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嬉闹三国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99 KB   上传时间:2021-04-13 19:53:57

  甚至连太乐都归太常管!

  看来他爹给他安排这个位置还是悉心考虑过的,职权范围和他的喜好简直完美重合!

  曹冲兴致勃勃地问荀攸:“老师,我们今天要做什么?要不我去太乐那边微服私访一圈,看看他们有没有用心做事!”

  太乐,一听就是搞音乐的,大魏宫廷舞伎乐人全部归它管!

  音乐,他的长项!

  美人,他懂欣赏!

  荀攸:“………………”

  想到曹冲惊人的琴技,荀攸无情地拒绝了他的想法。

  万一这小子把全部乐师带歪了,回头朝廷要主持祭祀活动找谁来奏乐?

  荀攸头疼得很,决定给曹冲找点事干,绝对不让他冒出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来。

  他绷着脸对曹冲说道:“太学马上要重开了,博士和生员都还没有。人具体要怎么挑怎么选,你尽快给我拟个章程上来,我看看可不可行。”

  听到有正事要做,曹冲马上提出想要申请外援,把周不疑弄来给自己打下手。

  周不疑才更十八岁,还没职务在身,基本可以哪里需要往哪塞。

  荀攸对这个才思敏捷的少年也颇有好感,点点头应了:“行,你派人去把他喊来,以后让他跟着你。”

  周不疑算是编外成员,曹冲不打算让自己的朋友干苦活,所以又问荀攸讨要有编制的下属。

  他掰着手指算了算,周不疑当个秘书绰绰有余,接下来还要有搞文书的,搞财务的,搞联络的,搞宣传的,搞调研的,搞□□的,搞督查的,等等等等!

  他虽然只是个二把手,但麻雀虽小,五脏要全,要不然怎么运转得下去!

  荀攸:“………………”

  老天啊,他这是造的什么孽!

  曹冲见荀攸一脸“你离我远点,我没有你这个学生”的拒绝,不由苦口婆心地给荀攸讲起这些人手的重要性。

  有的工作乍一看做了没用,到了关键时期才知道缺了哪一步都不行!

  所以,人是必须要凑齐的,一个都不能少!

  曹冲说道:“学生头一次任实职,什么都不会,当然得多找几个人一起来好好参谋,不然出了差错怎么办?”

  他说完还把曹操昨天给他讲的“太子犯法老师受刑”的可怕故事给荀攸讲了,对着荀攸直叹气――

  “您不知道,我也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来太常的!我实在不希望因为我的过错连累老师您受罚啊!”

  对此,荀攸只想说:我真是谢谢你和你爹了!

  你们老曹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无耻至极!

  荀攸在心里疯狂辱君,面上却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

  关键是,他听曹冲这么一分析,竟也觉得手底下的人少做了不少工作。

  还是太懈怠了,接下来必须督促他们好好办事!

  只是到底给曹冲拨多少人,具体又该把谁分拨过去,他一时半会还没法做决定。

  荀攸正琢磨着该怎么打发走曹冲,就瞧见个熟悉的身影从门外经过。

  那人身量高大,姿容秀雅,仪表不凡。

  更重要的是,够年轻,能扛事,在荀攸看来简直像极了救星!

  荀攸微微一笑,朝门外的人喊了一声:“仲达,你进来一下。”

  曹冲闻言往门外看去,一下子看到个老熟人,去年和他一起负责搞太学重建工作、很懂欣赏他绝妙演奏的司马懿!

  曹冲眼睛倏然一亮。

  哦豁,原来你也在这里!

第138章 【付出良多】

  起初,司马懿以为自己带孩子的活,也就临时顶替一下。

  要知道曹操当初说了,荀攸不在,由他顶一会,随便教点什么都行,实在教不动就拴在身边让他别乱跑就成。

  后来曹冲跟着南征荆州,倒是让他清净了一段时间。可他万万没想到,荀攸教曹冲弹琴教到一半,发现这小子天赋异禀,毫不犹豫地祸水东引,把听这小子弹琴的事儿扔给了他。

  现在,变本加厉!

  连上衙都不放过他!

  他本来想随便混个清闲职务摸摸鱼,结果荀攸一句“仲达,你进来一下”,让他不得不再一次面对曹冲。

  说实话,和曹冲共事不算难以接受,这小子做起正经事来还是挺靠谱的,就是吧,没事干的时候他能有无数种奇奇怪怪的想法把你逼疯。所以你要是跟他待在一起,要么主动找点活拉他一起干,要么就硬生生受着!

  司马懿浑浑噩噩地被荀攸连着曹冲打包送走,说是先让他带曹冲熟悉熟悉环境,再跟着曹冲筛选或者招聘需要的人才。

  这些人才主要负责太学的人员调配与招生事宜,所以才学要好,品行要好,家世不一定要多出众,但是相貌一定要周正。

  要那种组团走出去,会让所有人觉得这就是大魏文教天团的类型!

  司马懿:“…………”

  你这是在为难我司马瘦达!

  司马懿说道:“你要的这等人才,太常衙门怕是凑不齐这么多。”

  曹冲对此不甚在意,兴致勃勃地提出自己的想法:“那我们往外找找,先搞几个来实习,实习过了给他们转正机会。要是没过,那就让他们原路回去。”

  白嫖实习生,资本家普通操作,用完说你不顺手,直接把你开了,不仅不用给你编制,工资开得老低,同时还能不给你交五险一金。残忍,冷酷,无情!

  司马懿眉头一动,点头应和道:“也可以,回头我把消息递出去,看看有没有人举荐些适合的人选过来。”

  曹冲等的就是这句话。

  司马家,河内郡望族,司马八达目前虽不是人人都出了头,却也已经有好几个早就崭露头角。

  司马懿出身于这样的大家族,交游的自然也都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子弟。要白嫖不能逮着寒门子弟祸害,肯定得祸害世家子弟才适合!

  世家子弟无偿参与太学重建工作,悉心为寒门子弟铺就入仕之路,最终达到“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美好结果。

  这个计划,听起来就叫人特别感动!

  曹冲一脸诚挚地拉着司马懿的手殷殷嘱托:“我认识的人少,还得麻烦仲达先生您帮忙递递消息。”

  司马懿对上曹冲真挚无比的眼神,心里莫名打了个突。

  他的直觉向来非常敏锐,听见曹冲这么说莫名感觉里头大有问题。

  可他把整件事在心里打了个转,却又发现不了问题所在。

  昨天有人找上他打听曹冲的情况,今天曹冲这边就需要人,巧是巧了点,但怎么看都是瞌睡有人递枕头,他正好可以卖个人情出去!

  那么,到底有哪里不妥?

  司马懿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也不再暗自纠结。他与曹冲商量完捞人才的事,便又讨论起怎么遴选适合的太学博士。

  太学博士才是真正的学问要好、品行要好,要不然怎么配为人师表?可问题就在于,够格为人师表的大儒不一定愿意来当这个太学博士。

  曹冲对这些不太懂,他看了看司马懿列出来的名单,只觉一个都不认得。他唉声叹气:“这活儿不适合我干。”

  步子不能一下子迈太大,即便有心要革新人才选拔制度,他也不能直接把读书人的根给拔了。

  所以,太学不能像建国初那样直接开除所有老学究,大搞文学改良,公然号召大伙“不用典,不讲对仗”,直接跑步进入白话文时代。

  按照这时代的惯例,一般春秋之际教《礼》《乐》,冬夏之际教《诗》《书》,中间穿插研读《易经》《春秋》,课表都给排好了,教学任务倒是不重。

  曹冲觉得这可以当预科,也就是所有人都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接下来就可以分科培训,直接对接对口的衙门,即便不开科举,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输送点专业人才!

  按照这个规划,前期可以先骗点大儒过来好好教基础课程,后面的计划等他们教得差不多了再悄悄地给安排上!

  东汉时期文风大盛,读书人很受尊敬,很多大儒只要传出要讲课的消息,可能就有数以千计的读书人赶去听讲;要是哪个大儒离世,那场景就壮观了,说不准得有几千人一路相送!

  这些大儒不鸟朝廷,会被称之为“高士”,人人都赞他们品行高洁,而不会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这么厉害的人物不愿意为朝廷效力,应该是你们当皇帝的和当官的要好好反省自己!

  曹冲对这种文人风骨也颇为敬佩,只不过他还是比较喜欢研究经世致用之学的大儒。

  这些人可能文学上没有高士们出色、名声上没有高士们响亮,可他们好歹能为朝廷输送点有用的人才。

  可惜从东汉的清议发展到魏晋的清谈,大多都只是局限于对人物的评议、对玄学的讨论,并没有人真正把议论探讨的功夫放在真正可以经世致用的学问上!

  经世致用这个概念是明清之际才被拉出来强调的,当时理学、心学逐渐奔向唯心理论。本来读书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许多人只顾着修身,直接扔开了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养出一堆只知之乎者也的腐儒。

  顾炎武等人提出一系列的口号,想要把读书人从专注“修身”陷阱里面拉回现实。

  可惜人心顽固,并不是轻易转变的,口号喊得再响亮,很多人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不过顾炎武所在的时代背景,倒是与目前颇为接近:先是东汉末年名流用清议得誉,后有魏晋时期名士靠清谈出名,虽说其中不乏真正的、令人钦佩的清流,但也有许多人靠着清议与清谈沽名钓誉!

  最严重的时候,打招呼的时候要说“我最近注了本《老子》”“好巧我最近注了本《庄子》”“来来我们来讨论讨论《周易》”。

  相反,要是你谈论治国治民之法、强兵富民之方,别人会说你是俗人!

  倒不是说魏晋风流就一无是处,至少这个时代对于艺术觉醒以及个人觉醒等方面意义重大。

  这时候出现了许多真性情的人物,著名的竹林七贤就不说了,时人也开始表达对妻子的深情,比如潘安为妻子写起了悼亡诗并终身不再娶,又比如后世所说的“不辞冰雪为卿热”。

  “不辞冰雪为卿热”讲的是妻子病重,高烧不退,丈夫跑到雪地里把自己身体冻冰,想用这样的方式给妻子降温。可惜天不从人愿,妻子还是没能好起来,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

  第二年,丈夫也因为伤心过度随着妻子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丈夫离曹冲很近,目前已经快一岁了――而且不是别人,正是曹冲的未来小舅子荀粲。

  这是一个很有“人性”的时代。

  只不过就目前而言,乱世初平、百废待兴,还是更需要实干家,而不是艺术家。

  艺术家并不能让百姓吃饱饭。

  百姓吃不饱饭就看不懂艺术。

  曹冲准备提出“经世致用”这个概念把跑偏的风气掰回来。

  人孔子、孟子讲的都是怎么治理国家、怎么澄清世道,哪怕总是被人排挤和冷落,也坚持不懈地周游各国兜售自己的治国思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3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2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嬉闹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