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宋清欢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空谷流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1-09-22 20:16:21

  她分明是被我叩开了心门。她现下可后悔,自己从前太过莽撞刚烈、限死了今后的路?

  车中,晴荷偷瞄着主人,亦是一路噤若寒蝉,生怕自己若说错半个字,曾纬阴云密布的脸上就开始雷鸣电闪起来。

  曾纬兀自烦恼喟叹了一阵,忽地瞥见晴荷,因想着她办事倒从未出过差池,遂将眉眼稍稍舒展了些,柔声道:“晴荷,你是个贴心的,我知道。”

  晴荷欢意骤涌,既怯且喜道:“自从四郎给晴荷安排了将来的路,晴荷便是四郎的人了,怎能不体恤四郎呢。”

  曾纬笑笑,想起一事,又问:“对了,从前,大嫂去母亲跟前嚼舌恪儿的丑事时,母亲最初,是何反应?”

  晴荷踌躇须臾,到底认定如今的情势中,眼前这男子已比魏夫人更亲近,于是老实道:“夫人哀叹,若养在外头的,是个女子,也便罢了。”

  她语罢,看到曾纬眼中异色一闪,似乎领悟到什么,小心翼翼问道:“四郎是想……”

  曾纬苦笑:“我不想,我总还是指望她,能进曾府的门。她这样好的人儿,怎能做个别宅妇呢。”

  晴荷一颗心落了地。

  就是呀,倘使那姚氏只能被四郎养在外头,那,那四郎给自己的许诺,还作数不?

  晴荷年纪不大,却是曾家的老资格养娘了。

  她这多年来,看过曾缇嫡妻王夫人的命运,看着这好歹是来自王安石一族的体面女子,因了没有欢愉的姻缘,一天比一天戾气盈身……

  四郎若步兄长的后尘,谨遵父命,娶个什么权臣的娇女,别别扭扭地凑日子,只怕曾府又多一个深宅怨妇。她晴荷可不愿去服侍那样的嫡夫人。

  但若让她晴荷成为一个别宅妇门里的通房丫鬟,那她又岂会甘心?

  只是,她又舍不得错失四郎这般人中龙凤似的人物……唉,烦人。

  晴荷一对眼珠骨碌碌地,溜着车帘的缝向外望着,正见到马车打了个弯儿,往大相国寺方向,忙向曾纬道:“四郎莫忘了,今日俺能出来,是托了去李夫人那里取锦衣的名头。”

  “哦,对,你去看看,我在车中等你。倘使衣衫做得了,过几日,我还能蹭着你的差事,再去见姚娘子一面。”

  晴荷下了车,往李夫人的帽衫坊走去,却去了足有小半个时辰才回来。

  曾纬见她手里倒是捧着锦衣,面色却古怪。

  “怎么了?”

  “四郎,相爷,也在李夫人坊里。”

  “父亲?”

  曾纬一怔,旋即想起父亲与张尚仪的会面秘则,轻描淡些道:“哦,能教父亲看中手艺的人,本就不多,李夫人算一个。只是,若是父亲要做常服,尽可命李夫人去府里伺候即可。”

  晴荷道:“相爷似乎正要离开,恰见我来取衣,便问我这衣服是谁的,我想,大郎和大娘子给姚娘子做衣衫的事,没什么忌讳的,况且那李夫人也在一旁,我便照实说了。结果,结果相爷一听就问李夫人,她的衣服,做完后,是否会熏香……”

  晴荷觉得,自己既然是四郎的忠仆,就算主人家的许多核心秘密,并不会让她接触到,可她直觉方才曾枢相这没头没脑的打问有些蹊跷,便务必要原封不动地告诉四郎。

  曾纬心里,则是“噔”地一骇。

  父亲为何这么问?

  他几乎要脱口而出一句“李夫人坊中还有谁”但即刻刹住了。

  “你坐这骡车回府吧,”他对晴荷道,“我另雇一辆车,你我分头回去。”

  骡车哒哒启动,晴荷撩了车帘一角,望着曾纬折身而去的背影。

  姚氏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何曾见过四郎,对旁的女子如此运筹心思呐。

  这日晚间,曾布果然叫小厮来唤曾纬过去叙话。

  “我去见了张玉妍。”

  曾纬忙坐直了身体,肃然道:“父亲,是内廷有什么新讯?”

  “张玉妍给姚氏设了套,差点让这女子吃不了兜着走。”

  曾布原本端着茶盏啜了口茶沫,说完这句,遽然抬眼,鹰鹞般的目光直直地向儿子刺过来。

  曾纬迎着父亲的目光:“哦对,高俅,给沈家兜了遂宁郡王的宴席后,晴荷那日回来禀报过,姚氏被向太后看中,受命进宫,给御厨当几天差。张氏,为何要整她?”

  曾布的眸光闪了闪,淡淡道:“向太后不但看中她为厨娘,还想留下她做宫人,玉妍多疑,以为是我对她不满、就又布了个棋子,她便将气撒在那姚氏身上,翻云覆雨地,令官家对这姚氏几乎要降罪,好在已无事了。”

  短短的聆听时间内,曾纬竭力掩饰着自己的心惊。

  他完全不晓得,姚欢前几日,历过险境。更没想到,姚欢差点会留在宫里出不来。

  这女子口风甚紧啊,白日里只言未吐。

  但他又庆幸,自己今日回府后,一听父亲召唤,已提了精神应对,方才,父亲应看不出破绽。

  曾布望着儿子。

  即便离着好几步的距离,那阵阵婴香,依然分明。

  他在斟酌,是否要说出那句“姚氏在宫中,住在张玉妍的院里,玉妍闻到了她衣袍的婴香”

  他终于还是将这句话按下了。

  张玉妍的话,还不能全信。

  婴香的方子,的确每家都不太一样,但这张玉妍,出宫与四郎见面的次数亦不多,就那么肯定,姚氏身上的婴香,是出自四郎?

  “父亲,可要再斟一碗茶?”

  曾纬轻声问道。

  曾布摆摆手:“我要歇息了,张玉妍这回,如猫儿炸毛的举动,吾等记着就好。此人用起来,得小心了。”

  旋即,他露出了一位父亲标志性的慈和笑容。

  “再有月余,就是礼部的二试,你且全力备考,若要住在国子监,也无妨。”

第110章 弓弩院的私会(上)

  从中秋到重阳,叶柔发现,邵先生似乎不太爱出门了。

  当抚顺坊的院门对外打开时,这一家的公开形象,就是一位靠做郎中与私塾先生谋生的年轻人,带着一对家仆,在京城苦读,准备参加府试、省试和殿试,奔着朱紫加身的最终目标而去。

  这也是这个时代,大部分白衣士子的理想。

  最近,街坊们得知的好消息是,斯文、和气、清俊却独身的邵先生,终于过了科举考试的第一关:发解试。

  国朝科举取士的三重考试里,在都城开封,“发解试”也叫“府试”

  不出意外,明年正月里,邵先生,将进入礼部贡院,参加第二轮考试——省试。而若是他祖宗保佑加上自己发挥出色,那么,最终,他将能参加殿试。

  过了府试的邵清,除了继续给私塾的童子们启蒙,大部分时间都在房中读书。

  叶柔其实是欢喜的。

  那个此前一直困扰自己心绪的姚氏,据她弟弟说,给宫里当差后,越发忙着做买卖,想是终究满身猪下水气,满嘴生意经,萧清哥哥到底与她说不到一块去。

  萧清哥哥不出门,至少意味着两点,一是,姚氏似乎渐渐远离了他的心,二是,他也不容易接触到开封城里旁的漂亮女子。

  夜里,叶柔端上甜羹时,轻声劝着邵清:“先生,歇歇吧,若弓弩院的事成了,腊月未至,我们便可回到燕京城,无须萧林牙请奏,圣上自然要对你封官授爵,哪里还用参加这南朝的什么科举考试。”

  邵清释卷道:“若是弓弩院的事不成呢?那我还要试试另一条路,只要能在南朝进士及第,便有机会得个一官半职,假以时日,总能拿到神臂弩的营造法式。”

  叶柔忙接上:“那倒也是,我和吕刚仍可襄助先生。”

  邵清瞥了一眼放在案上的点心:“这是,梨汤?”

  叶柔笑吟吟道:“是将秋梨和芋艿切成小粒后熬煮的,还放了前日胡商送来的凉州枸杞。”

  “芋艿?怎地想到放这个?”

  “是弓弓弩院的杨作头教的。他说,每到重阳前后,开封人就用芋艿、山药和秋梨熬汤喝,他娘子从前,但凡他当夜值,就会给他送去。”

  “从前?”

  邵清敏感地抓到了这两个字。

  叶柔的笑容,从温存转成了讥诮:“那是他们年少恩爱的时候。后来,杨作头的岳家,托了几次关系,让他能入殿前司办差,他却一心要留在军器监做弓弩,这多年也没混出个名堂,弓弩院这样的外廷作坊,还要常常受内廷作坊的阉人们的气。他娘子便与他不谐了。”

  叶柔说完,目光熠熠地盯着邵清。

  待到沉思中的邵清终于想到抬头看她时,叶柔的目光适时地表现出躲闪之意,面颊也倏地红了。

  这已经是她练了许久的本事,此前,每次练习的时候,都会把对面的杨禹当作萧清哥哥。

  邵清淡然道:“所以,这个杨禹,已经开始与你说他心里的苦闷了?”

  叶柔微微得意:“男儿也未必就始终坚如磐石。他心里头苦,以为与我同病相怜,便对我,对我诉起衷肠来。前日我依了他所言,给他做了这秋梨芋头甜羹,他喝着喝着,忽地要来抓我的手。但是,但是我躲开了。”

  邵清并不想听这些试图讨得他怜惜与心疼的细节。

  眼前这女子,始终不明白,他邵清,对她,只喜欢有事说事的禀报。

  邵清起身,从书架角落处,抽出一本书。

  自沈家借来的《梦溪笔谈》

  他翻到那已经阅读过许多次的一页:“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叶柔道:“先生,这一段,杨禹倒是与我说过另一番情形。说是他们院里的老匠人都说,献上神臂弩的,并非什么党项首领李定,而是一个叫李宏的边关汉人。那李宏全家被夏人屠尽,他才发了狠地要给朝廷献来这能克夏人铁骑的弓弩。”

  她顿了顿,似乎想到了有趣的瞬间,又道:“杨禹说到此节,因周遭无旁的人在听,忽地露了不忿之色,言道,宋军战力不足便是不足,教夏人屠了城也不是一次两次,我朝在边事上不如汉唐时,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又道是,边关多少捷报,不过都是边将勾结朝臣,虚奏军功而已。先生,没想到,这小小一个作头,倒还有几分血性呢。”

  邵清冷冷地瞥了她一眼:“叶柔,我已说过,南人中有许多,虽非大富大贵、功名加身之人,心胸见识却都非等闲之辈。”

  叶柔顺从地道声“是”

  她已经打定主意,绝不再像刚来时那样露出童年时与萧哥哥撒娇斗嘴的习惯。

  他无论怎么教训,自己都乖乖地听。他吩咐去做什么,自己就加倍地做好。

  叶柔相信,天下男子仍有共性。

  既然杨禹那样见多识广也资质不俗的男子,都能向自己缴械,那么,萧哥哥也未必是一块焐不化的冰。

  邵清指着书中“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那句,对叶柔:“沈经略使当年领过朝廷的军器监,也打过西夏人,只是毕竟涉及国朝武备机密,他在此书中也不过寥寥数语,仅陈述了神臂弩的来历和骇人之处。唯有这句略见端倪,你在弓弩院做了这些时日厨娘,给军匠们送饭时,可看到类似的竹木部分?”

  叶柔凝神回忆:“有,杨禹有好几次,就在院里试拉匠人们做了一半的机关,须垂直向下抵住铜镫,方能装上弩箭。”

  “好,装作好奇地问问他,如果那就是神臂弩的一部分,再想办法去看看,弓弩院哪间房里,削制神臂弩。营造法式,应就在彼处。”

  叶柔终于抿嘴,畅然笑道:“世子,我已有了个主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宋清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