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十年代白富美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砚台山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3 KB   上传时间:2021-06-11 22:10:38

  这是红酸枝的木材?

  姜萱有些惊喜,伸长了胳膊,努力去够堆到角落的那个小木盒。

  都说近代随便捡一样古董都是宝,毕竟造假和山寨还没出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红酸枝首饰盒,说不定也藏有好东西呢!

  弄得一身灰头土脸,总算够到了心心念念的小木盒。

  拿到手仔细观察,姜萱没猜错,这就是首饰盒,民国时期的那些姨太太就爱用这些东西,打开一看,里面果然空荡荡的。

  想想也是,就算盒子里有值钱的东西,只怕早就被别人顺手牵羊了。

  哪能轮得到让她捡漏?

  姜萱拧眉,不信邪地顺着盒子摸了一圈,也没摸到暗格机关,最后又使劲晃了晃,似乎能听到有些轻微异响。

  但是她真的没发现哪里有暗盒的开关啊。

第30章 你怎么会的?

  一时半会也弄不明白, 姜萱决定把这个小木盒一块带走了。

  离开房间时,姜萱挑了厚厚的一沓废旧报纸,连同三本旧书, 再加上小木盒,差不多三斤重。

  老大爷放下秤杆,“三斤啦,一斤两毛钱,刚好六毛钱。那个黑漆漆的小木盒……有什么好的?”

  姜萱笑笑:“我想拿回去当首饰盒, 虽然有点破, 但是擦干净了应该也挺好看的。”

  “也是, 你们小丫头喜欢这些东西!”

  老大爷没多想,收了姜萱递过来的六角钱, 又重新躺回了藤椅上,乐呵呵地摇扇子,看着姜萱越走越远。

  从废品收购站出来, 姜萱抓紧时间回到了大杂院。

  对门的杨婶正在烧水做饭, 见姜萱提前回来, 纳闷地问:“今天下班这么早吗?”

  “对, 今天下班早。”

  姜萱说着, 把手里沉甸甸的一捆报纸扔进柴房,转身问:“婶子,现在几点啦?”

  杨婶扭头看了眼屋里的钟表, “四点三十五。”

  那应该来得及去一趟粮店。

  粮店和副食品店都是五点左右关门,离得不远, 步行十分钟就到了。

  想到这里,姜萱急忙进屋,把三本菜谱随手扔到桌上, 小木盒塞进空间,然后接了一盆水,洗手洗脸,把衣服上的灰尘拍干净。

  在废品收购站走一遭,连头发都能沾了不少灰。

  姜萱草草收拾了一番,又取来粮本副食本,慌慌张张出门。

  杨婶喊道:“去哪里啊?”

  “去店里买菜!”姜萱头也不回。

  看她手里空荡荡的,杨婶叹口气,拦住她道:“好歹把竹筐带上,再拿一个盆,今天有豆腐供应呢!”

  “还有豆腐呢?”

  姜萱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慢半拍的去拿竹筐和不锈钢盆。

  杨婶不放心地问:“粮票和钱都带了吗?豆腐票也不能忘了。”

  “全都带啦。”

  姜萱赶时间,飞一般地跑出大杂院。

  短短五分钟跑到粮店门口,店门敞开,里面还有不少顾客。

  姜萱庆幸地弯腰大喘气。

  走进粮店,三个柜台依次排开,后面的货架分成了一格一格的,夹杂着稻壳的糙米堆得冒尖,其他米面粮所剩无几。

  前面有老太太正在买粮,姜萱大胆走上前,细心观察。

  只见老太太把粮本递给售货员,又把两张粮票和皱巴巴的钱票递过去,“同志,我买半斤的玉米面。”

  售货员翻白眼:“说了多少遍了,玉米面是细粮,早就卖光了,下次早点来排队!”

  老太太当即改口:“那买两斤糙米。”

  售货员没吭声,不耐烦地打开粮本,划掉原有的米面粮份额,重新写上减去两斤的粮食份额。

  收了一角四分钱,还有两斤的粗粮票,最后才给称了两斤糙米。

  姜萱不禁咂舌。

  算算价格,一斤糙米只要七分钱……未免太便宜了!

  姜萱趁机问:“同志,请问玉米面卖多少钱?”

  “没得卖。”售货员爱理不理。

  这什么态度?姜萱忍了忍,又说:“我就是问问价钱!”

  对方闻言,难得抬头瞥了她一眼,哧笑道:“玉米面嘛,一斤九分钱,连这个都不知道,恐怕从来没买过吧。”

  “……”姜萱白眼,“我倒是想买啊,你不是说没得卖吗?”

  姜萱看不惯她这副狗眼看人低的嘴脸。

  都说相由心生,对方年纪轻轻,看着倒是眉清目秀的,偏偏要斜着眼睛看人,愣是多出了几分刻薄。

  姜萱冷哼两声,当即走到旁边的柜台,拿出自家的粮本,和白白净净的小姑娘搭话。

  “同志,请问这个高粱米、豆面、白面,店里还有卖吗?价钱又是多少?”

  小丫头梳着两根麻花辫,圆脸圆眼睛,笑起来挺可爱,“高粱米和豆面还有剩,白面就是饺子面啊,到货的第一天就卖完了!”

  姜萱拧眉:“那个玉米面也是刚到货就卖完了?”

  “对,”小丫头又说,“你不看公告的吗?这个月的细粮还没派下来,如果到货了店里会提前贴公告,到时候记得早点来排队,晚了说不定就卖完了。”

  姜萱:……

  敢情还要排队抢着买啊?

  姜萱也不敢再问别的,只能挑着买了两斤的高粱米和豆面,价钱都是一斤一毛钱,很便宜。

  至于最便宜的糙米,一斤七分钱,没有经过脱壳加工处理,摸一把都扎手,吃起来估计更扎嘴了。

  姜萱才不愿意买这个呢。

  从粮店出来,又抓紧时间去了隔壁的副食品店。

  刚进门,姜萱看见卖豆腐的柜台,连忙走过去,“同志,请问这个怎么卖呀?”

  “一块豆腐两分钱,要豆腐票的。”

  姜萱真没想到价格这么便宜……默默掏出两张一分钱,一张豆腐票,最后把副食本也递过去。

  顺利买到一小块新鲜豆腐。

  副食店的供应种类繁多,包括鸡鸭鱼蛋蔬菜瓜果,可惜姜萱只看见了鸡蛋和其他一些常吃的食材,比如圆白菜胡萝卜,

  至于鸡鸭鱼,那都是节假日才有供应的。

  猪肉摊子一个月只开两三次,会提前张贴公告通知,到时候又是排队抢购。

  逛完粮店副食品店,姜萱对这个年代的粮食物价再次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

  太便宜了。

  要知道,姜萱刚刚买了两颗圆白菜,三个西红柿,还有胡萝卜,最后只花了不到五角钱。

  这样算下来,平时买米买菜,还是在粮店和副食店买更划算。

  黑市粮的价格反而太贵了。

  可惜粮店副食店都是限量购买,郑西洲每月有四十五斤的定额粮,姜萱有二十一斤,加起来只能买六十多斤。

  姜萱叹口气。

  怪不得还是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黑市粮,城里人吃商品粮,单单靠供应根本吃不饱啊。

  一路慢吞吞地走回家,还没进院子,迎面撞见了郑西洲。

  男人穿着灰色汗衫,军绿色工装裤,脚踩一双发旧的短军靴,衬得那双长腿越发笔直。

  说起来,郑西洲的个头很高,应该超过一米八了。

  姜萱也算是长得高的,将近一米七,站在郑西洲面前,刚好到他下巴。

  不是姜萱有偏见,和现代满大街一米七左右的人群相比,这个年代的人,个头普遍挺低的……

  兴许是缺乏营养。

  大部分人都是一脸菜色,瘦巴巴的,穿得也破,不愧是贫穷落后的1958年。

  姜萱正胡思乱想着,后脑勺猛地被拍了一下,男人声线低沉,“愣着干什么?进院子啊。”

  “……”

  姜萱瞅着他双手插兜一派潇洒的英俊模样,再低头,瞅了眼自己怀里沉甸甸的竹筐。

  她怀疑人生地问:“你没有主动帮忙的那个自觉性吗?”

  “什么?”郑西洲纳闷。

  姜萱没好气地把竹筐扔进他怀里,“拿着,我快累死了!”

  狗男人,眼睁睁看着她抱着沉甸甸的竹筐,也不说帮忙搭把手!

  姜萱快被他气死了!

  她累得跑了一下午,又是去废品收购站找菜谱,又是去粮店副食品店,这会灰头土脸的,热得满头大汗。

  结果这个混混二流子悠闲自在,比谁都轻松。

  郑西洲这才反应过来,看着竹筐里的面袋子和其他食材,好笑道:“这不是都到家门口了吗?走两步的事情,至于吗?”

  姜萱踢他:“以后看见我手里有东西,就得有这个自觉性,帮我拎着拿着!懂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8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1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十年代白富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