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锦绣的科举日常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轻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1-07-15 19:34:48

  元老爷满意的咂了一口放下茶杯,捋一把胡子,得意道:“然后爹请人将话本上的内容编成故事,让说书先生在省城最热闹的酒楼免费说了一个月,并且让说书先生告诉众人,书的内容比说出来好看数倍!

  后来的事情就是现在这样,咱家书铺出的这本游记供不应求,还有南边儿来的商人,想和咱们家合作,将书卖到南方去!”

  锦绣赞赏的点头:“爹爹你真厉害!不过宝儿还有个问题想请教爹爹。”

  元老爷终于被自家儿子夸了,心里美滋滋的,闻言爽快道:“有事直说,爹定知无不言!”

  锦绣笑嘻嘻的凑到元老爷耳边:“爹爹,省城最热闹的酒楼为啥要答应和你合作啊?可别说什么财帛动人心的话,给多了咱们家不划算,给少了人家看不上,这点儿道理宝儿还是懂的。”

  元老爷一噎,危险的眯起眼打量儿子一眼。

  好半晌才开口:“你又知道了什么?”

  锦绣笑嘻嘻的撑着手从椅子上滑下来,摆摆手往外走,嘴里道:“爹,我可什么都没说!都是您自个儿想的!”

  出了书房,锦绣心想:自家老爹也不知道有什么奇遇,外面人都说元老爷是城关镇首富,其实元老爷暗中也不知道隐藏了多少财产。

  锦绣哼着不成调儿的曲儿往练武场走,心情相当愉悦。

  但是锦绣的愉悦心情没保持太久,因为天气逐渐热了,锦绣发现了他最不能忍受的一件事——更衣。

  现如今的生活水平来说,人们在荒郊野外随便更衣的比比皆是,属自然不过的事情。

  乡下地方,在村里的话,大人孩子都有意识的在自家地头更衣,这事儿锦绣听学堂的同窗提过一嘴。

  当时没太放在心上。

  城里条件稍微好些,大户人家,以元家为例,基本上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的更衣室。

  一般夫人小姐们更衣前,会换上更衣专用衣服,以免身上沾染恼人的味道。出来后,会有丫鬟服侍换回衣服,然后有人送上专用澡豆净手,一套流程十分复杂繁琐。

  而更衣时的工具,则是恭桶,用的时候将衣服撩起,直接坐在上方,更衣结束会有专人打扫处理。

  更衣时,讲究的人家会在旁边准备塞鼻子的干枣儿,以防有人受不了那味道做出不理智的事儿。

  不仅这些让锦绣习惯不了,还有擦屁屁的东西,他也无法接受。

  现在的纸还是读书人专用的稀缺品,造价昂贵,很多读书人为了省钱,大多数时候都在竹简上刻字。

  因而当下许多有名的大儒,不仅书写功力一流,就是篆刻能力也是顶尖水平。

  正常人这么几十年练下来,也能成个专家了,何况本就有天赋的大儒们。

  想用纸擦屁屁是想都不要想了。更何况受造纸工艺所限,也没有柔软舒适的纸给人擦屁屁之用。

  一般人家都是用木片或竹片,非常大户的人家,用棉布,丝绸。

  而元家,只有最小的锦绣,身娇体贵,在元老爷的特许下,才勉强给他一人用了棉布。就这,还要多次重复利用呢。

  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以前是没空想这么多,现在嘛,天气炎热,锦绣再也无法忍受。

  于是休沐这天,锦绣把自己关在书房一整天,查阅无数资料,终于画出了一张令后世无数人记住他的图——更衣草图。

  锦绣将图纸交给元老爷时,是这么说的:“爹爹,史书记载,明朝皇帝朱祐樘,用川中特供的丝绸擦屁屁的事儿您知道吧?”

  元老爷肯定的点头:“略知一二,听闻弘治皇帝所用的正是川中特供丝绸,质量上佳,是当地人的一大经济支柱。

  不过后来因为有宫人将弘治皇帝用过的丝绸收集起来洗干净,还熏上上好的檀香,制成门帘悬挂,此事被皇帝知道,皇帝怜悯百姓生活不易,因而下令宫中更衣从此改用棉布,停止川中每年的进供。”

  说到这里,元老爷还多愁善感的揉揉眼睛道:“哎,都不容易啊,上面人一句话,下面人从此断了生计,川中数十万人口就指着给皇帝上供活着呢,这下可不就糟了灾了嘛!”

  锦绣适时的吹捧:“爹爹果然见多识广!”

  元老爷得意没忘形:“少说废话,说说你到底是何目的!”

  锦绣嘿嘿一笑,将图纸送到元老爷手里:“爹啊,孩儿说这么多呢,就是想着,这不,咱们目前没能力让大家更衣都用棉布,但好歹能让更衣的环境更加舒适不是吗?”

  锦绣也没想着一步到位让大家使用上抽水马桶,而是在旱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缩减成本的同时,更加方便使用。

  元老爷看完锦绣的图纸后,果然很感兴趣,末了非常自信道:“这图纸一看就出自宝儿之手!我家宝儿不愧是读书人!真给爹爹争气!爹这就让人找工匠在咱家试验!”

  说干就干。

  元老爷的行动力极强,晚上看了锦绣的图纸,第二天一大早,锦绣和周文去上学前,工匠已经在院子里敲敲打打,好不热闹。

  等傍晚锦绣回家后,整整齐齐的青砖小厕已经立在院子角落。

  寿管家笑眯眯的等在院子门口,忍不住对锦绣道:“少爷,老爷让人按照您给的图纸建造的更衣室已经好了,老奴亲自试过,果然比之前的更衣室方便许多。

  老爷很高兴,说要将家里所有的更衣室都拆了,省地方不说,还能挪作他用。老爷还说了,要在家里所有院子都按照您的图纸建更衣室。”

  在寿管家说话这阵儿,周文已经一溜烟儿顺着下人指引,好奇的去更衣室转了一圈儿。

  只见里面墙壁整整齐齐,一边墙靠近上方还安装了几扇雕花窗户通风,房顶的木料没有多加修饰,但自由一股浊普自然之美。

  关键是地上也用青石板铺的十分光滑,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清洁干净,转个弯走两步,墙边立着一个架子,架子上摆着一个洗手用的铜盆儿,盆里装满了清水。旁边挂着一条干净的帕子和一盒子澡豆。

  旁边地上还有一桶干净的清水,上面浮着一个水舀,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做什么的。

  周文对此十分满意。

  周文匆匆扫了一眼,转个弯儿上了两个台阶,看到干净的青石板地上特意留了个洞。

  周文虽然没见过,但结合之前管家所说,大概知道是做什么的,当即站在边儿上,撩起衣摆舒服的嘘嘘。

  等到舒服的松了口气,低头一看,很好,衣服鞋子上丝毫没有溅到,于是更加满意了。

  正准备出去时,外面有小厮的声音传来:“少爷,完事儿了您拉一下墙边儿那根绳子。”

  周文一转头,就见左手边儿墙上吊着一根小指粗的麻绳,也没多想伸手就是一拉,结果听到轰隆隆的水声从耳边传来,吓了一跳。

  这时小厮从外边进来,笑着解释:“水桶就在屋顶上,拉一下就会下来水,直接冲走秽物,等秽物到了院角处的恭桶里,直接让人带走就行,可方便了!”

  周文满意的点点头,快步往外走去。

  远远的跑过去就要拉锦绣的手,嘴里还惊奇的问道:“宝儿,这真的是你想出来的吗?你真是太厉害了!”

  锦绣一个转身躲开周文的爪子。

  撇撇嘴嫌弃道:“你更衣后肯定没洗手,脏!”

  周文被锦绣嫌弃了才想起来,刚才确实太激动,摸过小鸡鸡直接出来了,嘿嘿一笑又冲进去洗手。

  寿管家看的直乐呵:“咱家文少爷真性情!”

  锦绣:“您还不如直接说他性情和气质不匹配呢!”

  看着一好好的忧郁青年,明明是话本里走一步喘三喘的病弱公子,结果一动起来,仿若疯兔跳舞。

  元老爷之前只是抱着支持儿子的想法才改造更衣室,别看他表面上答应的痛快,实际上心里想着全当哄儿子开心了。

  但等第一个更衣室建成后,元老爷再一次觉得自家儿子简直是个天才。

  而且是上天特意送给他们元家的宝贝。

  自从元老爷亲自盯着将自家更衣室全部改造完成后,就爱上了请人来自家做客的行为。

  做客时别的不多,就茶水管够,并且十分热情的请客人一个劲儿喝茶。

  嘴里劝着人喝茶的话换着花样儿的说:“这是我前些日子从乡下路过时买的茶,不多,胜在新鲜,你多尝尝。”

  “这是省城今年最流行的茶,据说京城的某位大人最喜欢喝,下面人想方设法的往那位大人跟前送呢!咱们也尝尝!”

  “这是南方来的客商自家种的茶树采摘的,与别家不同的地方在于炒茶手段,据说是他夫人娘家的独门绝技,来,别客气,您尝尝!”

  “还有这茶,倒是没甚新奇,唯一值得说道的,是我家宝儿前些日子去同窗家游玩儿,回来路上顺路买的。

  那孩子非说卖给他茶叶的人说是什么上好的雨前龙井,我看哪,分明就是被人给骗了。也就看在孩子一片孝心的份儿上,勉强一喝吧。”

  来人:“……”

  来人被元老爷热情的灌了一杯又一杯,一壶又一壶茶水后,在元老爷笑眯眯又不解的目光中,红着脸道罪:“实在不好意思,在下想先去更衣。”

  元老爷一听,立即朝外面喊:“快带人去更衣,小心伺候着!”

  速度快的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人莫不是就在等我提出更衣要求?

  显而易见,元老爷就是在等人提出更衣要求,否则他还怎么不动声色的炫耀自家新建的,全城独一份儿的更衣室?

  结果也不出元老爷所料。

  来人从更衣室出来后,再次红着脸非常不好意思的向元老爷请求:“在下观您家中的更衣室十分新奇好用,一时见猎心喜,不知建造图纸能不能转让给在下?”

  转让是文雅含蓄的说法,意思是要多少钱,元老爷直管提,他就是看上元家的更衣室建造图纸了。

  元老爷自然听出了这人的潜台词,哈哈一笑,拉着人坐下,终于想起请人吃点心。

  两人边吃边聊。

  元老爷道:“咱们的关系,哪用得着这些,这不是见外了嘛!回头我就让人将更衣室建造图纸送到你府上!”

  来人自然感谢万分,自此和元老爷的关系更上一层楼。

  就这样,整个镇子上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开始了一场更衣室大改建,改建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甚至火速蔓延到了周边几个镇子,乃至全府城。

  当下,城关镇中刚开始为元老爷改建更衣室的几个工匠变的十分抢手,因为这几人现在已经算是熟手,有经验,各方面都比才开始学着看图纸的生手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镇中大户人家都知道图纸是元老爷家的,也没有跟别的拥有图纸的人家去讨要,纷纷上元家来喝上一壶茶,聊聊天儿,说说孩子们小时候的趣事。

  回到家,元家的图纸自然就送到了自家。

  寿管家对此非常满意,元家最近和城中大户走动的比往常频繁了不少,老爷也顺便谈成了好几单久谈不下的生意,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只有一点,寿管家问元老爷:“老爷,咱家少爷画的图纸,也算得上是独一份,别人提出补偿时,您为何不要?还要免费送给人家?”

  元老爷似笑非笑的看了寿管家一眼:“我就不信你个老东西不知道原因!”

  寿管家呵呵一笑,给元老爷竖起大拇指:“老爷高瞻远瞩,老奴佩服!”

  两人互相拍马屁,都说是为了孩子。

  作为孩子的锦绣感觉糟心透了。

  自从锦绣出现在学堂里,这个小班考试的第一名,从此再无元启光的份儿。

  今次也同样,先生将甲等的答卷交到锦绣手里,周围人都见怪不怪了,只有斜上角的元启光脸色十分难看。

  先生站在前面摸着胡须再一次道:“这段时间有些人退步十分明显,有些人进步的也十分喜人,但只有一人,永远保持同一水平不被超越。

  相信大家都知道先生说的是谁,没错,就是元锦绣。

  先生希望大家多多向元锦绣学习,看看元锦绣的学习时间,看看人家的学习态度,再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关于这点,是先生希望你们回去仔细反省的。”

  元锦绣已经成了最讨人厌的别人家的孩子,当然别人的讨人厌,只是说说而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6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锦绣的科举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