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548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刘乂和单太后一直排在排首。

  他们母子两个只要能活一个,对收拢匈奴部便起到重大作用,而单太后除了影响匈奴部外,还影响着氐族。

  她是氐族人,这次愿意跟刘乂投降赵家军的,还有他的舅舅,单太后的兄长,这位氐族首领是带着氐族全族,还能影响到羌族。

  氐族和羌族在秦汉以前是一个部族,秦汉之后分化,但两族关系亲近,时常通婚,当然了,也没少打架就是了。

  但此时,在匈奴五部的高压下,氐族和羌族是更亲密的合作关系。

  所以氐族投效赵含章,势必会影响到羌族。

  所以刘乂这位小皇子,他牵扯的可不止匈奴的利益,还有氐族和羌族。

  为了这个,赵信也会尽全力保住他的性命。

  叛乱打了一夜,发现实在打不下皇宫,且刘聪已经反应过来,虽然损失惨重,但已经能反攻。

  赵信见打不过,当机立断,拉上刘乂带上他们劝降的军队就跑了。

第933章 大势一

  这一场叛乱在潞县持续了两天,刘乂他们虽跑了,但并没有跑很远,因为北宫纯直接带兵攻进了幽州,连下三城,逼近了潞县。

  等刘聪发布公告说他平定了叛乱,暂时安抚住民心后回来听说单太后消失了,顿时大怒,他派人在宫中和城中大索,可就是没找到人。

  刘聪气得胸膛起伏,单太后很关键,不仅在于他一些不能言说的心思,还在于她的身份,有她在手上,不仅可以威胁刘乂,还能威胁氐族。

  她夙来胆小温顺,怎敢逃跑?

  有斥候心慌的跑进来禀报:“陛下,西凉军和赵家军进燕国了,连下我们三座城池,西凉军已逼近潞县。”

  刘聪拳头紧握,一旁的大臣也顾不得冒犯,连忙问道:“陛下,我们手上还有多少人?”

  刚才清点叛逃的部落和人口时,刘聪没带他们,也没将数据公开。

  刘聪黑着脸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刘乂本就是嫡子,支持他的人多,加上刘欢乐等人手上的势力,他带走的人可不少。

  就是刘聪一直手握的十二万大军都跑了四万,其中有跟着刘乂一起跑的,也有自己趁乱跑的。

  这半年的战争让他们很疲累,完全看不到希望。

  在这以前,他们不是没打过时间更长的仗,但没有一次是这样的,节节败退,每一次都距离他们的家更远一点,每一日都看不到希望。

  厌战的情绪在匈奴内部弥漫,所有人都只想停战,停战!

  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不再是荣耀和财富,而是挫败和伤亡,与家人的离别。

  御史大夫陈元达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忍不住道:“陛下,军心涣散,而赵家军正是士气大盛之时,不如我们暂退锋芒,退到上谷郡。”

  上谷郡,一半在长城以南,一半在长城以北,他这是让他在南,还是在北?

  若是在北,岂不是走出长城,留在了关外?

  这与亡国有什么区别?

  刘聪呼吸急促起来,他此时听不得后退的建议,这岂不是说还不如投降赵含章?

  刘聪冷冽道:“扰乱军心!王浚即便被俘,他也有两个儿子在外,幽州如今有多股势力在,正是浑水摸鱼之时,赵含章想全力对付我岂是那么容易的?你此时扰乱军心意欲何为?”

  他对左右道:“想来陈元达是思念故土,所以暗助赵含章。”

  说罢,让人把陈元达拖下去斩了。

  此一举震慑人心,再没人敢提大军后撤的话。

  刘聪对左右道:“幽州灾民遍野,饿殍百里,她既要打我们,又要打王浚,粮草供应不足,只要我们据守燕国,用不了多久,他们粮草不济便只能撤走。”

  但其实,赵含章攻打王浚出乎意料的顺利,石勒没杀王浚,就拎着他到处走,到一座城就在城门口那里当众宣讲他的失德之处,然后打出赵含章的旗号,城——就这么打开投降了。

  不仅官员,还有城中的百姓都夹道欢迎他们进去,石勒趁机将他的旗帜高高扬起,就在“趙”字边上。

  “石”和“趙”两面旗帜并排,除了个别官员外,没人发现石勒的小心机。

  石勒快速的攻下城池,另一边,赵含章和拓跋猗卢一起攻城略地,快速的收复冀州、幽州,路上遭遇了来救王浚的长子王胄,别说刘琨了,赵含章都没冲锋陷阵,拓跋猗卢就带着鲜卑大军打败了他们带来的五万人,收缴了马匹、粮草和武器后就要屠营,被赵含章拦住。

  赵含章将所有人降兵都放到俘虏营。

  拓跋猗卢皱眉,“三妹,我们本来就粮草不足,再带这么多俘虏岂不是和我们的将士抢粮草?”

  赵含章笑道:“这些俘虏可为脚力,而我们刚俘获了他们的粮草,此时只需要付出一点点,不让他们饿死便可得到劳力,何乐而不为呢?”

  拓跋猗卢道:“管理这些人太难了,管理不好,他们会在军中生乱,而要管理得好,需要大量的人才。”

  拓跋猗卢军中没有这么多的这样的人才。

  但赵含章有啊,她笑道:“此事交给我,必定不让大兄烦忧。”

  说罢让傅庭涵带人去接管俘虏营。

  赵家军中有严格的制度,一什为十人,十什为一队,十队为一营……

  而一什之中有正副两什长,老兵带新兵,军中的士兵,上至将军,下至士兵都要学认字和算术,当然了,等级不一样,要学的东西也不一样。

  兵法之类的东西只能队主以上的校尉参将等学习,但普通士兵,基本的字和算术是会的。

  而且赵家军的管理规定是固定且严厉的,士兵们早养成肌肉习惯,他们习惯怎么被人管,自然也就知道了怎么去管人。

  所以拓跋猗卢所说的人才,直接从赵家军中抽调就行。

  虽然她身边只有一营的赵家军,剩下全是招新的士兵,但这也足够了。

  从一什之中抽出一个老练的老兵,或者副什长过去管理九个俘虏,再从一队之中抽出一个副队主,或是有经验的什长过去当一队俘虏的队主,以此类推,他们只需要抽出一百一十一个人就能管住俘虏一万人。

  再从后勤中调几个人过去调配,俘虏营就可以用起来了,这个从范颖的手下抽调。

  拓跋猗卢见她只是一声令下,然后接过傅庭涵递过来的册子勾勾画画,不过片刻傅庭涵就拿着名单去点人,然后不到半日,傅庭涵就把俘虏营给捋顺了。

  被俘虏的参将、校尉等来拜见赵含章,都甘愿为她驱使了,由他们出面,协助傅庭涵,被俘虏的幽州军还真为赵含章所用,心甘情愿的饿着肚子给赵含章当苦力。

  拓跋猗卢一下眯起了眼睛,心绪不由起伏。

  他悄悄和左右心腹道:“他们如此顺从,是因为赵含章是汉人,还是因为她是赵含章?”

  左右想了想后道:“只怕是后者,刘琨便不能一下收服如此多的俘虏。”

  “还有,她有足够的人管理。”

  她再有威望,要是没有足够的人才去管理那些俘虏,只要当中有一个不满,四处挑拨起来,她就很难收服他们。

  拓跋猗卢道:“这才可怕,她哪来的这么多能干之才,且又恰好对她忠心耿耿呢?”

第934章 大势二

  左右心腹也觉得可怕。

  拓跋猗卢感受到了威胁和压力,这与他的计划相悖啊,他不由的去看刘琨。

  想到晋阳的重要性,拓跋猗卢不由坐到刘琨身边去。

  刘琨纠结了几日,已经打定主意不去徐州,自然不会告诉别人赵含章调令的事,而赵含章更不会与外人说这样的机密,所以拓跋猗卢还不知道呢,将来他的邻居要换个人。

  他坐到闷闷不乐的刘琨身边,笑问,“明日我们就要分开了,怎么闷闷不乐的?”

  大军行驶速度慢,赵含章决定拓跋猗卢为先锋,在前面攻城略地,她在后面接手。

  这样一来,她为中路,向东北而行,拓跋猗卢向北,石勒则是向东,最后三军在燕国处汇合,与赵驹、北宫纯等人对匈奴成合围之势。

  赵含章的两张圣旨当然换不来拓跋猗卢帮她打下整个幽州,他们一开始说的就是收复冀州失地,以及打下幽州的常山郡,再继续往前,那是另外的价钱了,所以他们今天早上刚在马车上谈过,赵含章应承战后给他一批钱、一批布匹、一批琉璃和瓷器等,光单子就写了长长的一张,当然,数量也不少。

  雇佣期三个月。

  这三个月内,拓跋猗卢听她调遣,当然,具体的作战归拓跋猗卢指挥,赵含章不能插手。

  所以,现在拓跋猗卢就相当于她的雇佣军,她当然要物尽其用,这样才能不亏本。

  刘琨想跟着一起去,或者独立带一军成为先锋。

  然而赵含章信不过他的军事能力,让他跟在她身边。

  别说,刘琨别的不行,打理杂务还是很能干的,记性又好,范颖忙不过来时她就喜欢用他,问什么都能回答得上来。

  刘琨也察觉到了赵含章对他的满意,既得意,又不开心。

  得意于自己的能力被认可了,不开心于这样一来赵含章更不肯放他独自带兵了。

  所以拓跋猗卢一问,他就把自己的烦闷说了,“我想亲上战场,但军令不许。”

  拓跋猗卢哈哈大笑起来,不在意道:“越石还怕没仗打吗?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与王浚的两个儿子面对面了,说不定还会碰上匈奴大军。”

  他不经意间问道:“越石可知匈奴大军此时在何处?”

  刘琨还真知道,“听闻在燕国一带。”

  拓跋猗卢就若有所思起来,赵含章让他从雁门郡一路到上谷郡,却没说去燕国,这是不用他攻打燕国,还是上谷郡那里也有匈奴大军呢?

  这三个月雇佣期,赵含章打算怎么用他们?

  不知为何,拓跋猗卢隐约有些不安。

  王浚已经被石勒所俘,剩下的幽州军已不足为惧,赵含章又不许他屠杀流民军,为何还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雇佣他三个月?

  除了傅庭涵,军中没人知道赵含章有什么打算,就连石勒在战场第一线的石勒都不知道。

  收到赵含章的命令,他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放弃继续向北,拎着王浚转而向东一路攻城略地。

  幽州此时正是水深火热之时,旱灾和蝗灾都是从幽州开始,也是幽州最为严重。

  冀州和并州等地好歹还有些收入,但幽州是真的全境干旱,颗粒无水,连河道都干枯了,别说饿死了,渴死的人都不知凡几。

  王浚不仅不赈灾,还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他对手下又严苛,这也是幽州辖下各城池看到王浚被抓后呼啦啦开城投降的原因之一。

  幽州军的抵抗意志也不强。

  赵含章进城后问过县令,还看了他们内部的报告,各地农民起义数不胜数,只是规模都很小,他们的目的是冲击县衙,抢夺粮库。

  赵含章看过后,当即下令,派人沿线通知各县,尽全力赈灾,安抚百姓,并且在每座城墙上都插上“趙”字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5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8/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