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大福晋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恋竹小妖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25 KB   上传时间:2021-06-17 18:41:19

  风沙,他们又不是没见过,能有多大呢。

  李光地摇头,见他们固执的不听,他也不再多说。有些人啊,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

  黄土层很厚,他们行走尚可,马车比较艰难,走过的地方留下深深地痕迹。有个年岁略小的工部官员嘀咕:“这地方怎么也不弄个官道出来。”

  李光地手上用劲推着马车,嘴里答道:“没用。”这里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寒风之中,风中会带来多少沙尘。别说这里本就人迹罕至,开辟官道没什么大用,就算是有用,过上这大半年风沙季说不定也给掩埋了。

  既然如此,索性他们就不在浪费这个时间。

  “我记得李大人说过,黄河多泥沙,你们说跟这个地形有没有关系?你们看有没有这种可能,黄河本身泥沙应该不多,只是这极端的天气,把这黄土都吹到黄河,长此以往,泥沙越来越厚,也就导致了黄河的淤积堵塞。”伊青禾用状似闲聊的态度说出自己观点。

  魏大人抬头看了伊青禾一眼,这一路他真是长了见识,也由衷对大福晋感到佩服。一路上,大福晋与他们一样,一点苦累没喊过,别说拖他们后腿,甚至比他们精神都要好。原以为这已经是极限,每当他觉得自己了解大福晋的时候,她就会刷新他们的认知。

  就像现在,他们这次来的匆忙,没有提前了解这边的情况,基本上都是休息的时候查找探讨。大福晋说的这种可能他们也探讨过,因为有李光地这个来过的人,他们不用疑惑,能很肯定的说就有这种原因。不只是有,很可能这还是最大的原因。

  在魏大人的心里,女子不能参政不假,但不代表你要什么都不懂。就像他夫人,你回家跟她说这些,她完全听不懂;她讲一些胭脂水粉自己也不感兴趣,两个人鸡同鸭讲,时间长了感情慢慢也就淡了。

  看着在前面跟着推车的大阿哥,他心里有些羡慕。

  “大阿哥,前面有个小村子,咱们要不去那边休息一下。”李光地指着前面的窑洞说道。

  大阿哥抬头看看前面,又看看身后嘴唇有些干裂的众人,他舔舔嘴唇,“那成,就去那边。”

  有了盼头,大家速度快了几分,等走到那边,伊青禾趁着大家去交谈的时候,悄悄走到一边。别看这边黄河水泛滥成灾,可人吃水依旧是个很大的问题。

  既然来了这里,她就想做出一点政绩出来。而改善这边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造林说的容易,树木想要成活,也需要浇水。若是人吃水都困难,更别说浇树了。

  所以,她就想着利用手里的东西检测一下这下边能不能挖出水井来。如果能挖井,不仅能解决百姓吃水的问题,还可以用来灌溉。

  偷偷检测一遍,发现确实有地下河,只不过地下河距离地面比较深,最近的也有八十多米,深的能有两三百米。

  伊青禾皱眉,这个深度,对现在的技术来说应该有难度吧?

  算了,这种技术问题就不是她该操心的,她只要把这个设想提出来就好,剩下的就看这些工部的‘能人’。

  还在想怎么能‘恰到好处’的把事情引到打水井上面去,却不想大阿哥一行人吃完饭并没有休息,而是坐在一起探讨起来。

  来之前大阿哥做过心里建设,他知道这边生存环境不好,百姓日子过的艰难。但是设想毕竟只是设想,等他真正踏入这里,才发现一切比他想象中艰难的多。

  就说今天晚上招待他们的高粱米已经是最好的东西,白面、大米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的东西,就算是过年有的人家未必都能吃得上。

  高粱米苦涩难以下咽,在这之前他们谁吃过高粱米,就算是偶尔吃个新鲜,那也是精挑细选、磨的细细。大阿哥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吃下那一碗饭的,特别是在他吃的时候,被主家的孩子盯着流口水。

  “这里的百姓太苦,咱们要想法子改善他们的生活才行。”大阿哥一锤定音。他们来这边不只是治理黄河,还要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

  魏大人也跟着感慨,“是啊。”不是说这边靠近黄河么,谁能想到他们吃水都是问题。赶路途中他们不怎么讲究,有时候为了赶路能三天不洗澡,但也仅仅是三天而已,再多不行。

  今天走了一天的黄土地,他浑身难受,就想着问问看哪里能洗个澡。在他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不想在这里居然是无比奢侈。他也是问过之后才知道,因为严重缺水,他们一生最多洗三次澡。

  出生的时候一次,出嫁以及快死的时候。出生与出嫁的时候好说,据说临死前洗个澡是希望他们能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走,同时也是祝愿他们下辈子能有个好的富裕的生活。

  听到他们的话,魏大人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而根据他们的推算,接下来他们还要走差不多一个月才能到达黄河泛滥的区域。一个月不洗澡他们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要是一个月缺水喝,那才是麻烦。他自己无所谓,小格格怎么办?

  躲过一次意外可以说是侥幸,次数多了,就算大阿哥想要隐瞒,大家也都不会在相信。如今包括魏大人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成了长乐的小迷弟。说句夸张的,长乐的话比圣旨都管用。

  特别是魏大人,每次出门前都要凑到长乐面前,哄着她说平安、顺利。大概真的是被长乐祝福过,他们的路程很顺利,简直是要水来水、要吃的都能有兔子撞死在他们马车上。

  其实现在魏大人就特别想要问问长乐,他想问长乐哪里有水或者哪里适合打水井。作为工部侍郎,打水井这活他虽然不精通大致上也都懂。看到这里的吃水困难他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打水井。

  可他又害怕长乐说出‘没水’二字。总之,他现在脸上的表情无比纠结。

  长乐疑惑的看了他一眼,“魏伯伯,吃坏肚肚?”长乐刚开始称呼魏大人魏伯伯的时候,差点没把魏大人给吓死,后来他见长乐听不懂‘尊卑有别’,而大阿哥夫妇并不在意,也就随她去了。魏伯伯三个字也从刚开始的胆战心惊到现在习以为常,甚至他一天听不到这三个字浑身就不舒服,做什么都觉得不对劲儿。

  伊青禾抱着长乐偷笑,小家伙这是说魏大人便秘呢。魏大人刚才的样子确实很像。也就是长乐如今还小,很多词不会说,不然魏大人怕是要更尴尬。

  魏大人脸色变换,道:“长乐想不想洗澡啊?你猜猜哪里有水给长乐洗澡澡好不好。”

  这下别说魏大人的下属,就是李光地脸色都变了。“魏大人,你堕落了。”四十多岁的人这样诱骗一个孩子真的好?再说,你之前不是不相信长乐格格么?

  魏大人丝毫不觉得羞愧,他轻咳一声,大言不惭,“咱们吃了人家的高粱米,总要还点什么。李大人你也别只说我,我就不信你自己不动心。”

  吃了别人的粮食,他们本来是想要给银子的,结果对方说什么都不要。后来他才知道,这地方银子还不如一把白面好使。他们这里人烟稀少,买东西特别不方便,基本都是自给自足,所以要银子没用。

  白面他们是没有的,带来的粮食这一路早就吃的差不多了。他又做不来白吃白喝的事情,想来想去也只有从水源上下功夫。

  李光地被魏大人一句话给噎住了,动心,他还真动心。就算来过一次,他还是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环境,若是能有水洗个澡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魏大人以为,他说这一句,长乐肯定会屁颠屁颠的出去寻找水源,就算不去也会告诉他们哪里有水。他们是不介意帮忙打水的。哪知长乐直接缩到伊青禾怀里,“风大,吹飞飞。”

  伊青禾与大阿哥脸色都跟着变了,长乐从不会开玩笑,难不成今夜会有大风?想到这里,大阿哥坐不住了,他们的行李还在外面,若真有大风,还要去寻一个能避风的地方。

  魏大人、李光地也跟着站起来,“大阿哥,我与李大人去找村长,把这件事跟他说上一说。若真有大风,村长应该知道怎么做。”这地方常年刮风不断,村民应对起来肯定比他们在行。

  一行人立刻行动起来,等他们收拾好刚进屋,风力加速,两个人合力把门关好顶上,这才松了口气。李光地擦擦额头上的汗水,“这地方还真是变幻莫测。”

  他们住的本就是村长家,此时村长与他们在一屋,听了这话,他笑笑:“习惯就好,习惯就好。”难得来几位‘大人物’,村长自然要拿出所有的精力对待。这地方很少有外地人过来,他们若想要吃点好的,大部分都是从这些外地人手里换取。

  大家都知道这边生存条件艰难,却不知这里矿藏资源同样丰富,其中露天煤矿就有不少。这些矿产基本都是无主之物,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会出去开采,留下一部分自家冬日里用,剩下多余的就会与来往的商贩换取粮食。

  大阿哥一行人并没有表明具体的身份,村子也就把他们当成以往的商贩,像这些住久了都能知道的事情,自然不会隐瞒。

  “你看我这炉子里烧的都是上好银霜碳,听说这东西在京城那都是达官贵人才能用的,在我们这家家户户都有。你们下次若带来好东西,咱们完全可以用它交换。我敢保证等你们把它运到京城,能赚大钱。”村长侃侃而谈。

  大阿哥低着头不做声。他不知村长说的是真是假,这地方的矿藏真就多到官府也管不过来?若真是这样,以粮食换取矿藏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他只当自己是用粮食雇佣这些百姓开采了。

第152章 (错字)

  “明天不是要赶路,怎么还不睡?”伊青禾哄完长乐,转身就见大阿哥坐在桌子前沉思。在他的面前放着几页宣旨,上面零星的写着几个字。

  伸手拿过来看了一下,见上面都是今日村子所说,她心中了然。京城炭火一直都是急缺的,尤其是冬日用炭量大,上等银霜碳一直供不应求。今日在这里,一个普通甚至是贫穷的百姓家中,居然见到了上等银霜碳,想必对他的冲击不小。

  大阿哥回过神,见伊青禾准备给他研磨,他伸手制止,“走了一天,你也累了,赶紧去休息吧。我很快就写好了,马上就去睡。”伊青禾无意中的一句话给他很好的思路,出了京城大阿哥晚上住宿的时候都会把这天或者这几日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大部分时候他写的是民俗风情或者当地人对朝堂、地方官员的看法,极少数的时候他会写写这个地方特有的东西,就好比现在,他就写到‘村长说这里煤炭资源丰富,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开采煤炭用以赚取费用。今日住宿的几家百姓做饭用的亦是银霜碳。不过,村长的话是否属实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假如是真的,建议派人前来开采或者组建商队过来与之交换’。

  老九喜欢经商,讨价还价很有一套,明明是他占便宜,每次到最后对方都是感恩戴德,好似占了他很大便宜一样。他就想,到时候能不能说服汗阿玛把小九派来与之交易。

  今日的风格外大,连村长都说几年不曾见过,尽管屋里有火盆,大阿哥还是去拿了一件披风给伊青禾披上。“瞧你手冷的,咱们带的银子多,等到了地方多买些炭火。”

  在京城上好的银霜碳能卖到四五两一吨,次一等的只要跟银霜碳沾边就没有下过一两银子。以贝子府为例,他们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冬日所需银霜碳就有五吨左右。贝子府里里外外那么多仆人,加在一起每年所需能达两千两白银。

  而在这里上好的银霜碳只需要一两银子,若是买的多甚至还可以再便宜。这前后差价实在太大,就算贝子府全员都用上等银霜碳,一千两银子也足够了。

  在京城不觉得,来到这里,大阿哥财大气粗起来。福晋怕冷,到时候他点上五六个火盆烧暖暖呼呼。

  “其实我有一个设想,你说咱们能不能研究出一种取暖的工具。嗯,比如用铁或者其他金属做成盛水的容器和炉子。”这个设想其实就是‘古代’的取暖炉。在星际发达的地方肯定不需要这种古老的东西,也就是伊青禾出身的星球不好,像她这样的孤儿小时候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取暖。

  炉子怎么制造的她当然不懂,她只能绞尽脑汁把自己见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魏大人他们都是见多识广,她想,只要他们肯钻研,肯定能研究出来。

  “我觉得若是能把这个东西制造出来,就算是冬天,咱们也能当成春日来过。”以前不觉得那种日子有多好,如今她竟然开始羡慕起星际的生活来。

  把伊青禾说的记录下来,等墨迹干了,大阿哥起身拿出一个盒子。这个盒子里放着他所写的全部东西,拿出里面较薄的信封,把手里的纸张装了进去。他调侃:“福晋你还真会给我找事做,治理河砂、打水井、开煤矿、如今又多了个取暖炉。嗯,虽然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功,但不得不说你这个名字取得好。”能取暖的炉子,可不就叫取暖炉么。

  嘴里虽然抱怨着,他还是郑重的把信封放好。这个信封里面放着的就是他说的那些,日后准备要做的事情。

  帮着他收拾东西,伊青禾‘据理力争’,“这怎么能叫找事呢,若真能做成了,这可是能载入史册的好事情。”南方先不说了,像盛京常年阴冷,夏天格外短暂,作物就不说了,人出去上个茅房都能被冻成冰棍。若是有了这个取暖炉,最起码他们能在屋里走动走动,不用把自己所在炕上。

  伸手弹了弹手里的纸张,他笑道:“能不能载入史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老魏又要痛并快乐着了。”伊青禾经常语出惊人,有好几次魏大人都从她的话语中寻找到灵感。像之前大阿哥信封里记载的那些,魏大人也都有记下来。有些他觉得自己能做,有些他打算带去京城交给同僚。

  自己能做的他当然高兴,自己做不出来的他是抓心挠肺,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盯着伊青禾,就指望着能从她嘴里在露点什么。

  极端的天气也只有这一天,好在他们有长乐,提前做了准备,倒也没什么损失。接下来的路,大家都有了心理准备,倒也能适应。

  一路上走走停停,总算是赶在最冷之前到达目的地。

  魏大人是个工作狂,分配好住处他只休息了两日就带着人去勘探地形去了。此时天气寒冷,河面结了冰,但依旧挡不住他们的工作热情。

  大阿哥同样跟着忙上忙下,只有伊青禾与长乐闲了下来。其实也不能说彻底清闲,她也开始了夫人外交。

  陕甘地区的总督乃是董鄂席尔达,其祖父岳瞻为福陵总管大臣。刚开始她还以为这位与三福晋有关系呢,后来才知道席尔达出身镶红旗,在董鄂氏一族算是‘杂系’,与三福晋这种出身‘正统’的还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也让伊青禾松了口气。

  大阿哥只觉得好笑,“我看你与三弟妹关系不错,怎么,你很怕她?”他有几次去接伊青禾回府,见她与三福晋坐在一起说笑,那模样看着十分要好。

  “倒不是怕她,怎么说呢?若不熟悉还好,只觉得她有些端着,倒还能过得去。”她是真的不明白,原本两个人好好地,关系不远不近。好像是忽然之间三弟妹就与她亲近起来。你说亲近也就亲近吧,都是妯娌,也没什么。

  关键是三福晋亲近人的方式太特别。

  两人见面三次,她能三次提让自己给大阿哥纳妾,话里话外的说自己独占大阿哥不贤惠,是‘妒妇’所为。最离谱的是他们出京之前,宴会过后三福晋还让人给她送了一套‘女四书’。

  这把伊青禾给气得不轻。你自己愿意给自己套上一层枷锁就自己套呗,她都没管三阿哥后院的事儿,你一个弟妹反到管起她来了。若不是出发在即,伊青禾就冲进宫里把‘女四书’扔在三福晋脸上了。

  “还有这事儿?”大阿哥也是第一次听说。他唏嘘一声,“还好福晋你没学她。”像董鄂氏那样的女人千篇一律多无趣,还是他夫人这样好,跟他合拍。不过话又说回来,老三自己就是个喜欢掉书袋的,娶个这样的福晋也算是绝配。

  伊青禾拍拍胸口,“我听说这位董鄂大人也有个女儿,我是真怕他夫人、女儿与三弟妹一样。”还不知道要在这里呆多久,她总不能不与人交际,总督、巡抚这都是免不了要打交道的。她可不希望刚走一个三弟妹又来一个董鄂氏。

  大阿哥轻笑,他语气傲然:“不喜欢不搭理她们也就是了。你是皇家福晋怕什么。”身为皇帝的儿子,他完全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横了他一眼,大阿哥说得轻巧,这个席尔达在陕甘两三年,肯定比他们更得民心。若是人家一个不高兴,随便暗示几句,大阿哥等人不得抓瞎。

  “你男人是这样能轻易被人拿捏的?”大阿哥嗤笑,“他若是识趣好好配合爷干活也就罢了,若是不识趣,换个总督也不是不可以。”

  伊青禾真想呵呵他一脸,你以为自己是皇帝呢,还换个总督就好。没听过天高皇帝远,这里可是人家的地盘,也不怕自己走不出去。

  知道伊青禾心里想什么,大阿哥也不拆穿,是不是大话等日后她就知道了。“席尔达你就别担心了,我看他眉目清明不像个心思坏的,倒是那个甘肃巡抚郭洪的家眷你多留意一些。”

  席尔达是陕甘总督,不只是负责甘肃这一片,很多时候这边的事情还是需要巡抚来负责。如今的甘肃巡抚叫郭洪,比起席尔达的刚直,这位要圆滑的多。不,说圆滑都是客气的,这人言语谄媚,每次他要去做些什么事儿的时候,对方都要开口阻拦。

  对上谄媚巴结,对下却又呼来喝去。

  甘肃这样的地方,能吃的脑满肠肥可见贪的不少。

  在兵部呆的久了,大阿哥喜欢直来直去,最厌恶这些拿着官腔不干正事的人。很不巧,刚见面,郭洪就被他打上了这个标签。

  郭洪?伊青禾冷哼一声,“可别吧,日后你们指不定能成为连襟呢,现在说大话小心日后打脸。”别人来拜见她这个大福晋不是带着女儿就是儿媳妇,这位郭大人的夫人居然带着妹妹。她那个妹妹打扮的花枝招展,表情羞羞怯怯,真当别人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

  迈出去的脚步收回来,他在伊青禾身边使劲儿嗅了一下,“我说你这干醋吃的也太没道理,我若是真想找,什么样的女人没有,用得着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这地方的女人再漂亮能有送入京城的秀女漂亮?

  脸色有些发热,伊青禾不好意思的推了大阿哥一把,“谁吃醋了,我会吃醋,哈,真是笑话。”见大阿哥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她用上几分力气,“不是说要出门,赶紧走吧。”

  虽然不喜欢郭洪的夫人,今日毕竟是第一次做东,她还是给对方下了帖子。如今眼看着时辰要到了,她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此次来甘肃,伊青禾并没有带着张嬷嬷,而是带了文绣并几个大丫头。自打出宫建府,这几个大丫头都被她逼着学了点功夫,一路上倒也不曾拖后腿。小厮带的也不是惯用的小墩子,而是一个叫来旺的副总管。

  与小墩子这个笑面虎差不多,来旺的嘴巴也很毒。今日他就被伊青禾派到门口迎接众位夫人、小姐们。

  别看他才来没几日,功课做得很足,哪位大人家有多少家眷,他都一清二楚。伸手接过请帖,他抬头看了眼前的夫人一眼,随后板着脸,“这位夫人不知是哪家的,可有请帖?”他手里的请帖是给正四品守巡道员伊拉哩大人的,可前面站着两个梳着妇人发髻的夫人。奇怪的是两人都身穿正红色旗装,只不过一位年龄少长,一位约莫二十岁出头。

  身为大阿哥府的副总管,来旺自认自己也是见过不少市面的,可来到甘肃他才发现自己还是那个井底之蛙。先是甘肃巡抚的妻子带着妹子前来拜见大福晋,紧接着是这位守巡道员,居然弄出俩妻子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大福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