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把主角碾成渣(快穿)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兰桂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0 KB   上传时间:2021-06-26 21:36:36

  梁玉馨在旁边看得好笑,觉得就为几个孩子能带来这么多欢乐也值了。

  陶家院子太糟心,他们收拾得差不多,就把东西搬到板车上,连夜搬到了陶睿家。

  二老把炕席一擦,打算铺上被褥直接睡,其他的留到天亮再收拾就行。

  陶睿烧火烧得旺了一些,二老的屋里很快就暖和起来。宋灵芝忙出来拦,“快别烧了,这都四月了,哪还有烧炕的?多废柴啊?”

  “娘,别人家不烧是冷了硬挺着,咱家多捡点柴就烧呗。我买回来的煤还没烧完呢。”

  “那精贵玩意儿留着年底再用啊,盖厚被子穿多点不冷,别浪费。”

  陶睿揽住宋灵芝把她往屋里送,笑道:“娘,你改改旧习惯,咱家以后过好日子,暖暖和和是必须的,看这天气,烧到五一吧。今天上午还下雪了呢,快上炕上暖和暖和。早点睡,明天我去跟大队长说你俩的事。”

  宋灵芝笑骂一句,到底是觉得儿子贴心。烧煤烧柴虽然心疼,但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真的很幸福。二老想起现在的日子,不由得感叹一句,“真是享了小儿子的福了。”

  陶睿家里的事就这么安排好了,他和大队长打了招呼,今后陶贵和宋灵芝就只做半天工。他要给他们调养身体,顺便请他们帮忙照顾家里,给他和梁玉馨空出时间学习上进。

  村里人对陶睿孝顺的事都快麻木了,但没想到他居然让父母上半天工歇半天,村里所有的老人都酸溜溜的。但因为陶睿还提了让他们照顾家里,别人就没什么可说道的,觉得这歇着也不是真闲着呢。陶睿怕媳妇,真是把媳妇疼得没边了。

  梁玉馨俨然成了村里所有女人羡慕的对象,当初抢了她相亲对象的二丫,现在看见她就是满心满眼的嫉妒。二丫给四个孩子当后妈,丈夫不疼,婆婆厉害,娘家拖后腿,偶尔回来一趟的大姑姐还要挑刺,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而梁玉馨呢?没孩子操心,丈夫疼爱,公婆帮忙把家里的事都做了,跟兄弟妯娌断了关系,娘家还吓得不敢找她。她还能看书学习,将来说不定能弄个更好的工作。凭什么她们两姐妹有这么大的区别?

  其实梁玉馨还真没把活儿都推给婆婆干,当初那么说只是忽悠婆婆搬过来罢了。她和陶睿换下脏衣服一般就顺手洗了,看见院子脏了就扫了,陶睿还天天做饭,需要公婆干的活很少。不过在外人眼里她已经很幸福了。

  有人嫉妒她不爱和她来往,也有人羡慕她乐意亲近她,喜欢和她聊一聊家里的事,问问她有什么主意。

  二丫见不得她这么幸福,有一次大姑姐又回家欺负她的时候,她就故意激怒大姑姐,挨了一巴掌,顶着巴掌印跑到田地里找梁玉馨。

  “大姐!姐,你可要帮帮我啊,我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你看看他姐给我打的。”

  二丫的婆婆就在田里干活呢,看见了立马跑过来,“二丫,你干啥呢?瞎说啥?”

  二丫瑟缩了一下,像是怕极了婆婆似的,然后露出自己在自己胳膊上抽的红痕,给梁玉馨看,委屈地哭起来,“姐,你帮我跟娘说说吧,我不想挨打了。”

  陈母又惊又气,“你瞎说啥?谁打你了?啥时候往你身上打了?你给我闭嘴!”

  “姐――”二丫就往梁玉馨身后躲。田里好多人都看过来了,还有高声问咋回事的。

  梁玉馨淡定地问:“这都是你婆家人打的?那好办啊,找妇女主任去,妇女主任要是解决不了,就去镇上找妇联的人,告陈家无视党的教育,在家里搞封建余毒那一套,拿你当买来的丫鬟欺凌奴役,他们肯定管。”

  二丫懵了一下,啥?封建余毒?欺凌奴役?

  陈母立刻尖声道:“你可别瞎说,我家没干这种事,这是我儿媳妇,哪有啥封建奴役?二丫,你赶紧说清楚,你在我家好吃好喝的,谁奴役你了?你瞅瞅你都胖了,大家伙儿看看,我可没奴役她。乡里乡亲这么多年,我是啥人你们还不知道吗?”

  众人看看二丫,是比出嫁前胖了点啊。要是这算奴役的话,那她在娘家算啥?

  梁玉馨看二丫不说话,道:“不告啊?那你想继续回去受着?”她看了眼陈母,又说,“大姑姐见天儿的回娘家欺负弟妹也挺新鲜的,二丫你去找宝根撑腰啊,娘不是说女儿嫁出去都要靠兄弟撑腰吗?你大姑姐欺负你,你就叫宝根打上你大姑姐家去算账,要医药费。看谁闹得过谁。”

  二丫眼睛一亮,宝根那怂蛋肯定不给她撑腰。但要是能要来医药费,赵翠莲肯定愿意去撒泼。大姑姐虽然工作没了,姐夫的工作还在啊,绝对不敢跟他们闹。就是以后她在婆家更难做了,该死的梁玉馨,有法子咋不私下告诉她?这不是让婆婆知道了吗?

  陈母心里咯噔一下,一把拉住二丫嚷嚷道:“梁大丫你啥意思?管起我家的事了?你知道啥呀,自打二丫结婚,你俩就没来往过,你别瞎出主意,谁不知道你们姐妹俩不亲?”

  梁玉馨理所当然地说:“是不亲啊,但我看不惯有人欺负女人,不行吗?我提个建议怎么了?”

  妇女主任被人喊来,听见她们的话上前道:“玉馨说得对,咱大队不兴欺负女人啊,瞅瞅二丫身上这伤,脸上这巴掌印。不是我说你,你闺女供销社的工作黄了,也不全赖二丫吧?差不多出口气得了,咋还没完没了呢?再这样下去,我看梁家人真是要闹上门了,到时候丢脸的是谁?”

  陈母脸色难看起来,“没有的事,我闺女好着呢,二丫睡魔怔了吧,胡说八道。”

  妇女主任看向二丫,“你要反映情况不?用不用去你家给你调解?”

  陈母死死捏住二丫的手腕,二丫疼得表情扭曲一瞬,低头弱弱地说:“不用了。”

  一看就是被婆婆吓得。

  妇女主任又敲打陈母几句就让她们走了,转而对梁玉馨笑道:“他家的事闹腾很久了,你刚才那么一说,倒是有可能真给解决。但凡陈家怕出事,都会收敛些。”

  梁玉馨笑道:“我也是听多了大家的事儿,见了婶子你给别人调解,自己琢磨了一下。我想着家和万事兴,要是大队里家家户户都过得和谐,那咱们大队还愁啥?肯定兴旺得不得了。我要是能帮上忙就好了,往后婶子你要是有需要帮忙的,不管是动手还是动嘴皮子,只管找我。”

  妇女主任被逗笑了,“动啥手?行,你有这份心就行,好好努力,以后有出息呢。”

  梁玉馨重重地点头,“我一定会努力的。”

  妇女主任笑着走了,心里是真把梁玉馨记住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大队里重男轻女是常态,她有心无力。好不容易有个陶睿疼媳妇疼到这个份上,还让人学习,安排好工作,那她当然是乐见其成,能推一把更好。

  大队里有出息的女人越多,她的工作就越好展开啊。而且看刚才梁玉馨说得那对婆媳都熄火的样子,还真挺适合干她这活儿的。

第93章 痴恋玛丽苏的恶毒男配21进城二合一

  二丫之后真想采取梁玉馨说的方法,可惜陈家也不是傻的,陈会计听母亲转述之后,立刻严肃地让大姐离开,亲自去姐夫家说明利害关系。

  这可不是小事,有可能影响到陈会计和他姐夫的工作,自然不能闹腾下去。但陈会计一家因此更厌烦二丫,尤其是二丫胳膊上自己抽出来妄图栽赃的红痕,让陈家人膈应到了极点。二丫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只是她再也找不到借口去状告陈家人。

  这在外人眼中,就是梁玉馨三言两语解决了陈家的麻烦。他们家可不是消停了吗?

  有个和梁玉馨交好的小姐妹,家里有难事就来找她了,不好意思地求她给出主意。

  事情是她家小妹读完了小学,娘有些重男轻女不想让继续读了,想让女儿干几年活儿找人家嫁了。巧的是这家男人是当兵死的,是烈士。

  梁玉馨和小姐妹去家里玩,状似无意地提起这件事,便道:“叔是烈士,婶子这些年一个人培养子女真是辛苦,但我们大家都佩服婶子,婶子就算辛苦,也不喊苦不喊累,坚持供子女读书,培养子女成材,简直是我们的榜样。

  说起来,烈士子女就该如此,不堕父亲的脸面,努力学习成为父母的骄傲、大队的骄傲。

  这可都是婶子的功劳啊,不像大队里有些人家,不懂得知识的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辍学,几辈子都在大队里过苦日子。像我最近看了好多书,都感觉比以前懂事了,要不然我也当不上记分员。

  哎呀说偏了,我是见婶子和我一样重视知识高兴呢,主席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啊!我一定要帮婶子宣传宣传,像婶子你觉悟这么高的人可不多,不愧是烈士家属,一家子荣耀!”

  被捧得晕晕乎乎的婶子脱口就说:“我家是烈士家属呢,肯定得努力上进,为国家做贡献。”

  小姑娘立马跑过来抱住她,“娘你放心,我一定争气,以后像梁姐姐一样找份好工作,好好做贡献,好好孝敬你。”

  本来婶子说完有点后悔的,现在听她这么说,想到梁玉馨的轻松工作,又因着被架在了高处,只要认了。心里也琢磨,读过书的人确实不一样,家里苦一苦,往后日子能更好的。

  之后那小姑娘继续读初中了,梁玉馨的小姐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她才好。一样的事,到梁玉馨嘴里就能说出花来,换了她自己,只能和娘吵起来。

  她对梁玉馨又感激又敬佩,和人聊天都忍不住夸了又夸。很快,整个大队都知道梁玉馨很会解决家庭矛盾,渐渐就有人悄悄来找她求助了。

  妇女主任知道了心里不高兴,但她解决问题就会和稀泥,治标不治本,大家基本拿她当个摆设,不乐意找她,她也没办法。

  有时候陶睿去镇上跑了一天回来,梁玉馨还在忙,他打趣梁玉馨,“你现在像是身兼两职,比我还要忙了。”

  梁玉馨勾勾嘴角,笑说:“事业发展期嘛,你也好好努力。”

  “好嘞。”陶睿一口答应,和她交换了一下努力心得。

  农村户口想要去镇上工作,除非有很强的门路,像他俩这样的,必须名声在外,让领导记住才行。

  所以陶睿每回去镇上都穿得干干净净的,见了公社那些干事就主动打招呼,开拖拉机空闲的时候和他们天南海北的聊,偶尔提家里的事。不聊天时便拿出书本来看,还在上面写写画画。

  慢慢的,公社和其他大队的人都知道有个英俊的拖拉机手,开拖拉机开得特别好,修拖拉机也特别利索,求他帮忙答应得很痛快,态度一点不傲,反而很乐于助人。

  他脑子灵活,看见别人有困难总能帮着出好主意。有时候公社的干事遇到难题,他都能帮上忙,事后还一点不求回报,最重要的是他热爱学习,虽然离开了学校,没能读大学,但他还是坚持自己多读书,复习课本上的知识。

  听说他的妻子和他一样热爱学习,在大队里当上了记分员,还很擅长调解家庭纠纷,从陶睿口中流传出去的案例就有七八个。这个妻子还是从重男轻女家庭里出来的,以前没少被欺负,幸亏从未放弃过自己。

  这时候没什么娱乐,大家凑在一块儿都是说说新鲜的事,传传别人的八卦,这么一对有意思的夫妻,大家不知不觉就会提到。

  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陶睿在大队里已经很有话语权,有两次大队长去镇上开会还是带他一起去的,不少人猜测大队长是要培养陶睿当下一任大队长。

  而梁玉馨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大队里建立了威信,别看她年轻,村里人对有文化、有本事能帮忙解决问题的人就是很尊敬的,尤其她说话一套一套的,啥新时代女性、主席语录张嘴就来,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竟然感觉她很厉害。

  他们夫妻俩有本事的事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一点不夸张,因为这年代就是喜欢树立榜样宣传优秀人才。镇上开会点名表扬了,他们回大队里开会自然会提到,传来传去的,就这么名声在外了。

  于是在公社里需要人才干实事的时候,就点名把他们夫妻要过去了。陶睿和梁玉馨交接一下工作就准备要去镇上上班了。

  这会儿正要到国庆节,大队的社员都比较高兴,看见陶睿和梁玉馨从家里出来,还主动同他们说笑,“最后一天在大队上工了吧?你俩可真有本事,能一起进城啦。”

  两人笑笑,梁玉馨说:“也是凑巧我们俩爱学习,正好镇上用得着,不然有啥好机会也轮不到我们。”

  “是,是,看来读书真有用。”大家点点头,心里头都琢磨开了。从前不重视读书,看来就是错的,没见这两口子越来越有气质了吗?看着都不像农村人了,这都是读书读的。

  两人走到田间就分开了,陶睿要最后开一回拖拉机去镇上接知青,梁玉馨要和大家核对一下工分,交接给宋灵芝,两人各自去忙了。

  刚开始传出让宋灵芝当记分员的消息时,不少人提出了异议,总不能啥好事都落到陶睿家吧?宋灵芝也不怵,让大队长喊上大伙儿,当着大伙儿的面算了好多算术题,把工分加减乘除地算起来更是算得飞快,还让大伙儿话记录一段字。

  宋灵芝快五十了不假,但她会读书写字,算术还比别人快,村里不服的几个人家没一个比得过她的。这还有啥说的?宋灵芝凭真本事拿下了记分员的活儿。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陶睿不光自己和媳妇学习,还叫爹娘跟着学呢。要不是只有一个岗位需要人,陶贵也可以来展示一把的。

  这样因为这次,大家才亲眼见证了知识的力量。直接就能少干活儿多拿工分呢。

  这边梁玉馨和宋灵芝交接工作很顺利,陶睿也开拖拉机接到了新下乡的几个人。

  有六个知青,还有四个进牛棚接受改造的人。

  六个知青是四男二女,其中两个看着家境比较好,有点傲气,见了陶睿还皱眉问怎么不是大队长来接。陶睿都没搭理他们。总有这种认不清现实的,当知青还以为来当少爷呢,到了乡下不出三天就能被现实毒打。

  四个进牛棚的都有点病弱的意思,是从其他农场转移过来的,有一对老夫妻,五十多岁了,是京市有名的教授,还有一对祖孙,爷爷六十岁,病着一直咳嗽,身份没说,只知道当过兵,孙子才十岁,已经学会坚毅,用瘦小的身躯照顾爷爷。

  这么多人一趟拉回去肯定很挤,陶睿直接让四个牛棚的先上,“车上有个破被子,你们坐好了盖上点,挡风。”

  傲气的那一男一女立马不干了,男知青抗议,“怎么让他们先上?车上这么挤,该让他们走回去。”

  女知青也道:“就是,他们都是思想有问题、身份有问题的人,同志,你怎么这么糊涂?”

  十岁的小孩低头攥紧了拳,很怕真的让他们走回去,爷爷病了,不能走那么多路的。

  陶睿扫了知青一眼,“尊老爱幼没听过?照顾病人没听过?我看你们才思想有问题。这几个可不是罪犯,进牛棚教育就等进去了好好干活,我接人不管这个。咱们大队也不兴磋磨人那一套,你们几个上不上车?不上就自己跟车跑。”

  “诶你这同志怎么说话呢?”

  陶睿干脆发动了拖拉机,把拖拉机调了个头,准备走了,“到底上不上?”

  几个知青知道他是来真的,脸色不大好看,连忙上了拖拉机。他们不乐意挨着那四个牛棚的,自动和他们拉开了一点距离。但人家四个是坐里面的,他们一拉开距离就只能挤在边上了,生怕自己掉下去,脸色更难看了。

  其他公社来接人的拖拉机手或者赶牛车的都认识陶睿,见状以为他要给知青一个下马威,都乐呵呵地啥也没说,还跟陶睿打招呼,恭喜他要到镇上工作了,拜托他以后多照顾。

  陶睿笑着同他们聊了几句,摆摆手开车走了。他当然不是给什么下马威,只是那四个进牛棚的都是无辜的人,能照顾一下就照顾一下,由他开这个头,以后社员们便不会特意去牛棚欺负人。

  从镇上到村里是一条土路,并不平整,这一路颠簸的那几个知青差点吐了,一个个小脸煞白。本来那刺儿头还想到地方告状呢,谁知拖拉机刚停下,就见大队长笑着过来,“陶睿,回来啦?咋样?最后一天开拖拉机了,是不是不舍得?”

  陶睿熄了火跳下拖拉机,笑道:“肯定舍不得啊,开了这么长时间了。不过我虽然去镇上工作了,以后也还是天天回来,要是用我开拖拉机只管跟我说,大队长别跟我客气啊。”

  “你小子放心,跟谁客气也不会跟你客气。你们两口子都有出息,别忘了大队。”

  知青见陶睿和大队长这么熟稔,感觉陶睿的态度应当就是大队的态度了。知青不吃香,反而那些进牛棚的不用受啥磋磨。

  陶睿倒是拉着大队长去旁边,主动说了接人发生的事,借机会说:“大队长,知识有用都是我说过无数遍的了,咱们大队没一个厉害的文化人,但来的这几个,一个比一个有文化。你想想,以前考大学多难呢?就咱们大队的人,谁有机会认识京市教授啊?就是当兵的,能下放到这来,以前官位也比赵立军高吧?

  我觉得磋磨他们没意义,让他们就这么病死了太浪费,不如让他们为咱们大队创造价值,能帮咱们啥就帮咱们啥,你觉得呢?”

  大队长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他们大队一直都还是比较善良的,他心里也是比较正直的,很赞同陶睿不要磋磨人的说法。就算之前王雪梅和李招娣犯了错被关进牛棚,他也就是给她们分了脏活儿累活儿教育她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把主角碾成渣(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