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徐记小餐馆[美食]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屋顶上的小笼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0 KB   上传时间:2023-12-26 21:18:25

  江妍感叹了一声,“今天的饭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这辈子啊。”

  陈爸看了一眼陈耳东的房间,“咱俩今天都是沾了儿子的光,不然也吃不到。”

  江妍觉得没错,但想着总觉得,小徐老板也很难遇到这样脸皮厚的一家人吧。

  两口子吃饱喝足的也去睡觉了。

  徐池这会在家里已经吃上菜煎饼了,他衣服都没来记得换,就洗了手,人就站徐小溪身边,看着锅里手里还拿着一个圆圆的菜煎饼,双面煎的脆黄,咬一口里面的菜还流汁,就是烫,他两只手来回替换着。

  徐小溪在旁边给他烙着,看他吃的那么香自己也很高兴。

  “咋样?好吃吗?别吃那么着急,这还给你烙着呢。”

  徐淮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就是太饿,我们中招不是还有体育考试吗?今天下午体育课在跑一千米测试,我跑了好几次。”

  徐小溪记得周老师在群里发过,体育测试不仅仅这一项,她没细看,体育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给他多做些好吃的补补,看着是觉得瘦了吧。

  “好,那你以后晚上回来我都给你做宵夜吃。”

  徐淮手里一个小菜煎饼已经吃完了,“不用小姨,你晚上都不用等我,我太晚了,你早上还要早起,要是再做饭,会耽误时间的。”

  徐小溪抽了一张纸巾递给他,“做饭耽误什么时间,我跟徐池晚上吃什么,就给你也做什么,或者留锅里。”她是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做饭更简单了,这说着话,锅里的第二个菜煎饼就出锅了,给夹到盘子里。

  徐淮端起来盘子用筷子夹着吃,还是很烫,但是真的很好吃,特别香。

  徐小溪看他这个年纪运动强度大,脑力活动也大,吃多少也不见他胖。

  “对了,跟你说个事,明天放学去店里,你赵奶奶的侄儿,给送了一大袋子大棒骨,我今天已经腌上了,明个给你们炖大棒骨吃,然后今个宋老板给的一大块肉,再配着给你们做水煎包吃。”

  徐淮点头,“好。”说完还被菜煎饼里面的汤汁给烫到。

  徐小溪给他前后一共煎了五个,主要是面也没多少,就还是菜多。

  徐淮吃完又喝了一瓶牛奶。

  徐小溪觉得徐池的饭量马上也跟他差不多。

  第二天一早,徐小溪把冰箱里的肉也拿出来,五点半天黑着,就趁着路灯骑着电动车就去了店里,她到店里还有些冷呢,把汤给炖上,不到半个小时店里也热乎乎的,现在的胡同特别安静,偶尔传来几声谁家的狗叫或者鸡叫声,这边独门独户的院子比较多,能养鸡鸭鹅的。

  徐小溪按照顺序备菜,烤烧饼的炉子打开以后后厨就更暖和了,冬天里在厨房边上待着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六七点钟胡同里就开始有动静了,不过好些是电动车疾驰而过的声音,然后就是各家各户开始用扫把扫门口的落叶,胡同的树夏天长的可茂盛了,大家都喜欢坐在下面打个扑克,吃个饭,看个孩子啥的,但秋天的时候落叶也就多。

  何姐第一个上门,她穿的很厚实,进店里就闻到了香味。

  “昨天早上我就等你家开门,等了半天才突然间想起来,周六不开门,就去了胡同那边买了粥跟包子,今个说啥要吃多点,一碗面一份饺子,一份鱼丸汤。”

  徐小溪笑着点头,“好。”

  没一会又进来几个胡同里的小朋友,手里拿着家里大人给的钱,都是要鸡腿的,一下子要四个。

  徐小溪这边正好烤箱里一锅出,都给他们包好打包带走。

  店里的鸡腿都是大人买给小孩吃的,江县的很多家长或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孩子都是会舍得给孩子买,自己倒是会很节俭,老一辈人就是这样的。

  徐淮早上七点下早自习,到食堂的时候看他们两个还哈欠连天,早上他都用笔戳了赵明柚好几次,早读课一直打瞌睡。

  “对了,中午去店里吃大骨头吧,我小姨还说要做水煎包,我忘记告诉你们了。”

  赵明柚瞬间就来了精神,“不是,这么重要的事情你说忘记就忘记啊。”

  三个人是在排队买土豆饼。

  徐淮在最前面站着,听到这话都没理他。

  “你晚上回家早点睡,早自习就能精神点。”

  赵明柚昨天晚上回家腿酸,还饿,本来想弄个泡面的,但又觉得不好吃,饿着睡觉当然睡不着。

  “你昨天晚上回家吃的啥?”

  徐淮刷卡要了一个,然后腾出来位置站到一旁,“菜煎饼,小姨现做的,我吃了五个。”

  赵明柚拿到手里的土豆饼都觉得不香了,他能让他爸妈付钱申请住到小姨家吗?

  “行,你行。”

  张悬也不知道啥是菜煎饼,他从小到大也出去过,但都是从江县到南方他爸妈的厂里,然后再从厂里回到江县,没到处玩过看过,更没吃过。

  徐淮看他咬牙切齿的样子笑了起来,“我也没见你物理考试进步的时候这么高兴过。”

  赵明柚听到这个倒是无所谓,“那是我努力应得的,要是不进步我才觉得见鬼了,但吃好吃的不行,咱也不能天天去蹭吃蹭喝,是不是?”

  徐淮就听他的歪理越来越多。

  张悬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语气很是无奈,“我努力也没见它进步多少啊。”

  赵明柚嘿嘿一乐,“那就是报应,学习对你得报应。”

  徐小溪店里上午就把要做水煎包的面给和上了。

  水煎包是比饺子要大一点,比包子要小更多,华国最出名的水煎包是在河南的平顶山跟开封,馅的话也就是猪肉粉条的,韭菜鸡蛋的最多,其他的也有虾仁的,白菜的。

  用的面是要发酵的,就跟做馒头的面一样,这样捏出来的水煎包会比较松软,平底锅上倒上油,把水煎包都放进去,等到底部煎的有些微微焦,就倒上用面粉调拌的面糊,浇上去盖上盖子,等到几分钟后,水煎包底部就会有一层薄薄的脆脆的焦,到吃起来就是上面暄软的,下面焦脆的。

  这个跟锅贴的区别就是水煎包用的是发酵的活面,而锅贴的面就跟包饺子的面一样,另外锅贴要前后浇两遍面糊。

  水煎包里面的馅不一定会包的很多,甚至一些老师傅摊位上的口都很随意的没捏紧,但这样的水煎包更为地道,馅根本也不会漏。

  徐小溪上辈子特意去吃过很多种水煎包,她主要是在山东跟河南吃到的最多,有改良的也有那种大店连锁店里做的,但味道总觉得还是差一些,直到有一次去过河南的一个大集上,人挤人,到里面才发现是谁家请了唱戏的,唱戏的大集上就会有很多卖饭的小摊子,里面就有一对年纪比较大的大爷大妈在卖早饭,他们家有水煎包,当然少不了胡辣汤,还有酱香饼,手抓饼,以及八宝粥,各种各样的,她看这路上人太多也就没走,直接坐下来吃了早饭,就要了四个水煎包,刚刚出锅的水煎包很烫的,到嘴里一咬就是肉馅流汁,底部的焦脆,那会就觉得水煎包好像就是这个味道,后来结账的时候闲谈两句,大妈的耳朵还有些问题,说话都非常大声,才知道他们两口子从结婚开始就卖煎包,大概有三十年了,一家所有的开销都是卖煎包赚到的。

  她现在依旧觉得那个水煎包是她吃过最好吃的。

  上午十点多店里清空,大爷大娘们也都去遛弯了。

  徐小溪准备炖大棒骨,这会炖,他们放学正好能吃,吃完赶紧去学校。

  徐池跟陈耳东一起到的店里。

  徐小溪给他们留的鱼丸汤,今天多要了一条鱼,自从自家有了鱼以后,这做起来就真的方便太多。

  大棒骨要先凉水下锅,倒料酒,葱姜都放进,煮上五分钟,捞出来过凉水洗干净,然后就直接放到一个大锅里,放水,盐,味精,酱油,耗油,一个大料包,一小把的小辣椒,葱姜都是不可少的,盖上盖就直接炖就行,高压锅太小放不下,干脆就一锅这么炖,也能好。

  陈耳东是第一次喝鱼丸汤,他喝了就觉得好鲜,鱼丸真筋道,越嚼越好吃。

  两个人坐在店里一口气把碗里的都喝完,身上也暖和和的。

  徐小溪把大棒骨都炖上出来一下,就看天阴沉沉的,估计着要下雨,下了这场雨就到农历十一月份了,这天要更冷啊,看着就又刮过来一阵风。

  徐池跟陈耳东 把店里的垃圾桶都拿出来重新换上袋子套上,还把厨房里的垃圾也都提着扔了。

  徐小溪都不用管,俩人又把桌子都擦擦,果不其然,外面突然哗啦啦的就下起了大雨。

  何姐那边的摊位从一早就支了两个大伞,倒是淋不到,但就是冷啊,这会收摊也不合适,就小跑着到了徐小溪店里。

  徐小溪在厨房里刚刚把肉馅剁好,粉条也从锅里捞出来,正在控水,这会就十一点二十了,她从厨房里出来站在门口看了看。

  “这还是下大了。”

  何姐看着天都直接阴了上来,“可不是,昨天也看天气预报了,你这店里炖的啥啊,这么香。”

  徐小溪笑笑,“炖的大棒骨,邻居给的多,我就让徐淮来店里吃饭。”

  何姐也觉得好久都没见过徐淮了,他平时学习忙,都没过来了。

  “等到他这边毕业考上一高,就去了东边,距离店里就更远了。”

  徐小溪嗯了下,“可不是,等到考上大学去了外地,那不是更远。”

  两个人说着话都笑了起来,养孩子就是这样,他们总是会越飞越远,也会越飞越高。

  何姐也没到厨房里去,她站在门口得看着摊位,不是看人,就是怕风万一突然间大了,把伞给吹歪了。

  煎包其实很好做,面要和的软一些,跟饺子一样,分成小剂子,但皮要擀的稍微厚实一些,也不用像跟饺子一样捏的很严实,随便一捏就行。

  徐池跟陈耳东在厨房里,他们俩喝了鱼丸汤,干了好久的活。

  “小姨,这个就是水煎包吗?”

  陈耳东没见过,他只吃过大包子,还有小包子。

  徐小溪本来包饺子就快,这水煎包就更快,猪肉粉条馅调了一盆,闻起来就香,一只手拿着筷子,一只手拿皮,几乎两秒一个。

  徐淮他们中午最后一节课是政治,上了半节,后半节是自习。

  赵明柚百无聊赖,他看着外面大雨,伞已经备好。

  徐淮低头在写卷子,不过是别的科目的。

  徐小溪这边包的水煎包可多了,都摆了三个锅排,但水煎包比较小,今个可都是能吃的人,记得他们五个上一次在一起吃饭还是吃的酸菜炖猪肉粉条的,不过她和的面也多,本来也给赵奶奶跟刘奶奶做着呢,她们上次提过一嘴说想吃水煎包的。

  大锅里炖的大棒骨这会已经完全炖的烂糊了,用筷子就能把骨头上的肉夹下来。

  外面的雨也慢慢变成了小雨。

  何姐又跑回了摊位上,边上的一些小商品都淋到雨,她收了一下。

  徐小溪炖的大棒骨开大火,最后准备收汁,厨房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跟香味,外面冷冽的深秋下着小雨,树上不多的叶子又被打落下来很多,胡同里的人都回家了。

  她看时间十一点五十,就把平底锅给放上,厨房里的这个平底锅是电的,比家里的要大很多,但用的次数比较少,上面倒上油,直接把水煎包挨个给放下去,一锅差不多能出二三十个,也挺快的,肉馅的要差不多十分钟出一锅。

  赵明柚最喜欢政治老师,从不拖堂,到点打铃拿上课本就走了,他也赶紧站了起来,转身就叫徐淮。

  “走,走,中午时间短,吃饭也就一个小时。”学校规定是一点到两点是午休时间,不论走读还是住校的学生的都要到,不然就打电话请家长。

  徐淮也饿了,放下笔拿上桌兜里的伞就出教室。

  张悬也从四楼蹬蹬的下来,三个人两把伞也够用,一路快步就往学校外面走。

  虽然今天下雨,但外面的小摊推车一点都不少,毕竟能赚钱还是要赚钱的,这些基本上都是住在附近的,到处跑学校门口卖饭。

  三个人穿过门口最多人的地方,迳直进了胡同,这里面人就少了一些。

  徐池已经吃上水煎包了,第一锅刚刚出锅,很香,又脆又焦,另外一面是软的面,咬一口还很劲道,不怕烫的两小口吃了一个。

  陈耳东也是。

  两个人端着这一筐到外面的桌子上。

  徐小溪看时间他们也该过来了,就把大棒骨盛到一个大盆里,她在里面还放了一个小白菜跟两把粉条。

  徐淮他们一路小跑着进来,就肩膀上湿了一点,还有校服裤子上溅上一些水。

  三个人到店里把伞给合上放在门口。

  徐池昨天也没见到他哥,因为基本上晚上他哥到家他就睡着了,早上徐淮走的又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2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2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徐记小餐馆[美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