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食全食美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少地瓜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1 KB   上传时间:2023-03-30 20:22:12

  宋云鹭不理他,只是看着那画像感慨。

  画中俨然就是个少女, 眉宇间稍显稚嫩,可神态大方目光坚定, 有种叫人不自觉信服的力量。

  这是宋云鹭第一次见到自家先生和两位师弟口中都评价甚高的小师妹,却莫名觉得熟悉。

  是了, 能做出那样一番事业的人,大约就该是这个样子吧。

  北方春脖子都短, 早晚气候变化无常, 若能忍得两个月,脱了棉袄就可换夏衫了。

  普通人可能只是抱怨几句,生怕来不及增减衣物, 染了风寒, 做吃食买卖的人却需要注意随时根据环境调整菜谱。

  打通了州衙上下关节之后, 再找铺面就很顺利了。沥州二层自助餐厅的面积非常之大,几乎是前面三个店的总和,位置也相当不错。

  城内生活模式已经极其接近后世城市生活,逐步实现从小农经济到个人资本累积。

  城中百姓们大多不依赖于农业,一应米面粮油菜蔬果品都要从外购买。

  而沥州人工远比五公县值钱,正常情况下,城内一个普通壮年劳力平均一日可挣五十文。

  就拿师家好味来讲,师雁行自己的人暂且不提,就地雇佣的前面跑堂的姑娘们,活儿轻省,只需点点菜卖卖货就好,逢年过节还有节礼,又管一顿午饭,每天也有四十文。

  而有技术含量的大店账房、管事之流,日薪甚至可轻松高达百文,一个月便有三四两了。

  现在大部分人家还都是两代甚至三代人合住,每代人里只要有一个正经出去做活的,哪怕是最基本的体力劳动,加起来一个月差不多也都能有个三几两进账。

  再加上女眷们做点儿零工散活贴补,林林总总就能到五两上下。

  平均一年收入五六十两,这是沥州中等家庭的普遍水准。

  成年劳动力多的收入更高,不仅能够应付全家上下两三代人几口甚至十几口开销,若持家有方,每年还能攒一点。

  百姓们有持续而稳定的收入,手里心里都有底气,压根不用官府想什么法子刺激消费,商业经济自己就能发展起来。

  自家开火费时费力又费钱,忙得焦头烂额,直接影响出去做活,得不偿失。

  好些人干脆放弃,一日三餐都在外面买着吃,轻松又舒适。

  自助餐厅每天都有二三十个菜可供挑选,滋味儿比自家做的不知强多少倍,算上油盐酱醋和柴火,也不比自己开火贵多少。又经常更换菜单,哪怕最挑剔的客人也能被满足。

  买卖太好,开业不久,师雁行就顺势把街对面的另一家铺面盘了下来。

  再加上州学伙房,内外也有上千只肚皮要填饱,若非之前一直注重人才培养,一刻不停地培训厨师,这会儿机会摆到面前也接不上。

  伙房那边交割完毕之后,“师雁行厨师烹饪学校”的学员也没剩几个了,少不得再重复以前的流程,买人、培训。

  江茴看后十分庆幸,又赞师雁行有先见之明。

  师雁行就笑,“类似的事也有几回,哪里就用得着一说再说?况且我若连这点最起码的都考虑不到,上辈子岂不是白活了?”

  出了正月,天气就肉眼可见暖和起来,憋闷了一冬的食客们急需新鲜的刺激。

  于是红油串串正式面世,在师家好味所有店面同步强势登陆。

  因为要做卤味,师家好味几家店面每日消耗的猪肉和鸡鸭数量非常恐怖,相伴而来的就是海量猪骨和鸡架鸭架,单纯熬制高汤根本消耗不完。

  于是师雁行又大手一挥,顺势推出了酱大骨和烤鸡鸭架。

  这几样产品真正能吃到嘴里的肉其实并不多,但恰恰就是因为肉少,酱料能彻底浸透,滋味儿远比大块吃肉来的更丰富。

  鱼阵就特别喜欢抱着一盘酱大骨啃,尤其爱抠里面的骨髓吃,细腻浓滑,吃到口中有种别样的成就感。

  相较猪马牛羊,饲养鸡鸭的技术难度和场地限制要低的多,只要院子里有个巴掌大的角落,也能扎个篱笆,丢几只鸡进去养。

  它们对伙食的要求也不高,有粮食就吃粮食,没有的话残羹冷炙也可,如果连剩饭也没有,甚至自己还可以翻地皮找虫子吃。

  或许会瘦,但在太平年间很难饿死。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鸡鸭肉一直都是民间最低廉,百姓食用最广泛的肉之一。

  这几样新鲜菜式受欢迎的程度超乎想象。

  这毕竟不是一个所有人都能顿顿吃肉的时代,人们对于荤腥油水的渴望不能以后世人的认知揣度。

  就比如那鸡架鸭架,不必处理得多么干净,最好多留几块儿大肉在上面,然后统一放到巨大的木桶内腌制一夜,次日一排排一串串架到火堆上现场烘烤。

  烧烤之流的烹饪手法都相对豪放粗犷,而就是这种简单流畅的动作,反而最容易勾动食客们内心深处的食欲。

  火红的碳块源源不断散发出热量,将周围的空气都扭曲了,轻烟伴着蹦溅的细小尘埃翻滚着,汹涌刺激着鼻腔。

  对比坐在装修精美的酒楼包厢内慢慢吃喝,这种烹饪手法堪称粗暴野蛮,恍惚间,让人有种茹毛饮血的快意。

  腌制入味的鸡架呈现出漂亮的红棕色,随着烘烤,油脂慢慢浸出,莹润油亮漂亮极了!

  长长的一排木架子上穿着十只烤鸡架,随着慢慢转动,饱满的油脂颗粒下坠落到红色的炭火上,“噗嗤~”

  望眼欲穿等待着的食客们整齐地深吸一口,然后发出由衷赞叹:

  “好香好香!”

  烧烤之味,如此霸道!

  本就是剥过一层皮的下脚料,最贵的反而是炭火和调料,秉持薄利多销赚人气的原则,烤鸡架鸭架售价都不高。

  许多重体力劳动者都爱来买这个吃。

  大口大口连骨头一块嚼了,吃得满嘴流油,再喝一壶没什么滋味的浊酒,浊酒也算有酒有肉,快活非常。

  还有那些长身体的顽童,也是馋肉的,有的人家不舍得日日吃那大鱼大肉,便掏几个大子儿与他买鸡架吃。

  那么老大一个,有滋有味儿的,上面能抠出不少肉来呢,哪怕再调皮的孩子也能搂着鸡架鸭架啃个大半天,十分满足。

  红油串串的生意也很不错。

  红色天生就对视觉有着非同一般的冲击力,再加上波光涟漪的油脂和强势霸道的刺激性香味,食客们一看就下意识分泌口水。

  如今正值春日,吃多了辣可能有些上火,待到天热起来,配着师家好味自产自销的雪糕冰水等物,冰火两重天岂不快活?

  若有那不能吃辣的食客,自有加了菌菇的高汤煮一锅清淡的。

  没有辣味刺激,菌菇和高汤本身的鲜美反而越加突出,许多人都习惯吃之前先喝一碗高汤。

  如今三妹等人越发娴熟,城内贵人们看在师门的面子上,不敢轻易劳动师雁行,等闲场面已经不需要她亲自出手了。

  眼见阳春三月接近尾声,师雁行就琢磨着趁周斌执政期间时局稳定,生意平静的时候去京城探探水。

  她私下旁敲侧击过一回,周斌自己也觉得差不多这一届三年可能就要调走了,需得早做准备。

  如果调不走,对师雁行而言自然是好事,这就意味着师家好味至少能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再稳定三年,稳赚不赔。

  若调走,极有可能是升迁,周斌自然欢喜,可师雁行就不得不想想对策。

  新通判上任,沥州官员体系内外必要经历一系列变动,若新任官员不卖裴门面子,届时时局究竟如何也不好说。

  只怕那时候分身乏术,无暇准备京城那边了。

  所幸如无意外,知州杜泉会比周斌早走至少一年,有周斌从中涡旋,师雁行能有足够的时间交好新任知州,倒不怕两头落空。

  不过去京城之前,师雁行还有另一件事要办:

  她想把郑平安调到州衙来。

  如今郑氏布庄的买卖在州城格局扩大,也需要有个人长期坐镇。郑义固然可以,但他毕竟有了点年纪,既忙活店里又忙活人情往来,还要兼顾五公县大本营,难免疲于应酬。

  让郑平安来沥州,表面上还在州衙任职,暗里掌管买卖,与五公县那边分过不分家。

  州衙的权力再怎么说也比县城的大些,能向下兼容。若能赶在周斌调任之前打点成为正式的吏员,不仅能够避免朝廷“异地为官”的明文,也能掌握真正的基层权力,叫人不敢轻视。

  如此一来,郑家和师家好味就都多一重保障。

  师雁行想的很多。

  沥州这边虽然有周斌和杜泉等人帮忙照应,但终究不是推心置腹的自己人,可以信任,却不能完全信任。

  若是生意上的事,毕竟涉及到自身利益,他们大概率会出手。

  可若是江茴和鱼阵遇到生活中的难题,就不便开口。

  一个善良有余狠辣不足,一个尚且年幼,是个懵懂顽童,由不得人不担心。

  但有郑平安在就不同了。

  听师雁行说了打算之后,郑义就拍着大腿笑了。

  “英雄所见略同啊!此事恐怕还要你帮忙。”

  他这段时间正在琢磨这个事儿呢。

  正好年前后他和师雁行、庄掌柜等人一起以修路的名义凑了一大笔银子孝敬周斌,也算露了脸儿,若此时提起要求,想来对方不会轻易拒绝。

  只是到底交情不深,他也怕对方不应,若第一次不成功,后面就不方便再开口了。

  人情用一次少一次,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郑义迟迟不敢行动。

  正琢磨着什么时候请师雁行帮忙呢,她就主动找过来了。

  师雁行向郑义说了自己的打算。

  “不怕说句叫您笑话的话,有这个打算,我也是为了自己,所以这个忙一定会帮。”

  郑义就喜欢她这种跟自己人直来直往的性子,就算有谋划,也是阳谋,让人放心。

  把这事儿跟郑平安夫妻一说,都没意见。

  尤其柳芬,她本就与江茴投缘,若搬去州城便得日日相见,也是高兴。

  三边商议已定,马上去找了周斌。

  周斌也不扭捏,很快给郑平安弄了个缺出来,隔日便走马上任。

  如此官方民间都做好了准备,师雁行才敢没有后顾之忧的奔赴京城。

  初春去秋天回,可能到的时候正值夏日,夏天大家胃口不佳,反而容易找到突破口觅得商机。

  看看宅院,看看铺面,看看商业规划,总结一下京城食客们的消费习惯,也跟师父师兄们见个面。

  跟两位师兄分开小两年了,大师兄还从没见过呢……

  这么想着,师雁行心中便充满期待。

  这年月赶路,完全不能以后世的直线距离计算。

  之前田顷等人赴京,因为有功名,尚且可以走官道,宽敞平坦,但作为普通百姓的师雁行却不行。

  这么一来,就要多绕很多路,粗粗估计可达千里之遥。

  民道一言难尽,靠近城池的繁华地段倒也罢了,经常有人维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4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3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食全食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