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锦绣的科举日常_分节阅读_第211节
小说作者:轻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1-07-15 19:34:48

  有人抢着帮他们两口子照顾孩子,且这些人对自家孩子没有一点点恶意,全心全意为孩子着想,锦绣是再放心不过的。

  日子一晃而过,进入了六月底七月初。

  这时候民间的各种瓜果蔬菜粮食逐渐开始成熟,而锦绣种在庄子里的土豆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这东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楚舟那边送来的土豆种子到底有限,现在种植出来的也不足一亩。真顶不了什么大事,光是攒种子也得好几年的时间,锦绣心里劝自己,慢慢来,急不得。

  后来锦绣寻思一番,还是吩咐人让人将冯大人以及冯舒年,程远青,谢六,定王,宁亲王老爷子一行人请过来。

  他想让这些亲近的人与自己一起见证这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几人在锦绣的庄子里见面,宁亲王老爷子还有些不乐意,对锦绣道:“书院马上要进行期中考试,不管是出试卷,选题,还是考试监考,阅卷,任何一项都离不开人,忙得很,你有什么事不能派人去跟我说一声?非要我一老头子大老远的跟你出城跑这一趟?”

  老爷子没说的是最近一个月他都没空去和小徒孙联系感情,着实太忙了。要不是仗着一身功夫身子骨硬朗,他都怀疑自个儿坚持不下来。

  时间非常宝贵,要是这徒弟敢浪费时间说些没用的屁话,他就敢让这徒弟知道尊师重道四个字怎么写。

  老爷子最近教学压力非常大,因为他们几个老先生聚在一起,对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和想法,准备下个月便开始实施,在这批学子身上试验一番。

  但这种事情又不能拿着人家孩子的前途开玩笑,他们作为先生,要为学生的前程负责。因此,在试验之前慎之又慎,谨慎再三也不为过。

  便是开会一项,每日中午休息时间以及傍晚学生放学时间,他们这些先生一刻钟都没有闲着,全部聚在会议室,针对接下来的教学调整,逐一分析利弊,想办法尽量将事情做的圆满。

  最近书院先生们一个个都脾气暴躁,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锦绣是知道的,因此老爷子说的时候,他非常好脾气的劝道:“耽搁您一上午的时间,保证您今儿不会后悔跑这一趟。否则我亲自去书院给您阅卷!”

  其余人是没这么多想法的,这里在座的除了定王殿下,剩下的都是锦绣下属,说实话,现在是上衙时间,锦绣这个顶头上司说做什么他们便做什么,名正言顺。

  再说他门已经习惯了锦绣有时候的天马行空。

  总之就一句话:跟着锦绣有肉吃,锦绣指哪儿他门打哪儿,绝不出错。

  尽管他们最近为了修建内城的事忙的要死要活。冯舒年和程远青二人已经有两月没有回家休息了,要知道他们回家也就用小半个时辰时间,但是他门连这个空余时间都没有,每日吃喝都是家里打发人给送来的,两人最近都很怀疑,再不回去,闺女可能要认不出他们这个当爹的长啥样了。

  现在坐这儿,只当是放松了,要是有壶小酒喝着,小曲儿听着,立马能呼呼大睡,一觉不起。

  只有定王殿下饶有兴趣的催锦秀:“有什么好玩有趣的新鲜物件儿,抓紧时间说吧,我就知道你每次叫我们来准有好事,咱们谁跟谁呀,在我们这些兄弟面前还有什么好卖关子?快快讲来!”

  唯一让定王殿下感觉不满意的是冯舒年程远青几人身上穿的是干脆利落的短打,随时随地都能下地干活的样子,瞧瞧自己身上一身闪着暗光华丽的王爷常服,与对方格格不入。

  “你这是打算区别对待还是怎么的?”

  反正定王殿下是不相信这几人没有锦绣的叮嘱,会提前换上下地的衣服,他们平时就算去工地上监工,穿着也没这么不讲究过。

  这还真不是锦绣爱卖关子,他缓缓起身,也不解释,直接带着几人到了庄子地头。

  一行人到的时候,地头已经有十几号人手里拎着铁锹,站在边儿上等待锦绣的到来。庄头远远的看见锦绣便小跑着迎上来,先是给锦绣一众人见了礼,这才对锦绣道。

  “大人,您让小的们准备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都是庄子里最能干的庄稼把式,也是这小半年来一直伺候土豆的老伙计,非常信得过,随时都能开始。”

  锦绣点头,这事儿需要保密,因此前来干活儿的人要身家背景干净,不会有人做出泄密的事情,即便如此,锦绣还让人私下里将他们里里外外的查了三遍,目前来说安全上应该有保障。

  锦绣便带着老爷子几人径直走入那菜地。诸人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紧跟着锦绣的步伐。

  然后便见地里种着一种他们根本就不认识的绿油油的叶子。

  定王和谢六是压根就五谷不分,但其余几人却不是一无所知的小白,对地里的产出也有一定了解。

  尤其是宁亲王殿下,可称得上学富五车,见多识广,博闻强志,很少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但面对前所未见的绿叶子也有些茫然。

  “根据经验来说,这东西枝叶茂盛,根茎强健,叶子肥厚有力,且瞧着应该是开花之后的产物,枝叶上果子又小又少,应该不是什么适合食用的蔬菜果蔬?”

  因而老爷子推断:“这东西若真能食用,应该是食用其根茎底下的部分。”

  类似的东西也不是没有,很多药材也这样,老爷子的推断十分有道理。

  锦绣点头认可,但没有直接解开老爷子的疑惑,而是对众人道:“你们瞧瞧这土地可有作假?这是四月份的时候,我命人在这里种植的农作物,至今为止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果实已然成熟。“

  锦绣的意思便是让这些人亲眼瞧瞧真伪,现在人作假的手段也很多,像是某些地方为了巴结上司拍皇帝马屁,炫政绩,经常搞出各种祥瑞,比如说一亩地亩产千斤,结果是提前让人将粮食植株移栽到同一块地里,十几块地就移栽出那么一块,然后便是所谓的狗屁祥瑞。

  西洋景儿戳破,没少让人当成笑话讲。

  几人明白了锦绣的意思,虽然搞不懂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照他的意思在地里仔细检查了一番,是不是临时让人移栽的玩意儿非常好判断,土壤松软程度不一,肥力不一,植物根茎部分的土壤和周围的土壤颜色质地不同,判断方法非常多。

  老爷子可不是个客气人,见锦绣这般说了,当即认真又仔细检查了一番,力求没有一点儿遗漏,最后才对锦绣道:“无误。”

  冯大人作为好下属,上官发话了,自然要更加谨慎认真的检查。

  最终谁都没检查出问题,还被老爷子挑出不少毛病,老人家嫌弃锦绣:“这么多人精心耕作好几个月,土壤肥力明显不足,方才还发现了好些个菜虫,一群吃白饭的玩意儿。”

  跟在旁边的庄头听了心里苦啊,你当他是不想精耕细作吗?这么多人整天闲着也是闲着,一亩地而已,施肥除草哪样做不成?他们都快闲出毛病来了,见到脚下有草,还不让拔,他心里也很难受的啊,偏大人非说不准精耕细作,太精细了得出的结果不准确,他找谁说理去?只能闷着头不说话。

  锦绣也不解释,待会儿结果出来自然能明白他的用意,只对庄头点头:“开始吧”。

  锦绣一声令下,庄头朝身后的兄弟们一挥手,那些手持铁锹憨厚朴实的庄稼把式们便按照锦绣之前叮嘱方法开始挖土豆。

  锦绣这才对着几人开始解释:“你们都知道我从小就爱收集一些杂七杂八的闲书,这些年也从书上看到了不少有的没的东西。

  这土豆就是前些年在一本杂书上看到的,说是异域有一种食物名为土豆,个个成人拳头大小,每一植株至少能结四五颗这样的果实。产量极高,味道稍甜,是果腹的好东西。

  因此在四年前便开始让人四处寻找,这几年陆续巡回了不少东西,却无一是土豆。本以为只是一本旁人杜撰来的杂书被我当真了,但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我妹夫楚舟真的在当地商人手里找到了,立马变让人给我送过来。

  送来的时候已经临近三月末,我不想错过农时急急忙忙让人种下去,也不知道种的方法对不对,便没提前跟你们说,现今已然到了收获的季节,究竟是与不是也下与诸位一同见证。”

  老爷子很快便抓住了重点:“一株能产成人拳头大小四五个,一亩地能种多少株?总产量是多少?”

  锦绣仔细道:“据我所知,此物在原产地的亩产量在一千到四千斤之间,根据土地肥力地质不同,上等田和下等田产量肯定也有所差别,在此基础上,精耕细作和大面积种植又有不同。

  然而橘生淮北则为枳,换个环境在咱们明安落地,究竟有多少产量还是个未知数,需要在场诸位一同研算。”

  即便这样已经很让人震惊动心了,要知道当今天下,就明安府而言,一亩地水稻产量在六百到七百斤之间,已然是柳大人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运用了许多肥料配方和种植方法后才有的结果。不仅多柳大人来说,就是对锦绣来说也是大功一件,锦绣将事情上报朝廷之后,朝廷立马给柳大人官升一级。

  且这还是因为此方法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得不出更具体的数据,若日后推广开来,其他地区也可使用的话,柳大人的功绩也不是眼前这官升一级可别的。

  即便锦绣说目前还不确定具体产量,其他人这么一想心里也跟着火热起来,简单一算,若只有原产地产量的一半儿,也比当下种水稻产量高了许多,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在场人没一个傻的,自然清楚。

  因此老爷子面色凝重,也不和锦绣过多废话,直接在旁边拎了一个铁铲子撸起袖子动手下地去挖土豆。

  不会挖还不会学吗?何况这东西又不是什么有技术难度的,说破了关键,看一眼就会,小心谨慎点儿不弄破皮也就是了。

  也是这时候,冯大人以及程远青,冯舒年几人也才明白锦绣一早让他们穿上轻便的短打像随时都能下地是为了什么,可不就是方便他们下地的嘛!

  三人也不废话,直接从旁边早就准备好的一堆铁铲子中拎了一把顺手的,挑了一块儿地,按照旁边农人的操作方法,开始小心翼翼的往下挖。

  便是谢六也早就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纨绔小公子,他太知道锦绣这番话若是成真,往后便是凭此得个爵位也是使得,怪不得之前衙门里人人说跟着大人有肉吃,眼下即便他吃不着肉,但锦绣剩下的给他喝口汤,也够让人眼红的。

  因此二话不说,跟着那些人一起去了。

  原地只留下定王殿下和锦绣二人面面相觑。

  定王殿下不满的又瞅了锦绣一眼,自己这宽袍大袖随时能出席宴会的打扮,做多余的动作都是累赘,既然人人有份的事情,单独落下自己,还有没有把他当成亲兄弟?

  锦绣心说当然不能把你当成亲兄弟了,我要把你当成亲兄弟,我得成什么人了?皇帝陛下第一个不答应。

  不过这话他可不会说出口找抽,虽然定王殿下要真动起手来也不能将他怎样,不过面子还是要给对方的。

  于是道:“知道您不擅长做这些,咱们就不给人添乱了,在旁边瞧瞧热闹,回头给给大家伙儿做个见证便好。这不我也是明知今儿来干嘛的,照样没换衣服嘛!”

  做人,得有自知之明,锦绣本人是一点儿都不擅长这些,就没打算亲自搞。

  之前种地的时候从种子播种出芽到开花结果,他每隔三天来庄子一趟亲眼瞧瞧,什么不知道呀?这一亩地虽然不是他亲手种的,但也是他看着长大的。

  每一步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而他为了这一切,不知道在图书馆辛辛苦苦查了多少个夜晚的资料。

  现在他可以毫不心虚的拍着胸口表示他就是一个种地小能手,是可以将柳大人按在脚底摩擦的那种中地小能手。

  他对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土豆有信心,因此这时候一点都不着急。

  反倒是定王殿下听了他的的话,无语的翻个白眼,可着自己一身华贵非常的王爷常服,就那么钻进了泥地里,拎着一个小铲子蹲在地上,学着人家笨拙的开始挖土豆。

  锦绣心想,说我这一庄子的粮食产出都顶不上您这一件衣服的价值,又是何必呢?

  不过现场诸人之中,也就只有锦绣还有闲情逸致想些有的没的,其他人可都一心扑在地里。老爷子终于挖了一窝土豆出来,只见土豆藤蔓上缀着四个成人拳头大小的,灰不溜秋的东西,还有无数秘密麻麻指头大小,鸽子蛋大小,像是没有成熟的小疙瘩。

  老爷子上手估摸了一下,一个拳头大小的土豆大约在一斤左右,眼前四个怎么着也得有四五斤,加上零零碎碎的小土豆,七八斤是有的。

  正激动地不知如何是好,谁知锦绣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小声提醒他:“这里找找,说不定还有遗漏的。”

  锦绣自己从未种过地,但图书馆许多资料表示,土豆这东西极其容易遗漏,挖不干净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未来大面积种植,挖的时候遗漏也是没办法,现如今十几号人伺候不到一亩地,他能保证这些人掘地三尺。

  老爷子一想也是,当下也不用不趁手的小铲子了,直接动手刨了几下,果真又惊喜的发现了两枚土豆,个头稍小,加起来也有一斤左右。

  这下老爷子彻底震惊了,光是这一株产量,最起码在八斤上下。

  老爷子放眼这一块儿地,再一次偏头问徒弟:“你这有多少地?”

  锦绣认真道:“将近一亩。”

  老爷子再一次不确定的问:“一亩土地能种多少株土豆?”

  锦绣:“刚好六百株。”

  老爷子是个心里有数的,稍微一算,这一亩地产量少说也有四千五百斤,这可比徒弟刚开始说的多了不少。

  即便是精耕细作那也是前所未有的产量,京城的皇庄也是精耕细作,皇家佃农日夜看守,所有的好东西全往地里运,不缺肥料,不缺水,每年的水稻小麦还是蔬菜水果,哪里有四千斤的亩产量?两千斤已然是大丰收,要写折子请功的。

  即便中等田和下等田没有这个产量,但依照眼下来算,下等田能有八百斤的产量,也堪比中等田,直逼上等田了,推广至天下,是个何其可怕的数字?

  不过老爷子现在还保持着清醒,知道只眼下这一株没有说服力,快速转移到另一株,直接喊过来定王和谢六帮他一起挖,他要瞧瞧到底是自己个儿运气好,挖了一窝产量高的,还是整块地的情况和接触的相差无几。

  等几人一连挖了十几株后,所有人都发现一开始的那一株还是产量比较低的,后来有一株直接弄出了成人拳头大小的六个土豆。

  就这玩意儿,只要能吃,别说口感如何,便已经能在饥荒年顶大用了。要饿死的时候谁还能追求这东西好不好吃?没看遇到灾年树边的树皮,地上的草皮,甚至连观音土都有人抢着吃吗?他只要是个粮食就没有吃不成的道理。

  在肚皮都填不饱的时候,追求口味就是个笑话。

  老爷子起身捏着手指想了一下,面色严肃吩咐锦绣:“此事一定要做到保密,快些让人全部挖出来,我要亲眼见他们称重才能放心。”

第217章 变化 土豆 书院

  土豆的事情现在还不能宣扬的人尽皆知, 在场人对此心知肚明,等称量完之后老爷子对土豆的产量非常满意,不仅老爷子满意, 可以说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满意。

  不过老爷子也是个谨慎人, 在其他人都开始内心狂欢的情况下,还记得询问徒弟土豆现在能不能食用,如何食用,以及安全问题。

  这玩意儿简单,锦绣早就准备好了菜谱交给厨子,土豆一挖出便有大厨面色严肃,像是捧着两颗随时都会爆炸的手雷似的捧回了厨房,开始煎炸烹煮展开十八般武艺,发誓一定要让大老爷们满意, 不能给自家大人丢脸,当然, 最重要的便是不能给自家人丢脸,否则白得了大人这么多菜谱方子。

  厨子是个有良心知恩图报的好厨子。

  关于土豆的的吃法无非就那么几种, 煎炸烹炒, 切丝的, 切块的, 切片的,酸辣的, 麻辣的,甜辣的, 炖肉的,煮肉的,炒肉的, 各式各样,只要锦绣提供一个思路,那些家里世世代代围着灶台打转的专业人士就能将他们玩出一百八十种花样,在锦绣不知道:“的时候就连拔丝的都给弄出来了。

  当时人厨子还很不好意思的挫着手告诉锦绣:“这手艺没啥技术含量,就是费糖了些,不是顶好的菜。”

  菜上桌的时候几人围坐在桌子边儿上,使劲儿动动鼻子,闻着空气中散发的香味,说实话,上来的这一盘盘菜,看着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样子,在正常不过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6页  当前第2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锦绣的科举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