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大福晋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恋竹小妖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25 KB   上传时间:2021-06-17 18:41:19

  她对自己的信鸽有信心。

  事实也确实如此,信鸽一路飞行,历经数日终于回到京城大阿哥府。信鸽的脚上绑着竹筒,里面装的就是信纸。竹筒上刻着个四字,小墩子一看就知道是给四阿哥的,留下一句‘好好照顾着’,当下就往户部跑去。

  也是凑巧,四阿哥刚好从户部出来,他正准备上马车。

  “见过四阿哥,四阿哥,奴才主子来信了,指明要交给您的。”说着就恭敬地把竹筒递上去。

  四阿哥看了他一眼,伸手接过来。他粗略的看了一眼,之后就瞪大了眼睛。“爷知道了,你们先照顾好那两只信鸽,爷马上就入宫。”若信上所说是真的,可真是大功一件。

  衣服都没来记得换,四阿哥一路急行去了乾清宫。“儿臣见过汗阿玛,汗阿玛大哥来信了。”

  “哦?”康熙放下手中的笔,示意梁九功把信呈上来。此时大臣们差不多都放假不在上朝,也只有康熙还不能休息,每日都在处理着政事。恰恰相反,正是临近过年,各地的奏折不断,他反而比平日更加忙碌。

  一目十行的看完,康熙无奈的摇头。这个老大,明明是让他去治理黄河的,如今黄河还没开工,他倒好居然又捣鼓起别的东西。放下手里的东西,康熙说道:“信都看过了,说说什么想法。”

  老大对这个弟弟倒是信任,这么重要的事居然都交给他来办。

  “汗阿玛,儿臣觉得若大哥说的是真,这倒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怎么说?”康熙来了兴致。他就说老大是个祸害,老四是个认真办事的,以往都是被老大给耽搁了。看看现在,老大才走了大半年,老四就给他办了多少事实。这可比老八老九那几个滑头好多了。

  “京城的严寒咱们都知道,达官贵人有火盆过冬不难,难的是百姓。儿臣听说每年都会有百姓因为寒冷而冻死。假如这个取暖炉真有如此效果,贵人们节约下来的煤炭完全可以发放给百姓使用。也不一定非要免费给,适当的收取费用也可以。”

  “以往百姓也不是不想买煤炭,一来煤炭价格太高产量也少;二来,京中也没有卖煤炭的官方组织,百姓钱财得来不易怕被骗只能忍着。前时日大哥不是来信说甘肃那边煤炭多,咱们完全可以派人去开采。而有了这个取暖炉,百姓花在煤炭上的银子将大大缩减。儿臣以为他们肯定会乐意的。”

  从户部回来的路上,他不但把信看了一遍,还琢磨出了很多想法。如今面对康熙到能侃侃而谈。他甚至还用希冀的目光看着康熙,希望汗阿玛能把这个任务交给他,让他亲自去往甘肃。

第156章

  四阿哥的表情让康熙看的牙酸,他无情的说道:“如今不说甘肃,很多地方都是大雪封山。这件事等来年再说,你先回去吧。”来年多给老四找点事做,等他忙起来也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他对取暖炉并不如四阿哥般上心,真正让他上心的是大阿哥信里说的甘肃多煤炭,还有偶尔提起的蒙古边境那边有个小型铁矿的消息。铁矿石在驻军附近他不用想,煤炭却是十分重要的材料。

  倘若煤炭开采的足够多,价格自然会下降,到时候就算没有这个所谓的取暖炉,百姓也烧得起。

  当然他这话并不是说取暖炉没用,他只是觉得这玩意有点浪费铁矿资源。

  把图纸收好,他看了眼梁九功,“去把工部尚书叫来。”既然是工部倒腾出来的,作为工部尚书,应该也能做出来吧。难得老大有了好东西知道孝顺他,他不妨让人做出来试试效果。

  工部的能人虽然让魏大人带走一些,留在京城肯定更多。一行人加班加点总算是在年夜宴之前做出个取暖炉来。京城的第一个取暖炉康熙让人安装在太和殿。

  感受着屋里的温度,康熙满意的点头。他就知道老大不会让他失望,这温度他只穿着一个夹袄都觉得有些热。再看看它所需要的煤炭,比以往少了一半都不止。

  “很好,爱卿们做的不错,梁九功看赏。另外这件事暂时保密,朕打算给群臣一个惊喜。”太和殿乃是举办重要宴会的地方,明日就是除夕国宴,他打算让群臣提前感受一番,之后再商议要不要推广制造。

  说瞒着,这件事就连惠妃他都没有告诉,只有四阿哥在走入太和殿的时候惊讶的挑眉,心中有了些许猜测。

  太后让人伺候着脱了身上的马甲,她对坐在身侧的康熙说道:“皇上这是让人点了多少火盆,哀家觉得这太和殿比往年暖和多了。”往年虽然也要脱掉马甲只穿着袄子,但却不至于出汗。这温度就跟火盆点在脚边一样。更惊奇的是,她左右看看,并没有看到火盆。

  宜妃也笑着附和:“臣妾猜皇上今年发了财,才会如此舍得。”这温度可不是多了一两个火盆能有的,要到这个温度,怎么也要翻倍吧?

  她与太后一样疑惑,屋子里温度够高,就是没看到火盆的影子。

  欣赏着众人的疑惑,康熙绝口不提为什么。

  接着就是太子站出来带头献礼,以往太子第一个献礼,大阿哥第二,今日大阿哥不在,惠妃一点兴趣提不起来,也只有在四阿哥与八阿哥站出来的时候扯着嘴角笑了笑。

  礼毕,三阿哥状似无意的说道:“可惜大哥今年不过,汗阿玛,不知大哥可曾派人提前送了贺礼来?”他说这话可不是好心,而是他并未曾听说大阿哥派人回京,故意的。谁让这大半年汗阿玛做什么都要提大哥,当初太子离京他也没见汗阿玛如此惦念。三阿哥嫉妒,又担心汗阿玛对大哥太好,这皇位最后会给大哥。

  因此,但凡有点机会,他都要故意抹黑给大哥上眼药。

  十阿哥跳出来瞪着三阿哥,“不是吧三哥,大哥走了才多久,甘肃那地方又冷的早,他能在入冬之前走到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他大冬天送什么礼过来?再说了,你以为汗阿玛跟你似的,如此目光短浅。”

  幸亏八哥跟九哥经常在他耳边嘀咕甘肃如何如何,否则他还不知道怎么反驳三哥呢。三哥也真是的,大哥都走了,还盯着人家,也不害臊。

  他噼里啪啦一通说,只把三阿哥说的面色赤红。三阿哥面子上过去,他盯着十阿哥冷哼:“我一直想问,大哥给了你什么好处,我不过说了一句,你就有好几句等着我?之前太子出京,不照样让人送过贺礼。”

  “三哥这话不对,太子当初去的是江南,江南到京城水陆都发达,又岂是甘肃能比的?还是说三哥根本就没了解过大清各地域的地形地貌?这可不好,咱们虽然不用像太子殿下那样为日后做准备,最起码的知识还是要了解的。不然日后如何为皇上分忧?食君之禄,吃白食可不好。”八阿哥脸上微笑着,嘴里的话却如刀子一般刀刀扎在人心。

  康熙甚至想笑,他以前怎么没发现老八还有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若说吃白食,他跟老九敢说第二,谁人会认第一。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听都别扭。

  心里这么想,他并没有打算老八的意思。老三的心思太明显,就这什么都摆在明面上一点不懂隐藏的心思,也不知他哪来的自信跟太子争?

  听够了底下儿子们损老三,他这才轻咳一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好了,既然你们提到保清,朕也说说。今年这个礼,若说谁最好肯定是太子,其次就是远在甘肃的大阿哥保清。众卿家是不是觉得这屋子里很暖?没错,这都是远赴甘肃众人的功劳,也是大阿哥送给朕的礼物。”

  说着他就让人把遮挡暖气片的帘子拉开。等众臣看轻帘子后的东西齐齐惊呼,也只有四阿哥露出果然如此的样子。

  “皇上,奴才斗胆请问,这是何物?”明珠上前好奇的问道。自他听了大阿哥的不在掺和夺嫡,辞去职务回家养老后,他与皇上之间的关系反而比以往亲近很多。当着群臣的面他甚至上前去触摸。

  康熙也没提醒他小心烫,结果就是明珠刚伸出去手就被烫的缩了回来。“好热。”虽然被烫了一下很疼,但这点疼依旧挡不住他心底的惊讶。

  太子等人也好奇的上前,有了明珠的经验,他们小心很多。每个摸到暖气片的人都十分惊奇。九阿哥更是连连赞叹,“这是哪个奇才想出来的法子,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东西若是造出来,能卖多少银子。”

  他边上正好是四阿哥。四阿哥听到这话脸直接就黑了。该说不愧是老九吗?他看到这东西首先想到的是造福百姓、能给国库省银子,到了老九眼里就是做买卖赚钱。

  欣赏够了忠臣的赞叹声,康熙才开口:“大家看到的这个叫做暖气片,是由大阿哥夫妻想出来,工部众人合力研制出来的。”紧接着他简单给众人普及了一下暖气片和取暖炉。

  取暖炉是昨天安装好的,昨晚他直接让人搬了个床榻,宿在了太和殿。梁九功还担心他会着凉,结果就是他第一次睡了个暖和安稳的觉。就算被窝里没有汤婆子,他也不觉得冷,一觉到天亮。

  太和殿很大,这间屋子,康熙足足装了十组暖气片。饶是如此,一晚上用的银霜碳还不如之前的一半多。

  “这东西确实好,朕决定明年就让工部着手制造,争取明年冬天给大家都安装上这个暖气片。大家以为如何?”

  四阿哥有一点说的没错,就算百姓买不起这个暖气片,等他给京城的达官贵人安装完毕,日后也能省下大半的煤炭。这些可都是银子。

  众人大喜,“皇上大善。”

  “汗阿玛,汗阿玛,您让儿臣去甘肃吧,研究发明儿子也会,若是儿子在场,肯定能做出比这个更好的来。”九阿哥一直在研究琢磨取暖炉和暖气片,就这一会儿的功夫还真被他琢磨出个所以然来。现在他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大哥那边如此热闹,他当初就算是拼着被八哥十弟厌恶,也要扒上大哥的金大腿跟着去甘肃啊。

  他只是在脑海里想想就知道他们在甘肃定然过的十分精彩。

  四阿哥脸更黑了,就是八阿哥脸色也不太好看。老九真是奸诈啊,不过是一晃神居然就让他提前钻了空子。

  不想落后太久,四阿哥拱拱手,“儿臣愿意去做马前卒,亲自去甘肃探查煤炭的情况。儿臣敢保证,只要有儿臣在,绝不会让半块煤炭浪费。”

  户部如今被他整治的差不多,京城再也没有人敢浑水摸鱼从户部捞银子。就是外省,那些有欠条在户部的,也都被他写了书信送过去。不过半年,就有不少人乖乖把银子送了回来。如今的国库之充盈,就是三年没有收入都足够应对。

  九阿哥怪叫道:“四哥,你怎么能这样?”他好不容易就等到这一个机会,四哥还要出手抢夺,真是好兄弟,亲兄弟。

  他话音刚落,三阿哥也站了出来,“汗阿玛,儿臣也愿意身先士卒。”煤炭啊,这可是好东西。他是真没想到贫瘠的甘肃还有这样的好东西。若他握住了煤炭资源,何愁将来没银子花?

  “三哥,过分了啊?”四哥也就算了,大家都是一个心思,三哥这个一心争夺皇位的为什么也要去甘肃?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东西值得三哥觊觎。还是三哥只是纯粹的嫉妒心里,什么事情都想要插一脚?

  不只是九阿哥,就是八阿哥也微笑着看向三阿哥,“三哥,我听说甘肃天气极端,全年一半寒冷多风沙,一半炎热多暴雨。三哥这么娇贵,你确定你能受得了?”

  三阿哥脸黑,“老八你怎么说话呢,谁娇贵了?”他也是能上马弯弓的人,怎么就娇贵了。再说大哥大嫂、就连长乐都能适应他为什么就不行?老八就如此看清自己?

  “都给朕住嘴,”还没影的事儿呢,一个个就知道吵吵,吵什么?“老五,这件事朕交给你办,等开春化冻你就出发,多点带人,去看看甘肃境内的煤炭到底什么情况,值不值得朕派大部队前去开采。”

  五阿哥有些懵,他没想到大家争来争去,事情居然落在他头上。他还没领旨,就被九阿哥扑过来保住,“五哥,好五哥,你去跟汗阿玛说说,你马上就要大婚了,怎么能离开京城。像这种不知道何年能回京的苦差事,自然是亲弟弟代劳。”

  当着众臣的面,九阿哥就差撒泼打滚,宜妃哭笑不得,她赶紧出声:“老九,朝堂的事儿自然是皇上说了算,你现在像什么样子,还不赶紧起来。”

  九阿哥不为所动,之前他跟汗阿玛提过想要去外省帮忙‘要银子’,结果被汗阿玛否决,如今汗阿玛又一次越过他想把机会给别人,九阿哥怎么能甘心。

  五阿哥何时被这样对待过,他有些无措又有些心软。他迟疑的开口:“汗阿玛,要不”

  还没等他说完就被皇上打断,“老九你起来,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就是想要出去玩。朕还没说你呢,你跟老八、老十,你们仨整天浑水摸鱼,不好好办差,如今还想出京。没都没有。”

  他伸手指了指五阿哥,佯怒道:“你五哥马上要大婚不假,你年龄也不小了,正好今年大选,让你额娘好好给你挑一个。之后你就老老实实给朕办差去。”

  “别啊汗阿玛,儿臣保证,等儿臣到了甘肃一定好好办差,绝对不给皇族丢脸。您若是不信,您大可以派个心腹跟着啊。”

  “然后你自己到处溜达,把工作都丢给朕的心腹?”康熙替九阿哥说完后面的话。

  九阿哥撇撇嘴,“哪能呢,儿臣是那样的人么?”

  结果就是换来康熙的一阵冷笑。

  八阿哥上前迈了一步,还没等他走出来,康熙直接挥手,“老八,你也给朕滚回去。真当朕不知道你们心里那点小九九。哼,想都别想。”他忽然觉得这些儿子生来就是讨债的,一个个不知道给他分忧,就想着往外跑。

  被康熙直接点名,八阿哥也不尴尬,他笑容不减,“哪能呢,汗阿玛您误会了。儿臣是觉得比起儿臣京城更离不开五哥,您派五哥前去实在大材小用。这种小事就适合儿臣这样的人来办。朝政的事儿,儿臣不懂,您常说政务太多没人分忧,若再把五哥派出去,不就更忙了。因此儿臣才觉得把五哥留下,让儿臣出去合适。”

  八、九两位皇阿哥你一句我一句,就连四阿哥也会见缝插针偶尔发表自己的意见。十阿哥在三个哥哥后面着急的直跺脚,见自己插不上话,他索性扒拉开八、九两位皇阿哥,跑上台去保住康熙的大腿。

  “汗阿玛,您也看看儿臣,您可是答应了额娘,要好好照顾儿臣的,怎么好事儿您从来不想着儿臣呢?”八哥九哥他们也就算了,今日这事儿汗阿玛宁愿给五哥也没提他一句,就这么看不上他。

  使劲儿抽了两下没能抽出自己的大腿,再看在他腿上装作抹眼泪的十阿哥,他真不知自己该哭还是笑。“像什么样子,赶紧给朕松开。”他一边觉得十阿哥这样有失体统,一边又觉得十分新鲜。不知怎么,他又想起大阿哥来。

  所有的皇阿哥里面,老大是第一个敢这样抱着他的腿要东要西的人。现在好不容易老大走了,没想到又来一个老十。抬头偷偷打量一下八阿哥与四阿哥,他心里只有庆幸,庆幸老四被表姐养过几年、庆幸老八要面子。不然这几个皇阿哥都跪过来,他都要晕。

  惠妃张口说出今晚的第一句话:“你们几个还真当甘肃是好地方,一个个争着抢着。今日是除夕,你们也不看看是什么地方,就算你们想去,也不急在这一时。”说心里话她是不希望老四与老八出去的。老大路上遇到刺客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仍旧心有余悸。一个儿子已经够担心,剩下的还是留在她跟前看着的好。

  只是她也知道若孩子们铁了心要去,她想拦也拦不住。既然如此,她也只能先帮他们把这件事给糊弄过去,等过完新年,谁想去谁不去,让他们再去与皇上争执。

  “惠妃说的没错,哀家记得甘肃距离蒙古不远,哪里啊,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太后眼里有些怀念,她已经很久没有回蒙古了,也不知那边如今怎样?

  众人似乎这才想起来今日是除夕,太和殿还有一种大臣在,除了三阿哥特意整了整衣冠,其他几位皇阿哥也只是恋恋不舍的站了回去。他们又不想当皇上,自然不会在乎自己的形象。

  这一对比又显出三阿哥来。康熙看着恢复了往日温和的三阿哥,只觉得他做作得很。同样都是以温和示人,还是老八看着顺眼的多。

  按照以往献礼之后就是赏赐,虽然被几位皇阿哥给打断,康熙仍旧没有忘记。大阿哥不在,康熙直接赏赐了惠妃,那一连串的东西听的众妃嫔羡慕不已,佟妃更是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无他,皇上居然赏赐了只有贵妃、皇贵妃才能带的七尾凤钗。这是不是暗示着打算晋升惠妃为贵妃?

  想到这里,她心里更不舒服了。她费尽心机使劲儿讨好皇上都不成,大阿哥不过是取巧献了个取暖炉,皇上赏了惠妃凤钗,当真是不公平。

  若皇上只赏赐了惠妃,她还能张嘴说一说,可这次的赏的不只有惠妃。李光地、魏衍等所有去往西北的官员家眷都得了赏赐。够格入宫参加席宴的赏了衣裳料子和首饰,那些品级低等,没资格封诰命的,也被提前请入宫中,如今就在最后面坐着。

  怪只怪皇上做事情太全面,让她连挑拨离间的机会都没有。

  除了佟妃还有一个人心里不舒服,那就是她额娘赫舍里氏。虽然有皇上的赐婚,佟家的名声也只是在明面上好了很多而已,实际上大家对佟家依旧是敬而远之。这让她忍不住想,若当初她没有如此急切,就不会得罪大阿哥;若没有得罪大阿哥,自然不会有后面李四儿的事儿。

  没有这些,佟家就不会因为隆科多连累的丢了爵位。

  退一万步,就算是因为李四儿皇上惩罚了佟家。只要他们没得罪大阿哥,与之交好,那被赐婚给佟家的是不是就会变成长乐格格?

  她并不是在乎长乐格格有福气的名声,她看中的是皇上对大阿哥的态度。

  或许皇上自己都没有发现,他越来越重视大阿哥,这份重视已经超过太子了。

第157章 (错字)

  “我说什么来着,大阿哥就是你登基最大的绊脚石,你不应该妇人之仁,现在相信我的话了吧?”康熙走后,索额图走向脸色难看的太子,抬手制止了他灌酒的手,他小声的说着。

  之前自己就跟太子提过,如今的大阿哥阴险的很,他根本不是放弃,是用的以退为进。他们应该在这时候快刀斩乱麻把大阿哥做掉。太子倒好,居然顾忌着那点可笑的兄弟情分,迟迟不动手。

  生在皇家别说兄弟,就是父子必要的时候也不是不能反。太子若一直这样优柔寡断下去,迟早被其他兄弟拉下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大福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