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被嫌弃的童养媳是锦鲤(穿书)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尹云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8 KB   上传时间:2021-05-05 20:30:20

  与此同时,书塾杨先生的女儿今日下午来学堂找父亲,却听到了书生们对苏晚的夸赞,书生们夸赞苏晚长的又漂亮,做的东西又好吃,还能把生意做的那么好,可真是个好姑娘。

  杨云嫣听了这话,脸当即就沉了下来,怪不得洛生哥哥这些日子对自己不冷不热,不似之前那样热络,原来是因为这个。

  以前,青云县小伙子们议论和夸赞的人,向来都是杨云嫣,杨云嫣可是青云县第一才女,她一直都是在赞扬声中长大的,没有谁能比她更有光辉。

  那苏晚,不过就是一个村里姑娘,如何能和自己比,她和自己,那是鱼目之于明珠,不可同日而语。

第61章 61 另一家也是苏晚开的

  苏晚和沈临收了摊子坐上马车回到青石村里家中, 进了门,就闻到屋子里面有饭香传了出来。

  苏晚见厨房里有光,心知道定然是沈氏张罗着做饭了。

  沈氏从青州府回来之后, 一日比一日都好了起来,这一有了精神,沈氏就闲不下来, 总是想着要做点什么。

  苏晚和沈临今日要去青云县出摊,原本是要把沈丫丫放在家里照顾沈氏的, 但是沈氏想到,家里有个人在, 便免不了不让她干这个不让她干那个,她本就想试试看自己现在能干一些什么活, 若是有人在旁边,她也没法儿试一试了。

  沈氏执意说是自己能把自己照顾好, 摊子一定会有很多事情让沈丫丫跟着去帮忙她更放心一些,苏晚和沈临也答应了, 不过走的时候,还再三嘱咐沈氏不要干太多的活,只保持让炉子着着, 中午能吃了饭,不让她自己冻着饿着就好。

  但是沈氏还是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 并且给苏晚沈临做起了晚饭。

  沈临和苏晚自私赶紧赶到厨房,见沈氏已经把饭做好了,有两个菜一个汤, 还蒸了米饭。苏晚和沈临只管把饭菜端上桌就好了。

  吃饭的时候,苏晚让沈氏不要这样操劳。

  沈氏笑笑:“你们放心,我也没有过分操劳, 你们好不容易给我看的大好了,我不能把自己再累病。”

  “只是人总是坐着躺着也不是个事情,我总也得活动活动筋骨,不过是收拾个屋子做个饭,菜你们都是买好的,又不用我出去摘,我做起饭来,简单的很,至于说是洗衣服什么的活计,我是不会去做的,你们放心就是。”

  苏晚听沈氏的话,知道沈氏是个拎得清楚的,便也放心了,不过还是嘱咐沈氏,万不能太累。

  沈氏笑笑:“我自然是会好好保养自己,这想给你们帮忙,也不在这一时,等我大好了,家里的事情,就完全不用你们操心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起了饭,沈是的厨艺很是不错,并不比苏晚差多少,沈临和沈丫丫都已经很久没有吃过沈氏正式做的饭菜了,再一吃,只觉得恍如隔世,上一次吃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吃完饭之后,沈临和苏晚去厨房一起洗了碗,顺便商量了以后在别处开分店的事情。

  一眼就能看出来,麻辣烫肯定会卖的很好,只要是卖的好,就会有人仿制,就会有人来抢生意,既然如此,何不自己把这生意全都做起来。

  沈临去过青云县很多次,对青云县也很是熟悉,有了开分店的想法之后,沈临心里其实已经是想好了地方,沈临对苏晚说,现在就能看的出来,麻辣烫是一定能卖的很好,既然如此,便可以冒险再开店。以后可以在青云县开上好多家,不过眼下,可以从先开一家分店开始。

  并且这分店也不用租在多贵的铺子里面,只要是个小摊就好了,青云县还没有别的卖麻辣烫的店,大家若是想吃,也只能从这两个小摊上吃。

  等过上一段时间,银子攒够了,就可以租一个好一点的店面再开始做。

  苏晚听明白了,沈临这走的是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的路线啊。

  沈临又道:“虽然我们要开好多家分店,但是我们却不必用一个名字,甚至也不必用一个配方,这样一来,食客们也能有更多的选择,不过,无论他们怎么选择,这所有的店,都是苏晚的。”

  苏晚点了点头,沈临这不但是想到了垄断,还想到了差别营销,就像是后世那些大的日化公司,旗下有很多不同牌子看似是竞争关系的洗发水,但是他们实际上都是一家的,无论哪个卖的好,受益的都是那个大公司。

  苏晚太佩服沈临了,这些方法,都是后世的经验,但是沈临还没有看过多少商业案例,就已经靠着自己的脑子想了出来。

  苏晚不由得想,这若是让沈临去读书,还真有点儿屈了他的经商之才。

  苏晚听的认真,沈临说的也认真,沈临还道:“我们在青云县,开上几家不同店面的麻辣烫店,看其中哪个店名的卖的最好,这样,我们拜便可以以这家为招牌,吸引别的县,甚至别的州府的商家买我们的调料,同时,我们只卖调料,方子却不卖给他,我们要让他们用我们的店名,他们挣了银子,我们要从中抽成,大概抽上二三成,虽然不及我们自己开店挣得多,但是,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却可以开更多的店。”

  苏晚太佩服沈临了,他还想到了用销量这样的大数据来选出最受欢迎的,也就是收益率最高的,然后重点发展,这算是按照加盟的方式发展了吧。

  如此一来,果然是能够把这个小生意做大。

  苏晚让沈临明天再帮着自己干上一日,明日自己雇上人之后,沈临就去张罗另一个摊位的事情,苏晚已经想好了,这麻辣烫用的,无非就是汤和调料,自己把汤和调料配好,然后拿去另一个摊位卖就好,根本就不用担心方子会泄露。

  凡事先下手为强,虽然说青云县的其他商人也不会这么快就研究出麻辣烫的方子开了分店,但是不用怀疑,很快就会有仿照着出来的,人说兵贵神速,商业也是一样,也贵神速,抢占了先机,便能大大占据有利地位。

  沈临和苏晚一起洗了锅,然后沈临让苏晚坐在烧着晚上洗漱用的水的灶火旁烤火,沈临则是把水缸一缸挑满了。

  苏晚想起原主在王家的时候,她在厨房做饭,洗碗,操持琐事的时候,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没有任何人陪着她,也没有人和她交谈。

  她心里的快乐,完全是来自于给王家人提供了方便之后的满足感。

  王洛生从来没有帮过她干过任何活计,在王家人看来,这些理所应当都是她的活计。

  而沈临,从来都是不声不响的承担起更多,自从来到了沈家,苏晚干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些琐碎的、辛苦的,沈临、沈氏包括沈丫丫,都会主动去承担,承担不了的,也会为苏晚分担。

  这样,才像是一个家啊。

  灶膛里的火烧的很旺,苏晚只觉得身上暖烘烘的,舒服极了,苏晚想起三月里的恩科,这马上就到十二月了,离考试还有四个月,若是沈临能早一点去书院读书,他在恩科中考取功名的可能性就越大。

  自己去卖麻辣烫,也只是想了一个挣钱的营生,倒是没有想着做多大。现在沈临想出了这些主意,如此想来,也需要赶紧实行起来,这些事情,都需要沈临打理,还真是没有办法让他腾出空来早点去学堂。

  照这个计划,看来今年的恩科是不能指望了,只能是指望秋试了。

  若是在三四月的时候沈临去学堂学上几个月,想也是可以考中秀才。

  苏晚想了想,也不能太急于求成,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吧,现在做的事情,是在为多挣银子打基础,只有多挣银子,沈临去读书,才不用担心花银子,才没有后顾之忧。

  这般想来,苏晚也没有之前着急了。

  王洛生从学堂回来之后,只觉得遍体生寒,前世,他鲜少受这样的罪,吃饭的时候,王洛生又郑重的和父亲母亲说了一下要将家和磨坊搬到青云县的事情,毫无疑问,又挨了王父的一顿骂,王父骂王洛生这是做着败家的打算,做着进城是去捡金子的白日梦。

  王洛生暗自神伤,今日沈临和苏晚摊子上的好生意深深的刺痛了王洛生,自己还是百无一用的书生,苏晚和沈临却已经大把大把的挣起了银子,王洛生觉得,有些窝囊,总之,就是觉得处处都不如意,似是处处都被沈临比了下去,而之前,他已经高高在上地俯视了沈临两年了。

  王洛生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自己的屋子,照样,屋子里也冷的像是冰窖,现在,母亲和妹妹把家里其他的事情都照料不好,更别说是给他的屋子里面生火了。

  躺在床上仔细琢磨一阵,王洛生又觉得是自己太过悲观了,怎么说,自己也是青云县远近闻名的秀才,沈临就算是生意好,也不过是三教九流,和自己没法儿比,至于说苏晚,和云嫣比起来,更是一个是地上的土鸭子一个是天上的白天鹅。

  虽然现在苏晚那只土鸭子没有那么土了,但是究其内里,她还是一只鸭子,比起娶一个在街头卖吃食的妇人,显然是娶大才女杨云嫣要风光几十倍几百倍。

  自己也就是乍一下被他们的好生意刺激了,才生出这许多的胡思乱想来,实际上,自己和云嫣,是要比他们强千百倍的自己也是糊涂,怎么和这样的人比起来,还为这些事情而神伤。

  想到这里,王洛生心里舒坦了,看来,自己也要加紧把云嫣娶回来,把云嫣娶回来之后,这一切便都顺当了,自己的好日子,就能开始了。

  第二日苏晚和沈临又起了一个大早,照例是套着马车带着沈丫丫,路上还是碰到了王洛生,沈临还是和王洛生打了一个招呼,但是王洛生却淡淡的做了回应,态度又恢复了往日的高高在上。

  沈临也不多说什么,赶着马车往青云县的方向去了。

  就算是王洛生很是友好,车上有女眷,沈临也不方便捎王洛生一程。

  王洛生去了学堂,读书休息的空当,杨云悄悄过来找了王洛生,送给王洛生一个温暖的手炉。

  那手炉十分精致,外面套着一个秀芍药的锦缎套子,里面的内胆,竟然是黄铜制成,一看就价值不菲。

  杨云嫣穿着在青云县最好的衣料铺子里面买的流云锦衣裳,戴着的首饰也是成色上好的玉制成的。

  就杨云嫣这一身上下的衣裳和首饰,怎么也得花十两银子。

  杨云嫣的父亲是这书塾的先生,这个书院是青云县最好的书院,束脩格外的贵,先生挣的也多,并且,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三节两寿之是更是要送不少,所以书塾先生家里都富裕。

  王洛生是重生而来的,自然是知道,杨云嫣家虽然富裕,但是也不至于富裕至此,之所以这般,是因为杨云嫣的父亲每年考试的时候还干些买卖试题的营生,所以杨家便不乏银子。

  不过前世王洛生参加过的那些考试,都是他自己实打实的考的,并没有用这个岳父的试题,这可是毁前途的事情,王洛生也认为以自己的才学,无需做这样的事情。

  此时杨云嫣身上的富贵让王洛生觉得心安,原本那种失去了什么的空落落的感觉得到了弥补,王洛生知道杨云嫣有多喜欢他,就像现在,杨云嫣眼里满是对他遮掩不住的爱意。

  王洛生相貌俊朗,更兼才高八斗,是青云县好多姑娘的里人,杨云嫣对王洛生也是实打实的喜欢,这越是喜欢,想起书生们昨日夸苏晚的话,就让杨云嫣觉得如鲠在喉,那个苏晚,处处都不如自己,却总是让自己不舒服。

  杨云嫣觉得苏晚这风头也不过一时,她迟早,还是要回到她本来的位置,成为一个低贱卑微的乡下姑娘。

  苏晚和沈临昨日已经商议好了,客人太多,而现在人手什么的的都不够,盲目的多卖,就容易手忙脚乱也容易出错,中午和晚上都各卖八十碗,就正好能忙的过来,人也不至于累坏。

  一来到摊位上面,没想到摊位前已经有一些人等着了,这是昨日没有吃到麻辣烫的和昨天听了麻辣烫的好吃的,这才一早就等在这儿了。

  苏晚实在没有想到,这早上还会有人想要吃麻辣烫,这本该是中午和晚上的吃食才对。

  不过,既然有客人,一切也都是昨日就准备好了的,也没有不卖的道理。

  反正就这一百六十碗,什么时候卖完什么时候收摊,恰今日要去看另一个摊子的位置,找打杂的伙计,还有能在另一个摊子上管事的做饭的,另外苏晚还想看看这青云县的院落。

  这回既然在青云县里做生意了,每日在青石村和青云县间往返,也要耗掉一些时间。

  这一眼看下去,明年是不用种地了,索性就搬出来吧,以后沈临读书也方便。

  沈临和苏晚刚从马车上下来,就开始忙活起来,在这空当,苏晚也告诉了食客们今日卖一百六十碗,卖完就要收摊了,另外以后早上的时候不卖,中午卖八十碗,晚上卖八十碗。

  早上候着的食客们都觉得自己今日真是赚了,往后要想吃,还没这么容易吃到呢,要是中午和晚上过来,根本挤不进来。

  还没到了中午,沈临和苏晚就卖完了一百六十碗,于是乎果断收摊,同时也挂出了以后的营业时间,还有中午卖八十碗晚上卖八十碗的规矩。

  立这规矩,也是为了苏晚不至于累坏了。

  沈临带着苏晚去看了沈临想好的那个摊子,是在南街的尽头,南街是卖布料胭脂水粉的街,也有几个点心铺子,这摊子在南街最里面的尽头,以前不知道是卖什么的,大概是生意不好,这地方便空着了,有一个破棚子,下面有两张长凳。

  苏晚对这个地方很是满意,姑娘们逛这些铺子,总会走到这个尽头,走到这个尽头便也容易被这些吃食吸引。

  苏晚抬头看沈临:“你怎么知道这地方,你是给谁买胭脂水粉来着。”

  沈临坦坦荡荡:“之前母亲和丫丫的手有些皲裂,我来给她们买过润手的脂膏,无意间便记下这摊位了,想到要再开摊子,我便想到了这里。”

  苏晚也只是随口一问,她并不怀疑沈临会和旁的女子有多的往来。

  看了地方,苏晚当即就决定租下来,沈临则是让苏晚在这条街上的茶楼里坐着,自己则是打听这地方的管事,雷厉风行的花了二两银子把这地方租了下来,然后沈临便去购置桌椅板凳,锅灶,锅碗瓢盆,小吃街那个摊位上的东西沈临都是见过的,苏晚买了什么器具他也买什么器具就可以。

  不过沈临并没有买和那个摊位上一模一样的东西,这一回买的东西,要更加的精致一些,毕竟这条街上的多是夫人小姐、姑娘们,东西精致一些更招人喜欢。

  苏晚和沈丫丫在茶楼听了一通说书,然后又去另一条街上好一点儿的酒楼吃了饭,沈临则是一直在忙活,苏晚还带着沈丫丫去看了看院子,看完回来,南街的尽头,已经有了一个摊子了,布置的很是得当,锅灶都安置在了合适的地方,共计放了八张桌子,能坐三四十个人,也是足够了。

  沈临告诉苏晚他已经想好和合适的人,这边的摊子,由杨家兄弟来打理就很是合适,沈临和杨家兄弟一个村子里多年,最是清楚杨家兄弟几个都是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做事的人,并且活也干的好,苏晚点了点头,按照她对杨家兄弟的了解,杨家兄弟的确是信得过。

  沈临告诉苏晚安置好这些,最好不要告诉食客们这两家都是她们的,若是以为是两家,食客们便比较对比,想分别尝尝,若是说了是一家,吃了一家的,便对另一处的没有什么兴趣了。

  沈临说的这些苏晚都很是赞同。沈临能提出这些想法,也能把这些想法落在实出,而不是天马行空的纸上谈兵,这让苏晚觉得很踏实。

  苏晚有一个做麻辣烫的方子,沈临就能想出一大堆方法把这方子变成银子,要是苏晚,就算是能够想出这些方法,也不会这么快的去实行,并且若是实行起来,也实在是辛苦,而沈临却是把这些都做了,无论是费心的还是费力的,一概都不用苏晚,苏晚只需要做决定要不要这样办了。

  以前在王家的时候,原主处处为王洛生着想,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可谓是殚精竭虑。

  王洛生能够过得轻松自在,是原主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替他解决道了很多后顾之忧,而王洛生要么认为这美好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本事,要么就认为是杨云嫣的主意,从未想过,这里面有原主的功劳。

  苏晚想到一句话,如果你觉得岁月静好,那一定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现在她就觉得岁月静好,这背后,是沈临把那些劳心劳力的事情都主动地默默的做了。

  有沈临操持,另一个摊子第三日就开了起来,苏晚和沈临把杨还有杨大夫妇雇上打理南街的摊子,南街的摊子也不大,杨五媳妇煮麻辣烫,杨五和杨大收拾桌子上菜,只干一天,就都干顺当了。

  南街的铺子比小吃街上的人少一些,不过生意是一样的火爆,来南街上买衣服胭脂水粉的姑娘,都要在这个有些简单的小摊子上吃上一碗麻辣烫去去寒,前几天还是顺便吃,再过了几日,便是专程过来吃了。

  小吃街上的摊子依然是苏维纳和沈临在忙活着,其实这摊子雇人做可以,不过苏晚觉得在前期的时候,还是自己有个掌握了解,积累一些经验比较好,如果一开始就全靠雇人,以后有一些细节,自己没有揣摩到位,便容易有疏漏。

  有些事情,也不是一味雇人就能解决的,还是要亲力亲为。

  苏晚和沈临子在小吃街上卖麻辣烫,每日中午卖八十碗晚上卖八十碗,倒是也不至于太累,这里面还是有一些细节问题显现出来,都被苏晚和沈临很妥当的处置了,苏晚也庆幸没有一开始就偷懒雇人,这些经验,比银子更宝贵。

  就在这几日,青云县也流传着,小吃街卖麻辣烫那家的姑娘,是小吃街西施,不仅吃食好吃,人长的也是绝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被嫌弃的童养媳是锦鲤(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