释说:“好像是被人弄到网上去了,我也忙了一天,具体情况也不是很清楚,要不,你自己上网看看吧。”

  “好,谢谢秘书长提醒。”楚天舒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黄如山走了。

  目送着黄如山进了电梯,楚天舒忍不住骂道:奶奶的,贼喊捉贼!幸亏我出来的快,要不然的话,这老小子不定会偷听到什么。

  刚回到办公室,卫世杰的电话又来了,还是催问楚天舒什么时候能脱身。

  这回楚天舒冒火了,他骂道:“老卫,你他妈的想赚钱都想疯了,我一大堆的麻烦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被楚天舒一骂,卫世杰反倒乐了:“老楚,有麻烦跟兄弟说啊,也许我能帮得上忙呢。”

  楚天舒抬头看了看电脑上的帖子,网友的留言还在不断增长,有些话已经明显带有不良企图和政治色彩,心里急得似有几十只猴爪在抓挠,他干咽了一下,灵机一动,说:“老卫,那你帮我个忙。”

  “好,快说,快说。”能给楚天舒办事,卫世杰是求之不得。

  楚天舒就让卫世杰去“青原热线”看那张帖子,然后布置他去找整点调查的刘明辉,请他查一查发帖人、发视频的人以及别克车主的情况,并反复交代必须严守秘密,不得让其他人知晓,不得轻举妄动。

  卫世杰大概是看到了帖子,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再没提吃饭的事,立即出门去找整点调查的刘明辉,按照楚天舒的要求委托他抓紧展开调查。

  放下电话,伊海涛办公室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这时,已是六点三十分了,电话足足打了一小时零十分钟,开车可以从青原跑一趟临江。

  听脚步声,楚天舒听出来伊海涛又去了休息室,他像一支满弓待发的箭,迅即而又悄然射了过去。利用伊海涛方便的这点时间,楚天舒已经帮他清理好了茶杯、文件夹,收拾好随身携带的皮包和手机。

  当伊海涛从休息室再回来的时候,原本有些零乱的办公桌,重新变得井井有条。虽说晚上或明天一早,会有清洁工进来把卫生彻底做了,但楚天舒知道伊海涛搞设计出身,非常讲究整洁,任何时候都不喜欢办公室里凌乱不堪,包括自己的头发、皮鞋也都始终保持一丝不苟一尘不染。

  因此,楚天舒宁可辛苦自己一点,也总要随时提醒自己眼勤手勤,尽量给领导创造一个舒适满意的工作环境。

  帮着伊海涛穿外套的时候,楚天舒汇报了几分钟前与黄如山的一番对话,也把在网络上看到的帖子和留言,挑了几句不太刺激的话说了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6页  当前第3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8/7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之步步高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