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_分节阅读_第916节
小说作者:似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2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7:19:53

  老支书思索了片刻,“那算了,还是按捆,双方也能省点事,不过,按捆的话,你要找个人每天收的时候在旁边盯着,免得有人生歪主意。”

  说到这。

  老支书笑了笑,“沈知青,你要是信得过的话,我就让我家老伴来做这件事,每天固定时间来收猪草,比方说中午一个小时,或者是晚上一个小时,我家老伴过来帮你盯片刻,她是本地人,还算是有些威望,万一真有宵小看着她的面子,也不敢胡乱来。”

  他想的更长远,他是希望沈美云开办的养殖场,在前进大队越来越好的,他们大队和养殖场是互相辅助的状态。

  不能让社员们做了黑心事,寒了人家沈知青的心,到时候人家不愿意在前进大队开厂了,那才是得不偿失。

  沈美云一听,当即便答应了下来,“成,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半,晚上五点半到七点半,一天四个小时收购,让胡奶奶盯着,我一个月给她十块的工资。”

  这个工资不算高,但是也绝对不算是低。

  老支书意外了下,“成,那我就厚着脸皮,替我家老伴收下了。”

  有了这十块钱,俩孙女在北京的日子也会好过点。

  给她们两个人,一人每个月生活费在涨五块钱。

  这样孩子在北京,也不至于饿肚子。

  沈美云,“那就这样说定了,到时候开始收购的时候,您便让胡奶奶过来帮我盯着下。”

  “另外收购的野菜,野藤蔓,价格的话,您觉得定多少合适?”

  这些当地的物价,显然老支书比她更清楚。

  老支书想了下,“三分钱一捆吧。”

  夏季的时候,野菜,野草疯了一样长大,拿着镰刀去割草,一会的时候就能割一捆子了。

  每天趁着下班的时候,去割个两三捆,三五捆,基本都不成问题。

  沈美云一听,她一愣,“这会不会太低了?”

  像是婆婆丁,蕨菜,苦菜,这些想要挖一捆子,一筐子可不容易。

  没个一上午可能还装不满一筐子。也就是说有时候忙一上午,也才三分钱。

  就是资本家的心都没这么黑啊。

  “不低了。”老支书却道,“夏季的时候,满山都是野菜,猪吃的,鸡吃的,到处都是,那是拿镰刀割的,十来分钟给你割一捆子,至于你说的那些婆婆丁,找到位置了,用锄头挖,地里面都有不少,到时候中午放工了,给你送个十几筐子,二十几筐子都不成问题。”

  “三分钱一捆不算低了,手脚快的大姐小媳妇们,一天能给你割十几二十几捆来。”

  甚至连孩子们都可以来做。

  “你这样算算,一天你要得多少钱来买?”

  一人按照十捆来算,一天就是三毛钱。

  看着不起眼,但是架不住人多啊,生产队的社员们,孩子们,老太太们,他们能动的都会去做的。

  有时候,还不止十捆呢。

  沈美云,“那就听您的,若是后面野菜不好挖了,在根据时令季节来涨价。”

  老支书听到这话,笑的满脸的褶皱子都皱在一起,意味深长的来一句,“沈知青啊,做生意可不能心软。”

  做生意心软,做不到大钱。

  人家做生意的,恨不得把收购的成本价压到最低,沈美云却相反,生怕社员们吃亏。

  沈美云笑了笑,“我也不是做生意的人,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情。”

  除了赚钱之外,她还有点理想。

  只是,这理想在上位者,或者说是生意人眼里,太过天真了一些。

  老支书听到这话后,他沉默了下,“沈知青,你是个好人。”

  好人就该有好报。

  沈美云笑了笑,“不敢当,只是做人做事,无愧于心。”

  只求这一点。

  老支书心里微微叹口气,难怪人家沈知青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看看她的做事准则,回去后还是要好好教育家里的孩子,将来和沈知青学。

  敲定了这些细节后。

  老支书便召集生产队的社员们开了个会,他再三强调,“这是人家沈知青念旧情,所以才给咱们生产队社员们,一个谋生的出路。”

  “大家今后在给养殖场送野菜的时候,一定要讲一个实心,不要滥竽充数去坑害人家沈知青,人家沈知青把咱们当自己人,咱们就不能寒了人家的心,别到时候人家觉得咱们前进大队的社员不好,转头去其他大队收购了,那咱们可是自断后路。“

  老支书这一番敲打,大家顿时响起来了警钟。

  “老支书,您放心,说什么我们也不会去坑害自己人。”

  “就是,这是赚钱的买卖,是娃娃们上学的希望,谁要是把这项门路给弄黄了,那就是我们生产队的仇人。”

  得到了想要的效果,老支书这才让大家散会去。

  他站在土坯垒的高台上,从他这个位置,刚好能够眺望到养殖场的房子。

  老支书凝视了片刻,深刻的面容上带着沧桑和期盼,“养殖场啊,你就是全生产队的希望。”

  种地是赚不到钱的,甚至,孩子都读不起书。当然,这个想法是老支书去年才有的,以前他从来不会有这种想法。

  他一直认为农民的出路就是黄土地。可是自从供出来两个大学生后,他就不这样想了。

  他们家是全生产队条件最好的人家,供两个大学生出来尚且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其他人家呢?

  他们供得起吗?

  答案是否定的。

  很早之前,他就意识到了这件事,但是他不能说,因为这是动摇人民群众的根基。

  他不能说,不敢说。

  只能在得知沈美云要开养殖场后,拼进全力也要把对方给拉到前进大队来。

  这一步,他没走错。

  养殖场才建的初期,就已经为他们生产队提供了六个岗位,外加还有这么一笔外快。

  除此之外,还没算当初厂房建立之前,公社给大队批了手续后,沈美云还交了一笔买地的钱。

  那一块地卖了六百块,而这一笔钱则是被大队作为公费来用。

  这都还没算未来的钱,未来养殖场发展起来,提供的岗位会越来越多,而收购的钱也是一样的。

  这个都是潜力无限的。

  老支书在后来的日子,无数次的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那一个选择,让他们前进大队成为整个胜利公社,整个漠河市。

  甚至整个黑省,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更是响当当的万元户。

  只是这是后话。

  *

  养殖场的一切步入正轨后,这都进入五月份了,正是野草茂盛,草长莺飞的季节。

  养殖场收购的野菜,野草也一天比一天多了,更何况,还有红薯藤,包谷杆,稻草这些。

  收购的东西多,这自然要有人负责起来,沈美云还点了一个库管来,这个是比较重要的职位。

  小猴会去跑货,经常在外面,他肯定是不行,合适的人选是大河,但是大河忙碌。

  交给其他人,沈美云又不放心。

  她思来想去,转了一圈,还是把目光放在大河身上,“库管这个事情,你觉得忙的过来吗?”

  大河点了点头,“没问题。”

  大河很多时候都像是一头兢兢业业的老黄牛,不管交给他任何事情,他都能全盘接受。

  沈美云,“辛苦你了。”

  “我想想,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来做库管的位置。”

  只是,沈美云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

  知青点的曹志芳,自告奋勇的过来,“美云,你看看你这里有我能做的工作吗?”

  沈美云诧异,“你来我这里?生产队那边怎么办?你不回北京了?”

  这才是她没找曹志芳的原因,其实这个岗位很适合曹志芳的,她嘴巴泼辣,为人直接。

  但是曹志芳第一身上有工作,第二还要回北京,怎么看都不合适。

  所以她便把对方给忽略了,万万没想到,曹志芳竟然主动来找她。

  被沈美云问了,她也就直说了,“种地种的烦,至于回北京。”她苦笑了下,“是有不少知青办病退回去,但是我还没回去,家里就已经吵吵开了。”

  她是还没结婚的老姑娘,一旦回家,势必要触及到家里人的利益。

  他们都不想让她回去。

  这是曹志芳前所清晰的认识到的一点。

  这样的她回去后,也没有好日子过,还不如先把钱挣到手,将来的后路也会多一条。

  起码,她现在种地挣工分,每个月勉强糊口,甚至还要提前问大队借钱吃饭。

  这种日子,她真是过够了。

  曹志芳来找沈美云之前,她其实有仔细考虑多的,和沈美云关系好的那些人,基本上到了后面日子过的都不差。

  现在就剩下她和胡青梅了。

  她想着,就算是咸鱼也要支棱下,说不得也能翻翻身了。

  听完曹志芳这话,沈美云哭笑不得,“我哪有你说的那么神奇。”

  “你要来我这里上班,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丑话先说在前头,我这里的工作不轻松,若是平日做的不合格,能不能留下来,也不能光看我的面子,大河和小猴都会来评价的。”

  她不会经常留在前进大队,也不会经常留在厂里面的,所以这边的工作,大头还是在大河和小猴身上。

  曹志芳拍着胸脯,“我自然知道,我既然进来了,也不能拖姐妹你的后腿,让你丢脸不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4页  当前第9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6/1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