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十年代白富美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砚台山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3 KB   上传时间:2021-06-11 22:10:38

  对方摇头:“很抱歉,我们最近没有招工的计划。”

  姜萱又去了军人服务社,这里是专门为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地方。

  二层高的水泥楼,一楼是商店,二楼是理发店、裁缝铺和照相馆。

  走进商店,柜台里摆放着一件件整齐的汗衫,只要拿出军用汗衫票,再加几角钱,就能买到一件汗衫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对军人的待遇非常好。

  姜萱大着胆子,和柜台里的售货员搭话,“同志,请问你们这里的招工时间一般在什么时候?”

  “那要到明年开春了。”

  姜萱失望地叹口气,果断转身上二楼,厚着脸皮走进照相馆。

  “师傅,你这里招不招学徒啊?我也会拍照,还能学着洗照片呢!”

  老师傅脸色怪异,瞅了她一眼,“就算我想招学徒,也不会招一个小丫头。”

  “小丫头一点苦也吃不了,力气又小,搬仪器都搬不动,骂两句就得哭……”

  姜萱:……

  姜萱倔强:“那可不一定!我一定能吃得了苦!”

  最后老师傅关上门,毫不留情地把她赶了出去。

  姜萱累得一屁股坐在街边的马路牙子上,埋头沮丧了两分钟。

  怪不得郑西洲笃定她会碰壁。

  原来这个时间点,真的不是大部分单位统一招工的时间。

  几乎都是年后招工的。

  现在是六月份,还有足足半年的时间呢。

  其实姜萱也很清楚,这样的光景,未必不能找到空缺的工作岗位,找关系走人情是避免不了的。

  可是她在这里举目无亲,认识的人寥寥无几,根本无从下手,勉强算熟的只有一个郑西洲。

  听苏圆圆说,郑西洲喜欢吃喝玩乐,交友广泛,让他帮忙留意,找找关系走走人情,说不定就能顺利地找到工作呢。

  姜萱摇摇头,连忙打消了这个偷懒计划。

  再让郑西洲出手帮忙,只怕她能被吃的渣都不剩,到时候就是结婚生娃,想跑也跑不了。

  想到这里,姜萱浑身一抖,连忙站起身,精神百倍继续找工作去了。

第18章 小女工与电报员

  临近正午,日光越来越炎热。

  姜萱热得满头大汗,累得扶了扶遮阳草帽,坐在大树背后的阴凉处休息。

  借着背包掩护,从空间里拿出巧克力雪糕,雪糕又冰又凉,表面还有薄薄一层冰霜,给炎炎盛夏带来了一丝凉气。

  啃完雪糕,姜萱舒服地叹口气。

  兜里没有粮票,吃饭也变成了大问题。

  幸好她有一个空间,保冷保暖,时刻保鲜。空间里有足足两箱巧克力雪糕,还有薯片沙拉水果话梅,起码中午能吃这些零食填饱肚子。

  吃完两碗水果沙拉,姜萱又坐着歇了一会,然后站起身继续往北走。

  走着走着,前方视线豁然开朗。

  只见不远处,一排排红顶小洋楼沿街矗立,方方正正的楼体,斗篷式大屋顶,看起来格外气派。

  这、这不是典型的“苏式”风格建筑物吗?

  姜萱惊呆了。

  急忙加快脚步,几乎是跑着来到了厂区门口,抬头张望,大红色的招牌很显眼——江东市国营棉纱厂。

  原来是国棉厂!

  姜萱想起来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棉厂,或者说是纺织厂,办得相当辉煌。

  据说有几个大的国棉厂,最初起建的时候,是交给外国人设计的,所以建筑风格和苏联那边几乎一模一样。

  望着那些洋气的红顶小洋楼,姜萱拍了拍额头,有种回到现代的恍惚错觉,不由笑出了声。

  国棉厂的大门紧紧闭着,左右两边有荷枪实弹的士兵驻守,目不斜视,正视前方。

  姜萱不敢靠太近,远远地打听:“这位同志,请问国棉厂最近招工吗?”

  年纪小的士兵看了她一眼,没说话,抬手指了指右边方向。

  姜萱望过去,正巧看见了一间红色砖瓦房,很不显眼,门是敞开的,墙上贴着两张草纸,隐约能看出“招工”几个字样。

  姜萱高兴坏了,连连和士兵道谢,飞一般地跑了过去。

  很快,姜萱又被残酷的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纺织工?就是呆在车间纺线编织的小女工吗?”姜萱问。

  妇女点头:“对,刚好只招女生,最好手脚麻利些,能吃苦。还有,必须是城镇户口的!”

  姜萱是城镇户口,确实满足招工要求,但她也没法接受自己当一个车间纺织工……

  从名牌大学生到厂区小女工,这个心理落差未免太大了。

  姜萱受不了这个委屈。

  妇女似乎看出了姜萱的犹豫,又道:“我们招的是临时工,进厂要培训一个月,试用期半年,半年后再根据你的工作表现,决定要不要转正。”

  “临时工和正式工有什么区别吗?”姜萱不明白。

  “临时工只有每个月十八块的生活费,正式工是一级工,工资三十三块,定量粮食二十八斤。”

  姜萱听得迷迷糊糊。

  难道临时工没有定量粮食供应吗?只有十八块的生活费?

  妇女面色和善,说话也挺耐心,又和她介绍道:“临时工也能住厂区宿舍,八人间的,宿舍是厂子提供的,一个月的住宿费是一块钱。”

  “如果图方便,以后想在厂区食堂吃饭,把粮食关系从街道转到厂里就行。”

  总之吃住都在国棉厂,很方便。

  听到提供工人宿舍,还能在食堂吃饭,姜萱眼眸闪烁,抬手抹了把脸,无比纠结。

  “我……我能回去考虑一下吗?”

  “当然行。”妇女道,“你回去好好想想,如果不想进国棉厂,也不用过来说一声了。”

  再度回到街上,姜萱犹如失了水的咸鱼,状态蔫哒哒的,郁闷无比。

  她真不想去车间做一个小女工。

  又辛苦,又不体面。

  简直对不起她名牌大学的出身!

  姜萱扭头望了眼“苏联”小洋楼,毫不犹豫,当即转身离开。

  循着原路回去,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市中心。

  姜萱愁得要命,同样也是累得够呛,恨不得赶紧回大杂院睡一觉。

  电光石火间,忽然瞥见街道尽头的邮电局,刷着绿色油漆的水泥墙,宽敞明亮的大厅……猛地跳了起来。

  她是不是忘记邮局这个工作单位了?

  姜萱眼睛发亮,满怀希望走进邮电局,左右两排低矮的办事窗口,里面坐着工作人员。

  窗口前排了不少人。

  姜萱来到窗口前面,学着其他人的做法,稀里糊涂要了一张电报单。

  电报单上尽是方方正正的格子,旁边的老大爷拿起笔,手指发抖,颤颤巍巍写着字。

  原来是往上面写电报内容啊?

  姜萱眼珠一转,不知道发电报是什么流程,主动道:“大爷,你想写什么?我帮你写啊。”

  “谢谢,谢谢小同志!”老大爷连连道谢。

  姜萱不太好意思,帮忙认真写好电报内容,以及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最后跟着老大爷一块排队,没多久便轮到了自己。

  电报员头也不抬,接过电报单子,噼里啪啦敲键盘打字。

  姜萱看得一愣一愣。

  打完字,电报员抬头问:“普通电报还是加急?”

  老大爷连忙说:“加急,要加急派送的。”

  “加急电报价格翻倍,刚好六毛钱,去那边窗口缴费。”

  ……

  全程看下来,姜萱才弄清楚了发电报的流程。

  原来价钱是按字数算的,普通电报一个字三分钱,加急电报价格翻倍。

  从江东市发往上海的加急电报,最快也需要一天的时间。

  姜萱不找其他人,而是找了主动帮忙的老大爷打听。

  “大爷,这里是邮局,邮局也是年后统一招工的吗?”

  “是啊。”

  老大爷笑了笑,也算是看出了她的意图,索性指了一条明路。

  “看见了没?往右边走,那里是主任的办公室。你去敲门,态度好一点,说不定能行得通呢?”

  姜萱高兴地扶着老大爷出门。

  继而前往百货大楼,狠狠心,花了二十六块,买了一罐营养麦乳精,一条大前门香烟,又和售货员要了两张光面牛皮纸,包装的像模像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8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十年代白富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