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宋清欢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空谷流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1-09-22 20:16:21

  今夜,蔡荧文辗转难眠之际,忽地听到,远处仿佛传来阵阵响雷。

  这,这又不是惊蛰时分,怎地天雷打得这般震耳欲聋!

  蔡荧文下了榻,刚刚披了件外袍想去窗边看看究竟,屋门却被砰砰地敲响了。

  他打开门,姚欢家原来的官家、如今在太学当差的杨翁,满头雨水冲了进来。

  “学正,不好了!发,发水了!”

  “啊?什么?”

  “发水了!汴河、蔡河,都决口了!俺今晚巡院,因想着这般豪雨,莫哪里漏了、淹了书籍,所以上阁楼四处查看,结果就在三楼眺望时,看到,看到西边城外,已经墙倒屋塌了!”

  蔡荧文后背登时一阵鸡皮疙瘩,他恍然大悟,远方的哪里是雷声,应是楼屋倾倒和咆哮洪水织在一起的巨响!

  “杨翁,走,去将学子们都叫起来,莫睡了,只怕汴京要有大难!”

  ……

  汴京城东,十字大街以北的弓弩院。

  听到“雷声”的邵清,仰头一望,见物料大棚中间,赫然一株参天古槐。

  他毫无迟疑,便纵身要上树。

  叶柔惊叫道:“世子!你要作甚?打雷岂可上树?”

  “不是打雷!”

  邵清简略地扔给她一句,脚下浑无迟滞,蹭蹭地就攀上古槐的高枝。

  尚未大面积落叶的槐树,繁茂的树盖仿佛雨棚,好歹为邵清挡却三五分雨水,令他能凝目远眺。

  他看到了惊心动魄的景象。

  大宋没有宵禁,京都又如此繁华,便是这大雨如注的重阳之夜,城中仍是处处灯火通明。

  然而,就在此刻,串串巨大的灯笼,如折戟沉沙一般,纷纷倒了下去,漂浮在霎那间变成泽国的汴京城大街小巷。

  紧接着,奔雷之音越来越响,方才还只是遥远城郊的屋倒楼塌之像,很快就出现在了西边内城的边缘。隐隐约约的,城西汴河上似乎已有桥梁,如散了架的风筝般,被奔腾的河水冲散了。

  邵清少年时生活在燕京城,他只听汉官们说过,大名府曾被黄河淹过,但从未亲眼见过洪水。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水,比风火雷电、比千军万马,更恐怖!

  他愣神间,树下传来叶柔仓惶的喊声:“世子,世子,院里头,院里头进水了!”

  邵清清醒过来,迅速爬下古槐。

  甫一落地,他也是大惊,不过须臾间,水已经浸到他膝下。

  邵清吩咐叶柔:“快,带我去他们存放营造法式图的屋子!”

  在沉稳男声的指令下,叶柔觉得稍稍心定了些。

  她将从杨禹身上取来的钥匙交给邵清,自己提着灯笼,努力对抗着水流的阻力,引着邵清往院落深处走去。

  然而,将将穿过外院,水面已没过大腿。

  邵清倏地止步,问道:“那个杨禹的屋子在何处?”

  叶柔一怔,指了指左手天井后亮灯的小屋。

  邵清将钥匙塞回叶柔手里,果断道:“你去找图,我先将他弄出来。”

  叶柔不解,提高了嗓门:“世子,都这个时候了,不要管他了!”

  “我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

  邵清的怒喝比叶柔的拒绝更强势,“他不省人事,会死在水里的!我说过,我来开封,不杀无辜的宋人!”

  映着灯笼的微光,叶柔被邵清骤然狰狞的面容吓得几乎要现了哭腔,但尚存的神志告诉她,此时哭、抗命或者犯怂,更会惹怒萧哥哥。

  她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越水而去。

第113章 大洪水(中)

  太学里,锣声大震。

  蔡荧文发动起杨翁和其他两个住在太学的杂役,一边敲锣,一边奔到太学生集中居住的屋舍。

  “往藏书阁去,快上藏书阁!”

  “你的房里,还有人没出来吗?”

  蔡荧文扯着嗓子,不停地吩咐或者询问陆续跑出来、满面惊惶的学生。

  东京地价、屋价都贵,朝廷扩张太学员额,知道其中很有些家贫的外乡学子赁不起开封城的屋子,就扩建了校舍,允许他们居住在太学里头。

  蔡荧文离婚后,无家无口的,干脆也住在太学里,故而平素对留宿学生的人和名字都心中有数。

  所幸,发解试已结束,不少落榜的学子心志怏怏地回了乡,开封籍贯的学子又都是走读的,因而,这些时日,太学中统共住了不到三十名学生。

  蔡荧文浑身湿透,噔噔噔上了藏书阁,问明了人都在,又趴在窗栅处往外看。

  他越看越心惊,哪里还能安心躲在书阁中。

  “杨翁,你把灯笼给我,我要去青江坊救馥之她们!”

  杨翁本是出身乡野的农民,好好的满门家眷,多年前又是于丧生黄河洪灾中,他自然比这开封城里绝大部分习惯了歌舞升平的京都人,都更清楚洪水的可怖。

  他方才忙于履行本职,此际稍得安身,就立刻想到了姚欢和姚汝舟姐弟。

  那毕竟是他看着长大的小主人。

  “蔡大官人,俺和你一道去。”

  “你去作甚,就一匹马,你已年迈,去也是拖累。有我在,馥之和欢儿姐弟,必不会落得险境。”

  杨翁心头一热,将灯笼递给蔡荧文,随即作个大揖:“老奴替黄土之下的姚家大郎,叩谢大官人。”

  蔡荧文旋风一样下了书阁,发觉雨虽小了些,水势却已明显漫涨起来,没过他的官靴。

  他咵咵咵地趟过水面,抢到太学外院的马厩边。

  同僚们平日里皆是回家住,此时只有他蔡荧文的马,孤零零地被关在里头。

  动物对于自然灾害,比人警觉得多。

  马厩周遭虽然水不多,但那马早已现了不安暴躁之相,扬起身子,不住地用前蹄去叩打栅栏。

  “乖儿莫急,随我去寻馥之!”

  蔡荧文一面念叨,一面拉开木栓,牵出马来,飞身上鞍,一声清叱,猛夹马肚。

  马儿得了自由,又有主人驱遣,它便不惧那尚未深幽湍急的水面,撒开四蹄,踏水疾奔而去。

  蔡荧文一路往北,奔到内城保康门大街,刚刚进了保康门,只见自己左右的街巷,已涌出无数慌乱的百姓,拖家带口地往保康门方向跑。

  “军爷,开楼栅啊。”

  “让我们上去,上去!开封城要被淹啦!”

  蔡荧文不去听身后那阵阵凄号,一心驱马向前。

  胯下坐骑,是蔡京专门送他的,本是河西马场里的名种,送到开封御苑后再培育出的良驹。

  这马,高头阔背不说,腿长而健,四膝如团,在已经被水淹过半尺的街面上,依然能跑起来。

  倾刻间,一人一马已穿过春明坊,来到汴河之畔。

  汴河平时的河堤已经看不见了,河里的小船儿,有的如树叶般,被浪头推向两岸的街道,却因还系着锚绳,咣咣地翻了过来。

  好在,面前的观音院大桥,是座很有气势的虹桥。没有桥柱在河中,此刻反倒未受摧折。

  蔡荧文正要催马上桥,却听身边传来一声男子的怒斥:“畜生!上桥,上桥!“

  他忙侧头去看,雨夜昏暗,只能依稀看到人和马的轮廓。

  蔡荧文平时在太学,常听学生们聚集在一处争论时局,对年轻男子的声音极为敏感。

  他立时辨出了这声音。

  他大声唤道:“可是曾枢相的四公子!”

  ……

  曾纬这大半个月来,时常宿在国子学。

  自从晴荷说父亲问了熏香的事,虽然当日的父子交谈中,父亲并未向他提出古怪的质问,曾纬却总觉得,一看到父亲投来的目光,自己就会惴惴不安。

  反正父亲已说过,为了科考,住在国子学亦无妨,曾纬便干脆顺了父亲的话,

  今日是重阳节,他本要在申时左右离开国子学,回去赴家宴,却被越来越凶的大雨阻住了。

  曾纬起先并未意识到危险,直到一个走晚了的同窗又满面仓惶地回来,结结巴巴地说蔡河漫水了,同时,国子学的舍监也开始将人往高楼赶,他才弄明白发生了什么。

  “蔡河都泛出来了,汴河怕是更悬!唉,章相公为了加大漕运之力,往西北运粮,生怕入秋后汴河水势不足、耽误了水路,命水监掘了好几处口子,引黄河入汴。这回,要出大事啊!”

  国子学的书阁之上,曾纬身边,一个同样是京中要员之子的监生,叹着气道。

  曾纬倏地侧头:“你说的是真的?”

  那监生的老爹,是三省中人,但比曾布还是地位低些,监生于是谦逊了口气,道:“令尊乃枢密院首宰,曾兄想来,对西府所辖的军务要事甚为熟悉,但不常听到东府中的讯息吧?哦,不过,不过引黄入汴这事吧,从前也不是没做过……”

  他还要唾沫横飞地分析一番,曾纬已撩了袍子下楼。

  一旁的舍监大惊,追了下去。

  边追边喊:“曾公子!哎唷,曾四郎,你,你此时下楼作甚呐!”

  舍监心里又急又气,已骂了几声娘。

  都怪这国子学里的学生,皆是官宦子弟,不像隔壁太学,寒门出身的小郎君,命不值钱。

  曾枢相的幼子,京城官场谁不知道,要是住在国子学的时候出个三长两短,他这小小舍监怎么扛得住哇,祭酒和监丞,还不得拿他承担主责。

  但夜雨中,曾纬只扔了句“去东水门寻亲戚”便奔得没了踪影。

  东水门!

  去东水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宋清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