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256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冯妈妈听了哭笑不得,让他们可千万别。到时候把人惹毛了,反而难受。

  人家爷爷奶奶主动帮忙,不是图他们什么好处。而是人老了,退休了,没啥事干,需要给自己找存在价值。

  带亲友到单位的大会堂买外面拿不到的便宜好衣服,是自我价值彰显的一种形式。主动伸手帮忙,是因为他们真的把这个当成单位工作的一部分,而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单位的一部分。

  小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

  城里人的想法好复杂呀,大人们真想不开。

  哪有人非得干活才心里舒坦了呢。

  难道干活不是为了挣钱吗?

  比如他们,如果让他们白干活不给钱的话,那做梦吧,保准他们跑的比兔子还快。

  江海潮倒是若有所思,难怪中学政治书上写: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真的有人害怕干不了活啊。

  反正,有了周妈妈这句话,小学生们心里踏实多了。

  当然,他们不能直接给人塞钱,也不能毫无表示。

  小孩子们的感谢方式相当淳朴,那就是吃。

  他们一开始想去杨家圩找老城根多打点饼,然后带去大礼堂给大家吃。

  后来想到很多人吃完东西不擦手也不擦嘴,到时候再试穿衣服衣服会完蛋,才不得不放弃。

  不过他们很快选择了另一个替代方案,就是直接带菜过去。

  地里打过霜的青菜,大沟里二舅舅刚捞的鱼,甚至他们还带过鸭子和鸡以及鹅。

  如此给食堂添了菜,他们自己在人家地盘上吃饭不心虚,也算尽了一份心意。

  总而言之,现在只能上4个人去市里,江海潮也觉得能撑得下来。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礼拜六中午,他们刚放学还没兵分几路呢,卢艳艳她爸先过来了,焦急地喊:“江海潮,你们几个赶紧去杨家圩帮忙。”

  江海潮立刻吩咐余凯带着三个弟弟出发。

  结果卢爸爸拦住了她:“你们几个也都去。”

  大家吃了一惊。

  上过一回新闻宣传效果就这么好吗?买花的人多到再加4个人帮忙都忙不过来?

  不至于吧。

  卢爸爸满脸一言难尽。哪里是买花的人多?是偷花的人多。

  这偷花的还不是他们湖港镇的,而是从城里过来玩的游客。

  今天冬至,天多冷啊,谁出门玩尤其是到田里,不裹得跟头熊一样。

  这穿的多,就给人留下了作怪的空间。

  有些游客进了大棚,看到色彩斑斓的鲜花,心生欢喜。你说10块钱一盆也算不上贵是吧?偏偏他(她)欢喜了却舍不得掏钱,竟然直接把盆花揣在怀里。

  是不是听上去特别不可思议呀,那可是一盆花,怎么塞呀?

  但盆花装在软塑料盆里,真能塞进去。

  二舅舅发现了一个大姨偷花,想让人拿出来。

  结果那女的泼的很,张口就说他想耍流氓。

  二舅舅实在不是她的对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大摇大摆走了。

  但他一想这样不是个事儿啊,光靠他和二舅母哪怕再加上婆奶奶和杨婆奶,全都盯着都忙不过来。

  赶紧让孩子们过来吧。

  一个贼出现了,主人拦不住。其他原本没想当贼的,见人占便宜了,也会跟着蠢蠢欲动。

  于是他打了电话给卢爸爸,让他帮忙喊小孩们过来。

  江海潮眉头一皱,她就知道挣钱不容易。

  你永远拦不住人作妖。

  她抬高嗓门手一挥:“还没有报上名勤工俭学的同学都跟我过来,自己骑车的优先,我带你们去另一个勤工俭学的点。”

  骑车上学的基本都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听了立刻围上来。

  现在想报名勤工俭学可不容易。

  一则天冷了,从城里过来玩的人已经开始嫌弃教室改宿舍的简陋,尤其是一家三口过来玩的,更乐意住在农家,好体验正儿八经的农家乐。

  二则湖港镇人自己也反应过来了,收拾间干净的空屋子,租给人住一晚上,哪怕只收10块钱,那也是10块钱的进账啊。况且人都住在自己家了,人家再要买点鸡蛋、梅干菜、菜干乃至咸菜、大酱之类的,也会优先选择自家。哪怕是什么都没有的,卖个锅巴也不错呀。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湖港镇并没有像他们一开始想的那样,因为学校教室不够用,把杨家圩小学也征用起来的现象;反而更加接近于正常的农家乐了。

  因为这事儿,派出所的周警官简直操碎了心。他不仅让镇上广播强调大人看好小孩,别为了挣人家几张钞票,让自家小孩被祸害了。他还一个村一个村的跑,重点盯着那种大人出去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叮嘱老人多上心。

  江海潮他们见着了,都觉得应该给他多发点奖金。

  不过如此发展,中心小学需要的勤工俭学人员自然也就少了。更多人能空出手,跟着江海潮浩浩荡荡地杀去杨家圩。

  关于文中写的城里游客偷花的事,不是故意抹黑,只能说这种事在农村城里都会发生,国内国外都免不了。

  差不多的时期,1997年6月,易初莲花超市在上海浦东开张的第一天,因顾客太多而发生了大规模的占便宜事件,以烧鸡为例,收银台上收到了200只烧鸡的销售款,但货架上消失了600只,差额是顾客在厕所里偷吃,以及在商场里边逛边吃造成的。这事儿被称为“厕所鸡宴”。

  90年代超市一大任务就是防盗窃,各种偷盗层出不穷。

  2015年6月,英国北安普敦一家超市宣布下调鸡肉和牛排价格,结果引发哄抢互殴。

  乃至所谓“零元购”,实际上就是抢劫。

第152章

  省里的记者来了

  今天天不错。

  虽然也有人说冬至是鬼节,而且这是一年当中夜最长白昼最短的时间,但大中午的太阳还是明晃晃。

  尽管骑车的时候风吹的人脸疼,但只要一停下车,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热血沸腾。

  高强拿出老大的架势,直接代替小弟们问话:“班长,你说怎么办吧?我们绝对不当缩头乌龟。”

  就是!

  偷东西偷到他们的地盘,真当他们是死人吗?

  江海潮发话:“一切行动听指挥。先把自行车锁好,集中都放杨家圩小学。别回头车也被人骑走了。”

  大家深以为然。

  连花都偷的人,看到车能不心动吗?

  邹澜姐姐可说了,上大学以后最烦的就是被偷车。

  一群小学生浩浩荡荡冲去了花棚,倒是让过来赏花的游客吃了一惊,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二舅舅都吓了一跳,拼命朝他们使眼色。

  要命了,他是喊人过来帮忙,不是叫这群小家伙来跟人打架的呀。

  关键是,现在还有摄像机对着他们拍呢。

  刚从省里下来的记者,还是县里干部陪着的,最多两分钟前刚进花棚,二舅舅连人都走不开,更别说出去跟这群小家伙通风报信。

  看着黑黢黢的镜头和人家记者举在手上的话筒,江海潮也懵啊。

  不过她脑袋瓜子转得快,立刻清清嗓子,扬高声音,煞有介事:“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好,我们是湖港镇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这里是我们的勤工俭学基地,今天由我们为大家服务。”

  说着她还喊,“123,鞠躬,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摄影记者扛着相机的手都抖了一下。我的妈呀,这些小孩的嗓子可真够亮的。

  高强他们也抖了一下。他们什么时候过来服务了?他们明明是过来抓偷花贼的。

  还勤工俭学基地呢,外面都没挂这个牌子。

  但是班长眼睛一横,比东方不败还吓人,打死她都不敢多嘴。

  江海潮已经跟个没事人一样,镇定自若地开始分配任务:“123报数。”

  等点清人头之后,她直接吩咐,“你们几个负责管理这边,你们这边。”

  乌泱泱的好几十号人,就让她像撒网一样的全撒出去了。

  记者看这群小孩特别好玩。

  他本来因为林业大学的教授今天不在,看大棚的农民对着他说话都颠三倒四的,感觉这里没啥内容可采访。

  现在这群小学生来了,画面一下子生动了,他立刻就找到了采访点。

  那领头的小学生个子可真高,都快赶上他了,天然一张上镜脸,说话清爽又干脆。

  记者立刻挑中她作为采访对象。

  江海潮就巴拉巴拉一通输出,把大棚鲜花夸得天花乱坠。

  她对着这些花也是如数家珍,什么仙鹤来什么蝴蝶兰,养护重点是什么,她滔滔不绝。

  记者叔叔听着都来了兴趣:“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上课时老师跟你们讲的吗?”

  江海潮虽然个子高,但她脸上还有婴儿肥,所以眨着大眼睛说话的时候,看着特别天真稚气:“不是啊,是教授爷爷教我们的呀。这里是省林业大学的指导基地,也是我们镇小学的勤工俭学基地。我们每次过来的时候,教授爷爷都会给我们讲授知识的。”

  高强离她不远,而且一直竖着耳朵听话呢,这会儿差点没摔在花盆上。

  天啦!朗朗乾坤,苍天在上。她可真够能睁眼说瞎话的。

  别说指导小学生了,他敢发誓,在场的人除了江海潮以外,就没一个小学生见过教授本人。

  江海潮才不管呢,她趁着记者采访到花棚来游玩的客人的空档,直接拉住虞凯,小小声叮嘱他:“赶紧的,去大队部打电话给唐教授。就说省里的记者来采访了,还有县领导作陪,他要是想来的话,我们会尽量把人多留几个小时。”

  说着她把一张纸塞过去,“别丢了啊。”

  她可不是海音,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丢了人家的电话号码,以后想找唐教授可难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2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6/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