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侯门庶媳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玉子双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1 KB   上传时间:2021-09-02 18:24:05

  待听得玉然只不过是问,今日歌舞是何人所做时。丽妃松了口气,笑道:“哎呀,你问这个啊,我道是什么事儿呢。这个歌舞是宁安宫的梅婉仪所做,听她说这个歌舞的名字叫《行云流水》。”

  果然,连舞蹈的名字都一样,看来,这个梅婉仪毋庸置疑就是个穿越者。

  玉然忙细细的问起淑妃,这个梅婉仪的事儿来。

  李淑妃见玉然如此郑重,也忙认真的答起话来。

  玉然听完李淑妃说起的这个梅婉仪,可真像宫斗文中的主角啊。

  以一介家奴之身,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爬到了五品婉仪之位。

  五品妃位,在宫中也算是中等品阶了,很多低品阶宫嫔终其一生也未必能爬上去。

  待听得淑妃说到,自这个梅苏苏进宫以来,皇上一月中有大半时间都是留宿宁安宫的。

  而且,皇上现下已经快有两个月没有踏足临月宫了。

  玉然神情凝重起来了,看来,这个肖德妃可真找了个好帮手。淑妃的情境堪忧啊。

  玉然思忖一阵,决定好好跟淑妃讲讲这梅婉仪,让她做好准备,看好昭王。为怕淑妃掉以轻心,玉然特意点出,这个梅苏苏可能是非常人。

  末了,玉然还特意对淑妃叮嘱道:“娘娘从今儿起,对昭王的饮食起居,以及读书骑射之事,都要万分精心;万不可让她接近昭王。还有,如她跟娘娘有所冲突,如无关大局的,娘娘还是能忍则忍,不可正面跟她顶上。”

  淑妃对这个七弟妹一向有种谜之信任,听得她如此说,立即慎重的点头称是。

  不怪玉然担心啊,在现在这种时局中遇到另一个穿越者,想来不大可能是老乡相见的喜事了;而很有可能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前世见多了穿越者万能的金手指,万一这梅苏苏身上就有呢,所以还是离她远一点好了。

  玉然心事重重的回到了畅欣院儿。考过毅儿功课后,就打发他睡去了。

  待儿子走后,玉然走到小书房,拿起纸笔,将现在思索的事情一样样列了出来。

  这是玉然的习惯,事情太繁杂时,最好就用笔来做了。

  正思索着,红缨来报:“虎翼回来了,现在正在房门外听传唤。”

  玉然听得,精神一振:“快让他进来。”

  玉然接过虎翼递过的书信。

  展开一看,此乃明定的手书。

  玉然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看完后,又细细的读了一遍。

  明定果然遇到麻烦了,而且,这个麻烦比自己想像中的还要严重。

  在米里掺霉烂的米,让饥民看着有东西,但却不能吃,这更让人愤怒。

  明定说他已上书皇上,要皇上再行调米过去。

  但,明定玉然都明白,上这封书简直真称得上尽人事,听天命了;说白了,这不过是个例行的过场,最大的作用,是报于皇上知道事态严重而已。

  因为户部在明定亲押的第一批赈灾粮食里,都敢在众目睽睽下用烂米。此次,就算皇上同意再调粮过去,谁知道又会是什么?抑或又有多少能到灾区呢?赈灾款向来是很多高官后戚的发财之途。

  玉然看完,问虎翼道:“你来送信时,七爷怎样了?”

  虎翼一一答来,待听得他说,明定人虽焦急,但身体无碍,玉然也是松了口气,最怕他把身体熬坏了。

  玉然听得虎翼将目前蔡州的情形说了后,心中思量了阵。吩咐红缨给自己穿好大衣裳,拿着信匆匆赶往英武堂。

  见七奶奶深更半夜的来这儿,看门的刘叔心知,必是有要事。

  遂,悄然打开门请玉然进院。

  很快就有人来请玉然进屋。

  见到侯爷,玉然立即将手头的信递了过去。

  待看过明定的来信后,老侯爷问道:“此事,你做何想?”

  玉然道:“现下这种情形,光靠等是不行的,孙媳需要人手立马去江城调粮,以备急用。”

  这时,钟放也过来了。

  听得玉然说要去江城调粮,也是非常赞同。

  眼下情形,成王必有后手。而蔡州饥民是等不得的。

  三人议定,玉然立即手书一封,让侯爷暗卫星夜兼程立即带往江城。

  玉然在借粮,明定也在借粮。

  眼下蔡州粮仓的粮食不能食用,等朝廷再来粮,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而那么多饥民现又昂昂待哺;必须得马上有粮食接上才行。

  想着,这次蔡州受灾,而临近的蔡阳却还好,必是有余粮的。于是,明定跟高应鹏商议,准备去蔡阳借粮,以解燃煤之急。

  听得明定说要去蔡阳借粮,高应鹏立即摇头道:“没用的,我先前都去了几十封信,那王智礼都不肯借。说什么,自家都不够,实在帮不了别人。”

  明定听了,揉了揉额角道:“这家伙真这样说?你将信拿过来,我看看。”

  高应鹏命人取过信来,递给明定。

  明定展开看了两封,冷哼一声,命人取过纸笔,即时手书一封。

  明定写完后,将信摊在桌上晾干,方对高应鹏道:“高大人就拿这封信去借粮吧。”

  高应鹏见明定这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道,莫非这李大人真有法子借到粮?

  遂走过来,拿起书信看起来。待看完,高应鹏道:“李大人,我们是去借粮的,这措辞会否太过生硬了?”

  明定道:“我看你跟那王智礼前面书信住来,都是极尽礼遇卑躬,但那王智礼全然不为所动。对于此等不顾人死活的自私之人,软得不行,就来硬得吧。”

  蔡阳知府王智礼见到蔡州又来借粮的书信;看都不想看,不耐的将书信扔给幕僚看去。

  王智礼最得力的师爷一看到此信,忧心的对他道:“大人,这次看样子我们不能再推诿了,要不,还是借粮给蔡州吧。”

  王智礼一听,大奇,这个师爷一向是主张不借粮的,今儿看了这封信,缘何就就松了口了。

  拿过蔡州借粮书信,看完,王智礼也是大惊,这次来信的不是高应鹏,而是主理蔡州赈灾事宜的李明定。

  这明定在信中措辞强烈的道,要王智礼马上将蔡阳的库粮调往蔡州应急,否则,李明定将亲自过来问罪于他,并接手蔡阳政事,事后,他李明定自会去向皇上请罪的;当然,更会向皇上上折子请奏他王智礼的罪过的。

  王智礼看到这封极具威胁之信,气得手都有点抖了。但是,他又不敢不信。

  这李明定出身权贵,又是皇亲国戚,听说性情也是不大好相与的。

  万一他真过来跟自己来硬的,就算事后皇上怪罪,李明定也会说是因事急从权,而皇上说不得也是最多斥责一二罢了;但自己可是面子里子都丢完了。

  况,蔡州危急,而自己竟然袖手旁观,真闹将起来,说不得皇上也不会放过自己的。罢了罢了,借吧,借吧。

  蔡阳的粮食很快调过来了,但也可谓杯水车薪,估计最多够十天的;不过再少,也暂时解了燃眉之急。

  现下,京城的朝中非常热闹,焦灼的有之,看热闹的有之,想趁机发一笔横财的更有之。

  原来,明定的催粮书信到京城了。

  见到来信,康成帝大怒。

  调往蔡州的粮食竟然被以次充好,以致于差点毒死人。

  这是何人竟如此大胆,查,一定得彻查。

  查是要查的,但蔡州一州民众等着吃饭,此事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得再调粮去蔡州。

  上次是户部一手经办的,竟然出了如此大的纰漏。

  再次调粮,康成帝认为得找个人镇一下才行。但具体是何人,他一时也没想到。

  头痛的康成帝又来到了宁安宫梅苏苏这儿。

  解语花梅婉仪善解人意的一阵按摩,外加琴声治疗。康成帝舒服多了。

  两人说得一阵儿话,梅婉仪柔柔的问起蔡州赈灾怎样了。

  一提起这事,康成帝就怒不可遏,竟然有人敢在赈灾粮上做手脚。

  见康成帝动怒,梅婉仪赶紧将话岔开。

  两人说着说着,康成帝问起了梅婉仪小时候的事儿。

  梅婉仪笑着说道:“苏苏依稀还记得一些小时候的事儿,那时啊,家里穷,吃盐都是卖鸡蛋去换得。记得有次,母亲托村里人帮忙用鸡蛋换盐。到了晚上,那人却是空手回来对我母亲讲,鸡蛋在路上碎了,所以没换到盐。当时啊,将我娘气的不行,但还得好声好气的谢过人家。再后来,我娘都没再找别人换过盐,都是托娘家兄弟去换的,这之后再没出现过碎鸡蛋的事儿了。”

  这话,康成帝听进去了,是啊,现在就有人在挖自己的墙角,看来,找别人不放心,得找自己人才行。

  自己人,那要不让自家儿子来主办吧。找谁呢,此事,老四成王肯定不行,怕他私心过重坏事儿。

  余下的就只有老五和老七能用了。康成帝略一思索,就老五吧,老五都年纪一大把了,还没做过什么正经事,现在他也该历练一下,做做事儿了。

  于是,康成帝下旨,着令五皇子惠王主办二次赈灾粮的筹备。

  听得父皇果真让五皇子惠王去办赈灾粮,成王大是欣慰,事情正在向他们预期的发展着。

第一百三十九章

  惠王接到康成帝要他去办赈灾粮的差事后,真是大喜过望。

  自己母妃出身极低,以至于到现在也还是嫔;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现在成年的皇子里,就他母妃的品阶最低。

  因此惠王在兄弟中也一直觉得颇没有面子。

  没面子倒还在其次,主要是母亲位份低,不受宠,除了现有的俸禄,就没有多少其它的收入了。就没法像别的皇子一样,能有母妃大把的贴补。

  每个皇子开府,父皇都是给的二十万两银子,这二十万两看着多。但,用钱的地方更多啊,建府,修园子,养人等等,哪一处都要钱。

  惠王这些年既无母妃贴补,又没有正经差事。没有差事,就没法来钱。因此,就靠着那点郡王俸禄,以及当年开府时,父皇给的银子,日子颇是过的不甚宽裕。

  这次,父皇竟然将如此肥差给到自己,真是让惠王受宠若惊。

  领了圣旨,表了忠心后,惠王立时开始办事了。

  这次赈灾款,户部拨了五十万两,按惠王的原计划,昧个三分也就是了。但他的幕僚却认为机会难得,于是,那就狠捞一把。

  惠王这儿狠捞了一把,他下面办事的人,那也必是要捞一笔的,正所谓主子吃肉,这下面的人喝点汤也是天经地义的不是。

  于是,这二次赈灾粮办到蔡州时,真是连面子都顾不上了,只上面一层麻袋里装的是粮食;下面的麻袋里装的却是沙土跟木屑混合物,其中夹杂着少量的谷子,想吃,那还得筛出来。

  看着这次送来的赈灾粮,明定虽心准备,但还是被这明目张胆的贪渎给惊呆了。

  这么一点粮食根本撑不了几天。

  而且,这次的奏章更难写,这次是皇子办差,皇上的亲儿子,真是得小心了更小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侯门庶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