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556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哭够了,才有一个擦掉脸上的眼泪鼻涕,问道:“敢问将军,郓城中的官眷如何了?”

  赵含章平淡的道:“城中百姓十不存一,能逃出去者寥寥无几。”

  官员大恸,脸上因为忿恨而红得变色,“匈奴如此残暴,将军为何不惩治匈奴人?反而收殓刘聪逆贼。”

  “刘聪,杀我天子者,应处于戮刑,请将军鞭挞之。”

  赵含章道:“匈奴已降,那便为我晋民,本将知道怎么做,我看诸位也都累了,先下去休息吧,过两日赵将军要回中原,我让他们捎带上你们。”

  说罢转身就要走。

  有一个官员连忙喊道:“赵将军,济之被害前留下了话。”

  赵含章停下脚步,偏头去看他,“哦?不知是什么话?”

  “这……”官员拿捏着没说话。

  赵含章想到一会儿还要见北宫纯和石勒等人,便不想多费时间,和左右点点头道:“请他一起过来吧。”

  左右亲卫上前将人拉起来,抬着就跟上赵含章。

  官员:……

  赵含章是去看赵济尸首的。

  赵驹对他很恭敬,哪怕知道内情,赵含章与他关系不好,但他毕竟姓赵,而且曾经是他的东家之一。

  看守棺木的士兵看到赵含章,立即上前行礼,恭敬道:“使君,天气热,人死了有四五日了,所以……”

  “打开吧。”赵含章用帕子捂住口鼻上前看了一眼,确定棺材里躺的就是赵济,对方死的时候应该很恐惧,脸上还带着惊恐之色,看得出来,他没想到自己最后还是会死于刀剑。

  赵含章叹息一声,扭头和脸色发白的官员道:“你说吧,我大伯留下了什么话?”

  官员懦懦道:“他就说,他就说他是您的伯父,不是,他是说请您好好照顾家中老幼,还说什么赵氏就交给您了……”

  赵含章忍不住轻笑一声,官员在她的笑脸下停住了,喃喃不敢再语。

  赵含章垂眸看了一眼棺材里的人,正对上赵济惊恐的脸,她道:“还请大伯放心,我会照顾堂兄和堂姐妹们的。”

  说罢一挥手,让士兵们把棺材盖上。

  流程走完,赵含章偏头去看官员,问他可还有其他的话?

  官员呐呐不得言,最后赵含章一挥手,让人把他带回去,和那些官员一起安排了。

  傅庭涵在一旁看了全程,问他,“后悔心软了吗?”

  “小事而已,还到不了后悔的地步,”赵含章并不在意这等小事,她头疼的是,“你说,我要不要亲去上谷郡一趟?”

第948章 与民书

  这世上有些人便是如此,他们会被各种劫难打压得麻木不仁,人虽还活着,灵魂却死了;可一旦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的各种小心思便又会活动起来,典型的给点阳光就过分灿烂。

  这一批君臣便是如此。

  赵含章一开始心软,留他们待用,虽是给自己找了个麻烦,却是小麻烦,还不至于到后悔的地步。

  这些人不论身份高低,全部被拉去做文吏了。

  赵含章则请了明预等人过来商量事情,她思考过后,还是认为自己应该去一趟上谷郡。

  但在去之前,她得把各州事情安排好。

  她想了想,沉下心来亲自写了一封告全民书,她要告诉天下百姓现在大晋的现状,以及她接下来想要做的事。

  当今天下,百姓需要一个鼓舞,需要一个目标,让他们知道,这世上还有人在乎他们,还有人在为了他们的安定而奋斗。

  所以赵含章晓喻全国,匈奴国已灭,目前已收复失地冀州、司州、并州等等。

  如今北地旱灾蝗灾严重,从去年夏秋开始,幽州和冀州、并州一带便粮食减产,今年年初到现在,幽州颗粒无收,冀州和并州也受灾严重,民不聊生。

  她和陛下都很心痛,因此,为天下百姓计,从你收到诏令那一刻起,灾民可前往最近的县衙求救,朝廷会尽己所能的赈灾救扶。

  幽州刺史王浚因赈灾不力,重权自私,枉顾百姓生死,意图造反被诛,如今幽州归我赵含章统管,朝廷会派下新刺史,监督他管理好幽州。

  赵含章呼吁所有灾民回到自己的故土,从前种种随着刺史王浚的死亡烟消云散,所以凡欠朝廷赋税、王浚钱财的前账皆一笔勾销,回到故土,当地县衙会重新分配土地给落户的百姓耕种,且会免税一年。

  若不想奔波回归故土,那也要就近和当地县衙报道落户,不论你身在何处,当地县衙都会给你分可以耕种的土地,免一年的税。

  赵含章详细写了她赈灾的措施,希望能够安抚民心,她写道:“我知道,这几年百姓皆苦,尤其是这一年,不论是北地、中原,还是江南的百姓都苦,我们失去了君王,天下出了大变故,我一路北上,见到路面白骨累累,那是从前积累下来的白骨;还看到倒伏在路边的尸体,十步一人,三五人挤在一处,从他们瘦削的脸上甚至能看出相似之处来,这是一家人……”

  “每一个生灵皆是上天馈赠,尤其为人,”赵含章写道:“而因为天灾,因为兵祸,因为为首官者的不作为,因为这天下的利益之争,百姓无所依着,老者不能安其晚年,幼者未来得及感受这世间的美好便匆匆而逝,而青壮,既失父母,又失儿女,痛心伤肺,我每每想到此处,便也感同身受,痛不能自戕。”

  “如今匈奴已退,暂无外敌,我只愿宇内太平,百姓们安居乐业,但有灾祸,朝廷都要想办法赈济帮扶,众人同心协力,共过此关。”

  赵含章写道:“若你识字,请你在看到这封公告时读给身边的人听,让他们知道,朝廷未放弃百姓,我赵含章永远与尔等同在;若你为德高望重之人,请你告诉乡亲父老,一起监督当地的官员,也请你们帮助县令郡守一起赈灾,共度难关。”

  “若有违背此令,盘剥百姓之贪官在,可写信与我,一旦查实,赵某必严惩之……”

  赵含章详细写下他们可以告状的地方,寄信的方法和地址。

  等写完信,赵含章便让傅庭涵和明预统计从幽州起的粮库数量,一部分留在幽州赈灾,一部分则要分拨往并州、冀州等地赈灾。

  因为,幽州灾民大量外逃,现在他们都在并州和冀州等地等待救援呢,更远的如司州、青州、兖州和豫州等地,则要从江南各地调拨粮食了。

  赵含章还要见刚被送到狐奴县来的五百个学生。

  豫州收到赵含章的信后,紧急从各县选拔学生,包括司州部分郡县挑选出来的一起送到了狐奴县。

  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正好五百人。

  赵含章亲自面见他们,给他们安排了一场考试,还与他们交谈了两天,主要是谈怎么管理地方,尤其是在当下如此特殊的情况下,他们需要注意的东西。

  这是一群十三岁到十七岁的少年,有男孩,也有女孩,他们全都是在入学后脱颖而出,在小班中上学,皆有义工的经验。

  所谓义工,就是帮助衙门抄写公文,以及在一些庞大且繁琐的活动中打下手,比如收留灾民时负责记录;以工代赈时负责计数和记录等等。

  所以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赵含章对此很满意。

  和他们谈过以后,她便根据他们的意愿,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擅长的东西等做了安排。

  哪一个人去哪个县,都是她亲自确定的,她还和每个人都谈过,和他们谈即将要去的县情况,有些地方是她路过,有些则是从这段时间的公文,以及傅庭涵从情报中提取出来的信息了。

  等把最后一个学生送走,距离他们打下狐奴县都过去半个月了,她大松一口气,扭头问傅庭涵,“石勒可有消息回来?他走了有十天了吧?没见到拓跋猗卢吗?”

  傅庭涵摇头,“没有消息。”

  赵含章坐了半个月的办公室,此时腰酸背痛腿还不舒服,于是转了转脖子道:“走,我们回去收拾东西,让曾越准备准备,我们轻车简从去上谷郡。”

  赵含章去上谷郡,自然不是为了看早早就投降的李郡守,而是为了此时占据北平郡和辽西郡的段氏鲜卑。

  如今匈奴已灭,又顺势收回了幽州,拓跋猗卢和她结为兄妹,俩人之间有利益在中间牵绊,那么短时间内有可能成为大晋外敌的就是盘踞在辽西一带的段氏鲜卑了。

  赵含章之所以早早的派拓跋猗卢去上谷郡,为的可不是接收一个已经投降的郡,而是为了戒备段氏鲜卑。

  她当时正在打幽州,王浚活着被石勒拎在手上,谁知道段务目尘会不会跑过来支援王浚呢?

  哦,对了,段务目尘和王浚是盟友,刘琨倚仗拓跋鲜卑,他则倚仗段氏鲜卑,打仗等经常雇佣段氏鲜卑的军队,赵含章甚至怀疑过,刘琨之所以和拓跋猗卢结拜为兄弟,就是受王浚的启发。

  王浚是把女儿嫁给段务目尘,刘琨没闺女,不能给拓跋猗卢做岳父,就只能朝兄弟上努力了。

  总之呢,她得在离开幽州前见一见段务目尘,确定幽州不会再打起来,即便以石勒的能力不惧段氏鲜卑,可打仗总要花销,她现在没钱!!!

第949章 利益不同

  赵含章快马加鞭往上谷郡去,她不知道,此时上谷郡和北平郡的交界处,四支大军遥遥相望,气氛不是很好,但大家都没动手。

  四支大军中,祖逖是最闲适,脸色也是最好的,他还有余力派兵去剿灭附近的土匪。

  石勒见他插手幽州事务,不由气炸。

  张宾安抚他道:“祖逖为人清正,他不喜主公,因此不给主公面子,他将不喜欢表现得如此明显反而不足为惧,怕就怕表面与您交好,私下却捅您刀子的人。”

  他道:“虽然任命没下来,但所有人都知道,您就是幽州刺史,他为了幽州铲除土匪,这是在帮您,作为主人,您应该感谢他一番,将来他为青州刺史,您为幽州刺史,两州有交界,正当和睦相处。”

  石勒在张宾的劝说下怒火微消,还被张宾催促着准备了一些礼物要去感谢祖逖。

  祖逖收到石勒送来的粮食和金银珠宝,半晌没说话。

  他的右手左敏自得,“将军,石勒这是认输屈从了。”

  祖逖轻飘飘的瞥了他一眼,然后看向左手,“赵实,你说呢?”

  赵实与从前大不一样,这一年不断的战役让他脸上那点婴儿肥消失不见,只余眼中坚定,此时眼眸明澈又清亮,他笑道:“将军,石勒有心胸,那我等便不能落后了。”

  祖逖闻言轻哼了一声,不过心中堵着的那口气是消了许多,他道:“我知道使君招降石勒是为大局,只是他杀我汉人许多,我心中过不去那道坎罢了。”

  祖逖顿了顿后道:“不过你说的对,他既有心胸,祖某也不是心胸狭隘之人,你去找个东西回他吧。”

  赵实应下,就跑去伙房翻了一坛酒出来,不顾后面追着的伙夫,撒腿就跑了。

  他亲自抱着酒去送石勒,表明这是他们将军送他的。

  一车的粮食和好几箱的金银珠宝换回来一坛酒,石勒不但没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爽快的接了。

  看了一眼迷茫的左敏,祖逖叹息一声,道:“你没事多读一些书,赵实不是在军中教人读书吗?你也去学一学。”

  左敏不高兴了,“将军是嫌弃我不够聪明吗?”

  祖逖“嗯”了一声道:“你不聪明不是你的错,毕竟这是天生的,但你既知自己不够聪明,却又不去读书进取,这就是你的错了。”

  左敏:……他的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祖逖不再答理气呼呼的左敏,他垂眸思考起来,石勒有一个好谋士,只希望他能够忠于赵含章吧,否则,他完全可以据幽州自治。

  不过……

  祖逖从不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尤其还是一个胡人,待他去青州,他一定要好好练兵,时刻警惕。

  只可惜青州贫苦,地方也小,远不及幽州地大物博。

  祖逖在想石勒时,石勒正听从张宾的建议,也派一支兵出去剿匪。

  说是剿匪,其实就是不许他们聚在一起抢掠过路人和各村落,让他们就近到县衙去报道,当流民一样造册分田。

  毕竟,现在山上的土匪大多是落难的灾民,真的把土匪都杀死了,幽州也不剩下几个活着的人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5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6/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