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宋清欢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空谷流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1-09-22 20:16:21

  高俅把手中的球递给身后的跟班球友,冲那冷嘲热讽的鼓起掌来:“兄台,教你说对了,二嫂家这鸡脚呀,还真叫宫里头,看中了!”

第八十章 美食主播高俅(下)

  只见高俅,噌地跃上饭铺边上的一段篱笆桩子,抬起手来冲着四面八方作了几个揖,清了清嗓子。

  “苍苍往古,继继来今。俗尘渺渺,天意茫茫。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相思一寸灰。可叹河边无定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青梅竹马定百年,郎君马革裹尸还。诸位,且说这沈家饭铺的主人沈二嫂,有一甥女姚大娘子”

  未来的大宋国脚高俅,未来的大宋军事及外交家高俅,未来的大宋十万禁军统帅高俅,此刻化身瓦子的说书人一般,巧舌如簧,语势如虹,开腔不久,铺子前聚集的人便越来越多。

  秋阳煦暖,朗朗乾坤,寂寞空虚却不冷,这露天忽然冒出来一个说书的,吃瓜群众走过路过,不听白不听。

  高俅直接抹去了章捷管闲事、曾府收义女、急救公主乳母等敏感词或容易政治不正确的情节,专注于渲染姚娘子誓不从人、与姨母相依为命、又自强不息开发风味小食的过程。

  “话说这五味剔骨鸡脚,酱焖、杏渍、咸齑、糟辣、香炸,恰合了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风云雷雨雪,仁义礼智信,宫商角徵羽。人道是,词以境界为上,这饭食小菜,则是以味全为佳。平平无奇的玩意儿,甚至那些正店酒楼都看不上的食材,姚娘子却能做全了五味。酒香不怕巷子深,味美岂无伯乐识?今日,遂宁郡王为宫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郡君老夫人庆贺寿诞,便点了名字要将这家的五味鸡爪,悉数买去宫中,用作寿宴菜馔。”

  “哎,这位蹴鞠郎君,你是她家雇来吹牛的吧?”

  人群中,刚才讥讽用好酒煮鸡爪的男子,又起哄道:“宫里的贵人们,平日里吃腻了御膳,叫些外头街市的糕饼菓子点点心也就罢了,何曾听说正经八百的寿宴,竟用饭铺脚店的吃食的?”

  高俅也无恼色,仍是笑嘻嘻道:“这位兄台,男子不论美丑,都要多读书。若没空读书,听俺叙叙前朝事,也可弥补。想当年,我朝太祖皇帝,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勤于朝政而忘了自己的生辰,到了长春节当日才记起,便命殿中省尚食局遣人,到我开封城大街上各个饭铺里,采买了百样食馔送进宫中,在集英殿中与朝臣共赏市肆风味。”

  他继而再次面向那些伸长了头颈的听众们:“诸位,我大宋明君历来有三代贤王之风,拆坊墙,去宵禁,不与民争利,只与民便利,更爱与民同乐,想民之所想,食民之所食,吾等生逢如此盛世,不亦乐乎!”

  众人哄闹着喝起彩来。

  “郎君好口才!”

  “有道理有道理!”

  “你看你看,煮熟只是头一道,人家捞起来送进铺子去了,定是里头要秘制一番,怎会教外人看到。”

  “那她家鸡爪怎么卖?贵不贵?”

  高俅一拍大腿,嗔道:“几个鸡爪能贵到哪里去啊!买就对了!”

  铺子里头,姚欢一边与姨母调酱料、对煮透的鸡爪进行二次加工,一边听高俅在外头开直播,心中惊叹。

  神呐,这高俅,简直就是北宋的李佳琦!

  不,不仅像李佳琦,最后那一段儿盛世太平喜大普奔的,还很像新闻联播男一号朱广权。

  忽又听得高俅提高了调门道:“哟,梁先生,梁先生安康,里头请。五味鸡爪、荔枝腰子、糯米小肚、三脆冷拌,悉数准备着呢。”

  高俅一掀帘子,引着三位头戴黑色网纱冠、身穿宫中内侍青袍的年轻男子进来。

  今日沈家饭铺已不做堂食买卖,清空了场子。

  沈馥之领着姚欢上前,一边让座,一边要给他们行礼。

  领头那个最是眉清目秀的内侍,却着忙地摆手,轻柔了嗓子,彬彬有礼道:“沈二嫂和姚娘子切莫多礼,在下姓梁,名师成,在遂宁郡王府上听差,与这位高郎君已算得相熟。而今日前来,不只来取现烹的好物什,更要当面与二嫂唠唠。那日虽在西园相遇,奈何临画公务在身,不及当面向二嫂表达敬意。”

  他说罢,也不避讳另外两个跟班的小内侍,竟向沈馥之深深作了个揖。

  沈二嫂与高俅目光一碰,即刻也向梁师成福了福:“先生折煞民妇了,往后还望先生多照拂。”

  数日前高俅拿了宫里头的订单来报喜时,已向沈、姚二人同时介绍了梁师成这个人。

  他因书画技艺出色,而被遂宁郡王赵佶相中。赵佶向天子哥哥赵煦讨得他去,用作随侍左右的跟班。

  高俅特别强调,梁师成学苏学士的字学得最像,素来亦敬慕苏学士的章风骨,而沈馥之央求曾府出面留下苏迨的义举,朝堂上下也都有耳闻,是故,这梁先生对沈家是真心愿意帮忙。

  姚欢那日听了高俅的说法,今日又亲见梁师成的做派,她是后世来的人,自然对梁师成的了解,远不止高俅明面摆出来的这些。

  据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所记,苏轼因乌台诗案远谪前,无奈将家中一名婢女赠与梁姓友人。不久,婢子便生下一子,就是这梁师成。因而,到了政和宣和年间,梁师成已得徽宗赵佶盛宠、不惧新党蔡京势力时,对外常自称“苏轼外出子”苏家后人亦不否认。

  而他与高俅一样,对苏家后人亦颇多顾念照应,甚至敢公然与蔡京对着干,在赵佶面前,支持苏轼的章重见天日。

  此时,姚欢看着这尚未成气候的青年梁师成,她揣着上帝视角来琢磨,越看他一双狭长凤眼里所积蓄的情感,越觉得不仅是尊崇书法偶像那么简单。

  倘使后人所记不是空穴来风,那这梁师成,算来本应是苏迨的幼弟呐。

  乌台诗案,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一个时代的误伤,都会令无数人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何况是顶层权力的主动出击。

  不过现下,这梁师成已完全看不出或怯懦、或孤倨的模样。他做完了礼数,认认真真地开始执行公务。

  他将沈家所备食材一一查看了,又向姚欢打听了鸡爪子的调味区别,好在宴席中应对与会贵宾问起。

  当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他亦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姚欢。

  他想起晌午预备出宫时,偶遇张尚仪。

  当时,张尚仪听了他的差事,抿嘴一笑道:“你呀,正好去仔细瞧瞧,那姚娘子,长得可有些像我?那日在西园雅集,我就觉得像。”

  梁师成明白,干娘说的每句话,都是有深意的。

  可干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感谢弥、漫卷琉璃、哎呦东施、毛老鼠的月票!

第八十一章 倘使

  当初来聘欢儿的是曾四郎梁师成又将沈家店堂里头打量了一圈。

  桌椅地面虽收拾得算整洁,但到底只是一爿小饭铺,卖的又以炙烤之物为主,少不得经年积累的油腻味儿,连那挂着的一排写有菜名的木片子,也似乎泛着油光。

  不过,梁师成主要看的是食具器皿。

  高俅央他出宫取食,来给沈家撑撑场面,毕竟是宫里亲自来人,今日一役,必教沈二嫂的这些风味小菜,声名大涨。梁师成因早就听说沈馥之于苏家有桩义举,倒也一口答应了高俅。

  唯有一个细节运菜的器皿。

  梁师成被遂宁郡王赵佶纳入麾下后,办的第一桩大差事,便是今日采买外食,宫中调车出来已是不易,何况携带器皿。那些个精美绝伦的瓷器,掉一个手把,就够梁师成吃顿大板子的。

  他自是不太愿意,问郡王府的管事都知去借那些瓷器。

  高俅却向梁师成拍胸脯,从装菜的盘盏到外层所套的食盒,都由沈家提供,必无差池。

  然而此刻,梁师成瞅着,姚欢对已经煮熟的鸡爪进行二次复炸也好,用咸齑与鸡爪同炖也罢,香则香矣,灶旁或者桌上,却看不到像样的瓷器。

  难道就用陶罐盛了捧入宫中?

  不成不成!

  梁师成跟了赵佶一些时日,深知这小王爷从小锦衣玉食,对琴棋书画茶酒瓷,各式各样的消遣享受,最是讲究,口头禅便是“不美,不美”

  字画里头若哪一笔瞧着草率,瓷器里头若哪一件釉色有瑕疵,点茶后若哪一盏的泡沫不够雪一样白,院子里头若哪一株花草长蔫了些,这位少年郡王都忍不得。

  甚至廊下挂笼里的鹦鹉屁股上沾了一点屎星子,赵佶也会立刻摇着头道“不美,不美”

  语气虽雅温和,身边伺候的奴婢们可都知道,事儿办砸了。

  如此具有美学洁癖的小郡王,看到采买的吃食竟用粗陶缸子装进宫去,他梁师成和沈二嫂,还有什么“下一回”呐。

  梁师成刚要问问高俅,忽听外头有人喊:“高鹞子,曾四郎来了。”

  高俅一抿嘴,恰见沈馥之转去后间查看蒸屉上的猪肚糯米糕,遂压了嗓子向姚欢道:“曾四叔真有趣,每回踢球,便要迟到,但若是关涉你家买卖,他倒总是准时,绝不会误事。”

  正说着,曾纬已掀了帘子进来。

  “今日外头这般热闹。”

  他一双星眸满是笑意。

  但这目光投向姚欢时,星光又幻化成了波光,粼粼闪耀,直教人有种错觉,仿佛那目光是一层层的温泉之水,泼上了身子,浸润了心。

  姚欢本就没想到曾纬会来,瞬时愣怔语滞,都忘了开口招呼,旋即慌乱地躲开曾纬的目光,却不及盯回自己手上的厨活,一个不留神,筷箸上的鸡爪子落入沸腾的油锅里。

  高度原因,滚油立时溅到了姚欢手背上。

  “呀!”

  她本能地呼痛一声,放了筷子。

  沈馥之恰从蒸屉那边回头,心疼得几步就奔过来,将甥女扯到窗口查看。

  绯红一片。

  好在饭铺酒楼,多备有烫伤药,沈馥之麻溜儿地去柜里拿了,给姚欢抹上。

  高俅口里咕哝着“唷,唷,姚娘子当心些”眼睛却去瞄曾纬。

  曾纬脸上笑意一抹,错愕又心疼,微拧着眉毛,想过去瞧瞧,自然不合适,也不知怎么一想,过去俯身捡起姚欢掉落的筷子。

  高俅忙上前接过:“哎哎哎,使不得,灶头厨间的粗活,怎劳四郎动手来。”

  曾纬道:“怎了,吾等出城打或垂钓,不也常自己动手烤兔子烤鱼,说得你没尝过我的手艺一般。”

  高俅眼珠子骨碌一转,连连点头,殷殷切切地转向梁师成道:“梁先生,这位曾枢相的四郎君,你那日在王驸马雅集上见过吧?”

  高俅毕竟只是驸马王诜与遂宁郡王赵佶之间的传声筒,就算赵佶告诉他,梁师成乃张尚仪推荐给自己的,他又怎会知道张、梁二人与曾纬的关系。

  梁师成眸中无波无澜,瘦小的身板微微一倾,向曾纬作揖道:“曾四郎,在下随着张尚仪品评雪景山水图时,听四郎指点过几句,受益匪浅。在下何其有幸,今日又见到四郎。”

  曾纬亦将眉眼间的千山万水收了,和和气气道:“梁先生辛苦。吾家与二嫂家来往有一阵了,姚娘子亦拜了我大哥大嫂为义父义母,论来,我乃姚娘子的四叔,今日且带些自家的碗碟盘盏,装了这些吃食,与梁先生送往宫里去。”

  梁师成闻言,“哦”了一声,作个“了然”的表情。

  沈馥之与姚欢却颇有些惊讶。

  前几日高俅来商议此事,说会将梁师成请来饭铺取菜。宫里来人撑一次场子,抵得上自家一百次的吆喝。又说装盆保温的家伙什,不必沈、姚二人操心。

  沈馥之从来都是疑人不交、交人不疑的性子,况且高俅已然给沈家饭铺兜过一次王府雅集那么大的买卖,更是再不多问一句,只道他在开封城路道粗阔,自有朋友帮忙。

  不想却原来是曾纬亲自来帮忙。

  说话间,曾家的两个小厮,并一个婢子,已轻掀门帘进来,请曾纬示下。

  曾纬点点头,两个小厮便去抬箱子。

  那个眉清目秀、穿着湖绿色双胜纹褙子的婢女,则笑吟吟地向沈馥之和姚欢福了福礼:“给婶子和娘子请安。小的叫晴荷,是魏夫人院里的,今日蒙四郎相中来帮忙,婶子和娘子尽管吩咐。”

  她这么一自我介绍,沈、姚二人也认了出来。这姑娘,可不就是那日曾府认义女时,随侍曾布嫡妻魏夫人左右的贴身丫鬟。

  曾纬适时补充道:“高俅说与我知郡王宴请之事后,我回府也告诉了母亲,母亲很为二嫂接了这体面的差事而高兴,因想着我院里的养娘粗手笨脚的,便遣了晴荷由我调遣。母亲还笑言,何时二嫂和欢姐儿得空,再去她院里坐坐,教教她如何烹饪五味鸡脚。”

  他说得温言细语,没半分居高临下的恩赐的意思,浑然便将这一屋子里头的人,高俅那样的家奴、梁师成那样的太监、沈馥之那样的市井贩妇,都当了与自己完全平等的朋友一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宋清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