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侯门庶媳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玉子双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1 KB   上传时间:2021-09-02 18:24:05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冬麦在包家村试种非常成功,今夏将在江城全面试点种晚稻。明定让张师爷将此成果,上折子细细写来表功。

  康成帝收到这个折子大喜过望,连声道好,当场对着平川侯爷赞许道:“卿真乃教子有方啊。”平川侯爷听了当场拜伏在地:“承蒙皇上夸奖,日后,臣等必更加勤谨,方不负皇上嘉言。”

  李明定立此奇功,康成帝当然不会只是口头嘉许,这当然得有实质的奖励,方才能让人更加卖命不是。

  康成帝想想,这李明定此功,实在是功劳不小,说功在后世也不为过。只要今年江城全部种好了,再将此经验推广到整个帝国,自己这个盛世明君绝对跑不了了。

  康成帝对平川侯爷问道:“你家七孙子立下这旷世奇功,朕必重赏,爱卿想要些什么呢。”平川侯爷一听,汗都差点滴了下来,连忙答道:“皇上此问,臣甚是惶恐。明定恪尽职守,为主分忧,此乃臣之本分。至于皇上要赏什么,此乃皇上圣心独断,请恕臣不敢置喙。”

  听了平川侯的话,康成帝心道,你这个老狐狸,朕要是真是不赏或是赏不如你意,日后还指不定你如何呢。不过,这老家伙没有坐地起价,这点,康成帝还是满意的。

  康成帝想了想,这李明定刚刚在江城做出政绩,现下不好调离;但他现下已是四品知府,不好再升他品级了,但只给钱财,好像又不能体现出自己对有功之臣的重视嘉奖。

  看来得好好儿想想,怎样给这李明定以及平川侯恩典才好。康成帝因道:“你这个老狐狸,我问你,你却甩回来给我。哈哈,朕必是要重赏的,今儿就议在这儿,都散了吧。”说完,起身走了开去。

  退朝后,康成帝立召陈阁老到长乾殿晋见。做为跟随皇上多年的陈阁老,当然知道,此时皇上召他是所为何事。因早猜到皇上必召自己问话的,因此,陈阁老心中早已有了计较。

  闻得康成帝问他如何赏赐平川侯府,陈阁老道:“皇上,这李明定立下如此大功,是得好好赏赏才是。臣想,既然要赏,那也得震撼人心一下才是,但又不能让之恃才太过。”

  康成帝道:“卿之所言甚是,那以卿之言,朕要如何赏才是呢?”陈阁老道:“臣想,不如就给这李明定一个子爵的爵位如何?这阳平县主本为皇家之人,按例给个爵位也不算太过。”

  康成帝听了,心中只道甚好,给个爵位,一来显出自己厚待功臣的名声;二来嘛,这个也不过是个头衔,对别的影响不大,对自己来说,成本颇低。

  思忖了一下,这个子爵头衔,对于没有爵位的人家来说,是很不错,但对于平川侯府这个世袭罔替的二等侯爵来说,还是有点不大够看,还得再加点儿实际的才好。

  默了一下,康成帝问陈阁老道:“卿之所言甚好。不过,要赏嘛,索性朕就再多赏点儿。朕听说平川侯那大孙子也颇是有点才干的,现下右佥督御史不是正出缺吗,就给了那李明广吧。”

  陈阁老想想,一个右佥督御史而已,不是什么要害的部门,可以给,因道:“皇上圣明。”

  商量妥当了,康成帝心情大好的来到了后宫,因着李明定想到李妃,再想想自己已是好几天没见到小儿子了,可得见见才好,考校考校他的功课才好。

  康成帝来到临月宫后,李妃带着赵禛迎了出来,见到父皇,赵禛规规矩矩的行了礼。见到儿子这一板一眼的规矩行礼,康成帝心中赞道,这小子上学学得不错,知礼了。心情更是好了。

  待考校过后,更是满意,这小子学得不错。先前问授业讲师,多是夸他,自己还道是,这些人是看在自己面儿上,有点言过其实,现下看来,这小子还真可堪造就。

  考校完儿子,又跟李妃说起话来。自己有心再试,故意讲了些朝中无关紧要的事儿,这小家伙听得很是认真,有不解之处竟也不打断自己的话,不错,还能沉的住气。

  康成帝又讲到了李明定种冬麦晚稻的事儿,赵禛眨巴着大眼睛认真的听着,待康成帝讲完,这小子还一本正经的走上前到,抱着小手对着康成帝一躬:“恭喜父皇得此良臣,想来,我朝必将更加繁荣了。”

  不意这小子竟会如此说,康成帝因问道:“你何故出此言?你知道这事儿?”

  赵禛听得父皇之言,认真答道:“儿臣先前听老师说过,老百姓最看中的就是有饭吃。去年见父皇对李家舅舅上折子说道冬麦晚稻,父皇高兴的很。儿臣因此问老师,父皇为什么如此高兴。老师答道,这同一块地里可以接着种两样粮食,这样粮食产量就可以翻翻了。”

  说到这儿,赵禛歇了口气儿才接着道:“今日听得父皇之言,儿臣就想,那老百姓吃的粮食有了,别得就会更好的。所以就这样说了。”

  说完,轱辘着黑亮亮的眼睛看康成帝道:“儿臣就是这样想的,父皇,儿臣可是想错了?”

  康成帝听完,哈哈大笑:“没错,没错,你老师教得不错,你学得也不错,哈哈...”

  笑完,康成帝看着李妃道:“禛儿你教得甚好,你有功劳,朕甚欣慰。”李妃忙道:“不敢当此盛赞,此乃臣妾本分。”

  康成帝笑道:“当得的,当得的。”

  赵禛听康成帝跟李妃说了一阵儿,站起来对康成帝做了一揖,道:“父皇,今天我还有几篇大字没有完成,我这就去做功课了,儿子先行告退。”

  看着一个小人儿一板一眼的像个小大人一样,将康成帝萌得不行,本就疼小儿子,现在这儿子如此懂事知礼,更是高兴。

  康成帝连连点头:“去吧,去吧。”

  因着李明定之事才来的临月宫,现下再见到这样惹人疼的儿子,康成帝更是喜上加喜。对李家的感官前所未有的好,这李家的教养真不错,男的真做事,女的也很会教儿子。

  因着主子满意,临月宫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好。

  第二日,王得前又捧着圣旨来到了临月宫。这次态度更是恭谨,笑得更是真诚。

  摆好香案后,李妃道:“公公请宣旨吧。”王得前笑着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李妃跪下接旨,只听:“......李氏明月自进宫以来,侍朕勤谨,教子有方......现特晋为丽妃......”

  李妃今儿见到王得前来宣旨,已是猜到昨儿儿个想必康成帝很是满意,这必是又有重赏了。

  但没料道,康成帝竟如此重赏,有封号的妃子啊,从此自己将正式列正二品的高阶之列了,压在自己头上的也就只有皇后与贵淑德贤四妃了,日后可理直气壮的跟她们称姐道妹了。

  消息传到平川侯府,真是阖府震动,俱是喜气洋洋。世子夫人,更是跑到报恩寺庙亲许了三千两银子的香油钱,还点了个每日六十八斤的长明灯祈福。

  回来后,高兴劲儿还是没有散去,又将谢大奶奶叫过来细细的叮嘱一番:“老七两口子都不在家,留在家里的那几个孩子,你可得照看的经心点,好让他们放心才是。”

  谢大奶奶笑回道:“母亲放心,那边儿,儿媳时时盯着的呢,儿媳每日里必会亲自过问一番的,母亲不必担心。”听得谢大奶奶如此说,世子夫人方点头不再提了。

  八月初五,平川侯府接到了一道李明广被任命为,右佥督御史的圣旨。

  接完这道圣旨,侯爷大舒了一口气,这皇上还算大方,还是实实在在拿了点好处出来的,这右佥督御史虽不是特别要害的职位,但管刑名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是个实实在在的正四品。眼下,侯府缺得就是这种实缺啊。

  自此,自家也可名正言顺的行走京中官场了。在外又有明定这个得力的孙子。从此,侯府也算打开了局面,朝中在外都有人了。

  谢大奶奶尤为高兴,自家老公得了这个实缺,从此腰杆硬多了,再不是之前顶着个世孙头衔,却没个正经差事。

  以谢大奶奶之聪慧,当然知道自家老公这缺多办是因为李明定之故才赏的。因想到今年送往江城的年礼自己可得再好好理理才是,不光是侯府的,自己也得重重添上才是。这当然是远得,近得,自己少不得对留在侯府的那几个孩子更尽心才是。

  八月初九,侯府又接到了一道圣旨,这是赏阳平县主的中秋节礼的,比往日的赏赐翻了一倍都不止。真是阖府高兴不已,看来,皇上对侯府都是好感倍增了。

  这还不算完,八月十二,侯府接到了今年八月里的第三道圣旨:“......江城知府李明定勤谨为民,.....使得晚稻冬麦复种,此举功在后世,朕心甚慰,特赐其为子爵,其妻王玉然赐为子爵夫人......特赏黄金一千两,一千亩皇庄一座,锦缎一百二十端,珍珠四斛,翠玉瓶一对.....”

  接到这道圣旨,平川候府众人都惊呆了,这康成帝出手可真是不凡哪,除了平川侯府金字塔尖儿的几个人,其他人都是五味陈杂。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听得李明定被封为子爵,侯爷侯夫人真是高兴异常,皇上竟舍得给爵位,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原想着,因着明定的资历以及刚在江城做出的政绩,是不可能给他再加官的,左不过是些银钱赏赐。

  却没想到皇上竟如此大方,银钱上毫不吝啬不说,爵位竟也舍得出手。还有前些日子明月的晋位,明广得的实缺,这系列事情,足以说明皇上对自家是已放下芥蒂了。

  世子夫妇与明广夫妇当然也是由衷的高兴。明定出息了,明广也多了个臂膀,毕竟,宗族为大,多几个出类拔萃的弟兄,侯府也更能繁荣的延续下去。要不然,独木难支啊。

  其他人等嘛,高兴的有之,如李二老爷、侯二太太、魏姨娘等。自家儿子出息了,二房日后就更有底气了,再不复之前的那种仰人鼻息了。

  不高兴的也有之,如江二太太等,想不到王玉然一个小小的举人之女竟能因夫混得比自己要好,不过嘛,只是心中不舒服而已,要说多愤恨那也不至于。

  无所谓的占大多数,反正,这是人家的本事,要换了自己,就算给自己一座金山,也未必搬的回来,如李明青等。

  当然了,妒嫉的更不少,如杜三太太,现下正在回去的路上骂她那三个儿媳妇。因为在娶老大媳妇汪氏身上吃亏了,娶老二媳妇时就特意打听的清清楚楚,这次没错,二儿媳妇家是个大粮商。

  二儿媳妇娘家姓段,这个段氏是他们家的嫡女,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女儿,其他的都是男子,可想而之,这段氏在娘家有多受宠。

  所以,这段氏也不负杜太太所望,真可谓是十里红妆嫁进了门,一百二十抬嫁妆真是用手插也插不进,装得密密实实,满满当当。

  这个儿媳妇进门,杜三太太颇是宠了一阵儿。

  但也只宠了一阵儿而已,因为,这个段氏跟二儿子关系特别好,进门就将明峰笼络的好好儿的。看着二儿子对段氏那样好,杜三太太不爽了,自家儿子怎能对媳妇这样好呢。

  觉得儿子被人抢走了的杜三太太,就拼命的往二儿子明峰房里塞丫头,段氏这个从小在娘家娇宠长大的娇小姐,哪是杜三太太的对手,只能哭哭啼啼的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架不住人家有得力的嬷嬷呀,这嬷嬷就教她斗志斗勇,几个回合下来,居然也能跟杜三太太打个平手,各有胜负。

  但这样段氏还是高兴不起来,再怎么斗,自家老公也被人抢走了一部分。于是,从小在娘家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心思比较单纯的段氏,开始悲春伤秋了起来。

  正因为感情纯粹,更能感动人,明峰感动了。明峰想着段氏对自己的情深意重,颇是觉得自己之前不该伤了老婆的心。

  于是,回心转意之后的明峰更是对段氏全抛一片心,两人更加的如胶似漆起来。看得杜三太太暗暗咬牙,又是一阵疯狂的反攻。

  为了保持自己在明峰心中的形像,这次段氏没有再跟杜三太太斗智斗勇了,而是一头哭回了娘家。

  段家跟侯府相比,那是不在一个段位上,但人家段氏受宠啊;而且,段氏也占理,人家小两口好好儿的,你这个做婆婆的却百般折腾,这不就是不慈么。

  于是,段家打上门来,跟杜三太太好一阵理论不说,最后又一状告到侯夫人那里去了。

  不是自己生的,只要不出危极侯府的大事,侯夫人一向是懒得管得。但亲家都已上门理论了,而且这事儿确实是老三媳妇不在理儿。

  遂,侯夫人狠狠的公正了一回,将杜三太太好好儿的叱责了一顿不说;杜三老爷还又多了个侯夫人赏下来的妾,是妾不是丫头。这人一赏下来,侯夫人直接发话了,这是赏给老三的妾。

  此役杜三太太可谓惨败,不但没有驯服二儿媳妇,还折腾的自己又多了个妹妹,杜三太太真是气得血都想吐几升。

  杜三太太深觉自己前两个儿媳妇选得太失败了,觉得商户人家就是没教养,一个个滚刀肉一样,配不上侯府的身份不说,还膈应人的很。

  遂,杜三太太总结经验,想着三儿媳妇还是去读书人家找好了。读书人好啊,知书达理,说不得,还能像王玉然一样,给她盯个做官的儿子出来。

  可惜,天不遂人愿。杜三太太娘家败落已久,自父亲从四品宣抚使退下后,家中子弟不得力,再无人出仕。娘家人就天天吃老本儿,一天不如一天了。

  为了沾上平川侯的光,娘家大哥大嫂竟将主意打到自己身上,竟然想将嫡出幼女嫁给三子明培。

  杜三太太当然竭力反对,自家这英武不凡的三儿子怎能被娘家人沾上呢。心中呸道,就你这破落户的女儿,还想肖想我三儿子?

  这个三儿子,自己可是寄予厚望的,以后说不得要为官做宰的,那必得是个天之娇女才能配得上的,最不济也得是个秀外慧中的读书人家的女儿。

  见自家妹妹如此无情,言辞之中还颇为瞧不起自己,杜三太太的娘家大哥大嫂很是不痛快。

  杜大哥回去后还恨恨说道:“哼,想当年,平川侯府那岌岌可危的样子,天天儿回娘家哭诉,生怕我们日后不要她的,对我们百般讨好。现在发达了,还瞧不起我这大哥了。日后,有本事别回娘家。”

  说到这里,杜大哥对杜大嫂道:“她要是再回娘家,你给我打出去。”

  杜大嫂虽然生气,倒没有杜大哥的这种愤慨,对自家这个短视、小气、心胸狭隘小姑子,杜大嫂之前都看的清清楚楚。自家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杜大嫂更是看得清楚,现下跟平川侯府的亲事,对他们家太重要了,因此,无论如何还得接下去,可不能就此断掉。

  因此,杜大嫂道:“行了,别撂狠话了,她是个什么性情的人,你又不是今天才知道。淑芬这亲事,无论如何得让他成了。”

  杜大哥也知道自己现在这狠话,也只能说说而已;听得自家媳妇这样说,默了一下,说道:“你说的我何尝不知。但,三妹现在如此绝情狠心,听她的口气,毫无转圜的余地,你能怎样做。”

  杜大嫂想了想,笑道:“谁说一定要走三妹的路子,有的是办法。这事儿,我知道怎样做了,你不必操心了。”

  秋天正适合走亲戚,秋高气爽,登高望远,总有不尽的借口互相往来。于是,杜大嫂,时常带着幺女淑芬到平川侯府走亲戚。

  明培之前见过多次自家这表妹,但从未像现在一样,发现这个长开了来的淑芬表妹漂亮的很。

  明培被她吸引了,真可谓念念不忘。自从心中进驻了这个小表妹,明培经常盼着见到她。

  可,怎好一阵子没见到淑芬了,明培很是不安,急急的跑到舅舅家,想见见这个表妹。

  到了舅舅家,杜大嫂心道,总算上门了。这次,当然不会让他见到,只说年纪大了,淑芬也要相看人家,就算是自家亲戚,那也得避嫌不是。

  没有见到表妹的明培,悻悻而去。越不让见,越想见,心中有了表妹影子的明培,让人时时打探表妹的消息。待听小厮说,自家这个表妹在逛街,连忙跑过去见她。

  好容易见到魂牵梦绕的人儿,明培真是喜意非常。因从小的情意也在,也不扭捏,直接诉说衷肠。从未经过情事的杜淑芬,哪能招架的住,立即迅速的含羞带怯的跟明培打的火热。

  待杜三太太发现时,已经晚了,自家儿子是非卿不娶了。

  杜三太太打上娘家,大骂大哥大嫂不要脸,设计自家儿子。却被大哥大嫂好一顿嘲讽,又差点被被闻讯而来的明培给气死了。

  见自家儿子,卑躬屈膝的给大哥大嫂赔罪,杜三太太深觉丢人,当场骂了明培几句,却被明培顶了回来了。母子俩当着杜家人的面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侯门庶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